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打秋風
農女換夫:買個病嬌反派狠狠寵 作者:揮墨一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姐,瑤光……”張迎娣從外麵跑進來。“爹娘還有張繼宗來了。”
張繼宗,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張家三姐妹的獨苗弟弟。張家爹娘生了三個閨女,好不容易盼來這根獨苗,可以想象他在家裏的地位有多高。
張家嫁出張招娣,得了五兩銀子的彩禮。這筆彩禮給張繼宗交了束修錢,買了一身新衣服以及文房四寶等物,結果沒兩年,他逃課打架,被夫子勸退了。張家嫁出老二張盼娣,就是因為張盼娣那個渣夫是個瓦匠,承諾給他們家建新房子代替彩禮,就這樣把張盼娣賣了。至於嫁老三,那是因為王煥之病重,王家為了衝喜給了二十兩銀子的彩禮,那筆銀子給張繼宗娶了一房媳婦,還添置了三畝好地。
村裏的人都說張家賣女兒發家致富,原本破落的小茅屋變成了現在的幾間大瓦房,就是因為幾個女兒的功勞。聽了這樣的話,張家父母魏氏和張老三把氣撒在三個閨女的身上,說她們反正早晚要嫁人的,嫁誰不是嫁,還故意在外麵說那些難聽的話敗壞家裏的名聲。
這些年來,張家姐妹很少迴娘家,隻有魏氏和張老三派人給她們傳話,說是哪哪兒不舒服的時候,她們才會迴去。當然了,自從張招娣守寡照顧女兒,每次帶女兒迴去連桌子都沒有資格上之後,她幾乎不迴去了。張盼娣更不用說,前些年她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娘家靠不上,她更走不了。另外就是張迎娣,她要留在家裏照顧身體不好的丈夫,更是走不開。
上次張招娣迴了娘家,不僅沒有得到半句關心,還帶迴來一肚子氣,說起來也快一年沒見他們了。他們平日裏也不會想到三個閨女,今日居然找到城裏來了,還準確無誤地找到桃夭坊,看來是從哪裏聽說了他們的事情。
幾人從後院出去,見到了坐在旁邊茶水區滿臉怨憤,像是上門討債的四個大人和一個啼哭不止的孩子。
“爹,娘,繼宗,弟妹,你們怎麽來了?”張招娣滿臉愁苦之色,憂心忡忡地問道。
“咋的,你們在城裏過好日子,爹娘和親弟弟在鄉下都快餓死了,現在上門找你們救濟一下,你們就擺出這副模樣?”魏氏尖著嗓子罵道。
“噓噓……”張招娣焦急地做著噤音的動作。“附近全是官爺,你們可別叫喚了,要是引來官府的人就不好了。”
魏氏臉色一僵,看了看四周,果然看見門口有官差探頭。
“張娘子,有人鬧事?”
“沒有,沒有。”張招娣說道,“我娘說話大聲了點,官爺莫見怪。”
官差縮了迴去。
張老三斂了臉上的兇狠神色,鬼鬼祟祟地看著外麵,壓低聲音說道:“你們犯什麽事了?怎麽官差在外麵守著你們?”
“最近城裏混亂,到處都是病人,官爺們讓我們店裏照顧那些病人。諾,那邊排著長隊的全是染上病的。姥姥,姥爺,舅舅,你們可得離他們遠點。”蘇瑤光壓低聲音說道。
“我的天,為什麽讓你們照顧那些病人?那些染上病的人可怕極了。我們村裏就有病人,一個傳一個,每天咳血,嚇人得很啊!”魏氏懼怕地看著那些病人。
這邊的吵鬧引起了排隊之人的注意,他們迴頭看過來。此時她們不是那些打扮精致的夫人和小姐,而是一群被疫病纏身的人,可見那一張張臉色有多可怕。她們就這樣看著魏氏和張老三等人,什麽也不說,把剛才還氣焰囂張的幾個人嚇得夠嗆。
“爹,娘,咱們可不能呆在這裏。這些人染著病,他們整天和病人打交道,誰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染上病了。咱們小寶可不能冒這個險。”
“大丫,我們也不麻煩你們收留了,你給一千兩銀子給我們,我們還是迴鄉下呆著。”張老三改變了原本要留在這裏享福的計劃。
“一千兩?”蘇瑤光驚訝,“姥爺,我們連十兩銀子都沒有,從哪裏找一千兩?”
