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東坡餅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白仙詩卷》和《寒食帖》並列為蘇東坡非常重要的兩件書法作品。與李白的外號相同,蘇東坡也有個被後人親昵的外號稱為“坡仙”。
不同的是,蘇東坡追求的不是一走了之、飄然成仙,而是用人間的溫暖排解心中的苦悶。
《李白仙詩卷》書於元佑八年時東坡五十八歲。此詩卷用筆豐腴渾厚,氣勢蒼古勁健,是蘇軾受顏真卿、楊凝式二家的影響又變古創新的行書作品。
《寒食詩帖》則創造時期較早了,它是蘇軾在烏台詩案後的作品,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天下第二行書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行書就是蘇軾的這個《寒食帖》了。
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寒食帖(節選)李白仙詩卷(節選) “人生大起大落恍見其豐沛的感情啊!”王羲之認真的觀賞了蘇軾的這兩部作品後,如是讚道:“《蘭亭集序》出自我醉酒後最興致昂揚的時候,後世的《祭侄文稿》天幕也曾說過,那是作者經曆滅門之痛時創作出來的。”
“這此帖更是那‘坡仙’在經曆牢獄之災時,麵對生死大局所寫下的經典!”
“無論今古還是來者,看來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都得先有一個好的環境啊!”
【蘇東坡帶有強烈的人間色彩,走到一個地方,用自己內心的寧靜照亮周圍,他會去發現樂趣、發現生活。
有時,蘇東坡跑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追著農民、漁夫、樵夫、商販,談天說笑。他在努力地營造一種氛圍,能夠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些。
華夏古代文人、士大夫講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蘇東坡卻形容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在他的眼裏,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真正的對人的大愛。
蘇東坡時代,官府嚴禁宰牛,嚴禁半夜十二點以後進城。蘇東坡不以為然,與朋友們屢屢犯禁。
一次,有朋友在城外“東坡”喝酒,一小夥子家門牛病死,被他們烤肉吃。喝得酩酊大醉,城門都關了門,迴不了家。蘇東坡就和朋友半夜爬牆迴來。
在黃州,他就是一個農民,他努力地把自己融入當地的生活,隻有這樣才能拯救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和這些百姓割裂開來。
黃岡歧亭杏花村,是蘇東坡老友陳慥隱居之處。蘇東坡與陳公弼合不來,但是和陳慥很投緣。
謫居黃州的五年間,蘇東坡經常到陳慥家做客。陳慥就是陳季常。他在《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這樣寫自己和老陳的友情: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隻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我遊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迴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談空說有夜不眠。蘇東坡與陳慥談佛法,常常一夜無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陳慥的老婆大喝一聲,“還不睡覺!”,陳慥嚇得拐杖都掉到地上。
河東獅吼,這是好朋友之間的調侃。從這裏我們也能看出蘇東坡是個風趣幽默的人。
而且,陳慥老婆也不是什麽小心眼的壞女人,不然就像蘇東坡詩詞裏說的,東坡先生沒錢啊,天天找朋友蹭吃蹭喝,一頓兩頓的還好說,如果天天拉著你老公在外麵到處玩,到處喝到處花錢,而且花的還是你家的錢。
嗯,陳慥的老婆是個人物。】
“社會就是需要嚴格的規矩來執行秩序的!”李世民卻不同天幕詼諧的當小故事來講述蘇軾轉變成為蘇東坡,開始真正的從時代的文傑轉變為千古的文豪之路一般有著一樣的心思看法。
威嚴的臉色上,他的蛾眉微微蹙起,“不管怎麽說,既然朝廷有禁令不予殺牛作食,他這樣身為一地父母官,不能以身作則,豈不是讓百姓有樣學樣?”
魏征眉毛都沒挑動,隨口的道:“大唐也有禁令,不許殺耕牛作食。難道陛下就不吃牛肉了嗎?難道王公們財主們就不吃牛肉了嗎?”
