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瘋狂攀咬,牆倒眾人推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桓憤怒地說道。
“你們這群閹人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驚動我祖宗的安寢之處,若是祖宗降怒,我必不與你甘休!”
朝堂上的大臣極為震驚,想不到這郭桓竟然將賬本藏在祠堂當中,那可是老祖宗的棲息之地。
竟然放這等貪贓枉法的汙穢之物估計郭家的老祖宗知道這事此時也會被氣個半死吧。
雨化田極為不屑地說道。
“想不到郭大人竟然還是一個重視宗族的人,隻是你將這些貪贓枉法的東西放在祖宗靈堂裏麵!”
“這莫非就是你對祖宗的尊敬之處?”
聽到這話的郭桓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從何說起。
太子朱標翻開上麵的賬本看了一下,雖說自己對這些人所犯下來的事情知道一些,但是看到具體的也感覺心中憤怒。
這些家夥做的事情比自己想象得要嚴重多了。
該死。
如果不是他們。
如今的大明又怎會如此。
太子朱標憤怒地將手中的賬本扔了下去。
“郭桓,你不是號稱自己清廉嗎?你不是號稱自己從來沒有貪贓枉法嗎?這又怎麽解釋?”
郭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臣是冤枉的,這些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太子朱標憤怒地看著朝堂上的文武官員。
“怎麽?你們也是這麽認為的嗎?”
朝堂上的文武官員聽到這話都低下了頭:“我等死罪!”
證據已經擺在他們麵前,想要抵賴都抵賴不了了。
該死的郭桓不是說萬無一失嗎?這麽重要的東西,銷毀了多好,可惡。
郭桓見太子朱標怒氣衝衝的樣子,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郭桓麵如死灰,誰能想到自己竟然是這樣一個結局。
之前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拿下戶部尚書的位置,好更上一層樓,想不到太孫朱雄英早就開始調查這件事情,看來自己輸得不冤。
郭桓看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中極為不甘。
雖說這件事情是自己牽的頭,但是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可沒有幾個是無辜的。
當初一同瓜分的這些資源,如今出了事情就隻有自己來扛,他心裏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看著太子朱標和太孫朱雄英說道。
“兩位殿下,如今糧倉被盜一案如此大,難道你們就認為是我一個人幹的嗎?”
“我告訴你們,參與這件事情的可不止一個,尤其是朝堂上的重臣,平日裏說著自己有多麽多麽忠心,但實際上這件事情他們誰沒有參與過!”
眾人聽到這話,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這郭桓想要幹什麽?難道他想出賣所有人不成?朝中的許多大臣意識到,郭環是徹底瘋了,如今他想做的就是將這件事情鬧大,讓更多的人被株連。
想到這裏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本身這件事情由郭桓扛了倒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大不了在地方上再多殺幾個官員,說不定他們還會盡力保住郭桓的一家老小,或者是讓郭桓的罪責小一點。
可是如今郭桓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都給牽扯進來。
這下好了,誰也跑不了。
眾人恨得咬牙切齒。
“郭桓你這是幹什麽?我等都是朝廷命官,豈容你在這裏互相攀咬!”
“太子殿下,太孫殿下,這郭桓已經瘋了,他的話可不能輕信!”
“殿下,郭桓此時狼子野心,他就是想要牽連整個朝堂,然後讓我大明混亂,實在是狼子野心,臣請求速誅殺此僚!”
……一時之間,朝堂上本來關係密切的大臣,那些跟隨郭桓的馬前卒瞬間變了風向。
朝堂之上許多的官員心中都極為著急,這件事情和他們也有許多關聯,若是查到了,他們的小命也難以保全。
太孫朱雄英冷笑一聲。
“諸位大人莫要著急。
是不是有你們的參與,相信孤一定能調查清楚!”
“孤不絕對不會放過一個貪贓枉法的人,但也絕對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來人,將郭桓暫時收監,然後將郭桓的證詞,送到勤政殿!”
