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漢中對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國大將軍的登壇拜將儀式結束後,漢王劉邦就座。
這時候,劉邦心裏的疑惑再也按耐不住了,這位可是自己的大管家蕭何連夜追迴來的所謂的“人才”。到底有沒有本事,他作為漢王現在還不知道呢!
於是劉邦就開始了詢問道:“丞相多次提起將軍,將軍有什麽計策能教授給寡人呢?”
韓信則是反問劉邦說:“現在同您東向而爭天下權柄的,難道不是項王嗎?”
劉邦迴答:“是的。”
韓信再問:“那大王自己估計一下,論兵力的英勇、強悍、精良,同項王比誰高誰下?”
這一下給劉邦幹的沉默了,他沉默了良久之後,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很多方麵都不如項羽。
韓信於是再拜,讚同地說:“不僅大王,就連我也覺得您不如項王。可是我曾經侍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
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得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隻能算匹夫之勇。
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給人家,這是婦人之仁。
項王雖然獨霸天下而使諸侯稱臣,可是卻不居關中而定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的親信和偏愛的人封為王,諸侯對此忿忿不平。
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於江南,也都迴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王而自立為王了。凡是項王軍隊經過的地方,無不遭到殘殺破壞,天下很多人都怨恨他,百姓不親近依附他,隻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強屈服。名義上雖為天下霸主,實質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強大會很快變成衰弱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給功臣,何愁他們不服從!率領英勇的一心想打迴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敵人不被打散!
況且三秦的君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為秦將,率領秦國子弟已有數年,戰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和將領投降了項羽,到了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章邯、董翳、司馬欣活下來,秦人對這三人恨之入骨。
老秦人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關中,多少秦人血汗建成了鹹陽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幹淨。雖然秦人對秦國多年以來的嚴苛刑法早已不滿,但秦國依然是他們的國家,秦人對於這些人怎麽會不恨呢?
正在這時項羽以軍威強封這三人為王,秦國百姓都不擁戴他們。
您入武關時,秋毫不犯,廢除秦苛酷刑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國百姓無不想擁戴你在關中為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都知曉。
故而,關中之人皆認漢王而不認三王和項王。
可大王失掉應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漢中做王,秦地百姓無不怨恨項王。如今大王起兵向東,攻三秦的屬地,隻要號令一聲即可收服。”
韓信的這番話說完讓劉邦聽罷,覺得十分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於是聽從韓信的謀劃,開始部署各路將領攻擊的目標。
“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而這,就是定下開漢四百年之基的曆史上著名的《漢中對》,可不是後來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哦!】
“看來我大秦終究還是不能繼續依靠這種嚴刑酷法了嗎?”嬴政內心疑惑,難道大秦的律法真的已經到了連老秦人都無法忍受的程度嗎?
大秦的朝廷裏,官員們也一個個沉默著,他們也在反思,秦人都無法繼續忍受秦法的嚴酷,那麽秦法的正確性還可行嗎?
扶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目光堅毅的看著上首的秦始皇,鄭重的說道:“父皇,大秦如今的律法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秦始皇嬴政立於鹹陽正宮上首的寶座前,他的目光炯炯的注視著大殿之外。
“秦法乃是我大秦強於六國、立於中夏之基!”
沒有秦法的存在,沒有秦變法圖強的來時路,大秦怎麽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嬴政的內心分的很清,他知道這是大秦的國基。
“但是,秦法也不是不能變!”
若是秦法真的阻礙了大秦的發展,那麽縱然讓大秦變強的是秦法,那他也是過時的秦法了。
秦始皇嬴政悠悠說道:“新的秦法要提上大秦的議案了啊!”
......
