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玄武門繼承製的由來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再問你!為什麽要謀反!”
讓甘露殿眾臣窒息的畫麵終於出現了,天幕上,那個他們無與倫比熟悉的金殿和之前他們見過的,演繹了他們皇帝的那個男子的身影出現了。
天幕上的李世民手握著拳,臉上泛起青筋,暴怒著吼道。
鏡頭一轉,一個同樣穿著黃衣的年輕人跪在了地上,他表情堅毅,語氣慨然,不卑不亢的道:
“謀反是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
很明顯,在大唐能穿著五爪龍袍的人除了皇帝隻能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天幕上的李承乾繼續道:
“十八年來我性格未改。”
“十八年來你認為我處理朝政尚好。”
“十八年了!”
“十八年來難道還不能證明我的品德不足以影響我處理朝政嗎?”
李承乾每說一句話,李世民的表情就越顯得頹然,沮喪和掙紮之意出現在了這位偉大的統治者身上。
“你讓魏王住進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麽地方?你是知道的。其實你什麽都知道!”
“我不是太子了!父親!”
李承乾的話觸怒了皇帝,李二拿起了馬鞭,走到太子近前,揮動著手上的鞭子,狠狠的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你到底是什麽?”
李世民咬著牙,恨恨的說道:“你這個不爭氣的!”
李承乾卻在皇帝抽動馬鞭的時候,忽然扭轉了身子,馬鞭抽到了他的正麵,血瞬間就從他的臉上流出來。
李世民明顯的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個向來是逆來順受的兒子居然會有膽量扭頭看著自己。
而太子也隻是用手抹了一把臉,看到手上的血跡,他淡然的一笑。
隨即又是不卑不亢的道:
“陛下用馬鞭,是家法還是國法?”
“如果是家法,陛下是在替母親懲罰我嗎?!”
“你還有臉提你的母親?”
李承乾怒吼道:“我吃母親的奶長大,為何不能提母親?!”
“玄武門那天早上,是母親,是母親守在我的門前,手持著短劍阻止任何人靠近傷害我!”
“她會用馬鞭抽她的兒子嗎!”
李承乾恨恨的反問道:“你忘記了母親臨終前對你的囑托!”
皇帝踉蹌的向後退了一步,而天幕上的畫麵也給出了皇後臨終前的時候。
......
“陛下......”受病折磨的皇後躺在皇帝的懷裏,她抓著皇帝的手,虛弱的顫聲道:
“承乾的腿不方便,廢太子慎重啊!”
......
“你殺了你的兄弟!”
“閉嘴!”
“你立了楊氏為皇妃!”
“我說讓你閉嘴!”李世民怒瞪著雙眼道。
“你想立魏王為太子來取代我,你讓他住進武德殿!”
李承乾卻不管自己父皇的神情變化,依然自我的說道。
終於,李世民忍無可忍的道:“承乾!”
“請陛下稱太子!”
李世民握著手裏的馬鞭,指向李承乾:“你到底想要幹什麽!”
“陛下想要幹什麽!”
“母親的在天之靈會保佑我的!”
啪的一聲,李世民的手再也握不住那根馬鞭,鞭子滑手掉在了殿上發出了悶重的聲響。
李承乾緩緩的起身,他跛著腳不管身後父皇的神態就要走出殿內。
“承乾,你不要逼我!”
“我逼你?”他頭都沒扭,卻聲嘶力竭的吼道:“我煩了,不再裝了!”
“我知道我已經不是太子了!明天就會身首異處!我都知道。”
隨後,太子李承乾深唿出一口氣,扭頭對著那個被天下人稱為“天可汗”的男人,道:
“父親,在我離開你之前,我隻有一句話:
如果陛下要立魏王為太子,朝野沸騰。
究竟是我的錯?或是魏王的錯?還是陛下的錯?!”
李世民躲閃著不敢看兒子的目光,因為他心裏就知道這個答案。
......