很快就來了兩個侍衛將郭桓拉了下去,朝中的大臣心中極為緊張,他們怕的不是朱雄英沒有調查清楚,而是如果真的調查清楚他們的下場會怎麽樣。
這件事情牽連實在是太廣了。
幾人將目光看向了劉伯溫,若是劉伯溫能勸太孫殿下幾句或許有轉機。
劉伯溫歎了一口氣。
很顯然這件事情參與的人很多,就連他們禦史台也有不少人參與,難道能將這些人全部都法辦了不成?隻見這時劉伯溫走了出來,看著太子朱標和太孫朱雄英說道。
“太子殿下,太孫殿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朝中的官員或許犯了一些罪過,但是有些事情罪不至死,還望殿下能夠網開一麵!”
朱雄英對於劉伯溫能站出來並沒有感覺到意外。
“劉大人。
孤且問你是讀書人多還是百姓多?”
劉伯溫聽到這話愣了一下,仿佛明白了朱雄英是什麽意思,支支吾吾地說道。
“自然是天下百姓多,但是若沒有了天下讀書人,我大明又用誰來治理天下?”
朱雄英冷哼一聲,不怒自威。
“正因為你們所有人都這麽想,所以你們這些狗官才知道一味地欺壓百姓,我大明崛起於微末之間,與天下百姓共治天下,任何對百姓不利的事情都當徹底地滅除!”
“若是這些坑害百姓的人都能夠放過,這些貪贓枉法的人都能放,那還要我大明律,有何用處?”
劉伯溫心中有些不忍這些人寒窗苦讀數十載,如今好不容易當了官兒。
有些貪婪之心也算是正常,更何況在官場這個大染缸內有多少人能夠獨善其身。
朱雄英長舒了一口氣,看著朝堂上的官員說道。
“我知道你們讀書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位置,看著這麽多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同年同窗一朝入獄心中不忍,可是他們在倒賣官糧的時候又何曾想過百姓忍饑挨餓,孤可以放過他們,但是誰能放過那些百姓?”
“孤知道你們的日子過得不容易,打算提高你們的俸祿,但是你們中某些人千不該萬不該對這些糧倉動手,這些都是我大明的根基!”
“你們這群閹人好大的膽子,竟然敢驚動我祖宗的安寢之處,若是祖宗降怒,我必不與你甘休!”
朝堂上的大臣極為震驚,想不到這郭桓竟然將賬本藏在祠堂當中,那可是老祖宗的棲息之地。
竟然放這等貪贓枉法的汙穢之物估計郭家的老祖宗知道這事此時也會被氣個半死吧。
雨化田極為不屑地說道。
“想不到郭大人竟然還是一個重視宗族的人,隻是你將這些貪贓枉法的東西放在祖宗靈堂裏麵!”
“這莫非就是你對祖宗的尊敬之處?”
聽到這話的郭桓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支支吾吾地,不知該從何說起。
太子朱標翻開上麵的賬本看了一下,雖說自己對這些人所犯下來的事情知道一些,但是看到具體的也感覺心中憤怒。
這些家夥做的事情比自己想象得要嚴重多了。
該死。
如果不是他們。
如今的大明又怎會如此。
太子朱標憤怒地將手中的賬本扔了下去。
“郭桓,你不是號稱自己清廉嗎?你不是號稱自己從來沒有貪贓枉法嗎?這又怎麽解釋?”
郭桓跪在地上瑟瑟發抖。
“臣是冤枉的,這些都是假的,都是假的!”
太子朱標憤怒地看著朝堂上的文武官員。
“怎麽?你們也是這麽認為的嗎?”
朝堂上的文武官員聽到這話都低下了頭:“我等死罪!”
證據已經擺在他們麵前,想要抵賴都抵賴不了了。
該死的郭桓不是說萬無一失嗎?這麽重要的東西,銷毀了多好,可惡。
郭桓見太子朱標怒氣衝衝的樣子,就知道自己死定了。
郭桓麵如死灰,誰能想到自己竟然是這樣一個結局。
之前還想著趁著這個機會拿下戶部尚書的位置,好更上一層樓,想不到太孫朱雄英早就開始調查這件事情,看來自己輸得不冤。
郭桓看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心中極為不甘。
雖說這件事情是自己牽的頭,但是朝堂上的這些官員可沒有幾個是無辜的。
當初一同瓜分的這些資源,如今出了事情就隻有自己來扛,他心裏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看著太子朱標和太孫朱雄英說道。
“兩位殿下,如今糧倉被盜一案如此大,難道你們就認為是我一個人幹的嗎?”
