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糧食被動,暴怒朱元璋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年魏國公就說過,若是再被元人統治幾年,咱們的娃兒連唐詩宋詞是什麽都不知道了!”
“可如今天下太平,這些讀書種子不能隻由大家族來把持。
至少也要讓天下百姓識字。
“劉大人以為如何?”
劉伯溫歎了一口氣,目光緊緊地盯著朱雄英說道。
“太孫殿下恕我直言,這個想法確實好,但是根本不切實!”
“實際自古以來,讀書識字的都是大家族子弟,寒門子弟能夠讀書識字的少之又少,若是讓天下人都去讀書,那麽該由誰去耕地又由誰去從軍!”
“更何況其中的代價太大,以現在大明根本沒有這一個能力做到!”
朱雄英笑著說道。
“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點地改變,我看每一個驛站裏麵都會有邸報,但是真正能夠看得懂這些東西的少之又少。
百姓對這上麵的內容也不怎麽感興趣,如果將上麵的內容換一換,是否會有更大的轉機?”
劉伯溫愣了一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
“殿下,邸報上麵的內容都是我大明朝廷的一些重要事情,若是改變恐怕不太好!”
“當然不是全部改掉,隻是分為官用的正式邸報和在百姓中流通的大明報!”
“在百姓中所流傳的報紙主要記一些奇聞軼事,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是讓百姓感興趣的事情,當然像這樣的事情也可以記錄下來,讓百姓知道我大明朝廷並非濫殺無辜,這些人有罪,我大明才會處罰他們!”
劉伯溫聽到這話心中極為震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相當於徹底掌握了輿論走向。
到時候朝廷的一些想法都會讓地方百姓知道,至於那些天下讀書人想要控製輿論就不可能了。
“可是天下這麽大,每一個地方都印刷這樣的報紙,其中的消耗確實有些多了!”
朱雄英早就已經將這些想好。
“放心,這前期的錢財由戶部來出,這一點有我和楊思義老大人說,而且這些報紙也不是免費的,可以以一文錢一張來購買,雖然這錢看著不是很多,但是積少成多!”
“更何況這報紙並不需要什麽特別好的紙張和墨!”
“天下這麽大,鎖印刷的數量也絕對不會少了,這樣的話不光不會消耗錢財還會掙上一筆!”
隻要是能夠掙錢的事情,以楊思義那老家夥的性格肯定會摻上一腳,所以隻要和他說清楚,不信這老家夥不同意。
劉伯溫想到今天朱雄英來找自己,立刻明白了。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希望老夫能夠編纂這個報紙?”
朱雄英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以劉大人的本事,這點事情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且我打算這次郭桓的案子也由你們禦史台參與,主要還是刑部負責,你們負責監視和審核!”
“等到這件事情完成之後,以你的功勞,也可以封國公了!”
劉伯溫聽到這話頓時愣了一下,心中有一些觸動。
當年朱元璋還在打天下的時候,劉伯溫就已經被封為了平西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和朱元璋的意見相左,再次遭到貶黜,洪武三年時被封為誠意伯。
雖說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但是爵位卻非常低。
劉伯溫雖說對這件事情並不在意,但是內心還是很糾結的,如今聽到朱雄英這話笑了笑說道。
“老夫早就對這些虛名不在意了,不過殿下有所托,臣定當盡力而為!”
江南地區,朱元璋又走了許多的地方。
雖說部分官員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地方上的政績還是比較出彩的。
至少江南地區比起之前要繁華了許多。
朱元璋看著自己當初征討的地方,心中極為感慨。
“二虎啊,當初咱也隻是一個窮苦人,誰能想到如今竟然走到了這一步,這個地方是曾經張士誠的地盤,那個鹽販子還不如陳禿子!”
“要不是這個家夥按兵不動,咱也不可能這麽快解決掉陳禿子!”
“別人都說這鹽販子治理地方有一套,看如今咱的大明治理得是不是比那家夥更富裕了很多!”
