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查抄郤家
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 作者:雪夜帶刀不帶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0章 查抄郤家
巴郡之亂,根在江州。
伴隨著江州叛亂平定,冬日裏凜冽的暴雪終於停歇。
這場禍亂如洶湧的暗流,攪得民生不寧,朝堂震動,如今漸漸恢複了平靜。
剿滅叛軍後,劉禪親自坐鎮江州,徹查這樁驚天大案。
種種證據表明,郤家就是煽動難民謀反的始作俑者。
很快,郤家上下千餘口人被全部捉拿,郤府往日的富貴榮華,如今隻剩下荒蕪和死寂。
江州都督府內,劉禪坐在案前,眉頭緊鎖,麵前的燭火忽明忽暗,映照出他那凝重的臉龐。
郤府已被查抄,如今擺在他麵前的,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該如何處置郤家?
主謀郤揖和郤術造反,定然必死無疑,但郤家其餘的婦孺孩童呢?
他們很多人是無辜的,若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的全殺了,是否太過殘忍了些?
君王的手段向來是殘忍的,但作為穿越者的劉禪,內心深處總有些憐憫之心,誅族這種事情,他不想去做,也不願去做,有傷天和。
但這件事不一樣。
倘若隻是懲處郤揖和郤術這兩個罪魁禍首,對於其他世家大族而言,不過是隔靴撓癢,達不到震懾的效果。
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帝王的手段不痛不癢,帝王之怒不過如此,日後行事便會更加肆無忌憚。
劉禪的內心陷入了掙紮,不知過了多久,終於他緩緩抬頭,眼神深處閃過一抹淩厲和決絕。
所謂亂世當用重典,若想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君王,這一步他必須得邁出,絕不能有婦人之仁,去當聖母。
以他如今的年齡和資曆,若不采取雷霆手段,根本無法震懾朝中那些老狐狸,也難以壓製世家大族勢力。
站在窗前,劉禪的神色逐漸變得堅定,他拿起寫好的聖諭,緊緊握在手中,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紹先!”許久,劉禪朝著屋外大聲喊道。
霍弋聞聲來到劉禪身前,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劉禪看了他一眼,將手中的聖諭遞到他的手中,隨即沉聲道:“郤家不顧民生,以下犯上,意圖謀反,朕決定誅其三族,以儆效尤,這是手諭。”
霍弋瞳孔微縮,連忙從劉禪手中接過。
誅族。
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背後意味著什麽,霍弋心裏比誰都清楚。
跟劉禪相處了這麽久,他還是第一次見劉禪這般, 雖然臉上表現不出任何的怒意,但骨子裏卻恨透了這些世家。
帝王一怒,血流千裏。
皇權與世家的爭鬥,向來都是殘酷無情,一旦發難,便是你死我活。
這次劉禪借此事痛下殺手,便是要向所有蜀中的世家大族表明一個態度。
皇權,不可侵犯!
觸君王逆鱗者,死!
將郤家誅族,蜀中其餘世族必定聞風喪膽,再也生不出半分忤逆之心。
“遵令!”
霍弋鄭重抱拳,他似乎明白劉禪這麽做的目的,接過聖諭之時,眼神深處殺機盡顯。
短短兩日時間,江州城風雲湧動,殺機凜然。
首先各個城門口張貼布告,向江州父老宣告郤家的犯罪事實,然後借用儒生名士製造輿論,細數郤家的各個罪名,最後歡迎百姓農戶舉報郤家曾經所犯下的罪證。
最終,郤家謀反的罪證由起初的七八條,最終積攢至上百餘條。
至於這些罪證是真是假,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劉禪需要一個誅族的理由。
而這些罪證,就是劉禪殺人的理由。
一時間,郤家如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在蜀中百姓和世子的眼中,郤家就是黑心門閥,死一萬次都不足惜的那種。
有了輿論的加持,劉禪不再猶豫,直接頒布旨意,細數郤家十六條罪狀,昭告天下。
“詔曰:朕聞治國之道,首在安民,戡亂之策,貴乎明刑...”
