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胸中怒氣還是難消,琅天安也點點頭不再言語繼續行軍。
過了不久,皇欣將大軍全數交給田都,自己帶著五千騎兵脫離大隊先行往陳留而去。
鄧宗、田角等人在路上遇到了南下的皇欣,當即便接受其統管率領著五萬殘兵緩緩南下。
“叔父!為何要聽那皇欣的話?您這樣不是將麵子都丟光了嗎?”鄧說騎著馬很是鬱悶的向鄧宗問道。
“是啊,父親。您怎能如此簡單便接受皇欣的統管?這樣不是令其餘與您交好的叔伯看不起嗎?”鄧蘇也在一旁開口說道。
“說兒、蘇兒,你們難道不知?早在我丟失陳留之後,我鄧宗便再也沒有任何的麵子剩下。有的隻是戰敗的屈辱,隻是等待被處置的身軀和頭顱。”鄧宗見自己的侄兒和兒子很不成熟,無奈便隻好提點道。“如今周市隻是令皇欣統管我等,不是令皇欣將我兵權削去捆綁等待他來處置。已然是看在昔日某所立下的功勞上,給了我大大的麵子。難道我還不知足?非要去觸碰周市的底線?非要等皇欣亮出周相國的寶劍將我拿下為好?”
“周市的寶劍?”鄧說聽著鄧宗所言,很是不解的問道。
“周市的寶劍乃是陳王所賜,此劍乃是我從陳縣庫房中找到的。本來以為陳王是會賜給我,不料卻是讓陳王賜給了周市。爾等雖看不出此劍,但我鄧宗永遠忘不了!”鄧宗握著拳頭,看著南邊似乎是在想著當年的情形說道。
“叔父既然對周市怨氣不小,為何又要與其一同扶持魏咎重登魏王之位?”鄧說見到鄧宗對周市很是不滿,便主動說出自己的疑問。
“還不是當年周市和魏咎兩人許諾,在魏國複立後將會給我上將軍之位。當年也是鬼迷心竅,沒有細細思量被這兩人給騙了!以至於,當年由我聯絡的所有楚人出身的將領全數都被壓製在都尉一級。連一個將軍都沒有,而我卻仍是一個將軍。真是後悔莫及啊!”鄧宗搖頭說出了當年的辛密,言辭之中無不為當年的舉動而後悔。
“叔父既然不滿周市和魏咎,為何不另尋明主?”鄧說聽了,十分不解的問道。
“你以為要找明主就能找到?”很是錯愕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子,鄧宗無奈的說著。“我等皆是背主之人,哪裏還有人願意接納我等?而且,咱們麾下的軍士皆是魏人。你覺得他們願意與我等一起走?”
“沒有了兵權,你叔父我不過也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將軍。何人會重視?”末了,鄧宗說出了一直以來最大的擔憂。
“叔父說的是!”鄧說很是讚同鄧宗的說法,但是一直以來的壓抑卻促使他繼續說道:“然,侄兒卻有不同看法。叔父您可有想過?若是您一直在魏國被周市和魏咎壓製,毫無升遷可能;那些追隨您的將領們會不會因此而轉投周市?”
“再者,您一直說沒有了兵權不會被重視。實則卻是錯了!隻要您還能揮舞兵器,還能夠統兵作戰。哪怕投靠天下任何一支反秦義軍都能夠重新崛起,況且您還是當年追隨陳王首義的元老。去了天下任何一路反秦勢力麾下,您至少也能夠得到一個都尉職啊!”
鄧說的話令鄧宗陷入沉思,他開始在想自己是否顧慮太多了!
良久,鄧宗說道:“就算如此,現在不是時候。秦狗大軍當前,若是我等冒然逃離必會被天下人所恥笑。隻有待日後再做打算!”
“嗯!”鄧說見鄧宗已然被自己打動,便點頭表示明白。
“鄧將軍,為何周相國會讓我等跟隨皇欣將軍南下?”就在鄧宗和鄧說結束對話,田角便騎馬前來向鄧宗詢問。
“相國必是要與秦軍在陳留一帶決戰,故而我等殘兵也需一同南下。畢竟,我等可是在陳留生活日久。地形地勢也比他人熟悉,想要埋伏或者設計也需用到我等。這也算是相國給你我的立功之機,用來衝抵陳留丟失之罪責。田將軍可要好好把握,莫要失去此大好機會!”鄧宗已然想通,便將自己領會到周市的意思一五一十的說給了田角聽。
田角本來不抱任何期望,不料鄧宗居然如此好說話便拱手拜謝道:“多謝鄧將軍解惑!今日之恩,來日再報!”
