第308章 四十年來家國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煜人生中最淒慘的那一天,莫過於開城投降的那一日了。
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臘月,萬裏長江已是一江寒流,江南大地也已經千裏冰霜。
比天地更寒徹的則是蜷縮在金陵一隅的南唐小朝廷,因為趙匡胤的心腹愛將已經率著北宋的十萬大軍已將它的小小江山死死圍困。
未幾,宋軍便攻進了南唐的皇宮,將嚇得魂不附體的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從後宮的一個角落裏揪出。
驚魂未定的他滿眼都是殺戮的刀劍、搶掠的烽煙和四散的逃兵。
直到他聽見皇家音樂廳演奏的宮樂,聽見宮女們離別的歌聲,心魂才一下清醒過來,眼裏已沒有了正在崩潰的江山,滿滿的隻有那些在槍戟圍剿中為他長歌送別的宮女,仿佛被風雪撕扯的花朵,刹那間,熱淚奪眶而出……
在傷心和傷感中,李煜看破了紅塵,或許說是宮人們悲傷的氛圍讓李煜那顆男兒心堅強了起來。
他不待宋兵動手,即自行脫光衣服,主動讓人綁縛起來,插上荊條,帶上那個最心愛的皇後小周後裸身出城投降,鑽進了宋軍的囚車。
故而,後世有人說,李煜是愛美人更甚於愛江山。
更有相傳李煜束手相投隻求宋軍放過自己的宮人們。
這場景可不是什麽臆想,有他後來的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為證: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他這個國家早就該亡了!”
秦始皇毫不客氣的評價道:“這樣的國君能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一國之君不知體恤民生,不知蒼生,直到亡國之際也膽縮如鼠,最後膽子強硬起來居然也是女人給他的底氣,荒唐!”
“豈不如齊襄公一般?”
......
康熙道:“李後主確實不適合為天下主,但卻是一個很好的文人,同時他不擅長治國,所以放心的將朝政放給信任的大臣,又沒有雄心去進取天下,所以除了供自己的享樂和常備軍隊的犒賞外,江南當時幾無繁重賦稅。”
“所以,李後主之死,讓當時的江南無論男女百姓,皆掩麵痛哭,家家掛起白布為他守喪。”
【除了他的這份“自供狀”,史書是這麽記載的:
作為南唐中主的第六個兒子,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並不是他李煜。這一點我們之前就說過,李煜身上有著很多的巧合,而他的長相又很特別。
他最奇葩的一個特點,就是一隻眼裏長著兩個眼珠子,也就是重瞳,主要是曆史記載著的兩個重瞳子都太出名了,所以重瞳也被認為是罕見的帝王之相。
也就是因為這個不可思議,也不知真假的異相,他受到了哥哥李弘冀的猜忌。
由於害怕被兄長打擊迫害,他幹脆遠離政治,潛心詩書藝術中尋求解脫。
然而,事與願違,曆史偏偏選擇他即位稱帝。
李弘冀英年早逝,李璟的子嗣中隻能選擇這個原名李從嘉的小殿下了。
正如北宋哲宗朝臣的無奈,隻能選擇哲宗的弟弟趙佶。
“哎,你們可以逼著我做皇帝,但總不可以逼著我喜歡做皇帝吧?”