“這麽大的店鋪,你告訴我們沒銀子?”魏氏尖著嗓子說道,“對麵那鍾蘭花說過了,你們的生意好得很,每天都能掙幾百兩銀子。”
“別說現在了,就算是以前也沒有這麽好的生意。說實話,這段時間我們光是買米糧就花光了所有的錢。我們店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對麵那個鍾蘭花處處和我們作對,把我們的生意都搶光了。她是故意騙你們,讓你們來看我們娘倆的笑話的。對麵那個鍾蘭花害過娘,你們還相信她的話?”
張繼宗的媳婦花氏打量著店裏的陳設。
“我看也是。他們店的生意要是好,怎麽會這麽空?瞧這桌上都有灰了,到處都亂糟糟的。”
花氏是見不得三個大姑子過得好的。張招娣的日子越不好,她的心裏越高興。本來嘛,張家三姐妹就是最卑賤的存在,她才是給張家傳承香火的大功臣。
“既然姥姥姥爺和舅舅舅母來了,瑤光是晚輩,厚著臉皮想向你們借一百兩。”蘇瑤光絞著手指,拘束地說道,“這房租快到期了,馬上就要交一百兩銀子,實在是拿不出來了。我聽說這些年舅舅和舅母掙了不少錢,能不能先借給我們用一下,以後掙了錢再還給你們?”
魏氏、張老三、張繼宗、花氏:“……”
他們是上門要錢的,不是上門散財的,這丫頭莫不是腦子有病,傻了?
張招娣三姐妹在旁邊憋著笑。
“我們沒錢,要是有錢的話還會找你們嗎?”花氏說道,“你剛才說買米糧花光了銀子,意思是說你們有米糧了?”
“現在大米要賣一百文一斤了。這雨不知道會下多久,我們搶了一些在家裏備著。不過,我們也沒剩多少了。”
“那你弄點米麵給我們。”張老三說道,“一百斤。”
“我們自己都沒有一百斤。”張招娣皺眉,“玉米麵倒是還剩了些,玉米麵可以給你們二十斤,大米隻有五斤。”
“你打發叫花子呢?”魏氏說道,“我們可是你爹娘,你孝順我們是應該的。難道你想讓我們這把老骨頭餓死在這個天災之年嗎?”
張繼宗,聽這名字就知道是張家三姐妹的獨苗弟弟。張家爹娘生了三個閨女,好不容易盼來這根獨苗,可以想象他在家裏的地位有多高。
張家嫁出張招娣,得了五兩銀子的彩禮。這筆彩禮給張繼宗交了束修錢,買了一身新衣服以及文房四寶等物,結果沒兩年,他逃課打架,被夫子勸退了。張家嫁出老二張盼娣,就是因為張盼娣那個渣夫是個瓦匠,承諾給他們家建新房子代替彩禮,就這樣把張盼娣賣了。至於嫁老三,那是因為王煥之病重,王家為了衝喜給了二十兩銀子的彩禮,那筆銀子給張繼宗娶了一房媳婦,還添置了三畝好地。
村裏的人都說張家賣女兒發家致富,原本破落的小茅屋變成了現在的幾間大瓦房,就是因為幾個女兒的功勞。聽了這樣的話,張家父母魏氏和張老三把氣撒在三個閨女的身上,說她們反正早晚要嫁人的,嫁誰不是嫁,還故意在外麵說那些難聽的話敗壞家裏的名聲。
這些年來,張家姐妹很少迴娘家,隻有魏氏和張老三派人給她們傳話,說是哪哪兒不舒服的時候,她們才會迴去。當然了,自從張招娣守寡照顧女兒,每次帶女兒迴去連桌子都沒有資格上之後,她幾乎不迴去了。張盼娣更不用說,前些年她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娘家靠不上,她更走不了。另外就是張迎娣,她要留在家裏照顧身體不好的丈夫,更是走不開。
上次張招娣迴了娘家,不僅沒有得到半句關心,還帶迴來一肚子氣,說起來也快一年沒見他們了。他們平日裏也不會想到三個閨女,今日居然找到城裏來了,還準確無誤地找到桃夭坊,看來是從哪裏聽說了他們的事情。
幾人從後院出去,見到了坐在旁邊茶水區滿臉怨憤,像是上門討債的四個大人和一個啼哭不止的孩子。
“爹,娘,繼宗,弟妹,你們怎麽來了?”張招娣滿臉愁苦之色,憂心忡忡地問道。
“咋的,你們在城裏過好日子,爹娘和親弟弟在鄉下都快餓死了,現在上門找你們救濟一下,你們就擺出這副模樣?”魏氏尖著嗓子罵道。
“噓噓……”張招娣焦急地做著噤音的動作。“附近全是官爺,你們可別叫喚了,要是引來官府的人就不好了。”
魏氏臉色一僵,看了看四周,果然看見門口有官差探頭。
“張娘子,有人鬧事?”