鄧宗聽了笑著道:“好說!好說!”
一路上,田角都在商量著如何將功勞最大化,以期抵消掉因自己而丟失掉陳留的罪責。
皇欣沒有去管身後的鄧宗大軍,而是自顧自的領著五千騎兵想要先去試一試秦軍的實力。
鄧宗、田角所部與田都所率領的大軍匯合,而後暫由鄧宗領頭帶著近十萬的兵馬南下陳留;田角也順勢接管了兩萬齊軍。
……………
陳留。
“這麽說!魏齊聯軍正在往陳留而來?”章邯聽了司馬欣的稟報,當即起身問道。
“是的,上將軍!魏齊聯軍正在其聯軍主帥周市的命令下,全數往陳留而來。”司馬欣很是卑謙的拱手道。
如今的司馬欣除了長史外,還加了將軍職。這也算是趙高的手段,用以製衡章邯。但監軍卻不再是司馬欣,而是剛剛從鹹陽調過來的老將司馬驄。
司馬驄是司馬欣堂叔,又是司馬仁的父親,在秦軍之中也算是一個資曆頗深的老將!此人曾經參加過滅楚、燕、齊三國之戰,戰功赫赫更是在滅三國之戰中展現了自己的勇武。如今雖然五十餘,仍勇武依舊軍中將校鮮有對手。
雖說司馬驄是監軍,但他不是趙高的人。而是被趙高排擠出朝堂,自己請命來前線的。如今的秦國朝堂,禦史大夫馮去疾、禦史中丞馮劫俱是被趙高罷官為民。
趙高一係勢力越盛,鹹陽城中人心惶惶。不僅是因為關東的戰亂,還因為趙高主政。
征召了五萬九原郡的胡人組成了胡騎營,趙高越發的囂張跋扈。如今已然在外公然用皇帝車鸞、儀仗,更是坐在皇帝寶座上幫助胡亥處理所有政事。
過了不久,皇欣將大軍全數交給田都,自己帶著五千騎兵脫離大隊先行往陳留而去。
鄧宗、田角等人在路上遇到了南下的皇欣,當即便接受其統管率領著五萬殘兵緩緩南下。
“叔父!為何要聽那皇欣的話?您這樣不是將麵子都丟光了嗎?”鄧說騎著馬很是鬱悶的向鄧宗問道。
“是啊,父親。您怎能如此簡單便接受皇欣的統管?這樣不是令其餘與您交好的叔伯看不起嗎?”鄧蘇也在一旁開口說道。
“說兒、蘇兒,你們難道不知?早在我丟失陳留之後,我鄧宗便再也沒有任何的麵子剩下。有的隻是戰敗的屈辱,隻是等待被處置的身軀和頭顱。”鄧宗見自己的侄兒和兒子很不成熟,無奈便隻好提點道。“如今周市隻是令皇欣統管我等,不是令皇欣將我兵權削去捆綁等待他來處置。已然是看在昔日某所立下的功勞上,給了我大大的麵子。難道我還不知足?非要去觸碰周市的底線?非要等皇欣亮出周相國的寶劍將我拿下為好?”
“周市的寶劍?”鄧說聽著鄧宗所言,很是不解的問道。
“周市的寶劍乃是陳王所賜,此劍乃是我從陳縣庫房中找到的。本來以為陳王是會賜給我,不料卻是讓陳王賜給了周市。爾等雖看不出此劍,但我鄧宗永遠忘不了!”鄧宗握著拳頭,看著南邊似乎是在想著當年的情形說道。
“叔父既然對周市怨氣不小,為何又要與其一同扶持魏咎重登魏王之位?”鄧說見到鄧宗對周市很是不滿,便主動說出自己的疑問。
“還不是當年周市和魏咎兩人許諾,在魏國複立後將會給我上將軍之位。當年也是鬼迷心竅,沒有細細思量被這兩人給騙了!以至於,當年由我聯絡的所有楚人出身的將領全數都被壓製在都尉一級。連一個將軍都沒有,而我卻仍是一個將軍。真是後悔莫及啊!”鄧宗搖頭說出了當年的辛密,言辭之中無不為當年的舉動而後悔。
“叔父既然不滿周市和魏咎,為何不另尋明主?”鄧說聽了,十分不解的問道。
“你以為要找明主就能找到?”很是錯愕的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子,鄧宗無奈的說著。“我等皆是背主之人,哪裏還有人願意接納我等?而且,咱們麾下的軍士皆是魏人。你覺得他們願意與我等一起走?”
