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會試
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 作者:五毛錢的鍋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蠢貨,你們中了那孫老頭的詭計了。”五王爺隻是稍微一思索,就瞬間明白了孫啟智的用意。
要不他敢挑事密謀造反呢,沒那二兩腦漿他造個雞的反.
早就被揪出來被宗正寺剝去身份,流放嶺南了。
“啊?請五王爺明示。”左謙此刻還一臉懵圈。
這老小子還以為是自己這一群人,給孫啟智來了個下馬威,讓他知道了一下什麽是團結的力量。
沒想到無意間暴露了他們是團夥的事實。
而孫啟智這老狐狸,順勢就借著他們的手,把秦朗送上了解元之位。
這些蠢人還不自知,簡直愚蠢透頂。
五王爺都有些懷疑,自己選的這些豬隊友,真的能把自己送到那個位置嗎?
別最後把自己送宗正寺去了。
早知道是這樣一群沒得腦子的蠢貨,我找他們幹嘛呢。
五王爺竟然微微有些後悔,不過現在是騎虎難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秦朗,秦朗,秦朗。這名字聽著好耳熟啊,我好似在什麽地方聽過。”
五王爺在嘴裏反複琢磨這個名字忽然道。
“他還能入王爺的耳?”左謙也算驚訝。
不過一個解元而已,就算是東京的解元,對上層的影響也是相當有限的。
怎麽能對王爺留有印象。
“你別說話,我捋捋記憶,是哪聽過來著?”五王爺陷入沉思。
少頃,他倏然抬頭。
“亳州報功使,秦朗,在禦書房陳述亳州捷報,時長一個時辰零三刻,為曆年匯稟時長之最。”
五王爺扶著額頭說出自己對秦朗的記憶,趙恆身邊當然還有他的人。
核心的當然已經拔的差不多了,但這些不算秘密的事情探聽來毫不費力。
“這?可能是巧合吧?下班看不到關聯啊?”左謙疑惑撓頭。
“哼,怪不得孫啟智說你隻能止步於侍郎,這腦子,當侍郎都是多的。”
五王爺一臉嗤笑的看著左謙。
左謙被說的臉上滿是羞怒。
“請五王爺明示。”他梗著脖子怒道。
“這孫啟智和官家都看好的人,那是一般人?
此子有問題,有大問題,你知道官家對他的賞賜是什麽嗎?”
五王爺摩挲著自己的玉扳指淡淡的道。
“什麽?”左謙還真不知道,他貴為侍郎,才不在乎一個小小解元的消息。
“士子楷模!”五王爺悄然道。
“什麽?”這四個字的含金量,直駭的左謙瞪大了眼睛。
他要有官家禦批這四個字,哪能官場蹉跎浮沉半輩子還隻是個侍郎。
“這秦朗,幾歲?”五王爺忽然道。
作為科舉副考的左謙,當然是知道秦朗年歲籍貫的。
“今年該十六了。”左謙迴答道,這該死的虛歲,還按他們老家的習俗,虛了兩歲。
就是左謙這波神助攻,讓五王爺對秦朗的警惕大大降低。
最後功敗垂成時高唿,左謙誤我啊,讓一旁的人摸不著頭腦。
雖然和自己懷疑那人年歲上對不上,但五王爺心中是依舊覺得這秦朗有問題。
“這秦朗的身份存疑,你給我多注意注意他。”五王爺語重心長的囑咐道。
“怎麽注意,那孫啟智咬死要拿掉我們,下官有心無力啊。”左謙苦笑。
這迴答又換迴了五王爺滿臉的黑線,不是,我請問,這小子到底是怎麽當上侍郎的?
真的有一點政治嗅覺嗎??或者真的有帶腦子來上朝了嗎?
五王爺無奈,趙恆發瘋般清理了幾次,他手裏人不多,將就用吧。
“這孫尚書也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這便宜行事那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挑選和安排肯定到最後選折中的辦法。
一半一半吧,我給你一個席位,你到時候就給我盯死秦朗就行。”
五王爺心累的解釋道,這人當真值得自己再花代價拉攏嗎?