“茲查有江州郤氏一族,恃寵而驕,罔顧律法,橫行江州,欺壓良善,侵吞賑糧錢財,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更敢蓄意謀反,起兵生事…”
“實乃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依《蜀科》律法,郤、杜兩家犯重大謀逆罪,依律當誅三族,主犯郤揖、郤術、杜衡三人於兩日後梟首示眾,其餘族人七日後問斬,兩家所有家產悉數查抄充公…“
“凡涉事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徹查嚴辦,江州都督李嚴怠政失察,貶為庶民…”
“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此道旨意一出,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顯然,郤家謀反一案,徹底觸動了劉禪的禁忌,故而要大開殺戒。
江州百姓拍手稱快,畢竟除掉了郤家這個毒瘤,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有人歡喜有人憂,蜀中其餘世家聞風膽寒,他們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少年帝王,竟有如此強勢手段。
經曆過此事後,蜀中世家也逐漸試探到了劉禪的底線。
七日後,伴隨著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落地,江州之亂終於畫上了句號。
又過了幾日,天氣逐漸轉暖,冰雪融化,劉禪也是感受到了春日的氣息,萬物複蘇的時節來臨。
在此期間,賑濟的糧食全部到位,江州難民不用再受顛沛流離之苦。
此外,劉禪組織江州兵士下鄉,幫助百姓春耕,搶翻凍土,另外劉禪親自找到江州幾個有名望的宿老,提出以工代賑的政策,臨時沒有活計的農戶,可以用勞動換取報酬,以度過暫時的難關。
總之,大家攜手共進,患難與共,共同度過這個災年。
......
劉禪正坐在江州都督府的庭院中,悠閑地曬著太陽。
大災過後,萬裏晴空,冰雪化凍,到處都是鳥語花香。
“董大人近幾日都要忙瘋了,你坐在這裏倒是悠閑...”張星彩含笑朝著劉禪走來。
劉禪聳了聳肩,不鹹不淡地道:“他是新任的江州都督,他要是不忙,朕該懷疑他貪汙受賄了...”
張星彩在他的身旁盈盈而坐,瞥向他道:“如今江州大災已定,我們何時返迴成都?”
“說來...我們來成都已有半月,再不迴去相父該等著急了。”劉禪想了想,笑著道,“明日吧,明日我們啟程,迴成都!”
巴郡之亂,根在江州。
伴隨著江州叛亂平定,冬日裏凜冽的暴雪終於停歇。
這場禍亂如洶湧的暗流,攪得民生不寧,朝堂震動,如今漸漸恢複了平靜。
剿滅叛軍後,劉禪親自坐鎮江州,徹查這樁驚天大案。
種種證據表明,郤家就是煽動難民謀反的始作俑者。
很快,郤家上下千餘口人被全部捉拿,郤府往日的富貴榮華,如今隻剩下荒蕪和死寂。
江州都督府內,劉禪坐在案前,眉頭緊鎖,麵前的燭火忽明忽暗,映照出他那凝重的臉龐。
郤府已被查抄,如今擺在他麵前的,還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該如何處置郤家?
主謀郤揖和郤術造反,定然必死無疑,但郤家其餘的婦孺孩童呢?
他們很多人是無辜的,若不分青紅皂白,一股腦的全殺了,是否太過殘忍了些?
君王的手段向來是殘忍的,但作為穿越者的劉禪,內心深處總有些憐憫之心,誅族這種事情,他不想去做,也不願去做,有傷天和。
但這件事不一樣。
倘若隻是懲處郤揖和郤術這兩個罪魁禍首,對於其他世家大族而言,不過是隔靴撓癢,達不到震懾的效果。
反而會讓他們覺得帝王的手段不痛不癢,帝王之怒不過如此,日後行事便會更加肆無忌憚。
劉禪的內心陷入了掙紮,不知過了多久,終於他緩緩抬頭,眼神深處閃過一抹淩厲和決絕。
所謂亂世當用重典,若想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君王,這一步他必須得邁出,絕不能有婦人之仁,去當聖母。
以他如今的年齡和資曆,若不采取雷霆手段,根本無法震懾朝中那些老狐狸,也難以壓製世家大族勢力。
站在窗前,劉禪的神色逐漸變得堅定,他拿起寫好的聖諭,緊緊握在手中,一時間竟有些恍惚。
“紹先!”許久,劉禪朝著屋外大聲喊道。
霍弋聞聲來到劉禪身前,抱拳道:“陛下有何吩咐?”
