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從此再無建安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雪夜帶刀不帶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將血衣衛分成九支小隊,每支隊伍九到十人,領頭的擔任校尉。
徒手攀援,囚水渡河,高山拉練,殺人技巧,戰術解析……
總之後世特種兵所訓練的科目,劉禪全給來了一遍。
在這個時代,軍中從來都不缺特種精銳,曹操的虎豹騎,劉備的白毦兵,孫權的解煩衛,諸葛亮的無當飛軍,都是三國時期響當當的特種精銳部隊。
強大的諸侯雖被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但那些精銳部隊的名號,在曆史上卻保留了下來。
誠如高順的陷陣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袁紹的先登營,董卓的飛熊軍。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想要在戰場上活下去,就要付出比常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
……
……
時間來到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曹操去世,嫡長子曹丕從鄴城趕往洛陽,繼承魏王爵位。
同月,曹丕改建安年號為延康。
從此,再無建安年號,隻留存建安風骨。
為加強王權統治,誌得意滿的曹丕開始製衡朝堂內部權力,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籠絡扶持屬於自己的勢力,打擊排除異己,手腕之強勢令人瞠目。
與此同時,漢中王宮,昭明殿。
劉備連夜召集諸葛亮、法正、李嚴、關羽等重臣到昭明殿覲見議事。
眾人到齊後,發現劉備獨自坐在大殿中,目光低沉,麵色殷紅,似是喝了很多酒。
劉備將斥候傳來的信件扔給了他們,神情落寞道:“曹操...薨逝了!”
眾人傳閱信件後,神色頓時精彩起來。
諸葛亮垂下頭,一言不發,李嚴白眉微挑,神色愕然,關羽紅臉微凝,略帶感懷,唯獨法正身子不由得激動的顫抖起來。
“主公,好機會啊,此乃北伐的大好時機,趁曹魏主位更替之際,我等當揮師北進,橫掃雍涼,直奔長安。”法正握緊拳頭,高聲道。
劉備麵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挑眉道:“北伐?”
畢竟是相處多年的君臣,法正從劉備眼底落寞的表情中,讀到了不一樣的信號。
是的,劉備猶豫了。
“北伐與否容日後再議,孤現在擔心的是獻帝...”劉備那張蒼老暗淡的臉龐,仿佛籠罩了一層冰霜。
諸葛亮抬起頭,謹慎道:“主公的意思是...”
劉備目光閃過一絲疲憊,滄桑的眸子深處盡是憂慮:“曹操薨逝,曹丕成為新一代的魏王。孤曾聽聞這曹子桓心胸狹隘,刻薄寡恩,缺乏氣度和容人之量,孤擔心他做了魏王後,會覬覦獻帝的帝位。”
諸葛亮苦澀一笑,漢獻帝在人家手上,廢立與否都在曹丕一念之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法正看了劉備一眼,眸底閃過狡黠之色,隨即他躬身直言道:“不知主公...可有意這帝位?”
話音剛落,眾人的瞳孔當即猛得一縮,神情大為震撼。
這法孝直...當真什麽都敢說啊!
劉備神色陰沉,目光森然:“你是想讓孤千夫所指嗎?”
法正渾若未聞,聲音低沉,繼續說道:“依曹丕的性情,廢帝篡漢是遲早的事兒,論野心他比曹操更甚,論心胸城府,他不及曹操十之二三,倘若北方世家以帝位許以利益誘惑,偷取天位亦無不可。”
此時,殿內君臣的神情由震驚漸漸轉為凝重。
“一旦曹丕稱帝,如同漢賊王莽般更姓改物,竊取大漢神器,王上也必須另做打算,重修大漢社稷。”法正躬身道。
劉備臉色鐵青,抿著唇坐在主位,身軀氣得瑟瑟發抖,陰冷的目光如同殺人般盯著法正,齒縫裏冷冷蹦出兩個字:“閉嘴...”
諸葛亮與李嚴相互對視一眼,眼神深處彼此傳遞著同樣的信號。
這法正...也太心急了吧?
