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魚死網破
大明:最狠皇孫,老朱求我別殺了 作者:無人粥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2章 魚死網破
“卻對外說這些奏折都是自己批閱的!”
聽到這話的太子朱標,頓時一臉尷尬。
怎麽把這件事情給他抖摟出來了,這下可麻煩了。
這時那些內閣的閣老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前段時間看到太子殿下所批閱的那些作者和他們平時看到的有一些區別。
原來如此,太子朱標急忙捂住朱雄英的嘴,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話都說出去了,難道還能收迴不成?此時太子朱標心中極為無語,這下完了自己好不容易在這些大臣眼中經營起來的光輝偉岸的形象如今徹底地崩塌了。
這些大臣一個個地低著頭忍住不笑出來,這樣的事情可不是他們能夠做得了主的。
還是裝作什麽都沒有聽到的好。
太子朱標歎了一口氣,沒辦法,自己惹的事情總歸是需要自己來解決。
而此時翰林院茹瑺將名單遞上去的消息傳出來。
朝堂上的那些官員聽到之後大吃一驚,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翰林院竟然會向朱雄英賠禮道歉,甚至還向朱雄英投降了。
本來以為翰林院的人都非常的硬氣,如今看來的話實在是也不過如此。
其中最為氣憤的就是朱允文。
朝堂上這麽多官員各有派係。
武將一邊除了一些沒有掌握兵權的淮西兄勳貴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支持朱雄英的,所以這方麵的事情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拉攏的就是文官集團,其中文官數量最多的翰林院和國子監編成了其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說除了國子監之外,自己拉攏最多的就是翰林院,自己大多數的錢財也全部都用在了這上麵,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拉攏竟然一點用處都沒有,這讓他有一些不可思議。
翰林院就這麽投靠了朱雄英想到這裏,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一般憤怒地看著這些人說道。
“你們都是幹什麽吃的?因為不是說這些人對我忠心耿耿嗎?怎麽全部都投靠了朱雄英!”
練子寧齊泰等人聽到這話頓時極為尷尬,他們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本來以為這些人和自己這邊的關係比較好,再加上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給朱允文歌功頌德。
而幾個聖人家族對待朱允文的態度也非常好,這讓他誤認為這些人都已經投靠了自己的這一邊,卻沒有想到竟然會出現這麽大的問題。
直接這個時候練子寧說道。
“皇孫殿下不必如此,雖然說這翰林院有部分人投靠了太孫,但是並不是全部!”
“歸根到底這翰林院還是咱們的地盤!”
聽到這話,朱允文的臉色變得冰冷了起來。
“說這話你自己相不相信?你可別忘了傾向於朱雄英的都是一些什麽人!”
“翰林院掌院大學士在整個翰林院當中說一不二,更何況以他的年紀,竟然有許多的人尊崇!”
“就他一個人就可以頂上好幾個人,再說了,除了他之外,還有你最看好的那一個茹瑺!”
“你說過這茹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一定能夠進入到內閣,但是這人卻是領頭投靠朱雄英的這件事情你又怎麽解釋?”
練子寧聽到這話,心中極為尷尬,他也沒有想到這茹瑺竟然會帶頭投靠朱雄英。
想到這裏,他再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這時他突然間想到什麽一般。
“皇孫殿下,雖然太孫已經進行彌補,但是裏麵肯定有很多錯漏的地方,這一次科舉考試當中的事情可是非常多的,咱們可以拿這件事情做一做文章!”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頓時臉色鐵青。
“你什麽意思?你可別忘了,這一次動手的人當中有不少都是咱們的人,難道伱還想對咱們自己人動手不成?”
然而聽到這話的練子寧則是笑了著搖了搖頭。
雖然翰林院的官員大多數都知道這件事情。
但是真正動手的可是茹瑺,隻要咱們將這件事情傳出去,這茹瑺的名聲也就臭了,這天下讀書人絕對會趁此機會大肆地聲討此人。
就算是太孫殿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此人。
朱允文聽到這話心中極為好奇,那人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充其量也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何必要在意。
麵對朱允文的疑惑,練子寧笑著說道。
“這茹瑺可是主動投靠朱雄英的,若是他的下場極慘的話,接下來是要是再敢投靠朱雄英定人會有所芥蒂!”