劉禪看了他一眼,將手中的聖諭遞到他的手中,隨即沉聲道:“郤家不顧民生,以下犯上,意圖謀反,朕決定誅其三族,以儆效尤,這是手諭。”
霍弋瞳孔微縮,連忙從劉禪手中接過。
誅族。
這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背後意味著什麽,霍弋心裏比誰都清楚。
跟劉禪相處了這麽久,他還是第一次見劉禪這般, 雖然臉上表現不出任何的怒意,但骨子裏卻恨透了這些世家。
帝王一怒,血流千裏。
皇權與世家的爭鬥,向來都是殘酷無情,一旦發難,便是你死我活。
這次劉禪借此事痛下殺手,便是要向所有蜀中的世家大族表明一個態度。
皇權,不可侵犯!
觸君王逆鱗者,死!
將郤家誅族,蜀中其餘世族必定聞風喪膽,再也生不出半分忤逆之心。
“遵令!”
霍弋鄭重抱拳,他似乎明白劉禪這麽做的目的,接過聖諭之時,眼神深處殺機盡顯。
短短兩日時間,江州城風雲湧動,殺機凜然。
首先各個城門口張貼布告,向江州父老宣告郤家的犯罪事實,然後借用儒生名士製造輿論,細數郤家的各個罪名,最後歡迎百姓農戶舉報郤家曾經所犯下的罪證。
最終,郤家謀反的罪證由起初的七八條,最終積攢至上百餘條。
至於這些罪證是真是假,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劉禪需要一個誅族的理由。
而這些罪證,就是劉禪殺人的理由。
一時間,郤家如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在蜀中百姓和世子的眼中,郤家就是黑心門閥,死一萬次都不足惜的那種。
有了輿論的加持,劉禪不再猶豫,直接頒布旨意,細數郤家十六條罪狀,昭告天下。
“詔曰:朕聞治國之道,首在安民,戡亂之策,貴乎明刑...”
“茲查有江州郤氏一族,恃寵而驕,罔顧律法,橫行江州,欺壓良善,侵吞賑糧錢財,致使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更敢蓄意謀反,起兵生事…”
“實乃人神共憤,天理難容…“
“依《蜀科》律法,郤、杜兩家犯重大謀逆罪,依律當誅三族,主犯郤揖、郤術、杜衡三人於兩日後梟首示眾,其餘族人七日後問斬,兩家所有家產悉數查抄充公…“
“凡涉事官員,無論官職大小,一律徹查嚴辦,江州都督李嚴怠政失察,貶為庶民…”
“布告天下,鹹使聞之。”
此道旨意一出,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很顯然,郤家謀反一案,徹底觸動了劉禪的禁忌,故而要大開殺戒。
江州百姓拍手稱快,畢竟除掉了郤家這個毒瘤,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有人歡喜有人憂,蜀中其餘世家聞風膽寒,他們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少年帝王,竟有如此強勢手段。
經曆過此事後,蜀中世家也逐漸試探到了劉禪的底線。
七日後,伴隨著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落地,江州之亂終於畫上了句號。
又過了幾日,天氣逐漸轉暖,冰雪融化,劉禪也是感受到了春日的氣息,萬物複蘇的時節來臨。
在此期間,賑濟的糧食全部到位,江州難民不用再受顛沛流離之苦。
此外,劉禪組織江州兵士下鄉,幫助百姓春耕,搶翻凍土,另外劉禪親自找到江州幾個有名望的宿老,提出以工代賑的政策,臨時沒有活計的農戶,可以用勞動換取報酬,以度過暫時的難關。
總之,大家攜手共進,患難與共,共同度過這個災年。
......
劉禪正坐在江州都督府的庭院中,悠閑地曬著太陽。
大災過後,萬裏晴空,冰雪化凍,到處都是鳥語花香。
“董大人近幾日都要忙瘋了,你坐在這裏倒是悠閑...”張星彩含笑朝著劉禪走來。
劉禪聳了聳肩,不鹹不淡地道:“他是新任的江州都督,他要是不忙,朕該懷疑他貪汙受賄了...”
張星彩在他的身旁盈盈而坐,瞥向他道:“如今江州大災已定,我們何時返迴成都?”
“說來...我們來成都已有半月,再不迴去相父該等著急了。”劉禪想了想,笑著道,“明日吧,明日我們啟程,迴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