“您這麽說,下官就懂了,明白,盯死秦朗,看他有沒有什麽問題。”左謙恍然大悟。
朝堂上的鬧劇也差不多到收尾的時候了,預料和五王爺猜測不遠。
不過孫啟智噴人的實力確實強大。
原本五王爺猜測的一半一半,硬生生被他噴成了七三開。
他選7個,
其餘的由政事堂推薦。
“還得是孫啟智啊,這種人才怎麽不能為我所用。”五王爺歎息道。
看著得了承諾在一旁嗞著牙傻樂的左謙,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五王爺第一次感覺到了人在智商上的參差,竟然如此明顯。
爭來七個席位,孫啟智實際上也是挺爽的。
這能證明可以照拂八成學子,讓他們公平應試。
他原本是想爭來一兩個席位就行,讓黑幕不那麽明顯,讓普通學子也能被照拂就行。
這波實際上大大的超出了孫啟智預期了。
兩次的合理嚐試,讓嚐到甜頭的孫啟智,在人間嘴炮這一路上越走越遠。
秦朗自然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他一個散官階,小小的七品通直郎遠不夠朝會的品級。
所以此刻的他還是淡定的在家溫書,完全不知道朝堂因為他而吵翻天了。
原本按照孫啟智圓滑的樣子看來,他肯定不會對副考人員有太多的插手。
無非是秦朗的一席話,激活了孫啟智沉寂已久的中二之魂。
孫啟智可不是水太涼居士,文人的氣結他是拉滿的,知錯就改才符合他的認知。
不管阻力有多大,他都敢改,無非賭上項上人頭。
孫啟智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更改過,要不然,他擔任吏部尚書這麽久,官員任命這塊越來越務實。
他隻是表麵變的圓滑,實則內心還是有方正的。
不過是秦朗把他內心的方正勾出來了,讓他顯化在了表麵,真正做迴了自己。
在秦朗把自己所學又重新整理一遍之際,會試要開始了。
最近秦朗溫書學的太瘋,連一向愛學習的文青秦思妙,都覺得有些厭煩了。
每天泡在書房,讓她覺得有些懨懨的。
還好也有孫芷蘭陪著,時不時還能和孫芷蘭說說悄悄話,解解悶。
收益最大的反而是秦朗的小書童,秦旭。
這小子原本隻是粗通文墨,現在在秦朗每日的熏陶下,也能做上半篇文章了。
這可是質的飛躍,就月餘時間,能有這麽大進步,不知道打了多少老夫子的臉。
秦思妙不明白秦朗為何會變成這樣。
那是因為對秦朗亳州遭遇的了解,隻是流於表麵。
單單隻是秦朗給她描述的那個場景。
根本無法讓她設身處地的共情秦朗那最真實參與這場災禍的感受。
所以她不知道,為何自家哥哥迴來後性子轉變這麽大。
以前學習隻用三分力,多一分都覺得自己虧死的秦朗,這次能全身心投入。
而王嫻經過報功的封賞後,她自然也知道了自家兒子在亳州的豐功偉績。
不過官報登記的都是大勝,好似賊首一個個都在乖乖的排著隊,等著引頸就戮一般。
宋軍所到之處,那是皆是所向披靡。
就天然的覺得兒子雖然在亳州很危險,但是其實也沒那麽危險。
於是囑托秦朗,雖然那些土匪很弱,可還是不希望自家兒子身處險境,要他以科考為主,切莫分心。
秦朗雖然哭笑不得,但是覺得這也挺好,省的老娘知道真相,非得拉住自己狠狠的揍一頓。
粉飾太平有時候還不錯,起碼能忽悠忽悠老娘,起到一點正向的作用。
而秦朗獲封的官職,被她加急發了信箋給亳州和涅陽都送了一份。
這事不炫耀,她可渾身難受,這可都是王嫻自己的功勞呢。
“明日會試,可得仔細切莫大意,雖然你已經是官身了,可想要實職還是得走完這科舉之路。”
王嫻在一旁叮囑。
為了獎賞兒子,這滿桌的菜品都是秦朗愛吃的,讓秦思妙都覺得吃味了。
秦朗正埋頭幹飯。
聽聞娘親說話後,顧不得滿嘴的食物點頭應承道。
“放心了娘親,這進士我是手拿把掐的。