李煜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他雖身披黃袍,但內裏仍隻是個藝術家。
如此,這個既無經略天下的大誌,又無治國理政欲望的昏君,白天的朝堂上難見他的尊容,夜晚的皇家娛樂廳裏卻到處都是他神采奕奕的身影。
他在那裏聽歌賞舞,與宮女纏綿,玩得興起時,就親自吟詩作畫,寫下了大量輕浮淫豔的詩詞。
比如遺留至今的《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浣溪沙》:“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蝶戀花》:“桃杏依稀香暗度,誰在秋千,笑裏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菩薩蠻》:“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往事難以追迴,殘酷的現實卻無法迴避:更為寒冷的正月來了,亡國之君李煜被押往開封,開始他的囚徒生涯。
雖然表麵上他還被宋太祖封了侯——違命侯。
看看這名字,比“囚犯”兩個字更令他羞辱。
原因是此前他曾拒絕過投降、招安,不是托病拖延北上,就是進貢祈求苟延殘喘,直至宋太祖大怒“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舉將他剿滅。】
李煜早期的這些作品更是讓一些腐儒們看著跳腳大罵,“小令果然不是什麽好文式,這個亡國之君就是因為天天寫這個東西才亡的國!”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李煜就算是寫的豔詞也是相當的有水平,更是連忙抄錄下來,等哪天去坊市裏找小娘買弄下自己的“文采”。
辛棄疾看著天幕裏李煜來迴反複的一生,看著他那些早期的豔詞作品。
又想到自己到了江南後不但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為是“北人”的身份處處受到排擠,而南方的這個朝廷又毫無收複故土之意。
聯想到自己未來慘淡的人生,感歎道:“江南真是個讓人醉生夢死的地方。”
“自古以來,無論晉室還是南朝六國,自入南以來,便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所有資格。”
“亙古唯有以南伐北成大業者!”
“江南這邊的風氣啊!嗬嗬!”
“李後主病逝,消息傳迴江南,女子聞之皆哭泣。這和後來的柳三郎之喪天下女流為之悲傷多有相似。”
當然李煜躲著皇位不想當國主,最後偏偏還是落到了他的身上的“巧合”還是讓不少人羨慕的。
劉徹心中慨道:“朕得皇位,其實多虧了朕的母親啊!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卻是母親鬥倒了父皇宮裏所有的女人,登上了後位,讓先太子被廢,朕才能在父皇的諸多子嗣中脫穎而出。”
劉徹的母親王娡是個非常有手段的女人,或許可以這樣說,劉家的男人將帝王本性演繹的淋漓盡致,像極了天生的政治生物,而劉家的媳婦、女兒,也同樣沒一個簡單的角色。
李世民:“天幕之人一生都在得到命運眷顧啊!”
“這個位置多少人為之拚的家破人亡,而他卻這樣輕而易舉得到了。”
杜如晦道:“隻可惜,他是個文人,一個安心做文人會很成功的人,而不是一個心在天下的政客。”
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臘月,萬裏長江已是一江寒流,江南大地也已經千裏冰霜。
比天地更寒徹的則是蜷縮在金陵一隅的南唐小朝廷,因為趙匡胤的心腹愛將已經率著北宋的十萬大軍已將它的小小江山死死圍困。
未幾,宋軍便攻進了南唐的皇宮,將嚇得魂不附體的南唐最後一位皇帝李煜從後宮的一個角落裏揪出。
驚魂未定的他滿眼都是殺戮的刀劍、搶掠的烽煙和四散的逃兵。
直到他聽見皇家音樂廳演奏的宮樂,聽見宮女們離別的歌聲,心魂才一下清醒過來,眼裏已沒有了正在崩潰的江山,滿滿的隻有那些在槍戟圍剿中為他長歌送別的宮女,仿佛被風雪撕扯的花朵,刹那間,熱淚奪眶而出……
在傷心和傷感中,李煜看破了紅塵,或許說是宮人們悲傷的氛圍讓李煜那顆男兒心堅強了起來。
他不待宋兵動手,即自行脫光衣服,主動讓人綁縛起來,插上荊條,帶上那個最心愛的皇後小周後裸身出城投降,鑽進了宋軍的囚車。
故而,後世有人說,李煜是愛美人更甚於愛江山。
更有相傳李煜束手相投隻求宋軍放過自己的宮人們。
這場景可不是什麽臆想,有他後來的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為證: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裏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他這個國家早就該亡了!”
秦始皇毫不客氣的評價道:“這樣的國君能讓自己的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一國之君不知體恤民生,不知蒼生,直到亡國之際也膽縮如鼠,最後膽子強硬起來居然也是女人給他的底氣,荒唐!”
“豈不如齊襄公一般?”
......