劉備言道:“項羽雖然依靠著項梁的名聲和自身無敵的勇氣召集了群雄畢集,最後以諸侯盟主的身份推翻了大秦,但是他隻有霸道的力量卻沒有仁義在身。”
“而我漢太祖高皇帝對關中百姓的慈祥全天下人都看在眼裏,對於天下而言,是選擇項羽,這是顯而易見的了。”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此時的秦朝已經滅亡了整整一年了。
劉邦采用了韓信獻上的計策,也就是曆史上很有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以他順著故道縣返迴關中,去襲擊雍王章邯。在劉邦前往南鄭路上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自己手下第一謀士、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的建議,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裏棧道,全部燒毀。
棧道,是在險峻的懸崖上用木材架設的通道。燒毀棧道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防禦,而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項羽,使他以為劉邦真的不打算出來了,從而鬆懈對劉邦的戒備。
後來沒過多久,未得項羽分封的田榮在舊齊地起兵造反,劉邦才命韓信領兵欲進攻關中。
為了蒙騙章邯,韓信命士兵修複棧道。章邯得知消息後,十分不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哪是這麽容易修複的。
其實韓信並不是要從棧道進攻關中,在重修棧道之後沒多久,韓信就領兵進攻,從陳倉道進攻關中。
章邯果然中計了,他完全沒有料想到漢軍會突然出現,他匆忙前往在陳倉縣迎擊漢軍,不出意外的就是章邯的軍隊被打敗,隻能退兵逃走;在好畤縣停下來再戰,又被打敗,逃到廢丘縣。
劉邦於是平定了雍地,並繼續向東挺進鹹陽,率軍在廢丘包圍章邯,並派遣將領們去奪取土地,平定了隴西郡、北地郡、上郡;又派將軍薛歐、王吸帶兵出武關,借著王陵兵駐南陽郡,到沛縣去接劉太公、呂雉。
項羽聽說後,知道已經無法去救自己防備劉邦封的三王了,所以他隻能派兵在陽夏縣進行阻截,漢軍不能前進。同時,項羽為主的新楚國又封原吳縣的縣令鄭昌為韓王,讓他負責去抵擋漢軍。】
“好計策!”扶蘇讚道。
蜀道之難,他大秦可是太清楚了,當年秦國的先輩們為了攻占下有著肥沃土地的巴蜀兩國,可是沒少費勁心思的。
所以,這個表麵上的迷惑之策是完全不會讓人第一時間反應到的。
嬴政有些不屑的說道:“章邯此人也隻能做個將軍了,元帥之職他是不行了!”
朕的大將軍,將來必須是這個將章邯玩弄在股掌之間的韓信,誰來都不行!
這時候,劉邦心裏的疑惑再也按耐不住了,這位可是自己的大管家蕭何連夜追迴來的所謂的“人才”。到底有沒有本事,他作為漢王現在還不知道呢!
於是劉邦就開始了詢問道:“丞相多次提起將軍,將軍有什麽計策能教授給寡人呢?”
韓信則是反問劉邦說:“現在同您東向而爭天下權柄的,難道不是項王嗎?”
劉邦迴答:“是的。”
韓信再問:“那大王自己估計一下,論兵力的英勇、強悍、精良,同項王比誰高誰下?”
這一下給劉邦幹的沉默了,他沉默了良久之後,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很多方麵都不如項羽。
韓信於是再拜,讚同地說:“不僅大王,就連我也覺得您不如項王。可是我曾經侍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
項王一聲怒喝,千人會嚇得膽戰腿軟,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賢將,這隻能算匹夫之勇。
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語言溫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淚,把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可是等到部下有功應當封爵時,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給人家,這是婦人之仁。
項王雖然獨霸天下而使諸侯稱臣,可是卻不居關中而定都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的親信和偏愛的人封為王,諸侯對此忿忿不平。
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於江南,也都迴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王而自立為王了。凡是項王軍隊經過的地方,無不遭到殘殺破壞,天下很多人都怨恨他,百姓不親近依附他,隻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強屈服。名義上雖為天下霸主,實質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強大會很快變成衰弱的!
在這種情況下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給功臣,何愁他們不服從!率領英勇的一心想打迴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敵人不被打散!
況且三秦的君王章邯、董翳、司馬欣本為秦將,率領秦國子弟已有數年,戰死和逃亡的人不計其數,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和將領投降了項羽,到了新安,項羽用欺詐的手段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人,唯獨章邯、董翳、司馬欣活下來,秦人對這三人恨之入骨。
老秦人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關中,多少秦人血汗建成了鹹陽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幹淨。雖然秦人對秦國多年以來的嚴苛刑法早已不滿,但秦國依然是他們的國家,秦人對於這些人怎麽會不恨呢?