見劉備已到達暴怒的邊緣,法正悻悻選擇了閉嘴。
他是耿直的諫臣,但他並不傻。
老虎的胡須能不能摸,試探一遍就知道了,倘若不知好歹再在劉備的雷區反複蹦躂,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今日法正目的已經達到,“稱帝”兩個字從現在開始,便會如同種子般,在劉備的心中生根發芽。
見法正不再說話,劉備的臉色這才有所緩和,旋即歎息道:“曹孟德薨逝,孤本應歡喜雀躍,醉酒當歌,但不知為何,孤卻高興不起來。”
“他是孤此生最敬重的對手,當年孤與曹阿瞞煮酒論英雄,他便曾說過,天下英雄盡是土雞芻狗,當今天下能稱‘英雄’者,唯他與孤耳!”
“現在來看,確實如此。”
這並不是劉備自誇,天下三分後,坐擁王位的唯有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
何謂英雄?
曹操曾說過: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誌。
孫權背刺盟友,毫無誠信,乃目光短淺的鼠輩,靠父兄接管江東基業,卻難以寸進,稱不上英雄。
那天下英雄誰敵手?
唯有曹操和劉備。
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正麵開戰,老將黃忠斬殺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於正麵擊潰曹操。
這般戰績,可不是合肥送人頭的孫十萬能比的。
如今曹操比劉備早一步仙逝,可見劉備內心的失落感。
“孤有意派出使節前往洛陽吊喪,諸位意下如何?”劉備環視眾人,詢問道。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向來耿直進諫的法正也不說話了。
見諸葛亮等人沉默,劉備再次沉聲問道:“眾卿可有異議?”
片刻,諸葛亮開口了,搖著羽扇試探性問道:“主公,這個決意...是否多此一舉?”
劉備眼皮都不抬,緩緩道:“孤遣使前往洛陽吊唁,一是想送曹孟德最後一程,不枉孤與他惺惺相惜多年,二是東征在即,孤想與曹魏修好。”
“與曹丕修好?”諸葛亮略感詫異,隨即苦笑道:“主公雖有此心,但那曹丕未必領情。”
“那是他的事。”劉備冷笑道。
諸葛亮無奈,隻好手持羽扇躬身道:“主公,還望三思。”
“丞相,孤已經三思過了,勿須再勸。”劉備神色有些不耐。
諸葛亮暗暗瞥了法正一眼,示意法正說句話表表態。
誰知法正竟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暗示,扭頭看向了別處……
徒手攀援,囚水渡河,高山拉練,殺人技巧,戰術解析……
總之後世特種兵所訓練的科目,劉禪全給來了一遍。
在這個時代,軍中從來都不缺特種精銳,曹操的虎豹騎,劉備的白毦兵,孫權的解煩衛,諸葛亮的無當飛軍,都是三國時期響當當的特種精銳部隊。
強大的諸侯雖被淹沒在曆史的塵埃中,但那些精銳部隊的名號,在曆史上卻保留了下來。
誠如高順的陷陣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袁紹的先登營,董卓的飛熊軍。
在這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想要在戰場上活下去,就要付出比常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
……
……
時間來到建安二十五年三月,曹操去世,嫡長子曹丕從鄴城趕往洛陽,繼承魏王爵位。
同月,曹丕改建安年號為延康。
從此,再無建安年號,隻留存建安風骨。
為加強王權統治,誌得意滿的曹丕開始製衡朝堂內部權力,任命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禦史大夫,籠絡扶持屬於自己的勢力,打擊排除異己,手腕之強勢令人瞠目。
與此同時,漢中王宮,昭明殿。
劉備連夜召集諸葛亮、法正、李嚴、關羽等重臣到昭明殿覲見議事。
眾人到齊後,發現劉備獨自坐在大殿中,目光低沉,麵色殷紅,似是喝了很多酒。
劉備將斥候傳來的信件扔給了他們,神情落寞道:“曹操...薨逝了!”
眾人傳閱信件後,神色頓時精彩起來。
諸葛亮垂下頭,一言不發,李嚴白眉微挑,神色愕然,關羽紅臉微凝,略帶感懷,唯獨法正身子不由得激動的顫抖起來。
“主公,好機會啊,此乃北伐的大好時機,趁曹魏主位更替之際,我等當揮師北進,橫掃雍涼,直奔長安。”法正握緊拳頭,高聲道。
劉備麵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挑眉道:“北伐?”
畢竟是相處多年的君臣,法正從劉備眼底落寞的表情中,讀到了不一樣的信號。
是的,劉備猶豫了。
“北伐與否容日後再議,孤現在擔心的是獻帝...”劉備那張蒼老暗淡的臉龐,仿佛籠罩了一層冰霜。
諸葛亮抬起頭,謹慎道:“主公的意思是...”
