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重商,減賦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雪夜帶刀不帶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滿院子稀奇的物件,諸葛亮又氣又想笑。
說他玩物喪誌吧,每樣東西都還有特殊的用處。
“少主,你該不會是墨家的傳人吧?”諸葛亮看了他一眼,無奈道。
劉禪搖搖頭,依然忙著手上的事情,輕笑道:“早就聽聞諸葛丞相的賢內助師承墨家,機關兵刃、奇技淫巧無一不通,更是秉持非攻兼愛的思想主張,倘若我真是墨家傳人,丞相夫人怎會不知?”
諸葛亮笑了笑,手中羽扇輕搖道:“少主,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以你現在的心智,都比得上朝中那些老狐狸了。”
“丞相這是誇我還是諷刺我?”劉禪將蒸餾酒所用的木架搭好,隨即拍了拍手掌的灰塵。
“我哪敢諷刺少主。”停頓片刻,諸葛亮緩步來到劉禪麵前,輕聲問道:“少主不妨猜猜,子龍將軍和孟起將軍,誰先尋到的關將軍?”
劉禪目光一跳,吃驚道:“關二叔有下落了?”
諸葛亮笑著點點頭:“子龍將軍自江州出發,沿山路繞道荊州,最先抵達襄樊戰場,尋到了關將軍。”
“兩人在哪裏匯合的?”劉禪繼續問道。
諸葛亮複雜的看了他一眼,緩緩道:“麥城。”
聞言,劉禪重重地歎了口氣:“果然,關二叔最終還是敗走麥城。”
“關將軍雖神勇,但前有魏兵追擊,後有吳兵堵截,被死死圍困在麥城。幸好子龍將軍兵貴神速,若是再晚半天,關將軍恐怕性命難保。”諸葛亮唏噓道。
劉禪的心頭有些恍惚,這一世,關羽雖說還是兵敗麥城,但至少他活了下來。
那麽曆史會不會因此被改寫呢?
劉備還會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借關羽之仇,發動夷陵之戰呢?
這一係列會不會引發新的蝴蝶效應?
看著少年嘴角處那若隱若現的笑容,諸葛亮出聲道:“少主籌算的沒錯,上庸城的劉封和孟達並沒有出兵救援關將軍,我已派馬孟起將軍入駐上庸,接管城防,劉封和孟達正被押解來成都的路上。”
劉禪點點頭,淡笑道:“如此甚好,至少上庸城暫時落不到曹操手中。”
諸葛亮點頭,停頓片刻,持扇抱拳道:“少主算無遺策,主公後繼有人,亮為蜀漢賀,為天下賀!”
劉禪眨巴了下眼睛,沒想到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竟然也會拍馬屁?
而且拍的還是蜀漢後主的馬屁!
真他麽的爽!
“丞相,你不要這樣,我會臉紅的...”劉禪露出一抹嬌羞的表情,引得諸葛亮滿臉嫌棄。
諸葛亮清了清嗓子,神色立刻恢複正常。
他瞟了劉禪一眼,眸子深處閃過敬佩之色,隨即心頭微動,趁機道:“蜀漢失荊州後,少主如何看這天下局勢?”
劉禪目光閃動,笑著道:“丞相考驗我?”
“不敢,閑談而已。”諸葛亮語調悠揚,“主公將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作為此生的理想,但荊襄的丟失間接代表了理想破滅,主公定然大失所痛!”
“那丞相覺得,蜀漢接下來該如何?”劉禪輕飄飄地將皮球踢了迴去。
“無非就兩種選擇方式,戰與和。”諸葛亮微仰著頭,視線穿過蕭瑟稀疏的樹葉,凝望向湛藍的天空,許久後,緩緩收迴目光,輕聲道:“戰,便代表以一敵二,出漢中以伐曹魏,攻荊州以圖江東。”
“和,則再次聯盟江東,據守巴蜀,勵精圖治,以待來時,聯手抗曹。”
諸葛亮深深地看了劉禪一眼,笑著問道:“以少主之見,接下來蜀漢該戰還是和?”
劉禪鎮定地迴視著他的目光,醞釀了下情緒,沉聲道:“丞相你也看到了,江東乃鼠目寸光之輩,與之聯盟,來日必遭反噬;曹魏乃豺狼虎豹,困守巴蜀亦絕不可行,唯有以戰代守,方能找到蜀漢的未來。”
“所以,我的想法是...”
“戰!”
“縱然以一敵二,那又如何?”
諸葛亮眸色幽深,歎道:“以一敵二,談何容易,少主你可知上位者一念,關係著我蜀漢數萬將士的性命?”
