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天剛朦朦亮,
仲權從學院來到基爾碼頭,
蒂娜已經在碼頭等待,
見到蒂娜,
仲權抱起蒂娜做著親昵的動作,
隨著一聲
丟~~~丟~~~
兩聲長長的鳴笛聲像聲波一般,由遠及近,忽大忽小,
鐵甲艦要準備靠岸停泊。
一艘嶄新的“俾斯麥”級巡洋艦緩緩駛入軍港。
一萬多噸排水量的鐵甲艦黑白拚接的船身塗裝訴說著自身的威嚴,
看起來瞎扯胡扯的數據讓仲權意識到這艘船的真正實力,
位於首尾240毫米的l\/40速射艦炮25秒一發的射速躋身於世界最前列,
6具40毫米的魚雷孔中冒出來的水泡仿佛在展示著自己多樣化的攻擊能力,
海軍元帥吩咐船艦留50名德意誌的水兵,負責擔任這艘巨獸的“使用說明書”
由於還有槍械,德國新研製的汽輪機等要一同帶迴國,艦船上的水兵正在向下搬運著嚴重影響吃水線的炮彈,
再通過商船的形式伴航。
這艘嶄新出廠的戰艦比夏國剛在德意誌手中買走的鐵甲艦噸位大整整兩倍之多,
即將掛上夏國水師的軍旗讓仲權內心一陣翻湧。
選擇這艘戰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下的夏國將近岸水師作為海軍的主要目標,
對於海岸線如此之長的夏國來講,近岸水師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水師發展理念。
仲權撫摸著俾斯麥上冰冷的欄杆,
仲權並沒有因為這艘戰艦也曾在之前的世界犯下對夏國的累累罪行而感到不喜歡,
反而這艘戰艦現在在自己手裏成為保衛夏國的力量而感到興奮。
在蒂娜額頭深情一吻後,
仲權登上鐵甲艦,
艦船鳴笛聲伴著蒂娜的告別的喊聲
俾斯麥鳴笛啟航...
...
出航的幾天後,
仲權決定將德意誌的軍旗掛上去,
艦船上隻有不到兩百人,並且大多數都不是水兵,
俾斯麥現在是一具空殼,仿佛一隻紙老虎,
仲權最擔心的便是遇到軍艦,對於遇到海盜,狐假虎威便可以糊弄過去,
德意誌本來在膠島有殖民地,
仲權並不想暴露這艘大船的夏國身份,
在過印度洋後,
便有概率遇到西洋列強和倭寇的艦船,
不出意外,
在臨近南海時,
並沒有遇到其他船隻的俾斯麥在第一次遠程航行任務中出了問題,
這艘大船的發動機無法按正常功率進行工作,德國工程師表示要停泊還要進行拆解作業,
聽到這個問題的仲權,他也知道這不是德意誌做什麽手腳,
也沒有懷疑德意誌大國重工的質量,
此時的德意誌對艦船的理解沒有英國深刻,
仿造加以升級是當時德意誌研發艦船最主要的方向。
對標英軍艦建造的這艘艦船,沒有保證好火力和防護的同時讓動力變得異常尷尬,導致俾斯麥巡洋艦在機械上十分糟糕。
仲權被迫選擇閩州港停泊檢修,
讓隨行商船用電報以德意誌商船口吻向夏國閩州港發送停泊檢修的請求,
閩州港迴電可以停泊並提供檢修支持。
臨近港口時,夏國的木製戰艦將炮位對準巡洋艦,對於未知戰艦的停泊仍需要上報朝廷,
商船以護衛艦為由請求戰艦進港,閩州港要求向朝廷請示,
就這麽對峙著等夏國朝廷的命令。
仲權拿著望遠鏡不斷地向碼頭上看,碼頭上的水師已經在岸防炮上等待命令,
他們跟之前的仲權一樣,明知不敵也要為身後的土地做最後的掙紮。
此時的夏國朝廷非常軟弱,對於西洋列強,能忍忍,能讓讓,
沒多久便同意這艘長約一百多米的巨艦駛入港口。
仲權本來想不露麵,但是一整艘船隻有一百多人,語言不通很可能帶來衝突,
與船上的機械師了解過後,在進行拆解作業的同時還可能需要港口提供焊接工具,
重新換上德意誌的軍裝的仲權,貼上上校的軍銜,不過他用圍巾給自己圍成恐怖分子一般,
現在的他無官無職,不想讓夏國知道自己弄迴來這麽一艘鐵甲艦,隨即裝作夏國語很蹩腳的樣子跟岸上的水兵交談著,
這時的天氣很涼並且伴隨海風,夏國的水兵小頭目並沒有對仲權產生過多懷疑,
隻奇怪這個德國人為什麽會有一雙棕色的眼睛。
發動機的不穩定算是俾斯麥的一個小插曲,幸好船艦上有北德意誌邦聯海軍的機械師,
如果這些將來到時間技術人員迴國,
