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原來世界這麽大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在邊境地區的藩王也需要經常考察,以防止在地方上為非作歹。
對於有功勞者也應當褒獎。
而等到每一代藩王去世之後,新任的藩王需要重新迴到京城進行考較,合適的才能繼任。
能力不足,德行不著者當發往其他地方曆練一番,再做考量。
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兩人皺了皺眉頭,朱標在考慮這種製度的可能性,而朱元璋則是覺得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太麻煩了。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的製度來,恐怕自己有不少的兒子都沒有辦法順利繼承爵位。
“雄英,你這樣的辦法是不是有些太麻煩了一些,如果真的這麽做的話,恐怕你有些叔叔就會不滿,到時候還指不定會出現什麽事情。
我看沒有必要這麽麻煩,都是咱們自家人不必如此嚴苛!”
然而朱旭明在這件事情上卻異常堅定,“若是其他的事情還可以商量,但是這件事情絕不商量,這關乎著我大明的國運!”
“而且不止如此,接下來幾代也需要進行降爵和收攏兵權!”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極為難看,一旁的太子朱標亦是如此。
雖然這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是當著朱元璋的麵,又豈能將這些話說出來。
想到這裏他心中有些慌張,如果讓朱元璋認為朱雄英薄情的話,這對朱雄英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是誰,也不希望能有一個薄情的君王,這樣朱家自己的子弟可就麻煩了。
而且朱雄英的手腕,以及對待那些官員俘虜的態度,讓他有些慌張。
果然朱元璋的臉色開始變得陰沉了起來,看著朱雄英說道。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講理由的,若是你不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說不定朕會考慮儲君的另外一個人選!”
太子朱標聽到這話,心中極為慌張。
“父皇此事不可!”
朱雄英是目前來說自己的兒子當中最適合也是唯一一個適合的,如果讓其他的人作為儲君,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將是一場浩劫。
然而朱雄英卻極為堅定地說道:“另外對於除繼承王位的一脈之外,其他的皆降爵處置,否則若是每一代皆世襲,到最後不知道我大明會出現多少藩王!”
“比如一個親王可能會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除嫡長子封親王之外,其他的是郡王,而這親王又有兒子,之後再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公,再這樣下去不出幾代,我大明不知道會有多少王多少公!”
“我大明的土地數量有限,剛開始幾代的時候還沒有這些問題,等過了幾代之後,這樣的問題就會越來越明顯,到時候國家財政單獨供給這些隻領俸祿,什麽事都不需要幹的王爵,恐怕都不足夠,到那時大明的天下就會變成什麽樣子!”
不說朱元璋,就連太子朱標也嚇了一跳。
以前他確實有這方麵的擔憂,但是並沒有想太多。
他們朱家的子弟能有多少?就算是這樣下去幾代也不可能有太多人。
可是一聽到朱雄英這麽說,他頓時感覺有些頭皮發麻,急忙拿起紙筆,這樣算下去算到最後,他滿臉不可思議。
如果真的要按照這樣的政策,不出十代,大明就會多出千千萬萬個王來。
到時候不說其他的,光養這些番王,大明的收入就會全部被用掉,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太子朱標急忙說道:“父皇雄英說得有理,我大明的藩王製度不能如此,這樣下去可不是在為我朱家子弟著想。
未來說不定會害了我朱家之人,還請父皇三思!”
朱元璋低頭看著紙上剛才朱標寫的數字,極為失望。
本來想著自己規劃好大明的所有事情,這樣大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誰能想到竟然還會出這樣的事情。
“或許雄英說得是對的,我考慮得確實有些不周了!”
“但是雄英那些可都是你的叔叔長輩,你可要為他們思索好退路!”
朱雄英笑著點了點頭,“皇爺爺放心,這些我早就已經考慮過了!”
隻見這時朱雄英從背後掏出來一張圖紙,這張圖紙是朱尋根據後世的記憶以及找了弗朗機人等,共同努力測繪出來的地圖。
“皇爺爺,父親,你們看一看這一張地圖!”
等到將這一幅巨大的地圖展開之後,兩人都是滿臉不可思議。
這是什麽地圖?這上麵記得難道是真的?不可能,我大明怎麽可能才隻有這麽大點兒?朱元璋此時有些難以接受。
自己南征北戰了這麽多年。
本以為已經打下了極大的疆土,卻沒有想到除了大明之外,竟然還有這麽多的土地,讓他心中難以接受。
即便是一旁的太子朱標也是如此。
這個地圖雖然看起來有些難以置信,但是仔細看這上麵的內容確實許多都是真實的。
我之前聽說過,甚至包括這南洋西洋的一眾國家,本來以為這弗朗基離咱們的地方雖然遠,但也遠不到哪去,卻沒想到竟然是另外一頭。
而且從陸地上竟然還能夠到達那個地方。
朱雄英點了點頭,指著上麵的一個方向說道:“這裏是東麵的倭國。
此地雖然小,但是上麵擁有著取之不盡的白銀,拿下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有著很多的好處。
這邊是安南一帶,曾經我們中原的先祖就曾經占領過這些地方。
隻是當時那個地方還沒有開化,所以在先輩看來那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
但是現在這個地方的雨水充沛,瓜果無數。
而且這裏麵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毫不客氣地說,隻要隨便撒一把種子在這裏就能夠收獲很多。
拿下這一個地方,我大明將不再缺少糧食!”