劉禪的目光變得如同冰針般冷冽,聲音不帶任何溫度:“在這弱肉強食、強國林立的時代,弱小本身來說就是罪,大漢十三州,曹魏已獨占九州,孫權則占有三州,而我們僅剩下易守難攻的益州。”
“倘若我等困守巴蜀,毫無進取之心,來日必然會被曹魏與東吳蠶食,到那時父王匡扶漢室的理想可就真的破滅了。”
諸葛亮心頭一凜,不由得升起敬佩之心。
蜀漢後主未及弱冠,便有如此見地,待來日風雲化龍,又會走到何種地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蜀漢想要匡扶漢室,必須勤兵簡政,變法圖新,對外疆域上不可再割讓妥協,凡戰必戰,對內鼓勵農桑,重視商賈,輕徭薄賦...”
“等等。”諸葛亮心神微怔,忍不住打斷道:“少主你剛才說...變法圖新?重視商賈?”
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商人地位低下,根本不受士族和讀書人的待見。
東漢末年,官商勾結,賣官求爵之事屢禁不止,朝廷為杜絕此類事件,明令禁止商人不得從政,借此打壓商人地位。
士農工商,這四個字並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商人的地位甚至都跟奴仆對等。
也難怪諸葛亮驚訝,劉禪想提高商人地位,重視商賈之道,對於蜀漢甚至整個國家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
“變法重商,是要死人的。”諸葛亮呢喃道。
“丞相,在我蜀漢人口當中,權貴和世族僅占總人口的兩三成,可他們卻掌握了七八成的財富和權勢,百姓過得清苦,他們卻逍遙自在...”
“重視商業,便意味著從這些吸血的士族權貴身上,搜刮出一兩成的財富,將其用之於民,還之於民,如此百姓安之樂業,民殷國富,何樂而不為?”
秋風拂過,枯黃的落葉在空中搖曳,少年伸出手掌,任由樹葉落在掌心中。
少年不信命,也不信邪。
老天既然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他總要為這個世界的布衣百姓做些什麽。
劉禪的話異常震撼,諸葛亮臉色微變,輕聲道:“可是少主,你這般做,會損害權貴世家的利益,他們是不會放過你的...”
劉禪與諸葛亮相互對視,半晌後,前者緩緩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知道,削弱世家勢力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而我,將會用一生去追尋它,去改變它。”
少年負手而立,他自己都不知道,肩頭上不知何時停落了一片樹葉。
說他玩物喪誌吧,每樣東西都還有特殊的用處。
“少主,你該不會是墨家的傳人吧?”諸葛亮看了他一眼,無奈道。
劉禪搖搖頭,依然忙著手上的事情,輕笑道:“早就聽聞諸葛丞相的賢內助師承墨家,機關兵刃、奇技淫巧無一不通,更是秉持非攻兼愛的思想主張,倘若我真是墨家傳人,丞相夫人怎會不知?”
諸葛亮笑了笑,手中羽扇輕搖道:“少主,我現在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以你現在的心智,都比得上朝中那些老狐狸了。”
“丞相這是誇我還是諷刺我?”劉禪將蒸餾酒所用的木架搭好,隨即拍了拍手掌的灰塵。
“我哪敢諷刺少主。”停頓片刻,諸葛亮緩步來到劉禪麵前,輕聲問道:“少主不妨猜猜,子龍將軍和孟起將軍,誰先尋到的關將軍?”
劉禪目光一跳,吃驚道:“關二叔有下落了?”
諸葛亮笑著點點頭:“子龍將軍自江州出發,沿山路繞道荊州,最先抵達襄樊戰場,尋到了關將軍。”
“兩人在哪裏匯合的?”劉禪繼續問道。
諸葛亮複雜的看了他一眼,緩緩道:“麥城。”
聞言,劉禪重重地歎了口氣:“果然,關二叔最終還是敗走麥城。”
“關將軍雖神勇,但前有魏兵追擊,後有吳兵堵截,被死死圍困在麥城。幸好子龍將軍兵貴神速,若是再晚半天,關將軍恐怕性命難保。”諸葛亮唏噓道。
劉禪的心頭有些恍惚,這一世,關羽雖說還是兵敗麥城,但至少他活了下來。
那麽曆史會不會因此被改寫呢?
劉備還會不會像曆史上那樣,借關羽之仇,發動夷陵之戰呢?
這一係列會不會引發新的蝴蝶效應?
看著少年嘴角處那若隱若現的笑容,諸葛亮出聲道:“少主籌算的沒錯,上庸城的劉封和孟達並沒有出兵救援關將軍,我已派馬孟起將軍入駐上庸,接管城防,劉封和孟達正被押解來成都的路上。”
劉禪點點頭,淡笑道:“如此甚好,至少上庸城暫時落不到曹操手中。”
諸葛亮點頭,停頓片刻,持扇抱拳道:“少主算無遺策,主公後繼有人,亮為蜀漢賀,為天下賀!”
