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將糞桶扣在李善長和胡惟庸的頭上!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滋啦!”
布幔撕扯,而後將之懸掛於房梁!
塗節緩緩將脖子伸入在這簡易的環套之中,麵色煞白。
他....死定了!
得罪了皇後娘娘,還是在文武百官麵前‘彈劾’,固然他塗節並無針對皇後娘娘之意,但這件事...就是做了!
做了,就該死!
甚至,對於塗節而言,死...反倒是一種解脫!
畏罪自盡,或可不連累家人!
“我不想死啊!”
塗節手都在發顫,他本就不是什麽硬骨之人,當然不如忠烈之士一般慷慨赴死。
但....
塗節一想到皇後娘娘,一想到李善長派人送來的‘好自為之’四個字,眼神之中流露出絕望!
他...已然沒有活路!
雙腿一用力,
那布幔碎條瞬間勒緊脖子,一股由脖梗開始的緊縛感,迅速轉變為胸腔之中的窒息感。
緊接著,腦海之中除了‘痛苦’之外,再無其他感受。
.....
“老師,塗節自盡了!”
中書省內,一名侍從遞上一張紙條,胡惟庸僅僅看了一眼,連忙對著李善長開口稟報。
這也是他們所預料的結果。
便是這塗節不自盡,他們也不能讓其再活下去!
死一個人結束,總比死一群人要好。
李善長麵色凝重緩緩點頭,開口道:“將這塗節過錯證據尋出來,而後中書省內議罪,交由刑部。”
“記住,抄家,流放,都可以,但不能是滅族。”
此話說出,胡惟庸麵色難看至極,喏喏說道:“老師,此番不好吧!”
“這塗節是為咱們做事,此事朝堂之上皆知!”
“塗節既然身死,咱們還如此動作,怕是會令手下人寒心,也會讓那些舉棋不定的官員,與咱們徹底疏遠!”
“這一步,是錯棋啊!”
胡惟庸這一番話說的倒是實話。
塗節一家子,他確實不甚在乎,反正塗節都死了,孤兒寡母一大家,又有何用?便是殺了,都不心疼!
但是....塗節是他胡惟庸的義子啊!
為他胡惟庸做事,現在畏罪自盡,結果胡惟庸非但沒想著法子保全,反倒是‘落井下石’,讓其他人怎麽想?
此舉,勢必會讓他胡惟庸以後難以吸附下屬!
“錯不了,也好不了!”
李善長搖搖頭,似是頹然老了幾歲一般:“咱們這不是在‘落井下石’,恰恰是在救他塗節的一家老小!”
“你也不想想,這塗節得罪的可是皇後娘娘!上位得知,定然勃然大怒!”
“上位於國心寬,然於家,則心窄也!若是他塗節做錯的是什麽別的事,便是觸怒了上位,也不過就是殺頭罷了!老夫又豈會作出如此下作的決定?”
“但此事關係到了皇後娘娘!以上位的心思,既然你塗節罵了上位的皇後,那就連帶著你塗節的老婆孩子,一同去死算了!”
“咱們這一手,非但是告訴上位,咱們有了作為。而且...還是在保護他塗家。”
此話說出,胡惟庸恍然大悟,對於自己的這位老師,更是愈加佩服!
能對上位如此了解,也難怪自己這位老師,能以文臣之身,在這一批驕兵悍將之中屹立不倒啊!
“可是...如此一來,同僚寒心,這....”
胡惟庸略微猶豫。
這件事,饒是出發點是好的,但做出來就難看了啊!
“寒心又怎樣?”
“想要不被上位問罪,這件事就得做!”
“太孫殿下,這是硬生生把這個臭不拉基的糞桶,往咱們頭上扔,你不接,也得接著!”
李善長一拍案桌,無可奈何得說道。
此話說出,胡惟庸登時一愣:“老師,此事又與太孫殿下何幹?”