我都溫書那麽許久,考不上個進士,我不如拿塊豆腐拍死自己。”
“切莫大意,很多人都是毀在大意這方麵,你尤其得小心。”
王嫻給他夾了一筷子肘子囑托道。
秦朗悶聲點頭,然後專心幹飯。
他最近的飯量很大,可能是他打熬身體的關係,兩個師傅輪番教導。
現在他的武功水平和秦思帆也差不了太遠,缺的無非是力氣。
自家弟弟那天生神力確實厲害,這點比不了。
但要說現在兄弟兩人,實戰誰更厲害一點那還真不好說。
畢竟秦思帆習武的時間更久一點,而秦朗現在勝在經驗更加豐富。
畢竟是在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和未經打磨的秦思帆有質的差異。
秦朗爭勝心作祟,下次見麵準備和自家弟弟過過招,檢驗下自己的水準。
秦思妙早就停筷了,她老早就想進屋睡覺了,這次秦朗的科舉把她都快榨幹了。
因為秦朗在學習時,她也在幫著秦朗溫書。
匯編答題金句,秦朗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這觀念可謂深入她心。
特別是秦朗在科舉之路上運用後,那真的是出奇的好用。
有著成功的例子。
假以時日,隻要她想,她都能單獨開培訓班,來應對這考公的科舉之路了。
到那時候說不得,一個大宋的新型培訓機構就誕生了。
全程陪同下來,現在的她對科舉是一點遺憾的感覺都沒有了。
吃完這一餐,第一個跑路迴屋的就是秦思妙。
......
天蒙蒙亮,沒人監督下,秦朗自己已洗漱完畢。
接過王嫻遞來的食盒正準備出門,迎麵就看到了拎著食盒過來的孫芷蘭。
這下尬住了,秦思妙好笑的看著自家哥哥,看他如何處理。
一邊是老娘的食盒,一邊是媳婦的食盒,哥哥帶哪個呢?
秦思妙都開始期待起來了。
連王嫻都不能免俗,一臉審視的看著秦朗如何端平這碗水。
此刻擺在秦朗麵前的難題,不亞於我和你媽掉水裏先救誰的問題了。
秦朗額頭見汗。
略微思索一下,他忙快步上前,接過孫芷蘭的食盒。
“怎麽醒這麽早,這麽冷的天不多睡會。”他柔聲說道。
“你要去科考,我怎能睡的著。”孫芷蘭理所當然的迴答。
“是啊,姑爺,小姐天不亮就起床給你煲湯了。”小青在一旁說道。
這妮子在自家小姐的耳濡目染下,早就把秦朗當自己的準姑爺了。
“多嘴,既然伯母已經準備了食盒,我這食盒拿迴去就行了,郎哥兒好好考試。”
孫芷蘭瞥了一眼秦朗手上的食盒,笑著道。
“拿迴去幹嘛?我正擔心娘親給我的食盒不夠吃怎麽辦呢,要知道我最近練武,消耗量可太大了。
這食盒一準隻夠我吃一天的,還是娘子懂我,直接給我把缺口補齊了,來相公香一個。”
秦朗口花花道。
“不要,我走了,伯母,思妙我先走了。”和王嫻秦思妙告個饒,孫芷蘭紅著臉飛一般的逃走了。
既然秦朗接下食盒,她的心裏已經全是甜蜜了,哪還挑其他的理。
孫芷蘭剛離開,王嫻過來了。
秦朗心道不妙,果然,王嫻也是零幀起手。
“怎麽?嫌老娘給你準備的食盒不夠吃?”王嫻故作惱怒的道。
“哪有哪有,肯定是夠吃的,可這也是芷蘭的一片心意。
熬製那麽久,不接下來,她也會傷心的,反正孩兒飯量大,多吃兩口的不是。
吃的飽飽的更能用心考試不是。”
秦朗搜腸刮肚的想著說辭。
看這婆媳問題那是亙古不變的,連王嫻這麽大氣的都不能免俗。
“行了,去考場吧,我也就是那麽一問,哪有真在為難你的意思呢,為娘還沒那麽小氣。”
王嫻故作大度的說道。
“那孩兒就去考試了。”說完秦朗奪路就跑。
黃老焉和陳二爺都好懸沒有跟上秦朗的步伐。
“少爺這輕功是越練越純熟了。”黃老焉看著一騎絕塵的秦朗背影感歎道。
“那是啊,你遇到這問題,你也能跑的飛起。”陳二爺沒好氣的白了黃老焉一眼。
兩人追了上去。
要不他敢挑事密謀造反呢,沒那二兩腦漿他造個雞的反.
