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泱泱大明,當與百姓共治天下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此時的朱雄英剛剛下朝便被直接提溜到了仁壽宮。
“孫兒給皇奶奶請安!”
朱雄英小心地賠笑著,多年的經驗告訴他今天這事恐怕不簡單。
果然馬皇後盯著朱雄英陰陽怪氣地說道。
“喲,這不是咱們的皇太孫嗎?聽說今天皇太孫在,朝堂上可是威風啊?”
朱雄英急忙賠笑著。
“皇奶奶,這話可就讓孫兒傷心了!”
“這天底下的人再威風也比不上皇奶奶,皇爺爺在外麵多厲害,但看到皇奶奶不還是像老鼠看到了貓!”
馬皇後拎著朱雄英的耳朵。
“跑你這個皮猴,在拿你皇奶奶開涮,一會兒我就寫信告訴你皇爺爺還有標兒,好好地教訓教訓你!”
朱雄英急忙上前給馬皇後捶背。
“皇奶奶別生氣,孫兒知道錯了!”
馬皇後看著朱雄英的態度非常滿意。
“好了,你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何要如此了嗎?”
“韓國公李先生在你皇爺爺當起兵的時候便跟隨在左右,兢兢業業幾十年,雖說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但是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怎能當堂不給他麵子,還讓人將他給架了出去!”
“你可知道,他們讀書人最在乎的就是一個顏麵,你這麽做,可是將他給徹底地得罪死了,那你這次如何收場?”
朱雄英不屑地說道。
“就憑那個老梆子?得罪了也就得罪了,這些年李善長的心思大了,說實話,雖然認為他不適合這個位置!”
馬皇後歎了一口氣,朝堂上的事情,他了如指掌,但是這件事情對於朱雄英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汙點。
“就算是做,也不應該由你來做,你如此做讓那些讀書人又該怎麽想?”
“不管怎麽樣,李先生還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在他當政的這些年,咱們大明沒出過什麽太大的亂子,如今沒了,李先生,你又扶持了一個胡惟庸上去,那胡惟庸我看也是一個野心之輩,能力未必會比李先生好,你又何必多此一舉?”
馬皇後緊盯著朱雄英仿佛想到了什麽一般。
“莫非你還有什麽想法,還是說你根本就沒打算讓胡惟庸做丞相?”
朱雄英見瞞不住了,隻能點頭。
“皇奶奶,孫兒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丞相的權力太大,多年來,韓國公與皇爺爺,君權與相權相互傾軋,隻會消耗大明的國力!”
“更何況這李善長本來和我們就不是一條心,他所想的是迴到宋朝那種君王垂拱而治,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可曆史證明這種治理方式注定沒有未來,李善長團結淮西勳貴,拉攏北方士族,如今更是通過揚州知府的位置,歸根到底,他所在意的隻是士大夫的利益!”
“而我大明起於微末,知道天下百姓的不易,皇爺爺所做之事皆是為國為民,二者政見相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共存,倒不如早些結束了事!”
“我大明從不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與百姓共治天下!”
馬皇後麵色複雜,此時他看著麵前這十歲的孫子更像是一個皇帝,一個天生的皇帝。
“奶奶知道你說的都是對的,但是這些話可別往外說,否則天下讀書人罵也能將人罵死,官場的習性不是短時間之內能改變的,你這麽做,確實有些太著急了!”
朱雄英卻難得地沒有順從。
“皇奶奶,孫兒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自然不可操之過急,但是此次空印案也讓孫兒明白這些世家大族已經開始在積蓄力量!”
“若是現在不做的話,用不了十年二十年,我大明又會出現多少的世家大族,到那時可還有百姓的容身之地?”
“矯枉不可不過正,事急不可不從權,一家哭總好過一路哭,我不管今後的史書會怎麽寫,若是將來史官記載我朱雄英剛愎自用,殘暴不仁,那便讓我以這個名頭殺出一個太平天下!”