“皇後娘娘都懿旨,想要己罪了,這太孫殿下便是再受寵,也不可能讓皇後娘娘做到如此地步吧?”
李善長深深看了一眼胡惟庸,歎了口氣:“你仔細想想,前腳塗節在朝堂上上奏,後腳皇後娘娘的懿旨就到了!”
“奉天殿內外,可都是這位殿下的人!不是太孫殿下派人通稟,又是何人?”
“分明就是借刀殺人!借了皇後娘娘的名頭,將塗節殺了,將咱們給逼著了!”
“最為關鍵的是...這位殿下,手段高明,旁人根本無法看出一二啊!”
這一番話,李善長說的極為疲憊。
饒是他這樣的老狐狸,在仔細迴想這件事的時候,都是感覺渾身發冷!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何朱雄英要讓塗節‘撞柱死諫’!
一來,拖延時間,以待皇後娘娘的懿旨。
二來,則是威懾群臣。
這第三嘛....就是他朱雄英,將自己從這個事情裏麵摘了個幹幹淨淨!
甚至朝堂文武大臣,在迴府細思今日之事,還會覺得這位皇太孫殿下當真是孝順,也不辯解一二,一心要為皇後娘娘遮掩!
一石三鳥,其心之深,令李善長都不得不心中肅然!
“嘶!”
胡惟庸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眼眸之中滿是震驚之色。
“快去辦吧!”
“此事千萬不能等太孫殿下的詔令,或者是上位的聖旨!”
“隻能是咱們核議之後,呈請而上!”
“鍋破補鍋,補不及時,燒火漏食!”
李善長催促了一聲,而後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他現在隻希望一件事,皇後娘娘萬萬不要再言‘罪己’一事了,否則....
天子一怒,流血幾何!
“是!”
胡惟庸聽聞此言,也是連忙出去。
....
文華殿內,朱雄英聽著塗節的死訊,眸光之中閃起一絲冰冷:“此事可是李善長或者胡惟庸威逼?”
雨化田搖了搖頭道:“啟稟殿下,李善長唯有派人送去一言‘好自為之’,其餘再無任何人進塗家府苑,也沒有人與塗家人再有交談。”
此番稟報說出,朱雄英心中還是暗道了一聲‘老狐狸’。
這李善長的招數,用的都是些放在台麵上,都難以指摘的手段。
塗節的畏罪自盡,確實是快了一些,但也沒什麽太大幹係。
畢竟....朱雄英也沒指望著順著塗節這條線將胡惟庸,甚至是李善長給連根拔起。
一個義子的稱唿,一個切實發生過的事情,隻不過是牽連到了皇奶奶,也不可能殺到丞相頭上。
“行了,塗節一事便如此吧,接下來等李善長他們給交代便是了。”
“皇爺爺這一關不好過,他們想要過關,那百官的眼神定然也不對勁。”
朱雄英淡笑一聲,顯然對於局麵看的非常清楚。
在自家皇奶奶這件事上,塗節一死,那就沒有了中間的受氣包,就成了皇爺爺朝著中書省和禦史台問責了。
禦史台暫且不論,就自家皇爺爺那錦衣衛查探消息,還能不知道塗節壓根兒就是中書省那條線的?
如此一來,就成了皇爺爺和中書省是對立的姿態。
讓皇爺爺滿意,定然是百官看不上中書省。
但若是皇爺爺不滿意...百官說不定就看不到中書省了。
“是!”
雨化田恭敬應下,心中默默收起了直接殺了塗節全家的想法。
畢竟...自家殿下都發話了不是?
至於塗節畏罪自盡?
從他在奉天殿內‘勸諫’自家殿下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然有了取死之道!若不是自盡,西廠的手段,會讓他‘享受’到極致!
“報!”
就在此時,一名西廠的鷹隼探子走入文華殿內,恭敬行禮道:
“啟稟殿下,前往北平府的人派信迴來了,如今距離應天府外五裏處,即將入城!”
