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行雲坊
反派死遁後成了他們的白月光 作者:予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倦想到此處,搖了搖頭,自嘲一笑。
迴神時,索圖仍在滔滔不絕講述藺空青如何懸壺濟世,醫治仁心,滿心滿眼崇敬拜服。
林倦也聽得認真,隻是捕捉到某個詞匯時,一瞬間震驚又迷茫,忍不住打斷了他:“心魔亦是病?”
索圖聞言,也未生氣,隻當他是久未出世,對世事變化不甚了解,耐心解釋道:“便是藺藥仙提出的論斷:心病心魔皆是病症,既是病症,佐以藥石便有治愈的可能。
“而更令我等欽佩的是,藺藥仙雖為中州醫修,卻不排外,反而在診治時引入上古祝由術……”
林倦雖還在聽著,內心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這些,真的是在說藺空青嗎?
在他印象之中,藺空青的話極少,偶爾去找他時,雖說是在聊天,但幾乎沒得到過什麽反饋,大多時候都是他在自言自語。
唯有涉及醫理時,藺空青會言辭嚴謹的較真。
猶記得有一次,他又喝醉了,百無聊賴的伏在桌上,看他忙忙碌碌在院中晾曬新得的靈蟬蛻,照例“言語騷擾”,不知怎麽就說到了心魔,他又不大清醒,口嗨了一句“心魔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不想遭到了藺空青的側目。
後來藺空青晾藥都顧不上了,直接過來與他爭了個黑天暗地,他酒也醒了大半,才意識到藺空青是真的生了大氣,後續以他誠摯致歉告終。
在修真界,心魔幾乎大半的人都會有,處理方式一般就是兩種,壓製與破除。
壓製一般都是吃清心丹或念清心訣壓下魔念,卻治標不治本;而破除則是依靠修者自身的意誌,直麵魔念之後將其斬除。比起壓製,破除過程更艱險,搞不好就會如林倦那般直接墮魔。
而藺空青提出那番言論,恐怕當時便在修真界掀起過狂瀾,如今“藥仙”盛名滿天下,說明那次爭論的結論被推翻,最終還是他贏了。想到此處,他不免自得起來。
夜已深,林倦謝過熱心的索圖後兀自睡去,第二日早早醒來,離開時未驚動任何人。
若說他先前還有所顧慮,如今也盡數打消了。依照係統所言,他現在正處於“反派身亡”後的第十一年。
十餘年的時間,足夠修真界注入一波新鮮血液,一個修士大徹大悟,以及一個無關緊要的反派被逐漸遺忘。
至於形貌,他一開始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暫且不論修為和神魂,單一個外貌氣質,從前的他鋒芒畢露,如新開刃的劍鋒,滿目皆是極具攻擊性的張揚銳氣,常恃才放曠。
現下麽,麵貌隻與先前勉強有個七分像,通身氣質,莫說攻擊性,整一個病病歪歪,手無縛雞之力,走路都能平地摔的病秧子,他親娘來到跟前恐怕都認不出。
林倦撐著竹杖,終是一步一步走出了連綿不絕的大山,走到了那個邊陲小城——雲水城。
站在城樓遠處,遙遙看向樓門上的幾個大字,林倦隻覺恍如隔世。這個地方,他曾來過的。
走進城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高樓鱗次櫛比,較之十五年前他初次到此地繁華了百倍不止,哦,許不能隻稱為“小城”了。
林倦撐著竹杖,走入人群,不經意抬眼一掃,便看到了劍修,妖修,佛修,魔修甚至半凡半妖同路而行的身影,心中不由驚奇這裏的包羅萬象。
行至一處,忽見鬧市最中心矗立著一塊巨型漢白玉碑,精雕細刻的碑石下方的台階上,有不少人帶著孩童跪拜,神情虔誠,口中念念有詞,說著“保佑”“驅邪”之語,路過的行人也見怪不怪。
待走近了看清碑上鐫刻的名字,林倦忍不住捂臉,忽而有種看到熟人裝正經的尷尬。