早就被揪出來被宗正寺剝去身份,流放嶺南了。
“啊?請五王爺明示。”左謙此刻還一臉懵圈。
這老小子還以為是自己這一群人,給孫啟智來了個下馬威,讓他知道了一下什麽是團結的力量。
沒想到無意間暴露了他們是團夥的事實。
而孫啟智這老狐狸,順勢就借著他們的手,把秦朗送上了解元之位。
這些蠢人還不自知,簡直愚蠢透頂。
五王爺都有些懷疑,自己選的這些豬隊友,真的能把自己送到那個位置嗎?
別最後把自己送宗正寺去了。
早知道是這樣一群沒得腦子的蠢貨,我找他們幹嘛呢。
五王爺竟然微微有些後悔,不過現在是騎虎難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秦朗,秦朗,秦朗。這名字聽著好耳熟啊,我好似在什麽地方聽過。”
五王爺在嘴裏反複琢磨這個名字忽然道。
“他還能入王爺的耳?”左謙也算驚訝。
不過一個解元而已,就算是東京的解元,對上層的影響也是相當有限的。
怎麽能對王爺留有印象。
“你別說話,我捋捋記憶,是哪聽過來著?”五王爺陷入沉思。
少頃,他倏然抬頭。
“亳州報功使,秦朗,在禦書房陳述亳州捷報,時長一個時辰零三刻,為曆年匯稟時長之最。”
五王爺扶著額頭說出自己對秦朗的記憶,趙恆身邊當然還有他的人。
核心的當然已經拔的差不多了,但這些不算秘密的事情探聽來毫不費力。
“這?可能是巧合吧?下班看不到關聯啊?”左謙疑惑撓頭。
“哼,怪不得孫啟智說你隻能止步於侍郎,這腦子,當侍郎都是多的。”
五王爺一臉嗤笑的看著左謙。
左謙被說的臉上滿是羞怒。
“請五王爺明示。”他梗著脖子怒道。
“這孫啟智和官家都看好的人,那是一般人?
此子有問題,有大問題,你知道官家對他的賞賜是什麽嗎?”
五王爺摩挲著自己的玉扳指淡淡的道。
“什麽?”左謙還真不知道,他貴為侍郎,才不在乎一個小小解元的消息。
“士子楷模!”五王爺悄然道。
“什麽?”這四個字的含金量,直駭的左謙瞪大了眼睛。
他要有官家禦批這四個字,哪能官場蹉跎浮沉半輩子還隻是個侍郎。
“這秦朗,幾歲?”五王爺忽然道。
作為科舉副考的左謙,當然是知道秦朗年歲籍貫的。
“今年該十六了。”左謙迴答道,這該死的虛歲,還按他們老家的習俗,虛了兩歲。
就是左謙這波神助攻,讓五王爺對秦朗的警惕大大降低。
最後功敗垂成時高唿,左謙誤我啊,讓一旁的人摸不著頭腦。
雖然和自己懷疑那人年歲上對不上,但五王爺心中是依舊覺得這秦朗有問題。
“這秦朗的身份存疑,你給我多注意注意他。”五王爺語重心長的囑咐道。
“怎麽注意,那孫啟智咬死要拿掉我們,下官有心無力啊。”左謙苦笑。
這迴答又換迴了五王爺滿臉的黑線,不是,我請問,這小子到底是怎麽當上侍郎的?
真的有一點政治嗅覺嗎??或者真的有帶腦子來上朝了嗎?
五王爺無奈,趙恆發瘋般清理了幾次,他手裏人不多,將就用吧。
“這孫尚書也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這便宜行事那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挑選和安排肯定到最後選折中的辦法。
一半一半吧,我給你一個席位,你到時候就給我盯死秦朗就行。”
五王爺心累的解釋道,這人當真值得自己再花代價拉攏嗎?