康熙道:“李後主確實不適合為天下主,但卻是一個很好的文人,同時他不擅長治國,所以放心的將朝政放給信任的大臣,又沒有雄心去進取天下,所以除了供自己的享樂和常備軍隊的犒賞外,江南當時幾無繁重賦稅。”
“所以,李後主之死,讓當時的江南無論男女百姓,皆掩麵痛哭,家家掛起白布為他守喪。”
【除了他的這份“自供狀”,史書是這麽記載的:
作為南唐中主的第六個兒子,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並不是他李煜。這一點我們之前就說過,李煜身上有著很多的巧合,而他的長相又很特別。
他最奇葩的一個特點,就是一隻眼裏長著兩個眼珠子,也就是重瞳,主要是曆史記載著的兩個重瞳子都太出名了,所以重瞳也被認為是罕見的帝王之相。
也就是因為這個不可思議,也不知真假的異相,他受到了哥哥李弘冀的猜忌。
由於害怕被兄長打擊迫害,他幹脆遠離政治,潛心詩書藝術中尋求解脫。
然而,事與願違,曆史偏偏選擇他即位稱帝。
李弘冀英年早逝,李璟的子嗣中隻能選擇這個原名李從嘉的小殿下了。
正如北宋哲宗朝臣的無奈,隻能選擇哲宗的弟弟趙佶。
“哎,你們可以逼著我做皇帝,但總不可以逼著我喜歡做皇帝吧?”
李煜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他雖身披黃袍,但內裏仍隻是個藝術家。
如此,這個既無經略天下的大誌,又無治國理政欲望的昏君,白天的朝堂上難見他的尊容,夜晚的皇家娛樂廳裏卻到處都是他神采奕奕的身影。
他在那裏聽歌賞舞,與宮女纏綿,玩得興起時,就親自吟詩作畫,寫下了大量輕浮淫豔的詩詞。
比如遺留至今的《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笙簫吹斷水雲開,重按霓裳歌遍徹。”
《浣溪沙》:“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蝶戀花》:“桃杏依稀香暗度,誰在秋千,笑裏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菩薩蠻》:“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往事難以追迴,殘酷的現實卻無法迴避:更為寒冷的正月來了,亡國之君李煜被押往開封,開始他的囚徒生涯。
雖然表麵上他還被宋太祖封了侯——違命侯。
看看這名字,比“囚犯”兩個字更令他羞辱。
原因是此前他曾拒絕過投降、招安,不是托病拖延北上,就是進貢祈求苟延殘喘,直至宋太祖大怒“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一舉將他剿滅。】
李煜早期的這些作品更是讓一些腐儒們看著跳腳大罵,“小令果然不是什麽好文式,這個亡國之君就是因為天天寫這個東西才亡的國!”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李煜就算是寫的豔詞也是相當的有水平,更是連忙抄錄下來,等哪天去坊市裏找小娘買弄下自己的“文采”。
辛棄疾看著天幕裏李煜來迴反複的一生,看著他那些早期的豔詞作品。
又想到自己到了江南後不但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為是“北人”的身份處處受到排擠,而南方的這個朝廷又毫無收複故土之意。
聯想到自己未來慘淡的人生,感歎道:“江南真是個讓人醉生夢死的地方。”
“自古以來,無論晉室還是南朝六國,自入南以來,便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所有資格。”
“亙古唯有以南伐北成大業者!”
“江南這邊的風氣啊!嗬嗬!”
“李後主病逝,消息傳迴江南,女子聞之皆哭泣。這和後來的柳三郎之喪天下女流為之悲傷多有相似。”
當然李煜躲著皇位不想當國主,最後偏偏還是落到了他的身上的“巧合”還是讓不少人羨慕的。
劉徹心中慨道:“朕得皇位,其實多虧了朕的母親啊!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卻是母親鬥倒了父皇宮裏所有的女人,登上了後位,讓先太子被廢,朕才能在父皇的諸多子嗣中脫穎而出。”
劉徹的母親王娡是個非常有手段的女人,或許可以這樣說,劉家的男人將帝王本性演繹的淋漓盡致,像極了天生的政治生物,而劉家的媳婦、女兒,也同樣沒一個簡單的角色。
李世民:“天幕之人一生都在得到命運眷顧啊!”
“這個位置多少人為之拚的家破人亡,而他卻這樣輕而易舉得到了。”
杜如晦道:“隻可惜,他是個文人,一個安心做文人會很成功的人,而不是一個心在天下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