“我告訴你們,參與這件事情的可不止一個,尤其是朝堂上的重臣,平日裏說著自己有多麽多麽忠心,但實際上這件事情他們誰沒有參與過!”
眾人聽到這話,臉色變得極為難看。
這郭桓想要幹什麽?難道他想出賣所有人不成?朝中的許多大臣意識到,郭環是徹底瘋了,如今他想做的就是將這件事情鬧大,讓更多的人被株連。
想到這裏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本身這件事情由郭桓扛了倒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大不了在地方上再多殺幾個官員,說不定他們還會盡力保住郭桓的一家老小,或者是讓郭桓的罪責小一點。
可是如今郭桓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全部都給牽扯進來。
這下好了,誰也跑不了。
眾人恨得咬牙切齒。
“郭桓你這是幹什麽?我等都是朝廷命官,豈容你在這裏互相攀咬!”
“太子殿下,太孫殿下,這郭桓已經瘋了,他的話可不能輕信!”
“殿下,郭桓此時狼子野心,他就是想要牽連整個朝堂,然後讓我大明混亂,實在是狼子野心,臣請求速誅殺此僚!”
……一時之間,朝堂上本來關係密切的大臣,那些跟隨郭桓的馬前卒瞬間變了風向。
朝堂之上許多的官員心中都極為著急,這件事情和他們也有許多關聯,若是查到了,他們的小命也難以保全。
太孫朱雄英冷笑一聲。
“諸位大人莫要著急。
是不是有你們的參與,相信孤一定能調查清楚!”
“孤不絕對不會放過一個貪贓枉法的人,但也絕對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來人,將郭桓暫時收監,然後將郭桓的證詞,送到勤政殿!”
很快就來了兩個侍衛將郭桓拉了下去,朝中的大臣心中極為緊張,他們怕的不是朱雄英沒有調查清楚,而是如果真的調查清楚他們的下場會怎麽樣。
這件事情牽連實在是太廣了。
幾人將目光看向了劉伯溫,若是劉伯溫能勸太孫殿下幾句或許有轉機。
劉伯溫歎了一口氣。
很顯然這件事情參與的人很多,就連他們禦史台也有不少人參與,難道能將這些人全部都法辦了不成?隻見這時劉伯溫走了出來,看著太子朱標和太孫朱雄英說道。
“太子殿下,太孫殿下,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朝中的官員或許犯了一些罪過,但是有些事情罪不至死,還望殿下能夠網開一麵!”
朱雄英對於劉伯溫能站出來並沒有感覺到意外。
“劉大人。
孤且問你是讀書人多還是百姓多?”
劉伯溫聽到這話愣了一下,仿佛明白了朱雄英是什麽意思,支支吾吾地說道。
“自然是天下百姓多,但是若沒有了天下讀書人,我大明又用誰來治理天下?”
朱雄英冷哼一聲,不怒自威。
“正因為你們所有人都這麽想,所以你們這些狗官才知道一味地欺壓百姓,我大明崛起於微末之間,與天下百姓共治天下,任何對百姓不利的事情都當徹底地滅除!”
“若是這些坑害百姓的人都能夠放過,這些貪贓枉法的人都能放,那還要我大明律,有何用處?”
劉伯溫心中有些不忍這些人寒窗苦讀數十載,如今好不容易當了官兒。
有些貪婪之心也算是正常,更何況在官場這個大染缸內有多少人能夠獨善其身。
朱雄英長舒了一口氣,看著朝堂上的官員說道。
“我知道你們讀書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現在的位置,看著這麽多寒窗,苦讀數十載的同年同窗一朝入獄心中不忍,可是他們在倒賣官糧的時候又何曾想過百姓忍饑挨餓,孤可以放過他們,但是誰能放過那些百姓?”
“孤知道你們的日子過得不容易,打算提高你們的俸祿,但是你們中某些人千不該萬不該對這些糧倉動手,這些都是我大明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