而如果朱雄英敢將他保下來的話,到時候就無法麵對天下讀書人。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朱雄英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不由得眼前一亮。
一旁的黃子澄說道。
“雖然這麽做不會讓朱雄英傷筋動骨,但是也能讓它損失一些,這家夥竟然敢將咱們的力量給收攏了,是時候得給他們一個教訓了!”
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點了點頭。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麽我們就這麽做吧!”
第二天朝會之上。
皇帝朱元璋坐在最中心的位置旁邊立了兩個凳子,一個是太孫朱雄英的,另外一個是太子朱標的。
像這樣在朝會之上,太子和太孫都坐在朝堂之上的情況,曆朝曆代也沒有出現過。
朱允文看著上麵坐在太子朱標和皇帝朱元璋一旁的那一個位置。
歎了一口氣,若是自己能夠坐在那一個位置上,該有多好?朝會一開始皇帝朱元璋有一些興趣缺缺,如今馬皇後的病情十分嚴重。
至於什麽結果還不知道,他確實沒有心情在這主持朝會,如果不是擔心朝政不穩。
恐怕他早就已經離開這個地方了。
就在這十幾個大臣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臣彈劾翰林院掌院副使茹瑺為了一己私利,故意科舉舞弊……”
很快這些人也開始繼續彈劾了起來,矛頭直指茹瑺,事實上真正讓他們這麽做的人是翰林院的掌院大學士。
隻不過這人在翰林院的位置上已經這麽多年,而且他的背景也非常強大,這樣的人實在是招惹不得。
所以也就隻能瘸子裏麵挑將軍。
看上了地位不是很高的茹瑺。
(本章完)
“卻對外說這些奏折都是自己批閱的!”
聽到這話的太子朱標,頓時一臉尷尬。
怎麽把這件事情給他抖摟出來了,這下可麻煩了。
這時那些內閣的閣老頓時恍然大悟,怪不得前段時間看到太子殿下所批閱的那些作者和他們平時看到的有一些區別。
原來如此,太子朱標急忙捂住朱雄英的嘴,可是已經來不及了,話都說出去了,難道還能收迴不成?此時太子朱標心中極為無語,這下完了自己好不容易在這些大臣眼中經營起來的光輝偉岸的形象如今徹底地崩塌了。
這些大臣一個個地低著頭忍住不笑出來,這樣的事情可不是他們能夠做得了主的。
還是裝作什麽都沒有聽到的好。
太子朱標歎了一口氣,沒辦法,自己惹的事情總歸是需要自己來解決。
而此時翰林院茹瑺將名單遞上去的消息傳出來。
朝堂上的那些官員聽到之後大吃一驚,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翰林院竟然會向朱雄英賠禮道歉,甚至還向朱雄英投降了。
本來以為翰林院的人都非常的硬氣,如今看來的話實在是也不過如此。
其中最為氣憤的就是朱允文。
朝堂上這麽多官員各有派係。
武將一邊除了一些沒有掌握兵權的淮西兄勳貴之外,其他大多數都是支持朱雄英的,所以這方麵的事情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拉攏的就是文官集團,其中文官數量最多的翰林院和國子監編成了其中的重中之重。
可以說除了國子監之外,自己拉攏最多的就是翰林院,自己大多數的錢財也全部都用在了這上麵,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拉攏竟然一點用處都沒有,這讓他有一些不可思議。
翰林院就這麽投靠了朱雄英想到這裏,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個小醜一般憤怒地看著這些人說道。
“你們都是幹什麽吃的?因為不是說這些人對我忠心耿耿嗎?怎麽全部都投靠了朱雄英!”