李承乾走了,他知道他走出這個殿外就再也沒有迴頭之路,他的生路也會在走出的那一刻徹底的斷絕。
但他依然瘸著腳走出了甘露殿,這一刻,他的身子無比的挺拔。
唯有李世民,看著兒子瘸著腳走出去的背影,麵目上盡是悲傷痛苦之色,他的手用力的抓著龍椅想要起身去挽留,可腿腳在此刻卻無力了......
“我怎麽沒有想到......”
畫麵緩緩的閃轉,一晃不知經年,與剛才的畫麵裏不一樣的,一個蒼老、生長著一頭華發的李二一臉淒然的道:
“他是我們李家的種......”
“都是我的錯!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我明白了,父親,你當年有多難......”
【網友說:
“如果這時候李承乾撞死在柱子上,李老二就集齊 《囚父》《弑兄》《淫嫂》《殺子》四大成就!直接大滿貫。”
“華夏四大悲情意難平太子:
扶蘇:有兵無膽
劉據:有膽無兵
李承乾:有膽有兵,爹太猛
朱標:有膽有兵,但命短,無天命。”
“李承乾就應該提著李泰的頭,舉著長孫皇後的靈位,穿著李淵賜給他的皇太孫冕服,嘴裏大喊我不做第二個大伯,然後撞死在皇宮柱子上!”
“我覺得,在這些的前提下,不如最後自縊於宗廟,就是絕殺!”
“為何不是撞死在長孫皇後的陵前?”
“李世民到最後快死了才明白李承乾才是最好的繼承人。”
“李承乾能文能武,還有血性不知道為啥李世民要這麽做。”
“說白了,就是李二老了,而太子年輕氣盛還有大把的歲月,他不舍得放權啊!”
“李承乾造反離不開兩大因素:李二長期給他造就的高壓環境,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給太子安排的人員;李二挑剔太子又格外恩寵李泰。”
“不能怪李承乾,他在太子之位實在是心驚,迴顧上幾任太子,如楊勇、李建成,沒一個是善終的,而李世民又做了和上幾個皇帝一樣的事情。”
“李世民不理解為何太子要造反!就好像李承乾無法理解明明自己做的很好的情況下,父皇為何要忽視他的感受,去偏愛李青雀李稚奴!”
“李世民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但不是一個很好的父親。長孫皇後去世的早,結果長孫皇後之後的太宗子女大多品德敗壞。
曆史上有個成語說的是‘髒漢亂唐’,這個講的是唐朝的公主生活淫亂。
例如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之後出軌和尚,還帶情人迴府上過夜,還謀反還謀奪房玄齡留給子孫的爵位。
再例如李世民之後的其他兒子還有公主......
能讓李治那樣柔順仁義的性子去下手懲治,可想而知李二的教育多失敗了。”
“其實長孫皇後去世後,作為皇室嫡長女的長樂公主李麗質,一個有著她母親和父親本事的公主,這個時候去當個‘大公主’來處理皇家的這些私事,就類似於大宗正這樣的角色,我覺得很合適!而且,我也相信這個嫡長公主有這個本事,就如同她的哥哥李承乾一樣。
但是,很可惜,長樂公主也和她的哥哥一樣,意難平啊......”
“李二最好的一對子女:李承乾、李麗質。
一個被逼謀反在流放路上死了。一個因為早婚和疑似遺傳病原因而早逝。”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祖清祖這些人湊不出一個太子!”
“承乾承乾,承繼乾坤。難道李二你忘記了自己孩子名字的來源了嗎?”
“李承乾:你想立魏王做太子,你讓他住進武德殿!你想讓他做十九年前的李世民,可我不想做十九年前的李建成!你問我為什麽謀反?武德九年,大行高祖皇帝也在問你為什麽謀反!”
