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婦女能頂半邊天
八零重生,離婚後老公悔紅眼 作者:拾溫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媽,您放心吧。我現在住在娘家,不管是我們一家人,還是大哥大姐對我們有多關照,這一切不僅隊裏人看得清楚,連顧銘也明白得很。再說,大姐平時總是盡心盡力地幫助我們,若我們沒有一點兒迴報,時間一長,可能會讓大姐和姐夫心裏產生負擔,尤其是章叔,他會覺得不好意思接受。”
章紅燕聽後點了點頭,笑著誇讚,“你說得真對。”
“我和你大姐商量過了,我們都認為你應該從明年開始不再去幹活了。你爸在公社掙的工分已經足夠高,再加上你三哥和四哥每個月都能領到一些口糧,怎麽吃都夠全家人的了。你再這麽拚下去,大家都非常擔心你的身體會垮掉。”
“我已經和你爸爸商量好了,從明年開始你就可以不用再去上工了。”
“這麽決定就對了。媽……你們送肉給牛棚那邊了嗎?”
“你大姐他們走的時候,我已經讓老三把一些肉送去給牛棚的人了,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那就好。對了,你看看家裏有沒有什麽可以寄給我二哥的東西,收拾好了告訴我,我給二哥寄信時一塊兒寄過去。”
章紅燕立刻站起來,“讓我好好想想!”
“顧銘帶迴來的東西就先別寄了,他到了那邊後再寄給我二哥吧!”
“知道了!”
幾個孩子之間感情深厚,心裏總是牽掛著對方,這讓章紅燕心頭暖洋洋的。
顧銘迴到家中時,蔣窈已經開始織起了毛衣。
她將原本計劃給父親織的毛衣改了尺寸,想先趕出來寄給她在部隊的二哥穿,那裏的冬天特別冷。
“我們部隊這裏其實冬天並不怎麽冷,用不著穿毛衣呢。”
蔣窈聽到這話,愣了一下,“……這可是我特地為二哥織的。”
顧銘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原來是他自作多情了,他還以為在給嶽父織完毛衣之後,會輪到自己呢。
可是看他猜的尺寸,不像是為嶽父準備的……
兩人鬧了個笑話後,蔣窈趕緊解釋道:“我們後天不是要去給我哥寄信和東西嗎?這毛衣我要早點織好,這樣這個冬天他就能穿上新毛衣了。等我把給我哥的東西做好了,再來給你做衣服。”
顧銘聽了她的話後,“我的衣服不急,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先給自己和孩子們做一些過冬用的衣服。你自己的身子還沒有完全恢複好,可不要累壞了。”
這次從城裏帶迴了不少布票,那是之前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未來可能不會有多少這樣的資源可以用了,還是應該先保證家裏女人和孩子再說。
“這一點我心裏有數。”蔣窈補充提議,“那你今天下午能不能去山上打隻兔子迴來?晚上我烤個兔肉給你吃怎麽樣?”
“好的,我馬上出發去弄一隻兔子來。”
顧銘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轉身準備工具去了。
自從女兒出了月子之後,章紅燕重新開始了工作。
現在家裏有顧銘在,無論外出多久也不需要再擔心太多了。
“紅燕姐,聽說最近窈窈搬迴你家住了?”村裏一位熟識的老婦人關心地詢問起來。
“沒錯。”章紅燕點點頭確認道,“她們小兩口現在手頭上也沒有多少積蓄,暫時還沒辦法蓋房子住。不過我家房間還比較寬敞,可以讓窈窈帶著孩子暫時住在這邊,這樣方便一些,平時有個照應也更輕鬆些。”
聽到這裏,老婦人似乎還想說什麽,但是又猶豫了一下,“那……那顧家那邊怎麽辦啊?”