不過有了這碑,倒是讓此處的方位更好辨別,他最後瞥了一眼碑文,轉身向著正東方走去,不多時便找到了行雲坊。
行雲坊是修真界的運輸行,無論是人還是物件,給夠足夠的靈石便沒它到不了的地,各處均有分店。運送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什麽傳送陣、雲上飛舟、飛馬紙鶴、避水船舶……
修士出行時,可自行禦靈劍或法器飛行,乘騎坐騎,修為高深者更是能撕裂空間,一瞬千萬裏。但這些大多是需損耗自身靈力的方式,不到事態緊急時,不少人還是會選擇付些靈石乘坐飛舟。
林倦看了一眼門牌,隨著眾人進入。前廳其貌不揚,但勝在寬闊,可容納近千數人。
再往裏一轉卻眼前一亮,原是大廳最中央立了一塊巨大的水鏡。水鏡被打造成奇山形狀,邊緣處不斷有水流湧出,匯聚在下方人工打造的小潭中。
小潭內放了各類寶石明珠,幾尾金鯉在其中輕輕擺尾,一派悠遊自得。流水落入小潭升起水霧,再與水鏡相印,頗有一種雲霧繚繞的雅韻。
不少修士手攜一枚玉片在前廳坐等,光看水鏡也能解乏,有的拿了玉片徑自前往後院,不久便乘著飛鶴風風火火走了。
林倦與夥計說明去向,付完靈石也得了一枚玉片,再抬頭時,夥計見他麵容不禁呆了一瞬,隨即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的笑:“客官你可真好運,飛舟還有一柱香左右便到,剛剛那個,恰是舟上最後一個位置。”
“哦,是嗎?那確實挺幸運……”
纖長的手指收迴玉片,林倦壓下心頭的不適感,想了想還是踏出坊門,在不遠處的小攤上買了頂帷帽。
遮麵之後,打量的目光減少了很多,修真界覆麵戴帽之人比比皆是,他在其中也不會顯得突兀,卻可以減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林倦邊往迴走邊係好下頦的帶子,待迴到坊中時被告知可登舟了,忙隨著人流前往後院。
乘舟者大概有百數人,林倦拿著玉片到了船尾的屋子,進入後發現矮幾旁已坐了個玉麵少年。
隻見他雙手環臂,一身月白衣衫,墨發用一根銀白發帶綁束成高馬尾,本在閉目養神,聽見響動後睜開雙眼,目光直投向林倦。
迴神時,索圖仍在滔滔不絕講述藺空青如何懸壺濟世,醫治仁心,滿心滿眼崇敬拜服。
林倦也聽得認真,隻是捕捉到某個詞匯時,一瞬間震驚又迷茫,忍不住打斷了他:“心魔亦是病?”
索圖聞言,也未生氣,隻當他是久未出世,對世事變化不甚了解,耐心解釋道:“便是藺藥仙提出的論斷:心病心魔皆是病症,既是病症,佐以藥石便有治愈的可能。
“而更令我等欽佩的是,藺藥仙雖為中州醫修,卻不排外,反而在診治時引入上古祝由術……”
林倦雖還在聽著,內心卻早已掀起驚濤駭浪,這些,真的是在說藺空青嗎?
在他印象之中,藺空青的話極少,偶爾去找他時,雖說是在聊天,但幾乎沒得到過什麽反饋,大多時候都是他在自言自語。
唯有涉及醫理時,藺空青會言辭嚴謹的較真。
猶記得有一次,他又喝醉了,百無聊賴的伏在桌上,看他忙忙碌碌在院中晾曬新得的靈蟬蛻,照例“言語騷擾”,不知怎麽就說到了心魔,他又不大清醒,口嗨了一句“心魔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不想遭到了藺空青的側目。
後來藺空青晾藥都顧不上了,直接過來與他爭了個黑天暗地,他酒也醒了大半,才意識到藺空青是真的生了大氣,後續以他誠摯致歉告終。
在修真界,心魔幾乎大半的人都會有,處理方式一般就是兩種,壓製與破除。
壓製一般都是吃清心丹或念清心訣壓下魔念,卻治標不治本;而破除則是依靠修者自身的意誌,直麵魔念之後將其斬除。比起壓製,破除過程更艱險,搞不好就會如林倦那般直接墮魔。
而藺空青提出那番言論,恐怕當時便在修真界掀起過狂瀾,如今“藥仙”盛名滿天下,說明那次爭論的結論被推翻,最終還是他贏了。想到此處,他不免自得起來。