“如果長孫皇後還活著,李承乾絕對不會走上這一步,她肯定會維護自己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會阻止李二不切實際的想法,更會時刻關注被一直高壓的李承乾心態的變化。”】
讓甘露殿眾臣窒息的畫麵終於出現了,天幕上,那個他們無與倫比熟悉的金殿和之前他們見過的,演繹了他們皇帝的那個男子的身影出現了。
天幕上的李世民手握著拳,臉上泛起青筋,暴怒著吼道。
鏡頭一轉,一個同樣穿著黃衣的年輕人跪在了地上,他表情堅毅,語氣慨然,不卑不亢的道:
“謀反是為了自救,自救必然冒犯根源!”
很明顯,在大唐能穿著五爪龍袍的人除了皇帝隻能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天幕上的李承乾繼續道:
“十八年來我性格未改。”
“十八年來你認為我處理朝政尚好。”
“十八年了!”
“十八年來難道還不能證明我的品德不足以影響我處理朝政嗎?”
李承乾每說一句話,李世民的表情就越顯得頹然,沮喪和掙紮之意出現在了這位偉大的統治者身上。
“你讓魏王住進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麽地方?你是知道的。其實你什麽都知道!”
“我不是太子了!父親!”
李承乾的話觸怒了皇帝,李二拿起了馬鞭,走到太子近前,揮動著手上的鞭子,狠狠的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
“你到底是什麽?”
李世民咬著牙,恨恨的說道:“你這個不爭氣的!”
李承乾卻在皇帝抽動馬鞭的時候,忽然扭轉了身子,馬鞭抽到了他的正麵,血瞬間就從他的臉上流出來。
李世民明顯的愣了一下,他沒有想到這個向來是逆來順受的兒子居然會有膽量扭頭看著自己。
而太子也隻是用手抹了一把臉,看到手上的血跡,他淡然的一笑。
隨即又是不卑不亢的道:
“陛下用馬鞭,是家法還是國法?”
“如果是家法,陛下是在替母親懲罰我嗎?!”
“你還有臉提你的母親?”
李承乾怒吼道:“我吃母親的奶長大,為何不能提母親?!”
“玄武門那天早上,是母親,是母親守在我的門前,手持著短劍阻止任何人靠近傷害我!”
“她會用馬鞭抽她的兒子嗎!”
李承乾恨恨的反問道:“你忘記了母親臨終前對你的囑托!”
皇帝踉蹌的向後退了一步,而天幕上的畫麵也給出了皇後臨終前的時候。
......
“陛下......”受病折磨的皇後躺在皇帝的懷裏,她抓著皇帝的手,虛弱的顫聲道:
“承乾的腿不方便,廢太子慎重啊!”
......
“你殺了你的兄弟!”
“閉嘴!”
“你立了楊氏為皇妃!”
“我說讓你閉嘴!”李世民怒瞪著雙眼道。
“你想立魏王為太子來取代我,你讓他住進武德殿!”
李承乾卻不管自己父皇的神情變化,依然自我的說道。
終於,李世民忍無可忍的道:“承乾!”
“請陛下稱太子!”
李世民握著手裏的馬鞭,指向李承乾:“你到底想要幹什麽!”
“陛下想要幹什麽!”
“母親的在天之靈會保佑我的!”
啪的一聲,李世民的手再也握不住那根馬鞭,鞭子滑手掉在了殿上發出了悶重的聲響。
李承乾緩緩的起身,他跛著腳不管身後父皇的神態就要走出殿內。
“承乾,你不要逼我!”
“我逼你?”他頭都沒扭,卻聲嘶力竭的吼道:“我煩了,不再裝了!”
“我知道我已經不是太子了!明天就會身首異處!我都知道。”
隨後,太子李承乾深唿出一口氣,扭頭對著那個被天下人稱為“天可汗”的男人,道:
“父親,在我離開你之前,我隻有一句話:
如果陛下要立魏王為太子,朝野沸騰。
究竟是我的錯?或是魏王的錯?還是陛下的錯?!”
李世民躲閃著不敢看兒子的目光,因為他心裏就知道這個答案。
......