聽到這話,朱雄英微微一怔,而後眼眸之中綻放驚喜之色!
迴來了?
“雨化田。”
“臣在!”
“備車馬,隨孤出城相迎!”
朱雄英直接起身,甚至直接朝著殿外走去。
“是!”
雨化田恭敬領命,便是準備車馬。
....
應天府外官道之上,煙塵滾滾。
有了太孫殿下的詔令和西廠的腰牌,一路之上暢通無阻。
“爹...應天府是什麽樣?“
馬車之上,一名小童開口問道。
正是當日直接給那屠夫屍體來了兩下的張輔。
年紀雖輕,但是這一份果決和性情,就連西廠的鷹隼探子都是頗為讚賞。
“不知,爹沒去過。”
張玉搖了搖頭,眉頭確實深皺。
掀開車簾,看向自己身後的三輛馬車,眼眸之中有著濃濃的擔憂之色。
之前在途中停歇之時,他見到了那三輛馬車上的人,皆是身形魁梧的猛士!
其中一個,他甚至還有所耳聞。
千夫長,陳亨!
這個元朝的揚州萬戶,在大將軍徐達北征之後,便是鎮守在東昌,後被調任北平府。
自己不過是山野農夫,竟能與這樣的人物一同前往應天,到底是什麽樣的事情?
而且....
為何太孫殿下會知道自己?
一個個謎團,在張玉的腦中不斷攪弄。
“爹,快看,應天府!”
就在此時,一道驚唿聲響起,張輔透過車窗,看到了遠方那高大矗立的雄偉之城!
大明都城,應天!
如同一隻兇猛巨獸,匍匐在這片九州之地上,雙眸兇視四方!
張玉順著自己兒子看的方向看去,僅僅一眼,瞬間瞳孔猛縮!
隻見那應天府城門之外,一輛馬車停立,其周圍皆是持刀侍衛。
而那馬車上插的是....
大明黃龍旗!
布幔撕扯,而後將之懸掛於房梁!
塗節緩緩將脖子伸入在這簡易的環套之中,麵色煞白。
他....死定了!
得罪了皇後娘娘,還是在文武百官麵前‘彈劾’,固然他塗節並無針對皇後娘娘之意,但這件事...就是做了!
做了,就該死!
甚至,對於塗節而言,死...反倒是一種解脫!
畏罪自盡,或可不連累家人!
“我不想死啊!”
塗節手都在發顫,他本就不是什麽硬骨之人,當然不如忠烈之士一般慷慨赴死。
但....
塗節一想到皇後娘娘,一想到李善長派人送來的‘好自為之’四個字,眼神之中流露出絕望!
他...已然沒有活路!
雙腿一用力,
那布幔碎條瞬間勒緊脖子,一股由脖梗開始的緊縛感,迅速轉變為胸腔之中的窒息感。
緊接著,腦海之中除了‘痛苦’之外,再無其他感受。
.....
“老師,塗節自盡了!”
中書省內,一名侍從遞上一張紙條,胡惟庸僅僅看了一眼,連忙對著李善長開口稟報。
這也是他們所預料的結果。
便是這塗節不自盡,他們也不能讓其再活下去!
死一個人結束,總比死一群人要好。
李善長麵色凝重緩緩點頭,開口道:“將這塗節過錯證據尋出來,而後中書省內議罪,交由刑部。”
“記住,抄家,流放,都可以,但不能是滅族。”
此話說出,胡惟庸麵色難看至極,喏喏說道:“老師,此番不好吧!”
“這塗節是為咱們做事,此事朝堂之上皆知!”
“塗節既然身死,咱們還如此動作,怕是會令手下人寒心,也會讓那些舉棋不定的官員,與咱們徹底疏遠!”
“這一步,是錯棋啊!”