二虎笑著說道。
“那是當然,多虧了有陛下在,如今我大明大多數地方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飯,而且糧倉裏麵也囤積了許多糧食,一旦地方有災害發生,我大明也不會有餓死的人!”
朱元璋聽到這話心裏就非常得意。
“那是當然,咱是窮苦人出身,最喜歡的就是糧食,所以咱在各個地方都建立了糧倉,一旦哪個地方出現天災,有了這些糧食在,絕對不會死人!”
“說起來前段時間,戶部將各地的糧食重新統計了起來!”
“咱們現在大明的糧食,可是還能吃很長時間的!”
話還沒說完,一邊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手中拿著最新的文書來到了朱元璋身邊。
當聽到朱元璋的話,蔣瓛下意識地又將文書藏在了袖子裏麵。
這時候還是不要將這件事情告訴陛下了,要不然豈不是掃了陛下的興。
朱元璋一下就看出來了蔣瓛藏在袖子裏麵的文書。
“蔣瓛,是不是有什麽新的消息傳過來了,怎麽自己藏著掖著,莫不是你想要造反不成?”
蔣瓛嚇了一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然後將袖子裏麵的文書給拿了出來。
“請陛下恕罪,奴才絕對不敢有這個膽子,隻是覺得這個時候將這文書交給陛下,有些不合時宜,不如陛下迴到住處之後再看?”
朱元璋擺了擺手。
“天大的事情還能影響公務不成?”
“別說你這一個小小的奏折,當年咱在勤政店裏,一天隻睡兩個時辰,每天批閱的奏折堆積得像是小山一樣,咱也沒覺得累!”
“這段時間有咱的好大兒和咱的好大孫在,咱的日子可算是過得逍遙了!”
“這文書應該記錄的是咱郝大孫的事情,讓咱看看咱的好大孫,又替咱辦了什麽好事!”
蔣瓛瑟瑟發抖地將手中的文書遞給朱元璋,仿佛已經預料了朱元璋接下來的表情。
果然,等到朱元璋將上麵的內容看完之後臉色難看至極。
“這小兔崽子瘋了不成,竟然敢動咱的糧食?”
“可如今天下太平,這些讀書種子不能隻由大家族來把持。
至少也要讓天下百姓識字。
“劉大人以為如何?”
劉伯溫歎了一口氣,目光緊緊地盯著朱雄英說道。
“太孫殿下恕我直言,這個想法確實好,但是根本不切實!”
“實際自古以來,讀書識字的都是大家族子弟,寒門子弟能夠讀書識字的少之又少,若是讓天下人都去讀書,那麽該由誰去耕地又由誰去從軍!”
“更何況其中的代價太大,以現在大明根本沒有這一個能力做到!”
朱雄英笑著說道。
“自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點地改變,我看每一個驛站裏麵都會有邸報,但是真正能夠看得懂這些東西的少之又少。
百姓對這上麵的內容也不怎麽感興趣,如果將上麵的內容換一換,是否會有更大的轉機?”
劉伯溫愣了一下自己從來沒有想過這方麵的事情。
“殿下,邸報上麵的內容都是我大明朝廷的一些重要事情,若是改變恐怕不太好!”
“當然不是全部改掉,隻是分為官用的正式邸報和在百姓中流通的大明報!”
“在百姓中所流傳的報紙主要記一些奇聞軼事,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是讓百姓感興趣的事情,當然像這樣的事情也可以記錄下來,讓百姓知道我大明朝廷並非濫殺無辜,這些人有罪,我大明才會處罰他們!”
劉伯溫聽到這話心中極為震驚,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相當於徹底掌握了輿論走向。
到時候朝廷的一些想法都會讓地方百姓知道,至於那些天下讀書人想要控製輿論就不可能了。
“可是天下這麽大,每一個地方都印刷這樣的報紙,其中的消耗確實有些多了!”
朱雄英早就已經將這些想好。
“放心,這前期的錢財由戶部來出,這一點有我和楊思義老大人說,而且這些報紙也不是免費的,可以以一文錢一張來購買,雖然這錢看著不是很多,但是積少成多!”
“更何況這報紙並不需要什麽特別好的紙張和墨!”