隨後朱雄英的手又開始向北指去。
“這裏也就是捕魚兒海沿岸。
從這個地方再往北,就是一望無垠的凍土。
在這裏天氣寒冷,很少有植被,也不適合咱們大明的百姓生存,但是這裏卻有數量眾多的金礦。
那些可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對於有功勞者也應當褒獎。
而等到每一代藩王去世之後,新任的藩王需要重新迴到京城進行考較,合適的才能繼任。
能力不足,德行不著者當發往其他地方曆練一番,再做考量。
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兩人皺了皺眉頭,朱標在考慮這種製度的可能性,而朱元璋則是覺得這樣的東西實在是太麻煩了。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的製度來,恐怕自己有不少的兒子都沒有辦法順利繼承爵位。
“雄英,你這樣的辦法是不是有些太麻煩了一些,如果真的這麽做的話,恐怕你有些叔叔就會不滿,到時候還指不定會出現什麽事情。
我看沒有必要這麽麻煩,都是咱們自家人不必如此嚴苛!”
然而朱旭明在這件事情上卻異常堅定,“若是其他的事情還可以商量,但是這件事情絕不商量,這關乎著我大明的國運!”
“而且不止如此,接下來幾代也需要進行降爵和收攏兵權!”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色極為難看,一旁的太子朱標亦是如此。
雖然這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但是當著朱元璋的麵,又豈能將這些話說出來。
想到這裏他心中有些慌張,如果讓朱元璋認為朱雄英薄情的話,這對朱雄英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是誰,也不希望能有一個薄情的君王,這樣朱家自己的子弟可就麻煩了。
而且朱雄英的手腕,以及對待那些官員俘虜的態度,讓他有些慌張。
果然朱元璋的臉色開始變得陰沉了起來,看著朱雄英說道。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講理由的,若是你不給出一個合適的理由,說不定朕會考慮儲君的另外一個人選!”
太子朱標聽到這話,心中極為慌張。
“父皇此事不可!”
朱雄英是目前來說自己的兒子當中最適合也是唯一一個適合的,如果讓其他的人作為儲君,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將是一場浩劫。
然而朱雄英卻極為堅定地說道:“另外對於除繼承王位的一脈之外,其他的皆降爵處置,否則若是每一代皆世襲,到最後不知道我大明會出現多少藩王!”
“比如一個親王可能會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除嫡長子封親王之外,其他的是郡王,而這親王又有兒子,之後再封郡王,郡王的兒子封公,再這樣下去不出幾代,我大明不知道會有多少王多少公!”
“我大明的土地數量有限,剛開始幾代的時候還沒有這些問題,等過了幾代之後,這樣的問題就會越來越明顯,到時候國家財政單獨供給這些隻領俸祿,什麽事都不需要幹的王爵,恐怕都不足夠,到那時大明的天下就會變成什麽樣子!”
不說朱元璋,就連太子朱標也嚇了一跳。
以前他確實有這方麵的擔憂,但是並沒有想太多。
他們朱家的子弟能有多少?就算是這樣下去幾代也不可能有太多人。
可是一聽到朱雄英這麽說,他頓時感覺有些頭皮發麻,急忙拿起紙筆,這樣算下去算到最後,他滿臉不可思議。
如果真的要按照這樣的政策,不出十代,大明就會多出千千萬萬個王來。
到時候不說其他的,光養這些番王,大明的收入就會全部被用掉,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這裏太子朱標急忙說道:“父皇雄英說得有理,我大明的藩王製度不能如此,這樣下去可不是在為我朱家子弟著想。
未來說不定會害了我朱家之人,還請父皇三思!”
朱元璋低頭看著紙上剛才朱標寫的數字,極為失望。
本來想著自己規劃好大明的所有事情,這樣大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規劃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誰能想到竟然還會出這樣的事情。
“或許雄英說得是對的,我考慮得確實有些不周了!”
“但是雄英那些可都是你的叔叔長輩,你可要為他們思索好退路!”
朱雄英笑著點了點頭,“皇爺爺放心,這些我早就已經考慮過了!”
隻見這時朱雄英從背後掏出來一張圖紙,這張圖紙是朱尋根據後世的記憶以及找了弗朗機人等,共同努力測繪出來的地圖。
“皇爺爺,父親,你們看一看這一張地圖!”
等到將這一幅巨大的地圖展開之後,兩人都是滿臉不可思議。
這是什麽地圖?這上麵記得難道是真的?不可能,我大明怎麽可能才隻有這麽大點兒?朱元璋此時有些難以接受。
自己南征北戰了這麽多年。
本以為已經打下了極大的疆土,卻沒有想到除了大明之外,竟然還有這麽多的土地,讓他心中難以接受。
即便是一旁的太子朱標也是如此。
這個地圖雖然看起來有些難以置信,但是仔細看這上麵的內容確實許多都是真實的。
我之前聽說過,甚至包括這南洋西洋的一眾國家,本來以為這弗朗基離咱們的地方雖然遠,但也遠不到哪去,卻沒想到竟然是另外一頭。
而且從陸地上竟然還能夠到達那個地方。
朱雄英點了點頭,指著上麵的一個方向說道:“這裏是東麵的倭國。
此地雖然小,但是上麵擁有著取之不盡的白銀,拿下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有著很多的好處。
這邊是安南一帶,曾經我們中原的先祖就曾經占領過這些地方。
隻是當時那個地方還沒有開化,所以在先輩看來那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
但是現在這個地方的雨水充沛,瓜果無數。
而且這裏麵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毫不客氣地說,隻要隨便撒一把種子在這裏就能夠收獲很多。
拿下這一個地方,我大明將不再缺少糧食!”
隨後朱雄英的手又開始向北指去。
“這裏也就是捕魚兒海沿岸。
從這個地方再往北,就是一望無垠的凍土。
在這裏天氣寒冷,很少有植被,也不適合咱們大明的百姓生存,但是這裏卻有數量眾多的金礦。
那些可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