馬皇後滿臉複雜地看著朱雄英。
像。
實在是太像了。
這祖孫三人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朱元璋嫉惡如仇,殺伐果斷,恨不得殺盡天下官員。
太子朱標看似溫文敦厚,內裏卻果敢狠辣,如今到朱雄英這裏,同樣也是如此。
馬皇後知道朱家這些人都是這種脾氣,怎麽勸也沒用處。
“好了,奶奶知道你是什麽意思,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莫要讓奶奶擔心,這件事情稍後我會修書一封,在你皇爺爺和你父親麵前多給你說些好話!”
“至於李先生那裏,就交給我吧!”
“對了,胡惟庸這人你打算怎麽辦?此人乃是李善長的得意門生,在李善長遇難之際卻毫不留情,此乃背主之犬,萬不可重用!”
朱雄英得意地笑了笑。
“皇奶奶放心,孫兒本來就沒打算重用胡惟庸,隻不過如今的空印案影響甚大,本來孫兒還在為這件事情如何處理發愁,如今胡惟庸來得正是時候!”
“先用胡惟庸將一幹人等全部處理了,到時候這把髒了的刀也就沒用處了,自然要將他推出去以平民憤!”
“更何況孤隻不過是監國太孫,可沒有權力任命丞相,隻不過是讓他暫代丞相之位!”
“丞相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了,既如此,那便讓韓國公成為這世上最後一個丞相,也算是善始善終!”
朱雄英的話如同炸雷一般直擊馬皇後的心靈。
她聽到了什麽?
難道朱雄英想要裁撤丞相不成?丞相製度自從秦朝開始至今已傳千年之久,在此過程中雖多經變革,但從未斷絕,難道要斷絕在自家孫兒手中了嗎?
“雄英,你準備裁撤丞相?”
“那朝廷的政務該如何處理?就算你們祖孫三人都是鐵打的,也難以處理完這麽多的事情吧?”
朱雄英神秘一笑。
“皇奶奶放心,對此雄英早就已經有了安排,所以雄英讓楊大人的六部官員留在勤政殿,便是為此安排,丞相權力太大,倒不如裁撤丞相,權分六部!”
“至於這些事務,孤將劉三吾劉先生請來,可不僅僅是讓他來講學問的!”
“孫兒給皇奶奶請安!”
朱雄英小心地賠笑著,多年的經驗告訴他今天這事恐怕不簡單。
果然馬皇後盯著朱雄英陰陽怪氣地說道。
“喲,這不是咱們的皇太孫嗎?聽說今天皇太孫在,朝堂上可是威風啊?”
朱雄英急忙賠笑著。
“皇奶奶,這話可就讓孫兒傷心了!”
“這天底下的人再威風也比不上皇奶奶,皇爺爺在外麵多厲害,但看到皇奶奶不還是像老鼠看到了貓!”
馬皇後拎著朱雄英的耳朵。
“跑你這個皮猴,在拿你皇奶奶開涮,一會兒我就寫信告訴你皇爺爺還有標兒,好好地教訓教訓你!”
朱雄英急忙上前給馬皇後捶背。
“皇奶奶別生氣,孫兒知道錯了!”
馬皇後看著朱雄英的態度非常滿意。
“好了,你現在可以告訴我為何要如此了嗎?”
“韓國公李先生在你皇爺爺當起兵的時候便跟隨在左右,兢兢業業幾十年,雖說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但是這麽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怎能當堂不給他麵子,還讓人將他給架了出去!”
“你可知道,他們讀書人最在乎的就是一個顏麵,你這麽做,可是將他給徹底地得罪死了,那你這次如何收場?”
朱雄英不屑地說道。
“就憑那個老梆子?得罪了也就得罪了,這些年李善長的心思大了,說實話,雖然認為他不適合這個位置!”
馬皇後歎了一口氣,朝堂上的事情,他了如指掌,但是這件事情對於朱雄英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汙點。
“就算是做,也不應該由你來做,你如此做讓那些讀書人又該怎麽想?”
“不管怎麽樣,李先生還是有些本事的,至少在他當政的這些年,咱們大明沒出過什麽太大的亂子,如今沒了,李先生,你又扶持了一個胡惟庸上去,那胡惟庸我看也是一個野心之輩,能力未必會比李先生好,你又何必多此一舉?”