夜已深,林倦謝過熱心的索圖後兀自睡去,第二日早早醒來,離開時未驚動任何人。
若說他先前還有所顧慮,如今也盡數打消了。依照係統所言,他現在正處於“反派身亡”後的第十一年。
十餘年的時間,足夠修真界注入一波新鮮血液,一個修士大徹大悟,以及一個無關緊要的反派被逐漸遺忘。
至於形貌,他一開始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暫且不論修為和神魂,單一個外貌氣質,從前的他鋒芒畢露,如新開刃的劍鋒,滿目皆是極具攻擊性的張揚銳氣,常恃才放曠。
現下麽,麵貌隻與先前勉強有個七分像,通身氣質,莫說攻擊性,整一個病病歪歪,手無縛雞之力,走路都能平地摔的病秧子,他親娘來到跟前恐怕都認不出。
林倦撐著竹杖,終是一步一步走出了連綿不絕的大山,走到了那個邊陲小城——雲水城。
站在城樓遠處,遙遙看向樓門上的幾個大字,林倦隻覺恍如隔世。這個地方,他曾來過的。
走進城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高樓鱗次櫛比,較之十五年前他初次到此地繁華了百倍不止,哦,許不能隻稱為“小城”了。
林倦撐著竹杖,走入人群,不經意抬眼一掃,便看到了劍修,妖修,佛修,魔修甚至半凡半妖同路而行的身影,心中不由驚奇這裏的包羅萬象。
行至一處,忽見鬧市最中心矗立著一塊巨型漢白玉碑,精雕細刻的碑石下方的台階上,有不少人帶著孩童跪拜,神情虔誠,口中念念有詞,說著“保佑”“驅邪”之語,路過的行人也見怪不怪。
待走近了看清碑上鐫刻的名字,林倦忍不住捂臉,忽而有種看到熟人裝正經的尷尬。
不過有了這碑,倒是讓此處的方位更好辨別,他最後瞥了一眼碑文,轉身向著正東方走去,不多時便找到了行雲坊。
行雲坊是修真界的運輸行,無論是人還是物件,給夠足夠的靈石便沒它到不了的地,各處均有分店。運送方式也是五花八門,什麽傳送陣、雲上飛舟、飛馬紙鶴、避水船舶……
修士出行時,可自行禦靈劍或法器飛行,乘騎坐騎,修為高深者更是能撕裂空間,一瞬千萬裏。但這些大多是需損耗自身靈力的方式,不到事態緊急時,不少人還是會選擇付些靈石乘坐飛舟。
林倦看了一眼門牌,隨著眾人進入。前廳其貌不揚,但勝在寬闊,可容納近千數人。
再往裏一轉卻眼前一亮,原是大廳最中央立了一塊巨大的水鏡。水鏡被打造成奇山形狀,邊緣處不斷有水流湧出,匯聚在下方人工打造的小潭中。
小潭內放了各類寶石明珠,幾尾金鯉在其中輕輕擺尾,一派悠遊自得。流水落入小潭升起水霧,再與水鏡相印,頗有一種雲霧繚繞的雅韻。
不少修士手攜一枚玉片在前廳坐等,光看水鏡也能解乏,有的拿了玉片徑自前往後院,不久便乘著飛鶴風風火火走了。
林倦與夥計說明去向,付完靈石也得了一枚玉片,再抬頭時,夥計見他麵容不禁呆了一瞬,隨即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的笑:“客官你可真好運,飛舟還有一柱香左右便到,剛剛那個,恰是舟上最後一個位置。”
“哦,是嗎?那確實挺幸運……”
纖長的手指收迴玉片,林倦壓下心頭的不適感,想了想還是踏出坊門,在不遠處的小攤上買了頂帷帽。
遮麵之後,打量的目光減少了很多,修真界覆麵戴帽之人比比皆是,他在其中也不會顯得突兀,卻可以減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林倦邊往迴走邊係好下頦的帶子,待迴到坊中時被告知可登舟了,忙隨著人流前往後院。
乘舟者大概有百數人,林倦拿著玉片到了船尾的屋子,進入後發現矮幾旁已坐了個玉麵少年。
隻見他雙手環臂,一身月白衣衫,墨發用一根銀白發帶綁束成高馬尾,本在閉目養神,聽見響動後睜開雙眼,目光直投向林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