“天下這麽大,鎖印刷的數量也絕對不會少了,這樣的話不光不會消耗錢財還會掙上一筆!”
隻要是能夠掙錢的事情,以楊思義那老家夥的性格肯定會摻上一腳,所以隻要和他說清楚,不信這老家夥不同意。
劉伯溫想到今天朱雄英來找自己,立刻明白了。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希望老夫能夠編纂這個報紙?”
朱雄英點了點頭。
“那是自然以劉大人的本事,這點事情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且我打算這次郭桓的案子也由你們禦史台參與,主要還是刑部負責,你們負責監視和審核!”
“等到這件事情完成之後,以你的功勞,也可以封國公了!”
劉伯溫聽到這話頓時愣了一下,心中有一些觸動。
當年朱元璋還在打天下的時候,劉伯溫就已經被封為了平西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和朱元璋的意見相左,再次遭到貶黜,洪武三年時被封為誠意伯。
雖說他在朝堂上的地位很高,但是爵位卻非常低。
劉伯溫雖說對這件事情並不在意,但是內心還是很糾結的,如今聽到朱雄英這話笑了笑說道。
“老夫早就對這些虛名不在意了,不過殿下有所托,臣定當盡力而為!”
江南地區,朱元璋又走了許多的地方。
雖說部分官員貪贓枉法,魚肉百姓,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地方上的政績還是比較出彩的。
至少江南地區比起之前要繁華了許多。
朱元璋看著自己當初征討的地方,心中極為感慨。
“二虎啊,當初咱也隻是一個窮苦人,誰能想到如今竟然走到了這一步,這個地方是曾經張士誠的地盤,那個鹽販子還不如陳禿子!”
“要不是這個家夥按兵不動,咱也不可能這麽快解決掉陳禿子!”
“別人都說這鹽販子治理地方有一套,看如今咱的大明治理得是不是比那家夥更富裕了很多!”
二虎笑著說道。
“那是當然,多虧了有陛下在,如今我大明大多數地方的百姓都能吃得起飯,而且糧倉裏麵也囤積了許多糧食,一旦地方有災害發生,我大明也不會有餓死的人!”
朱元璋聽到這話心裏就非常得意。
“那是當然,咱是窮苦人出身,最喜歡的就是糧食,所以咱在各個地方都建立了糧倉,一旦哪個地方出現天災,有了這些糧食在,絕對不會死人!”
“說起來前段時間,戶部將各地的糧食重新統計了起來!”
“咱們現在大明的糧食,可是還能吃很長時間的!”
話還沒說完,一邊的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手中拿著最新的文書來到了朱元璋身邊。
當聽到朱元璋的話,蔣瓛下意識地又將文書藏在了袖子裏麵。
這時候還是不要將這件事情告訴陛下了,要不然豈不是掃了陛下的興。
朱元璋一下就看出來了蔣瓛藏在袖子裏麵的文書。
“蔣瓛,是不是有什麽新的消息傳過來了,怎麽自己藏著掖著,莫不是你想要造反不成?”
蔣瓛嚇了一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然後將袖子裏麵的文書給拿了出來。
“請陛下恕罪,奴才絕對不敢有這個膽子,隻是覺得這個時候將這文書交給陛下,有些不合時宜,不如陛下迴到住處之後再看?”
朱元璋擺了擺手。
“天大的事情還能影響公務不成?”
“別說你這一個小小的奏折,當年咱在勤政店裏,一天隻睡兩個時辰,每天批閱的奏折堆積得像是小山一樣,咱也沒覺得累!”
“這段時間有咱的好大兒和咱的好大孫在,咱的日子可算是過得逍遙了!”
“這文書應該記錄的是咱郝大孫的事情,讓咱看看咱的好大孫,又替咱辦了什麽好事!”
蔣瓛瑟瑟發抖地將手中的文書遞給朱元璋,仿佛已經預料了朱元璋接下來的表情。
果然,等到朱元璋將上麵的內容看完之後臉色難看至極。
“這小兔崽子瘋了不成,竟然敢動咱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