練子寧齊泰等人聽到這話頓時極為尷尬,他們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情況,本來以為這些人和自己這邊的關係比較好,再加上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給朱允文歌功頌德。
而幾個聖人家族對待朱允文的態度也非常好,這讓他誤認為這些人都已經投靠了自己的這一邊,卻沒有想到竟然會出現這麽大的問題。
直接這個時候練子寧說道。
“皇孫殿下不必如此,雖然說這翰林院有部分人投靠了太孫,但是並不是全部!”
“歸根到底這翰林院還是咱們的地盤!”
聽到這話,朱允文的臉色變得冰冷了起來。
“說這話你自己相不相信?你可別忘了傾向於朱雄英的都是一些什麽人!”
“翰林院掌院大學士在整個翰林院當中說一不二,更何況以他的年紀,竟然有許多的人尊崇!”
“就他一個人就可以頂上好幾個人,再說了,除了他之外,還有你最看好的那一個茹瑺!”
“你說過這茹瑺,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一定能夠進入到內閣,但是這人卻是領頭投靠朱雄英的這件事情你又怎麽解釋?”
練子寧聽到這話,心中極為尷尬,他也沒有想到這茹瑺竟然會帶頭投靠朱雄英。
想到這裏,他再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這時他突然間想到什麽一般。
“皇孫殿下,雖然太孫已經進行彌補,但是裏麵肯定有很多錯漏的地方,這一次科舉考試當中的事情可是非常多的,咱們可以拿這件事情做一做文章!”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頓時臉色鐵青。
“你什麽意思?你可別忘了,這一次動手的人當中有不少都是咱們的人,難道伱還想對咱們自己人動手不成?”
然而聽到這話的練子寧則是笑了著搖了搖頭。
雖然翰林院的官員大多數都知道這件事情。
但是真正動手的可是茹瑺,隻要咱們將這件事情傳出去,這茹瑺的名聲也就臭了,這天下讀書人絕對會趁此機會大肆地聲討此人。
就算是太孫殿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用此人。
朱允文聽到這話心中極為好奇,那人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充其量也隻不過是一個普通人,何必要在意。
麵對朱允文的疑惑,練子寧笑著說道。
“這茹瑺可是主動投靠朱雄英的,若是他的下場極慘的話,接下來是要是再敢投靠朱雄英定人會有所芥蒂!”
而如果朱雄英敢將他保下來的話,到時候就無法麵對天下讀書人。
無論是哪一種對於朱雄英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不由得眼前一亮。
一旁的黃子澄說道。
“雖然這麽做不會讓朱雄英傷筋動骨,但是也能讓它損失一些,這家夥竟然敢將咱們的力量給收攏了,是時候得給他們一個教訓了!”
朱允文聽到這話之後點了點頭。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麽我們就這麽做吧!”
第二天朝會之上。
皇帝朱元璋坐在最中心的位置旁邊立了兩個凳子,一個是太孫朱雄英的,另外一個是太子朱標的。
像這樣在朝會之上,太子和太孫都坐在朝堂之上的情況,曆朝曆代也沒有出現過。
朱允文看著上麵坐在太子朱標和皇帝朱元璋一旁的那一個位置。
歎了一口氣,若是自己能夠坐在那一個位置上,該有多好?朝會一開始皇帝朱元璋有一些興趣缺缺,如今馬皇後的病情十分嚴重。
至於什麽結果還不知道,他確實沒有心情在這主持朝會,如果不是擔心朝政不穩。
恐怕他早就已經離開這個地方了。
就在這十幾個大臣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臣彈劾翰林院掌院副使茹瑺為了一己私利,故意科舉舞弊……”
很快這些人也開始繼續彈劾了起來,矛頭直指茹瑺,事實上真正讓他們這麽做的人是翰林院的掌院大學士。
隻不過這人在翰林院的位置上已經這麽多年,而且他的背景也非常強大,這樣的人實在是招惹不得。
所以也就隻能瘸子裏麵挑將軍。
看上了地位不是很高的茹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