“您這麽說,下官就懂了,明白,盯死秦朗,看他有沒有什麽問題。”左謙恍然大悟。
朝堂上的鬧劇也差不多到收尾的時候了,預料和五王爺猜測不遠。
不過孫啟智噴人的實力確實強大。
原本五王爺猜測的一半一半,硬生生被他噴成了七三開。
他選7個,
其餘的由政事堂推薦。
“還得是孫啟智啊,這種人才怎麽不能為我所用。”五王爺歎息道。
看著得了承諾在一旁嗞著牙傻樂的左謙,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五王爺第一次感覺到了人在智商上的參差,竟然如此明顯。
爭來七個席位,孫啟智實際上也是挺爽的。
這能證明可以照拂八成學子,讓他們公平應試。
他原本是想爭來一兩個席位就行,讓黑幕不那麽明顯,讓普通學子也能被照拂就行。
這波實際上大大的超出了孫啟智預期了。
兩次的合理嚐試,讓嚐到甜頭的孫啟智,在人間嘴炮這一路上越走越遠。
秦朗自然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他一個散官階,小小的七品通直郎遠不夠朝會的品級。
所以此刻的他還是淡定的在家溫書,完全不知道朝堂因為他而吵翻天了。
原本按照孫啟智圓滑的樣子看來,他肯定不會對副考人員有太多的插手。
無非是秦朗的一席話,激活了孫啟智沉寂已久的中二之魂。
孫啟智可不是水太涼居士,文人的氣結他是拉滿的,知錯就改才符合他的認知。
不管阻力有多大,他都敢改,無非賭上項上人頭。
孫啟智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更改過,要不然,他擔任吏部尚書這麽久,官員任命這塊越來越務實。
他隻是表麵變的圓滑,實則內心還是有方正的。
不過是秦朗把他內心的方正勾出來了,讓他顯化在了表麵,真正做迴了自己。
在秦朗把自己所學又重新整理一遍之際,會試要開始了。
最近秦朗溫書學的太瘋,連一向愛學習的文青秦思妙,都覺得有些厭煩了。
每天泡在書房,讓她覺得有些懨懨的。
還好也有孫芷蘭陪著,時不時還能和孫芷蘭說說悄悄話,解解悶。
收益最大的反而是秦朗的小書童,秦旭。
這小子原本隻是粗通文墨,現在在秦朗每日的熏陶下,也能做上半篇文章了。
這可是質的飛躍,就月餘時間,能有這麽大進步,不知道打了多少老夫子的臉。
秦思妙不明白秦朗為何會變成這樣。
那是因為對秦朗亳州遭遇的了解,隻是流於表麵。
單單隻是秦朗給她描述的那個場景。
根本無法讓她設身處地的共情秦朗那最真實參與這場災禍的感受。
所以她不知道,為何自家哥哥迴來後性子轉變這麽大。
以前學習隻用三分力,多一分都覺得自己虧死的秦朗,這次能全身心投入。
而王嫻經過報功的封賞後,她自然也知道了自家兒子在亳州的豐功偉績。
不過官報登記的都是大勝,好似賊首一個個都在乖乖的排著隊,等著引頸就戮一般。
宋軍所到之處,那是皆是所向披靡。
就天然的覺得兒子雖然在亳州很危險,但是其實也沒那麽危險。
於是囑托秦朗,雖然那些土匪很弱,可還是不希望自家兒子身處險境,要他以科考為主,切莫分心。
秦朗雖然哭笑不得,但是覺得這也挺好,省的老娘知道真相,非得拉住自己狠狠的揍一頓。
粉飾太平有時候還不錯,起碼能忽悠忽悠老娘,起到一點正向的作用。
而秦朗獲封的官職,被她加急發了信箋給亳州和涅陽都送了一份。
這事不炫耀,她可渾身難受,這可都是王嫻自己的功勞呢。
“明日會試,可得仔細切莫大意,雖然你已經是官身了,可想要實職還是得走完這科舉之路。”
王嫻在一旁叮囑。
為了獎賞兒子,這滿桌的菜品都是秦朗愛吃的,讓秦思妙都覺得吃味了。
秦朗正埋頭幹飯。
聽聞娘親說話後,顧不得滿嘴的食物點頭應承道。
“放心了娘親,這進士我是手拿把掐的。