“沒有,沒有。”張招娣說道,“我娘說話大聲了點,官爺莫見怪。”
官差縮了迴去。
張老三斂了臉上的兇狠神色,鬼鬼祟祟地看著外麵,壓低聲音說道:“你們犯什麽事了?怎麽官差在外麵守著你們?”
“最近城裏混亂,到處都是病人,官爺們讓我們店裏照顧那些病人。諾,那邊排著長隊的全是染上病的。姥姥,姥爺,舅舅,你們可得離他們遠點。”蘇瑤光壓低聲音說道。
“我的天,為什麽讓你們照顧那些病人?那些染上病的人可怕極了。我們村裏就有病人,一個傳一個,每天咳血,嚇人得很啊!”魏氏懼怕地看著那些病人。
這邊的吵鬧引起了排隊之人的注意,他們迴頭看過來。此時她們不是那些打扮精致的夫人和小姐,而是一群被疫病纏身的人,可見那一張張臉色有多可怕。她們就這樣看著魏氏和張老三等人,什麽也不說,把剛才還氣焰囂張的幾個人嚇得夠嗆。
“爹,娘,咱們可不能呆在這裏。這些人染著病,他們整天和病人打交道,誰知道他們是不是也染上病了。咱們小寶可不能冒這個險。”
“大丫,我們也不麻煩你們收留了,你給一千兩銀子給我們,我們還是迴鄉下呆著。”張老三改變了原本要留在這裏享福的計劃。
“一千兩?”蘇瑤光驚訝,“姥爺,我們連十兩銀子都沒有,從哪裏找一千兩?”
“這麽大的店鋪,你告訴我們沒銀子?”魏氏尖著嗓子說道,“對麵那鍾蘭花說過了,你們的生意好得很,每天都能掙幾百兩銀子。”
“別說現在了,就算是以前也沒有這麽好的生意。說實話,這段時間我們光是買米糧就花光了所有的錢。我們店的生意本來就不好,對麵那個鍾蘭花處處和我們作對,把我們的生意都搶光了。她是故意騙你們,讓你們來看我們娘倆的笑話的。對麵那個鍾蘭花害過娘,你們還相信她的話?”
張繼宗的媳婦花氏打量著店裏的陳設。
“我看也是。他們店的生意要是好,怎麽會這麽空?瞧這桌上都有灰了,到處都亂糟糟的。”
花氏是見不得三個大姑子過得好的。張招娣的日子越不好,她的心裏越高興。本來嘛,張家三姐妹就是最卑賤的存在,她才是給張家傳承香火的大功臣。
“既然姥姥姥爺和舅舅舅母來了,瑤光是晚輩,厚著臉皮想向你們借一百兩。”蘇瑤光絞著手指,拘束地說道,“這房租快到期了,馬上就要交一百兩銀子,實在是拿不出來了。我聽說這些年舅舅和舅母掙了不少錢,能不能先借給我們用一下,以後掙了錢再還給你們?”
魏氏、張老三、張繼宗、花氏:“……”
他們是上門要錢的,不是上門散財的,這丫頭莫不是腦子有病,傻了?
張招娣三姐妹在旁邊憋著笑。
“我們沒錢,要是有錢的話還會找你們嗎?”花氏說道,“你剛才說買米糧花光了銀子,意思是說你們有米糧了?”
“現在大米要賣一百文一斤了。這雨不知道會下多久,我們搶了一些在家裏備著。不過,我們也沒剩多少了。”
“那你弄點米麵給我們。”張老三說道,“一百斤。”
“我們自己都沒有一百斤。”張招娣皺眉,“玉米麵倒是還剩了些,玉米麵可以給你們二十斤,大米隻有五斤。”
“你打發叫花子呢?”魏氏說道,“我們可是你爹娘,你孝順我們是應該的。難道你想讓我們這把老骨頭餓死在這個天災之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