劉備目光閃過一絲疲憊,滄桑的眸子深處盡是憂慮:“曹操薨逝,曹丕成為新一代的魏王。孤曾聽聞這曹子桓心胸狹隘,刻薄寡恩,缺乏氣度和容人之量,孤擔心他做了魏王後,會覬覦獻帝的帝位。”
諸葛亮苦澀一笑,漢獻帝在人家手上,廢立與否都在曹丕一念之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法正看了劉備一眼,眸底閃過狡黠之色,隨即他躬身直言道:“不知主公...可有意這帝位?”
話音剛落,眾人的瞳孔當即猛得一縮,神情大為震撼。
這法孝直...當真什麽都敢說啊!
劉備神色陰沉,目光森然:“你是想讓孤千夫所指嗎?”
法正渾若未聞,聲音低沉,繼續說道:“依曹丕的性情,廢帝篡漢是遲早的事兒,論野心他比曹操更甚,論心胸城府,他不及曹操十之二三,倘若北方世家以帝位許以利益誘惑,偷取天位亦無不可。”
此時,殿內君臣的神情由震驚漸漸轉為凝重。
“一旦曹丕稱帝,如同漢賊王莽般更姓改物,竊取大漢神器,王上也必須另做打算,重修大漢社稷。”法正躬身道。
劉備臉色鐵青,抿著唇坐在主位,身軀氣得瑟瑟發抖,陰冷的目光如同殺人般盯著法正,齒縫裏冷冷蹦出兩個字:“閉嘴...”
諸葛亮與李嚴相互對視一眼,眼神深處彼此傳遞著同樣的信號。
這法正...也太心急了吧?
見劉備已到達暴怒的邊緣,法正悻悻選擇了閉嘴。
他是耿直的諫臣,但他並不傻。
老虎的胡須能不能摸,試探一遍就知道了,倘若不知好歹再在劉備的雷區反複蹦躂,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今日法正目的已經達到,“稱帝”兩個字從現在開始,便會如同種子般,在劉備的心中生根發芽。
見法正不再說話,劉備的臉色這才有所緩和,旋即歎息道:“曹孟德薨逝,孤本應歡喜雀躍,醉酒當歌,但不知為何,孤卻高興不起來。”
“他是孤此生最敬重的對手,當年孤與曹阿瞞煮酒論英雄,他便曾說過,天下英雄盡是土雞芻狗,當今天下能稱‘英雄’者,唯他與孤耳!”
“現在來看,確實如此。”
這並不是劉備自誇,天下三分後,坐擁王位的唯有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
何謂英雄?
曹操曾說過: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誌。
孫權背刺盟友,毫無誠信,乃目光短淺的鼠輩,靠父兄接管江東基業,卻難以寸進,稱不上英雄。
那天下英雄誰敵手?
唯有曹操和劉備。
漢中之戰,劉備與曹操正麵開戰,老將黃忠斬殺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淵,於正麵擊潰曹操。
這般戰績,可不是合肥送人頭的孫十萬能比的。
如今曹操比劉備早一步仙逝,可見劉備內心的失落感。
“孤有意派出使節前往洛陽吊喪,諸位意下如何?”劉備環視眾人,詢問道。
眾人相互對視一眼,向來耿直進諫的法正也不說話了。
見諸葛亮等人沉默,劉備再次沉聲問道:“眾卿可有異議?”
片刻,諸葛亮開口了,搖著羽扇試探性問道:“主公,這個決意...是否多此一舉?”
劉備眼皮都不抬,緩緩道:“孤遣使前往洛陽吊唁,一是想送曹孟德最後一程,不枉孤與他惺惺相惜多年,二是東征在即,孤想與曹魏修好。”
“與曹丕修好?”諸葛亮略感詫異,隨即苦笑道:“主公雖有此心,但那曹丕未必領情。”
“那是他的事。”劉備冷笑道。
諸葛亮無奈,隻好手持羽扇躬身道:“主公,還望三思。”
“丞相,孤已經三思過了,勿須再勸。”劉備神色有些不耐。
諸葛亮暗暗瞥了法正一眼,示意法正說句話表表態。
誰知法正竟沒有理會諸葛亮的暗示,扭頭看向了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