劉禪眨巴了下眼睛,沒想到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竟然也會拍馬屁?
而且拍的還是蜀漢後主的馬屁!
真他麽的爽!
“丞相,你不要這樣,我會臉紅的...”劉禪露出一抹嬌羞的表情,引得諸葛亮滿臉嫌棄。
諸葛亮清了清嗓子,神色立刻恢複正常。
他瞟了劉禪一眼,眸子深處閃過敬佩之色,隨即心頭微動,趁機道:“蜀漢失荊州後,少主如何看這天下局勢?”
劉禪目光閃動,笑著道:“丞相考驗我?”
“不敢,閑談而已。”諸葛亮語調悠揚,“主公將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作為此生的理想,但荊襄的丟失間接代表了理想破滅,主公定然大失所痛!”
“那丞相覺得,蜀漢接下來該如何?”劉禪輕飄飄地將皮球踢了迴去。
“無非就兩種選擇方式,戰與和。”諸葛亮微仰著頭,視線穿過蕭瑟稀疏的樹葉,凝望向湛藍的天空,許久後,緩緩收迴目光,輕聲道:“戰,便代表以一敵二,出漢中以伐曹魏,攻荊州以圖江東。”
“和,則再次聯盟江東,據守巴蜀,勵精圖治,以待來時,聯手抗曹。”
諸葛亮深深地看了劉禪一眼,笑著問道:“以少主之見,接下來蜀漢該戰還是和?”
劉禪鎮定地迴視著他的目光,醞釀了下情緒,沉聲道:“丞相你也看到了,江東乃鼠目寸光之輩,與之聯盟,來日必遭反噬;曹魏乃豺狼虎豹,困守巴蜀亦絕不可行,唯有以戰代守,方能找到蜀漢的未來。”
“所以,我的想法是...”
“戰!”
“縱然以一敵二,那又如何?”
諸葛亮眸色幽深,歎道:“以一敵二,談何容易,少主你可知上位者一念,關係著我蜀漢數萬將士的性命?”
劉禪的目光變得如同冰針般冷冽,聲音不帶任何溫度:“在這弱肉強食、強國林立的時代,弱小本身來說就是罪,大漢十三州,曹魏已獨占九州,孫權則占有三州,而我們僅剩下易守難攻的益州。”
“倘若我等困守巴蜀,毫無進取之心,來日必然會被曹魏與東吳蠶食,到那時父王匡扶漢室的理想可就真的破滅了。”
諸葛亮心頭一凜,不由得升起敬佩之心。
蜀漢後主未及弱冠,便有如此見地,待來日風雲化龍,又會走到何種地步?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蜀漢想要匡扶漢室,必須勤兵簡政,變法圖新,對外疆域上不可再割讓妥協,凡戰必戰,對內鼓勵農桑,重視商賈,輕徭薄賦...”
“等等。”諸葛亮心神微怔,忍不住打斷道:“少主你剛才說...變法圖新?重視商賈?”
在這個階級分明的時代,商人地位低下,根本不受士族和讀書人的待見。
東漢末年,官商勾結,賣官求爵之事屢禁不止,朝廷為杜絕此類事件,明令禁止商人不得從政,借此打壓商人地位。
士農工商,這四個字並不是簡單的說說而已,從某些角度上來說,商人的地位甚至都跟奴仆對等。
也難怪諸葛亮驚訝,劉禪想提高商人地位,重視商賈之道,對於蜀漢甚至整個國家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
“變法重商,是要死人的。”諸葛亮呢喃道。
“丞相,在我蜀漢人口當中,權貴和世族僅占總人口的兩三成,可他們卻掌握了七八成的財富和權勢,百姓過得清苦,他們卻逍遙自在...”
“重視商業,便意味著從這些吸血的士族權貴身上,搜刮出一兩成的財富,將其用之於民,還之於民,如此百姓安之樂業,民殷國富,何樂而不為?”
秋風拂過,枯黃的落葉在空中搖曳,少年伸出手掌,任由樹葉落在掌心中。
少年不信命,也不信邪。
老天既然讓他來到這個世界,他總要為這個世界的布衣百姓做些什麽。
劉禪的話異常震撼,諸葛亮臉色微變,輕聲道:“可是少主,你這般做,會損害權貴世家的利益,他們是不會放過你的...”
劉禪與諸葛亮相互對視,半晌後,前者緩緩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知道,削弱世家勢力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而我,將會用一生去追尋它,去改變它。”
少年負手而立,他自己都不知道,肩頭上不知何時停落了一片樹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