馬皇後緊盯著朱雄英仿佛想到了什麽一般。
“莫非你還有什麽想法,還是說你根本就沒打算讓胡惟庸做丞相?”
朱雄英見瞞不住了,隻能點頭。
“皇奶奶,孫兒確實有這樣的想法,丞相的權力太大,多年來,韓國公與皇爺爺,君權與相權相互傾軋,隻會消耗大明的國力!”
“更何況這李善長本來和我們就不是一條心,他所想的是迴到宋朝那種君王垂拱而治,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可曆史證明這種治理方式注定沒有未來,李善長團結淮西勳貴,拉攏北方士族,如今更是通過揚州知府的位置,歸根到底,他所在意的隻是士大夫的利益!”
“而我大明起於微末,知道天下百姓的不易,皇爺爺所做之事皆是為國為民,二者政見相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共存,倒不如早些結束了事!”
“我大明從不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與百姓共治天下!”
馬皇後麵色複雜,此時他看著麵前這十歲的孫子更像是一個皇帝,一個天生的皇帝。
“奶奶知道你說的都是對的,但是這些話可別往外說,否則天下讀書人罵也能將人罵死,官場的習性不是短時間之內能改變的,你這麽做,確實有些太著急了!”
朱雄英卻難得地沒有順從。
“皇奶奶,孫兒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自然不可操之過急,但是此次空印案也讓孫兒明白這些世家大族已經開始在積蓄力量!”
“若是現在不做的話,用不了十年二十年,我大明又會出現多少的世家大族,到那時可還有百姓的容身之地?”
“矯枉不可不過正,事急不可不從權,一家哭總好過一路哭,我不管今後的史書會怎麽寫,若是將來史官記載我朱雄英剛愎自用,殘暴不仁,那便讓我以這個名頭殺出一個太平天下!”
馬皇後滿臉複雜地看著朱雄英。
像。
實在是太像了。
這祖孫三人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朱元璋嫉惡如仇,殺伐果斷,恨不得殺盡天下官員。
太子朱標看似溫文敦厚,內裏卻果敢狠辣,如今到朱雄英這裏,同樣也是如此。
馬皇後知道朱家這些人都是這種脾氣,怎麽勸也沒用處。
“好了,奶奶知道你是什麽意思,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莫要讓奶奶擔心,這件事情稍後我會修書一封,在你皇爺爺和你父親麵前多給你說些好話!”
“至於李先生那裏,就交給我吧!”
“對了,胡惟庸這人你打算怎麽辦?此人乃是李善長的得意門生,在李善長遇難之際卻毫不留情,此乃背主之犬,萬不可重用!”
朱雄英得意地笑了笑。
“皇奶奶放心,孫兒本來就沒打算重用胡惟庸,隻不過如今的空印案影響甚大,本來孫兒還在為這件事情如何處理發愁,如今胡惟庸來得正是時候!”
“先用胡惟庸將一幹人等全部處理了,到時候這把髒了的刀也就沒用處了,自然要將他推出去以平民憤!”
“更何況孤隻不過是監國太孫,可沒有權力任命丞相,隻不過是讓他暫代丞相之位!”
“丞相的存在已經沒有意義了,既如此,那便讓韓國公成為這世上最後一個丞相,也算是善始善終!”
朱雄英的話如同炸雷一般直擊馬皇後的心靈。
她聽到了什麽?
難道朱雄英想要裁撤丞相不成?丞相製度自從秦朝開始至今已傳千年之久,在此過程中雖多經變革,但從未斷絕,難道要斷絕在自家孫兒手中了嗎?
“雄英,你準備裁撤丞相?”
“那朝廷的政務該如何處理?就算你們祖孫三人都是鐵打的,也難以處理完這麽多的事情吧?”
朱雄英神秘一笑。
“皇奶奶放心,對此雄英早就已經有了安排,所以雄英讓楊大人的六部官員留在勤政殿,便是為此安排,丞相權力太大,倒不如裁撤丞相,權分六部!”
“至於這些事務,孤將劉三吾劉先生請來,可不僅僅是讓他來講學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