“沒有了兵權,你叔父我不過也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將軍。何人會重視?”末了,鄧宗說出了一直以來最大的擔憂。
“叔父說的是!”鄧說很是讚同鄧宗的說法,但是一直以來的壓抑卻促使他繼續說道:“然,侄兒卻有不同看法。叔父您可有想過?若是您一直在魏國被周市和魏咎壓製,毫無升遷可能;那些追隨您的將領們會不會因此而轉投周市?”
“再者,您一直說沒有了兵權不會被重視。實則卻是錯了!隻要您還能揮舞兵器,還能夠統兵作戰。哪怕投靠天下任何一支反秦義軍都能夠重新崛起,況且您還是當年追隨陳王首義的元老。去了天下任何一路反秦勢力麾下,您至少也能夠得到一個都尉職啊!”
鄧說的話令鄧宗陷入沉思,他開始在想自己是否顧慮太多了!
良久,鄧宗說道:“就算如此,現在不是時候。秦狗大軍當前,若是我等冒然逃離必會被天下人所恥笑。隻有待日後再做打算!”
“嗯!”鄧說見鄧宗已然被自己打動,便點頭表示明白。
“鄧將軍,為何周相國會讓我等跟隨皇欣將軍南下?”就在鄧宗和鄧說結束對話,田角便騎馬前來向鄧宗詢問。
“相國必是要與秦軍在陳留一帶決戰,故而我等殘兵也需一同南下。畢竟,我等可是在陳留生活日久。地形地勢也比他人熟悉,想要埋伏或者設計也需用到我等。這也算是相國給你我的立功之機,用來衝抵陳留丟失之罪責。田將軍可要好好把握,莫要失去此大好機會!”鄧宗已然想通,便將自己領會到周市的意思一五一十的說給了田角聽。
田角本來不抱任何期望,不料鄧宗居然如此好說話便拱手拜謝道:“多謝鄧將軍解惑!今日之恩,來日再報!”
鄧宗聽了笑著道:“好說!好說!”
一路上,田角都在商量著如何將功勞最大化,以期抵消掉因自己而丟失掉陳留的罪責。
皇欣沒有去管身後的鄧宗大軍,而是自顧自的領著五千騎兵想要先去試一試秦軍的實力。
鄧宗、田角所部與田都所率領的大軍匯合,而後暫由鄧宗領頭帶著近十萬的兵馬南下陳留;田角也順勢接管了兩萬齊軍。
……………
陳留。
“這麽說!魏齊聯軍正在往陳留而來?”章邯聽了司馬欣的稟報,當即起身問道。
“是的,上將軍!魏齊聯軍正在其聯軍主帥周市的命令下,全數往陳留而來。”司馬欣很是卑謙的拱手道。
如今的司馬欣除了長史外,還加了將軍職。這也算是趙高的手段,用以製衡章邯。但監軍卻不再是司馬欣,而是剛剛從鹹陽調過來的老將司馬驄。
司馬驄是司馬欣堂叔,又是司馬仁的父親,在秦軍之中也算是一個資曆頗深的老將!此人曾經參加過滅楚、燕、齊三國之戰,戰功赫赫更是在滅三國之戰中展現了自己的勇武。如今雖然五十餘,仍勇武依舊軍中將校鮮有對手。
雖說司馬驄是監軍,但他不是趙高的人。而是被趙高排擠出朝堂,自己請命來前線的。如今的秦國朝堂,禦史大夫馮去疾、禦史中丞馮劫俱是被趙高罷官為民。
趙高一係勢力越盛,鹹陽城中人心惶惶。不僅是因為關東的戰亂,還因為趙高主政。
征召了五萬九原郡的胡人組成了胡騎營,趙高越發的囂張跋扈。如今已然在外公然用皇帝車鸞、儀仗,更是坐在皇帝寶座上幫助胡亥處理所有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