正在這時項羽以軍威強封這三人為王,秦國百姓都不擁戴他們。
您入武關時,秋毫不犯,廢除秦苛酷刑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國百姓無不想擁戴你在關中為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理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都知曉。
故而,關中之人皆認漢王而不認三王和項王。
可大王失掉應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漢中做王,秦地百姓無不怨恨項王。如今大王起兵向東,攻三秦的屬地,隻要號令一聲即可收服。”
韓信的這番話說完讓劉邦聽罷,覺得十分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於是聽從韓信的謀劃,開始部署各路將領攻擊的目標。
“於是漢王大喜,自以為得信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
而這,就是定下開漢四百年之基的曆史上著名的《漢中對》,可不是後來劉備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哦!】
“看來我大秦終究還是不能繼續依靠這種嚴刑酷法了嗎?”嬴政內心疑惑,難道大秦的律法真的已經到了連老秦人都無法忍受的程度嗎?
大秦的朝廷裏,官員們也一個個沉默著,他們也在反思,秦人都無法繼續忍受秦法的嚴酷,那麽秦法的正確性還可行嗎?
扶蘇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目光堅毅的看著上首的秦始皇,鄭重的說道:“父皇,大秦如今的律法必須要做出改變了!”
秦始皇嬴政立於鹹陽正宮上首的寶座前,他的目光炯炯的注視著大殿之外。
“秦法乃是我大秦強於六國、立於中夏之基!”
沒有秦法的存在,沒有秦變法圖強的來時路,大秦怎麽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嬴政的內心分的很清,他知道這是大秦的國基。
“但是,秦法也不是不能變!”
若是秦法真的阻礙了大秦的發展,那麽縱然讓大秦變強的是秦法,那他也是過時的秦法了。
秦始皇嬴政悠悠說道:“新的秦法要提上大秦的議案了啊!”
......
劉備言道:“項羽雖然依靠著項梁的名聲和自身無敵的勇氣召集了群雄畢集,最後以諸侯盟主的身份推翻了大秦,但是他隻有霸道的力量卻沒有仁義在身。”
“而我漢太祖高皇帝對關中百姓的慈祥全天下人都看在眼裏,對於天下而言,是選擇項羽,這是顯而易見的了。”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此時的秦朝已經滅亡了整整一年了。
劉邦采用了韓信獻上的計策,也就是曆史上很有名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以他順著故道縣返迴關中,去襲擊雍王章邯。在劉邦前往南鄭路上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自己手下第一謀士、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的建議,他把一路走過的幾百裏棧道,全部燒毀。
棧道,是在險峻的懸崖上用木材架設的通道。燒毀棧道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防禦,而更重要的是為了迷惑項羽,使他以為劉邦真的不打算出來了,從而鬆懈對劉邦的戒備。
後來沒過多久,未得項羽分封的田榮在舊齊地起兵造反,劉邦才命韓信領兵欲進攻關中。
為了蒙騙章邯,韓信命士兵修複棧道。章邯得知消息後,十分不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哪是這麽容易修複的。
其實韓信並不是要從棧道進攻關中,在重修棧道之後沒多久,韓信就領兵進攻,從陳倉道進攻關中。
章邯果然中計了,他完全沒有料想到漢軍會突然出現,他匆忙前往在陳倉縣迎擊漢軍,不出意外的就是章邯的軍隊被打敗,隻能退兵逃走;在好畤縣停下來再戰,又被打敗,逃到廢丘縣。
劉邦於是平定了雍地,並繼續向東挺進鹹陽,率軍在廢丘包圍章邯,並派遣將領們去奪取土地,平定了隴西郡、北地郡、上郡;又派將軍薛歐、王吸帶兵出武關,借著王陵兵駐南陽郡,到沛縣去接劉太公、呂雉。
項羽聽說後,知道已經無法去救自己防備劉邦封的三王了,所以他隻能派兵在陽夏縣進行阻截,漢軍不能前進。同時,項羽為主的新楚國又封原吳縣的縣令鄭昌為韓王,讓他負責去抵擋漢軍。】
“好計策!”扶蘇讚道。
蜀道之難,他大秦可是太清楚了,當年秦國的先輩們為了攻占下有著肥沃土地的巴蜀兩國,可是沒少費勁心思的。
所以,這個表麵上的迷惑之策是完全不會讓人第一時間反應到的。
嬴政有些不屑的說道:“章邯此人也隻能做個將軍了,元帥之職他是不行了!”
朕的大將軍,將來必須是這個將章邯玩弄在股掌之間的韓信,誰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