李承乾走了,他知道他走出這個殿外就再也沒有迴頭之路,他的生路也會在走出的那一刻徹底的斷絕。
但他依然瘸著腳走出了甘露殿,這一刻,他的身子無比的挺拔。
唯有李世民,看著兒子瘸著腳走出去的背影,麵目上盡是悲傷痛苦之色,他的手用力的抓著龍椅想要起身去挽留,可腿腳在此刻卻無力了......
“我怎麽沒有想到......”
畫麵緩緩的閃轉,一晃不知經年,與剛才的畫麵裏不一樣的,一個蒼老、生長著一頭華發的李二一臉淒然的道:
“他是我們李家的種......”
“都是我的錯!我現在,終於明白了,我明白了,父親,你當年有多難......”
【網友說:
“如果這時候李承乾撞死在柱子上,李老二就集齊 《囚父》《弑兄》《淫嫂》《殺子》四大成就!直接大滿貫。”
“華夏四大悲情意難平太子:
扶蘇:有兵無膽
劉據:有膽無兵
李承乾:有膽有兵,爹太猛
朱標:有膽有兵,但命短,無天命。”
“李承乾就應該提著李泰的頭,舉著長孫皇後的靈位,穿著李淵賜給他的皇太孫冕服,嘴裏大喊我不做第二個大伯,然後撞死在皇宮柱子上!”
“我覺得,在這些的前提下,不如最後自縊於宗廟,就是絕殺!”
“為何不是撞死在長孫皇後的陵前?”
“李世民到最後快死了才明白李承乾才是最好的繼承人。”
“李承乾能文能武,還有血性不知道為啥李世民要這麽做。”
“說白了,就是李二老了,而太子年輕氣盛還有大把的歲月,他不舍得放權啊!”
“李承乾造反離不開兩大因素:李二長期給他造就的高壓環境,包括他自己以及他給太子安排的人員;李二挑剔太子又格外恩寵李泰。”
“不能怪李承乾,他在太子之位實在是心驚,迴顧上幾任太子,如楊勇、李建成,沒一個是善終的,而李世民又做了和上幾個皇帝一樣的事情。”
“李世民不理解為何太子要造反!就好像李承乾無法理解明明自己做的很好的情況下,父皇為何要忽視他的感受,去偏愛李青雀李稚奴!”
“李世民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但不是一個很好的父親。長孫皇後去世的早,結果長孫皇後之後的太宗子女大多品德敗壞。
曆史上有個成語說的是‘髒漢亂唐’,這個講的是唐朝的公主生活淫亂。
例如李世民的女兒高陽公主,嫁給了房玄齡的兒子之後出軌和尚,還帶情人迴府上過夜,還謀反還謀奪房玄齡留給子孫的爵位。
再例如李世民之後的其他兒子還有公主......
能讓李治那樣柔順仁義的性子去下手懲治,可想而知李二的教育多失敗了。”
“其實長孫皇後去世後,作為皇室嫡長女的長樂公主李麗質,一個有著她母親和父親本事的公主,這個時候去當個‘大公主’來處理皇家的這些私事,就類似於大宗正這樣的角色,我覺得很合適!而且,我也相信這個嫡長公主有這個本事,就如同她的哥哥李承乾一樣。
但是,很可惜,長樂公主也和她的哥哥一樣,意難平啊......”
“李二最好的一對子女:李承乾、李麗質。
一個被逼謀反在流放路上死了。一個因為早婚和疑似遺傳病原因而早逝。”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明祖清祖這些人湊不出一個太子!”
“承乾承乾,承繼乾坤。難道李二你忘記了自己孩子名字的來源了嗎?”
“李承乾:你想立魏王做太子,你讓他住進武德殿!你想讓他做十九年前的李世民,可我不想做十九年前的李建成!你問我為什麽謀反?武德九年,大行高祖皇帝也在問你為什麽謀反!”
“如果長孫皇後還活著,李承乾絕對不會走上這一步,她肯定會維護自己子女之間的關係,也會阻止李二不切實際的想法,更會時刻關注被一直高壓的李承乾心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