“哦,老臣忘了,陛下喜歡吃羊肉。”
“反正不管陛下喜不喜歡吃牛肉,這天底下,每天湊巧病死的摔死的耕牛也很多,不吃不就‘浪費’了?”
魏征簡單的話語直接把問題指出來又拋給皇帝了,你自己都喜歡吃牛羊肉,你還指望天下喜歡吃牛羊肉的有錢有權人能管住自己嗎?
李世民被魏征的話給怔住了,過了會才開口道:“天幕說朕晚年得病也可能是吃羊肉吃多了的緣故,朕今天起就少吃羊肉,以身作則!”
嗯?
老魏知道這個皇帝向來說到做到,但他沒想到李二這麽果斷的就把自己口欲上的愛好給摘了出去。
人之欲有很多種,口食之欲是最多的。
既然皇帝都這樣說了,更何況這個口子還是自己先質問皇帝的,那還能怎樣嘛》
“怎麽?朕要做到這件事,就是要以身作則給天下人看,眾臣都可以監督啊!”
“吾皇聖明!”你不吃,別阻礙著我們吃啊!
眾臣不敢將怒火撒在李二身上,隻能在心裏蛐蛐下老魏了。
......
“哈哈哈哈!”遠在嶺南每天過著退休般生活的蘇軾看到天幕這樣說人家妻子,也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他閉上眼睛,似在迴憶起了黃州時的那段歲月,和朋友們每日遊玩在城外討論人生哲理的日子。
天幕說的也對,自己一個沒幹過家務活的人,平時整幾道菜做做是陶冶情操,是休閑愛好,但你真讓蘇東坡一人操持家務的大大小小是肯定不好上手的。
而他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老婆孩子也不是馬上跟著過來的。
所以,起初的那段日子,也多虧了朋友們的大方接濟,才不至於讓這個揚名大宋海內外的大文豪“餓死”。
“季常兄的妻子讓東坡先生每日皆有酒食享用,是個人物!”
蘇軾也肯定的半開玩笑道。
“就是季常兄倒是個怕‘老婆’的人咯!”
【蘇東坡常與繼連和尚下棋,有一次下到很晚,蘇東坡肚子餓了。
大師吩咐一個小和尚去做吃的。小和尚發現還有碗幹了的剩麵條。
小和尚把剩麵放在小麻油裏,灶膛裏燒火。小和尚打了個盹,當饑腸轆轆的蘇東坡到廚房查看時,鍋裏的幹麵已炸成糊狀,他饒有興趣地品嚐,覺得非常好吃。
吃完之後,蘇東坡到街上的糕點作坊,告之老板做的方法,於是“東坡餅”發明了。
東坡餅的做法有很多,但無論哪種都是成品看起來嚐起來都是可口的,做起來卻並不繁雜,例如東坡餅:
取水1250毫升倒入麵中,揉和好,擀成直徑為6.9寸的圓片,上倒香油,用手抹勻,然後相對地由兩邊向中間卷成如意形長筒,從中間扯斷,每卷成約11.7寸長、16.2寸寬的長條,再抹上一層香油,從一端卷成圓筒,夾起,用手按一下,再擀成直徑為5.1寸的圓餅。
將其放入油鍋中炸至浮起,炸時用筷子按動,使餅酥裂開。炸好出鍋後,撒上白糖即成。和麵時不用蘇打,擀麵皮時用力要勻,擀出的麵皮厚薄要相同。
就這樣,一個酥脆可口的東坡餅就做好了。
身處貧困,卻始終能把生活過得生趣盎然。蘇東坡做得淋漓盡致。他用自己的逆境給文明創造了一筆財富。
他憑借自己的個性,消解在黃州的苦悶,把這次貶謫當作一個機會,去探索新的書寫自己的方式,探索新的思考自己的方式。
日暮時分,勞作歸來。過城門時,士卒都知道這位老農是一個大詩人,但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麽淪落至此,有時還開起玩笑。
蘇東坡泰然處之,笑而不語。他樂得接受這種平凡的生活。能上能下,做一個不被人知的人,也能做出一番境界。
此時的蘇東坡漸漸遠離憂憤,早年作品中的諷刺和憤怒,慢慢地轉化為人性中的寬容和溫暖,那是一種能夠笑納一切的達觀。
黃州之前的作品卓越、機智,展現出毋庸置疑的才華。
但,作為一個人,一個詩人,一個哲人,黃州之前的他還沒有成熟。
黃州的經曆對於蘇東坡而言,對他的成長非常重要。】湖州東坡餅(空心餅) 劉徹笑道:“蘇東坡與其說是個大文豪還不如是個大吃家!”