胡惟庸這一番話說的倒是實話。
塗節一家子,他確實不甚在乎,反正塗節都死了,孤兒寡母一大家,又有何用?便是殺了,都不心疼!
但是....塗節是他胡惟庸的義子啊!
為他胡惟庸做事,現在畏罪自盡,結果胡惟庸非但沒想著法子保全,反倒是‘落井下石’,讓其他人怎麽想?
此舉,勢必會讓他胡惟庸以後難以吸附下屬!
“錯不了,也好不了!”
李善長搖搖頭,似是頹然老了幾歲一般:“咱們這不是在‘落井下石’,恰恰是在救他塗節的一家老小!”
“你也不想想,這塗節得罪的可是皇後娘娘!上位得知,定然勃然大怒!”
“上位於國心寬,然於家,則心窄也!若是他塗節做錯的是什麽別的事,便是觸怒了上位,也不過就是殺頭罷了!老夫又豈會作出如此下作的決定?”
“但此事關係到了皇後娘娘!以上位的心思,既然你塗節罵了上位的皇後,那就連帶著你塗節的老婆孩子,一同去死算了!”
“咱們這一手,非但是告訴上位,咱們有了作為。而且...還是在保護他塗家。”
此話說出,胡惟庸恍然大悟,對於自己的這位老師,更是愈加佩服!
能對上位如此了解,也難怪自己這位老師,能以文臣之身,在這一批驕兵悍將之中屹立不倒啊!
“可是...如此一來,同僚寒心,這....”
胡惟庸略微猶豫。
這件事,饒是出發點是好的,但做出來就難看了啊!
“寒心又怎樣?”
“想要不被上位問罪,這件事就得做!”
“太孫殿下,這是硬生生把這個臭不拉基的糞桶,往咱們頭上扔,你不接,也得接著!”
李善長一拍案桌,無可奈何得說道。
此話說出,胡惟庸登時一愣:“老師,此事又與太孫殿下何幹?”
“皇後娘娘都懿旨,想要己罪了,這太孫殿下便是再受寵,也不可能讓皇後娘娘做到如此地步吧?”
李善長深深看了一眼胡惟庸,歎了口氣:“你仔細想想,前腳塗節在朝堂上上奏,後腳皇後娘娘的懿旨就到了!”
“奉天殿內外,可都是這位殿下的人!不是太孫殿下派人通稟,又是何人?”
“分明就是借刀殺人!借了皇後娘娘的名頭,將塗節殺了,將咱們給逼著了!”
“最為關鍵的是...這位殿下,手段高明,旁人根本無法看出一二啊!”
這一番話,李善長說的極為疲憊。
饒是他這樣的老狐狸,在仔細迴想這件事的時候,都是感覺渾身發冷!
他也終於明白了,為何朱雄英要讓塗節‘撞柱死諫’!
一來,拖延時間,以待皇後娘娘的懿旨。
二來,則是威懾群臣。
這第三嘛....就是他朱雄英,將自己從這個事情裏麵摘了個幹幹淨淨!
甚至朝堂文武大臣,在迴府細思今日之事,還會覺得這位皇太孫殿下當真是孝順,也不辯解一二,一心要為皇後娘娘遮掩!
一石三鳥,其心之深,令李善長都不得不心中肅然!
“嘶!”
胡惟庸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眼眸之中滿是震驚之色。
“快去辦吧!”
“此事千萬不能等太孫殿下的詔令,或者是上位的聖旨!”
“隻能是咱們核議之後,呈請而上!”
“鍋破補鍋,補不及時,燒火漏食!”
李善長催促了一聲,而後揉了揉自己的眉心。
他現在隻希望一件事,皇後娘娘萬萬不要再言‘罪己’一事了,否則....
天子一怒,流血幾何!
“是!”
胡惟庸聽聞此言,也是連忙出去。
....
文華殿內,朱雄英聽著塗節的死訊,眸光之中閃起一絲冰冷:“此事可是李善長或者胡惟庸威逼?”