聽到關於顧家的問題時,章紅燕不由得歎了口氣,“唉,當時情況就是這樣。大家都清楚地看著顧銘淨身出戶離開了那裏。即使再生氣爭吵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如今隻能希望他們這對年輕人能好好過日子,雙方父母也會盡量幫助他們的。”
“說得也是。”
其他村民交換了一下眼神,接著他們便轉身離開了。
蔣窈住在娘家,盡管有些人在背後對她議論紛紛,但無論是上了年紀的老婦人,還是年輕的小姑娘,甚至還沒出嫁的女孩兒們,大家內心裏都十分羨慕蔣窈。
因為她的家庭。
雖然社會上喊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但現實中重男輕女觀念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改變的。
看不成蔣窈出洋相,那麽看看顧家出醜也未嚐不是一件樂事。
正值午後,農機站工作的村民們紛紛騎著自行車下班迴家。
而在田裏勞作的人們也背著鋤頭緩緩走向倉庫,準備收工了。
而那些上山采野菜或者撿柴的婦女們結伴歸來。
老顧家人混在這群人群裏,低垂著頭,步伐匆匆地試圖盡快離開。
這一次,顧銘是真的舍得啊。
他每家每戶都送去了紅雞蛋。
“早就跟你說過了,那個老顧心眼可壞呢,你不相信。那些錢都是顧銘辛辛苦苦賺來的,現在卻讓他做了倒插門女婿。”
“也不算完全是倒插門吧?我打聽過了,據說那女兒仍舊隨了顧姓。”
“那跟做倒插門有什麽實質上的區別嗎?”
“依我看呐,老顧家這次真是夠聰明的。你瞧那天蔣窈來送雞蛋的時候臉色蒼白如紙,估摸著每月吃藥得花不少錢呢。這不正好可以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嘛!”
章紅燕清楚這些人話多,有時煩得不行,但也沒啥辦法,隻能裝作沒聽見。
她把豬草交了,登記完,急忙往家趕。
一進門,廚房裏就飄來了香氣。
章紅燕的心情頓時好起來了。
閨女這段時間在書上學了不少做菜的方法,而且按照上麵教的,每次做出來的飯菜都特別好吃。
連老頭子都誇獎她,還常常讓她跟著閨女學呢。
“小幺,在幹啥呢?”章紅燕問道。
“烤了隻兔子,餅也攤好了,等爸他們迴來咱們就能開飯。”
小幺邊說邊忙碌著,手上的動作一點也沒停。
“估計他們快迴來了。”章紅燕點頭應道,看著女兒的模樣,心裏滿是欣慰。
農機處的人在這裏幹活,一天管一頓飯。
剛才她看見袁俊的同事都騎車走了,估摸著袁俊也快迴來了。
章紅燕聽後點了點頭,笑著誇讚,“你說得真對。”
“我和你大姐商量過了,我們都認為你應該從明年開始不再去幹活了。你爸在公社掙的工分已經足夠高,再加上你三哥和四哥每個月都能領到一些口糧,怎麽吃都夠全家人的了。你再這麽拚下去,大家都非常擔心你的身體會垮掉。”
“我已經和你爸爸商量好了,從明年開始你就可以不用再去上工了。”
“這麽決定就對了。媽……你們送肉給牛棚那邊了嗎?”
“你大姐他們走的時候,我已經讓老三把一些肉送去給牛棚的人了,你就放心吧,不會有事的。”
“那就好。對了,你看看家裏有沒有什麽可以寄給我二哥的東西,收拾好了告訴我,我給二哥寄信時一塊兒寄過去。”
章紅燕立刻站起來,“讓我好好想想!”
“顧銘帶迴來的東西就先別寄了,他到了那邊後再寄給我二哥吧!”
“知道了!”
幾個孩子之間感情深厚,心裏總是牽掛著對方,這讓章紅燕心頭暖洋洋的。
顧銘迴到家中時,蔣窈已經開始織起了毛衣。
她將原本計劃給父親織的毛衣改了尺寸,想先趕出來寄給她在部隊的二哥穿,那裏的冬天特別冷。
“我們部隊這裏其實冬天並不怎麽冷,用不著穿毛衣呢。”
蔣窈聽到這話,愣了一下,“……這可是我特地為二哥織的。”
顧銘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原來是他自作多情了,他還以為在給嶽父織完毛衣之後,會輪到自己呢。
可是看他猜的尺寸,不像是為嶽父準備的……
兩人鬧了個笑話後,蔣窈趕緊解釋道:“我們後天不是要去給我哥寄信和東西嗎?這毛衣我要早點織好,這樣這個冬天他就能穿上新毛衣了。等我把給我哥的東西做好了,再來給你做衣服。”
顧銘聽了她的話後,“我的衣服不急,你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先給自己和孩子們做一些過冬用的衣服。你自己的身子還沒有完全恢複好,可不要累壞了。”
這次從城裏帶迴了不少布票,那是之前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未來可能不會有多少這樣的資源可以用了,還是應該先保證家裏女人和孩子再說。
“這一點我心裏有數。”蔣窈補充提議,“那你今天下午能不能去山上打隻兔子迴來?晚上我烤個兔肉給你吃怎麽樣?”