“先前就有東坡肉,如今又來個東坡餅,天幕可是講過這人為後世留下了六十多道美食!”
衛子夫坐在皇帝身後的座子上,捂嘴輕笑道:“是人皆有口食之欲,這位蘇東坡先生倒是比先前上榜的人物更活靈活現了些,像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劉徹微微頷首,蘇東坡來到黃州後的生活,每天是思想在升華,生活與其說是苦中作樂,不如說是找迴了自我。
“這個餅子外表看著金黃酥脆,相必定是可口宜人,眾位愛卿啊!”劉徹眼含微笑,大方的道:
“朕待會讓太常寺的廚子們也來一道這個‘東坡餅’,咱們來欣賞下後世大文學家的菜品口味!”
東坡餅簡單的做法被天幕給講了出來,一些早於宋朝時期的古人們看到後,也紛紛模仿起了這個大名人吃食的做法。
即使是對於平民來講,東坡餅的用料並不昂貴,完全也可以負擔得起。
平日裏大人們吃的咱名字都念不順暢,現在不就有了一個名字朗朗上口看著又美味的食物嗎?
這位東坡先生才是個人物哩!
不同的是,蘇東坡追求的不是一走了之、飄然成仙,而是用人間的溫暖排解心中的苦悶。
《李白仙詩卷》書於元佑八年時東坡五十八歲。此詩卷用筆豐腴渾厚,氣勢蒼古勁健,是蘇軾受顏真卿、楊凝式二家的影響又變古創新的行書作品。
《寒食詩帖》則創造時期較早了,它是蘇軾在烏台詩案後的作品,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天下第一行書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天下第二行書是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行書就是蘇軾的這個《寒食帖》了。
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台筆意,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寒食帖(節選)李白仙詩卷(節選) “人生大起大落恍見其豐沛的感情啊!”王羲之認真的觀賞了蘇軾的這兩部作品後,如是讚道:“《蘭亭集序》出自我醉酒後最興致昂揚的時候,後世的《祭侄文稿》天幕也曾說過,那是作者經曆滅門之痛時創作出來的。”
“這此帖更是那‘坡仙’在經曆牢獄之災時,麵對生死大局所寫下的經典!”
“無論今古還是來者,看來能創作出好的作品都得先有一個好的環境啊!”