我都溫書那麽許久,考不上個進士,我不如拿塊豆腐拍死自己。”
“切莫大意,很多人都是毀在大意這方麵,你尤其得小心。”
王嫻給他夾了一筷子肘子囑托道。
秦朗悶聲點頭,然後專心幹飯。
他最近的飯量很大,可能是他打熬身體的關係,兩個師傅輪番教導。
現在他的武功水平和秦思帆也差不了太遠,缺的無非是力氣。
自家弟弟那天生神力確實厲害,這點比不了。
但要說現在兄弟兩人,實戰誰更厲害一點那還真不好說。
畢竟秦思帆習武的時間更久一點,而秦朗現在勝在經驗更加豐富。
畢竟是在屍山血海裏滾出來的,抗壓能力和應變能力,和未經打磨的秦思帆有質的差異。
秦朗爭勝心作祟,下次見麵準備和自家弟弟過過招,檢驗下自己的水準。
秦思妙早就停筷了,她老早就想進屋睡覺了,這次秦朗的科舉把她都快榨幹了。
因為秦朗在學習時,她也在幫著秦朗溫書。
匯編答題金句,秦朗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這觀念可謂深入她心。
特別是秦朗在科舉之路上運用後,那真的是出奇的好用。
有著成功的例子。
假以時日,隻要她想,她都能單獨開培訓班,來應對這考公的科舉之路了。
到那時候說不得,一個大宋的新型培訓機構就誕生了。
全程陪同下來,現在的她對科舉是一點遺憾的感覺都沒有了。
吃完這一餐,第一個跑路迴屋的就是秦思妙。
......
天蒙蒙亮,沒人監督下,秦朗自己已洗漱完畢。
接過王嫻遞來的食盒正準備出門,迎麵就看到了拎著食盒過來的孫芷蘭。
這下尬住了,秦思妙好笑的看著自家哥哥,看他如何處理。
一邊是老娘的食盒,一邊是媳婦的食盒,哥哥帶哪個呢?
秦思妙都開始期待起來了。
連王嫻都不能免俗,一臉審視的看著秦朗如何端平這碗水。
此刻擺在秦朗麵前的難題,不亞於我和你媽掉水裏先救誰的問題了。
秦朗額頭見汗。
略微思索一下,他忙快步上前,接過孫芷蘭的食盒。
“怎麽醒這麽早,這麽冷的天不多睡會。”他柔聲說道。
“你要去科考,我怎能睡的著。”孫芷蘭理所當然的迴答。
“是啊,姑爺,小姐天不亮就起床給你煲湯了。”小青在一旁說道。
這妮子在自家小姐的耳濡目染下,早就把秦朗當自己的準姑爺了。
“多嘴,既然伯母已經準備了食盒,我這食盒拿迴去就行了,郎哥兒好好考試。”
孫芷蘭瞥了一眼秦朗手上的食盒,笑著道。
“拿迴去幹嘛?我正擔心娘親給我的食盒不夠吃怎麽辦呢,要知道我最近練武,消耗量可太大了。
這食盒一準隻夠我吃一天的,還是娘子懂我,直接給我把缺口補齊了,來相公香一個。”
秦朗口花花道。
“不要,我走了,伯母,思妙我先走了。”和王嫻秦思妙告個饒,孫芷蘭紅著臉飛一般的逃走了。
既然秦朗接下食盒,她的心裏已經全是甜蜜了,哪還挑其他的理。
孫芷蘭剛離開,王嫻過來了。
秦朗心道不妙,果然,王嫻也是零幀起手。
“怎麽?嫌老娘給你準備的食盒不夠吃?”王嫻故作惱怒的道。
“哪有哪有,肯定是夠吃的,可這也是芷蘭的一片心意。
熬製那麽久,不接下來,她也會傷心的,反正孩兒飯量大,多吃兩口的不是。
吃的飽飽的更能用心考試不是。”
秦朗搜腸刮肚的想著說辭。
看這婆媳問題那是亙古不變的,連王嫻這麽大氣的都不能免俗。
“行了,去考場吧,我也就是那麽一問,哪有真在為難你的意思呢,為娘還沒那麽小氣。”
王嫻故作大度的說道。
“那孩兒就去考試了。”說完秦朗奪路就跑。
黃老焉和陳二爺都好懸沒有跟上秦朗的步伐。
“少爺這輕功是越練越純熟了。”黃老焉看著一騎絕塵的秦朗背影感歎道。
“那是啊,你遇到這問題,你也能跑的飛起。”陳二爺沒好氣的白了黃老焉一眼。
兩人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