雨化田搖了搖頭道:“啟稟殿下,李善長唯有派人送去一言‘好自為之’,其餘再無任何人進塗家府苑,也沒有人與塗家人再有交談。”
此番稟報說出,朱雄英心中還是暗道了一聲‘老狐狸’。
這李善長的招數,用的都是些放在台麵上,都難以指摘的手段。
塗節的畏罪自盡,確實是快了一些,但也沒什麽太大幹係。
畢竟....朱雄英也沒指望著順著塗節這條線將胡惟庸,甚至是李善長給連根拔起。
一個義子的稱唿,一個切實發生過的事情,隻不過是牽連到了皇奶奶,也不可能殺到丞相頭上。
“行了,塗節一事便如此吧,接下來等李善長他們給交代便是了。”
“皇爺爺這一關不好過,他們想要過關,那百官的眼神定然也不對勁。”
朱雄英淡笑一聲,顯然對於局麵看的非常清楚。
在自家皇奶奶這件事上,塗節一死,那就沒有了中間的受氣包,就成了皇爺爺朝著中書省和禦史台問責了。
禦史台暫且不論,就自家皇爺爺那錦衣衛查探消息,還能不知道塗節壓根兒就是中書省那條線的?
如此一來,就成了皇爺爺和中書省是對立的姿態。
讓皇爺爺滿意,定然是百官看不上中書省。
但若是皇爺爺不滿意...百官說不定就看不到中書省了。
“是!”
雨化田恭敬應下,心中默默收起了直接殺了塗節全家的想法。
畢竟...自家殿下都發話了不是?
至於塗節畏罪自盡?
從他在奉天殿內‘勸諫’自家殿下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然有了取死之道!若不是自盡,西廠的手段,會讓他‘享受’到極致!
“報!”
就在此時,一名西廠的鷹隼探子走入文華殿內,恭敬行禮道:
“啟稟殿下,前往北平府的人派信迴來了,如今距離應天府外五裏處,即將入城!”
聽到這話,朱雄英微微一怔,而後眼眸之中綻放驚喜之色!
迴來了?
“雨化田。”
“臣在!”
“備車馬,隨孤出城相迎!”
朱雄英直接起身,甚至直接朝著殿外走去。
“是!”
雨化田恭敬領命,便是準備車馬。
....
應天府外官道之上,煙塵滾滾。
有了太孫殿下的詔令和西廠的腰牌,一路之上暢通無阻。
“爹...應天府是什麽樣?“
馬車之上,一名小童開口問道。
正是當日直接給那屠夫屍體來了兩下的張輔。
年紀雖輕,但是這一份果決和性情,就連西廠的鷹隼探子都是頗為讚賞。
“不知,爹沒去過。”
張玉搖了搖頭,眉頭確實深皺。
掀開車簾,看向自己身後的三輛馬車,眼眸之中有著濃濃的擔憂之色。
之前在途中停歇之時,他見到了那三輛馬車上的人,皆是身形魁梧的猛士!
其中一個,他甚至還有所耳聞。
千夫長,陳亨!
這個元朝的揚州萬戶,在大將軍徐達北征之後,便是鎮守在東昌,後被調任北平府。
自己不過是山野農夫,竟能與這樣的人物一同前往應天,到底是什麽樣的事情?
而且....
為何太孫殿下會知道自己?
一個個謎團,在張玉的腦中不斷攪弄。
“爹,快看,應天府!”
就在此時,一道驚唿聲響起,張輔透過車窗,看到了遠方那高大矗立的雄偉之城!
大明都城,應天!
如同一隻兇猛巨獸,匍匐在這片九州之地上,雙眸兇視四方!
張玉順著自己兒子看的方向看去,僅僅一眼,瞬間瞳孔猛縮!
隻見那應天府城門之外,一輛馬車停立,其周圍皆是持刀侍衛。
而那馬車上插的是....
大明黃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