【蘇東坡帶有強烈的人間色彩,走到一個地方,用自己內心的寧靜照亮周圍,他會去發現樂趣、發現生活。
有時,蘇東坡跑到田間、水畔、山野、集市,追著農民、漁夫、樵夫、商販,談天說笑。他在努力地營造一種氛圍,能夠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些。
華夏古代文人、士大夫講究“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蘇東坡卻形容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
在他的眼裏,天下無一個不是好人。真正的對人的大愛。
蘇東坡時代,官府嚴禁宰牛,嚴禁半夜十二點以後進城。蘇東坡不以為然,與朋友們屢屢犯禁。
一次,有朋友在城外“東坡”喝酒,一小夥子家門牛病死,被他們烤肉吃。喝得酩酊大醉,城門都關了門,迴不了家。蘇東坡就和朋友半夜爬牆迴來。
在黃州,他就是一個農民,他努力地把自己融入當地的生活,隻有這樣才能拯救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和這些百姓割裂開來。
黃岡歧亭杏花村,是蘇東坡老友陳慥隱居之處。蘇東坡與陳公弼合不來,但是和陳慥很投緣。
謫居黃州的五年間,蘇東坡經常到陳慥家做客。陳慥就是陳季常。他在《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這樣寫自己和老陳的友情:
“東坡先生無一錢,十年家火燒凡鉛。
黃金可成河可塞,隻有霜鬢無由玄。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我遊蘭溪訪清泉,已辦布襪青行纏。
稽山不是無賀老,我自興盡迴酒船。
恨君不識顏平原,恨我不識元魯山。
銅駝陌上會相見,握手一笑三千年。”
談空說有夜不眠。蘇東坡與陳慥談佛法,常常一夜無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陳慥的老婆大喝一聲,“還不睡覺!”,陳慥嚇得拐杖都掉到地上。
河東獅吼,這是好朋友之間的調侃。從這裏我們也能看出蘇東坡是個風趣幽默的人。
而且,陳慥老婆也不是什麽小心眼的壞女人,不然就像蘇東坡詩詞裏說的,東坡先生沒錢啊,天天找朋友蹭吃蹭喝,一頓兩頓的還好說,如果天天拉著你老公在外麵到處玩,到處喝到處花錢,而且花的還是你家的錢。
嗯,陳慥的老婆是個人物。】
“社會就是需要嚴格的規矩來執行秩序的!”李世民卻不同天幕詼諧的當小故事來講述蘇軾轉變成為蘇東坡,開始真正的從時代的文傑轉變為千古的文豪之路一般有著一樣的心思看法。
威嚴的臉色上,他的蛾眉微微蹙起,“不管怎麽說,既然朝廷有禁令不予殺牛作食,他這樣身為一地父母官,不能以身作則,豈不是讓百姓有樣學樣?”
魏征眉毛都沒挑動,隨口的道:“大唐也有禁令,不許殺耕牛作食。難道陛下就不吃牛肉了嗎?難道王公們財主們就不吃牛肉了嗎?”
“哦,老臣忘了,陛下喜歡吃羊肉。”
“反正不管陛下喜不喜歡吃牛肉,這天底下,每天湊巧病死的摔死的耕牛也很多,不吃不就‘浪費’了?”
魏征簡單的話語直接把問題指出來又拋給皇帝了,你自己都喜歡吃牛羊肉,你還指望天下喜歡吃牛羊肉的有錢有權人能管住自己嗎?
李世民被魏征的話給怔住了,過了會才開口道:“天幕說朕晚年得病也可能是吃羊肉吃多了的緣故,朕今天起就少吃羊肉,以身作則!”
嗯?
老魏知道這個皇帝向來說到做到,但他沒想到李二這麽果斷的就把自己口欲上的愛好給摘了出去。
人之欲有很多種,口食之欲是最多的。
既然皇帝都這樣說了,更何況這個口子還是自己先質問皇帝的,那還能怎樣嘛》
“怎麽?朕要做到這件事,就是要以身作則給天下人看,眾臣都可以監督啊!”
“吾皇聖明!”你不吃,別阻礙著我們吃啊!
眾臣不敢將怒火撒在李二身上,隻能在心裏蛐蛐下老魏了。
......
“哈哈哈哈!”遠在嶺南每天過著退休般生活的蘇軾看到天幕這樣說人家妻子,也忍俊不禁笑了起來。
他閉上眼睛,似在迴憶起了黃州時的那段歲月,和朋友們每日遊玩在城外討論人生哲理的日子。
天幕說的也對,自己一個沒幹過家務活的人,平時整幾道菜做做是陶冶情操,是休閑愛好,但你真讓蘇東坡一人操持家務的大大小小是肯定不好上手的。
而他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老婆孩子也不是馬上跟著過來的。
所以,起初的那段日子,也多虧了朋友們的大方接濟,才不至於讓這個揚名大宋海內外的大文豪“餓死”。
“季常兄的妻子讓東坡先生每日皆有酒食享用,是個人物!”