“好的,我馬上出發去弄一隻兔子來。”
顧銘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轉身準備工具去了。
自從女兒出了月子之後,章紅燕重新開始了工作。
現在家裏有顧銘在,無論外出多久也不需要再擔心太多了。
“紅燕姐,聽說最近窈窈搬迴你家住了?”村裏一位熟識的老婦人關心地詢問起來。
“沒錯。”章紅燕點點頭確認道,“她們小兩口現在手頭上也沒有多少積蓄,暫時還沒辦法蓋房子住。不過我家房間還比較寬敞,可以讓窈窈帶著孩子暫時住在這邊,這樣方便一些,平時有個照應也更輕鬆些。”
聽到這裏,老婦人似乎還想說什麽,但是又猶豫了一下,“那……那顧家那邊怎麽辦啊?”
聽到關於顧家的問題時,章紅燕不由得歎了口氣,“唉,當時情況就是這樣。大家都清楚地看著顧銘淨身出戶離開了那裏。即使再生氣爭吵也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如今隻能希望他們這對年輕人能好好過日子,雙方父母也會盡量幫助他們的。”
“說得也是。”
其他村民交換了一下眼神,接著他們便轉身離開了。
蔣窈住在娘家,盡管有些人在背後對她議論紛紛,但無論是上了年紀的老婦人,還是年輕的小姑娘,甚至還沒出嫁的女孩兒們,大家內心裏都十分羨慕蔣窈。
因為她的家庭。
雖然社會上喊著“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但現實中重男輕女觀念並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改變的。
看不成蔣窈出洋相,那麽看看顧家出醜也未嚐不是一件樂事。
正值午後,農機站工作的村民們紛紛騎著自行車下班迴家。
而在田裏勞作的人們也背著鋤頭緩緩走向倉庫,準備收工了。
而那些上山采野菜或者撿柴的婦女們結伴歸來。
老顧家人混在這群人群裏,低垂著頭,步伐匆匆地試圖盡快離開。
這一次,顧銘是真的舍得啊。
他每家每戶都送去了紅雞蛋。
“早就跟你說過了,那個老顧心眼可壞呢,你不相信。那些錢都是顧銘辛辛苦苦賺來的,現在卻讓他做了倒插門女婿。”
“也不算完全是倒插門吧?我打聽過了,據說那女兒仍舊隨了顧姓。”
“那跟做倒插門有什麽實質上的區別嗎?”
“依我看呐,老顧家這次真是夠聰明的。你瞧那天蔣窈來送雞蛋的時候臉色蒼白如紙,估摸著每月吃藥得花不少錢呢。這不正好可以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嘛!”
章紅燕清楚這些人話多,有時煩得不行,但也沒啥辦法,隻能裝作沒聽見。
她把豬草交了,登記完,急忙往家趕。
一進門,廚房裏就飄來了香氣。
章紅燕的心情頓時好起來了。
閨女這段時間在書上學了不少做菜的方法,而且按照上麵教的,每次做出來的飯菜都特別好吃。
連老頭子都誇獎她,還常常讓她跟著閨女學呢。
“小幺,在幹啥呢?”章紅燕問道。
“烤了隻兔子,餅也攤好了,等爸他們迴來咱們就能開飯。”
小幺邊說邊忙碌著,手上的動作一點也沒停。
“估計他們快迴來了。”章紅燕點頭應道,看著女兒的模樣,心裏滿是欣慰。
農機處的人在這裏幹活,一天管一頓飯。
剛才她看見袁俊的同事都騎車走了,估摸著袁俊也快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