蘇軾也肯定的半開玩笑道。
“就是季常兄倒是個怕‘老婆’的人咯!”
【蘇東坡常與繼連和尚下棋,有一次下到很晚,蘇東坡肚子餓了。
大師吩咐一個小和尚去做吃的。小和尚發現還有碗幹了的剩麵條。
小和尚把剩麵放在小麻油裏,灶膛裏燒火。小和尚打了個盹,當饑腸轆轆的蘇東坡到廚房查看時,鍋裏的幹麵已炸成糊狀,他饒有興趣地品嚐,覺得非常好吃。
吃完之後,蘇東坡到街上的糕點作坊,告之老板做的方法,於是“東坡餅”發明了。
東坡餅的做法有很多,但無論哪種都是成品看起來嚐起來都是可口的,做起來卻並不繁雜,例如東坡餅:
取水1250毫升倒入麵中,揉和好,擀成直徑為6.9寸的圓片,上倒香油,用手抹勻,然後相對地由兩邊向中間卷成如意形長筒,從中間扯斷,每卷成約11.7寸長、16.2寸寬的長條,再抹上一層香油,從一端卷成圓筒,夾起,用手按一下,再擀成直徑為5.1寸的圓餅。
將其放入油鍋中炸至浮起,炸時用筷子按動,使餅酥裂開。炸好出鍋後,撒上白糖即成。和麵時不用蘇打,擀麵皮時用力要勻,擀出的麵皮厚薄要相同。
就這樣,一個酥脆可口的東坡餅就做好了。
身處貧困,卻始終能把生活過得生趣盎然。蘇東坡做得淋漓盡致。他用自己的逆境給文明創造了一筆財富。
他憑借自己的個性,消解在黃州的苦悶,把這次貶謫當作一個機會,去探索新的書寫自己的方式,探索新的思考自己的方式。
日暮時分,勞作歸來。過城門時,士卒都知道這位老農是一個大詩人,但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麽淪落至此,有時還開起玩笑。
蘇東坡泰然處之,笑而不語。他樂得接受這種平凡的生活。能上能下,做一個不被人知的人,也能做出一番境界。
此時的蘇東坡漸漸遠離憂憤,早年作品中的諷刺和憤怒,慢慢地轉化為人性中的寬容和溫暖,那是一種能夠笑納一切的達觀。
黃州之前的作品卓越、機智,展現出毋庸置疑的才華。
但,作為一個人,一個詩人,一個哲人,黃州之前的他還沒有成熟。
黃州的經曆對於蘇東坡而言,對他的成長非常重要。】湖州東坡餅(空心餅) 劉徹笑道:“蘇東坡與其說是個大文豪還不如是個大吃家!”
“先前就有東坡肉,如今又來個東坡餅,天幕可是講過這人為後世留下了六十多道美食!”
衛子夫坐在皇帝身後的座子上,捂嘴輕笑道:“是人皆有口食之欲,這位蘇東坡先生倒是比先前上榜的人物更活靈活現了些,像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劉徹微微頷首,蘇東坡來到黃州後的生活,每天是思想在升華,生活與其說是苦中作樂,不如說是找迴了自我。
“這個餅子外表看著金黃酥脆,相必定是可口宜人,眾位愛卿啊!”劉徹眼含微笑,大方的道:
“朕待會讓太常寺的廚子們也來一道這個‘東坡餅’,咱們來欣賞下後世大文學家的菜品口味!”
東坡餅簡單的做法被天幕給講了出來,一些早於宋朝時期的古人們看到後,也紛紛模仿起了這個大名人吃食的做法。
即使是對於平民來講,東坡餅的用料並不昂貴,完全也可以負擔得起。
平日裏大人們吃的咱名字都念不順暢,現在不就有了一個名字朗朗上口看著又美味的食物嗎?
這位東坡先生才是個人物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