仲權扶持出來自己的力量到底能不能解決未知的技術故障還是一個未知數。
修理期間夏國水兵並沒有被允許上船參觀,仲權怕船上隻有一百多人的狀態被發現,
吩咐除機械師外盡量呆在甲板上麵,否則經驗老道的老艦長一定會發現空城計的貓膩。
艦船修複後並在港口補給燃料與港口友好鳴笛後便向營津渡出發,俾斯麥速度恢複正常,
比預定時間晚了6天到達營津渡,
俾斯麥巡洋艦並沒有開去德意誌占領的膠島,仲權認為營津渡能更加隱蔽的藏好這艘戰艦。
當靠岸時仲樺帶著官兵在岸邊戒備,仲樺看到艦船後德意誌的軍旗,
仲樺緊緊握住腰間利劍,
但是看到這艘巨大的船在有俯角的前提下並沒有將左右舷對準岸邊,
而是和身後的商船同時減速並且一副靠停泊岸準備拋錨的樣子,
看不懂意圖的仲樺不知所措之時,
看到艦船上的一名德國軍官沒等舷梯放下便跳下船,以極為標準的跑姿立正站在自己身前,
一個標準的軍禮,
仲樺這才看清是自己的兒子,
瞬間喜上眉梢,走過去,被仲權一把抱住,
在這個正在摒棄一些封建殘留的時代,這位父親也緊緊抱住仲權。
伴隨著一陣寒暄,仲權大概給父親講述在德國的行程,並且對父親講這艘巨艦要藏在營津渡,
父親仲樺對這個倒是不擔心,對於這個時代藏這艘巨艦還是輕而易舉的,隻是感覺仲權所說簡直天方夜譚,
對於帶來的技術型人才,仲權命令他們暫時不得離艦,一日三餐與休息都要待在船上,
在廖總督招攬來到學生大多為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富家子弟,準備出國留學的他們被安排在營津渡,
課程的翻譯問題便不需要仲權親自盯梢。
天剛朦朦亮,
仲權從學院來到基爾碼頭,
蒂娜已經在碼頭等待,
見到蒂娜,
仲權抱起蒂娜做著親昵的動作,
隨著一聲
丟~~~丟~~~
兩聲長長的鳴笛聲像聲波一般,由遠及近,忽大忽小,
鐵甲艦要準備靠岸停泊。
一艘嶄新的“俾斯麥”級巡洋艦緩緩駛入軍港。
一萬多噸排水量的鐵甲艦黑白拚接的船身塗裝訴說著自身的威嚴,
看起來瞎扯胡扯的數據讓仲權意識到這艘船的真正實力,
位於首尾240毫米的l\/40速射艦炮25秒一發的射速躋身於世界最前列,
6具40毫米的魚雷孔中冒出來的水泡仿佛在展示著自己多樣化的攻擊能力,
海軍元帥吩咐船艦留50名德意誌的水兵,負責擔任這艘巨獸的“使用說明書”
由於還有槍械,德國新研製的汽輪機等要一同帶迴國,艦船上的水兵正在向下搬運著嚴重影響吃水線的炮彈,
再通過商船的形式伴航。
這艘嶄新出廠的戰艦比夏國剛在德意誌手中買走的鐵甲艦噸位大整整兩倍之多,
即將掛上夏國水師的軍旗讓仲權內心一陣翻湧。
選擇這艘戰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下的夏國將近岸水師作為海軍的主要目標,
對於海岸線如此之長的夏國來講,近岸水師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水師發展理念。
仲權撫摸著俾斯麥上冰冷的欄杆,
仲權並沒有因為這艘戰艦也曾在之前的世界犯下對夏國的累累罪行而感到不喜歡,
反而這艘戰艦現在在自己手裏成為保衛夏國的力量而感到興奮。
在蒂娜額頭深情一吻後,
仲權登上鐵甲艦,
艦船鳴笛聲伴著蒂娜的告別的喊聲
俾斯麥鳴笛啟航...
...
出航的幾天後,
仲權決定將德意誌的軍旗掛上去,
艦船上隻有不到兩百人,並且大多數都不是水兵,
俾斯麥現在是一具空殼,仿佛一隻紙老虎,
仲權最擔心的便是遇到軍艦,對於遇到海盜,狐假虎威便可以糊弄過去,
德意誌本來在膠島有殖民地,
仲權並不想暴露這艘大船的夏國身份,
在過印度洋後,
便有概率遇到西洋列強和倭寇的艦船,
不出意外,
在臨近南海時,
並沒有遇到其他船隻的俾斯麥在第一次遠程航行任務中出了問題,
這艘大船的發動機無法按正常功率進行工作,德國工程師表示要停泊還要進行拆解作業,
聽到這個問題的仲權,他也知道這不是德意誌做什麽手腳,
也沒有懷疑德意誌大國重工的質量,
此時的德意誌對艦船的理解沒有英國深刻,
仿造加以升級是當時德意誌研發艦船最主要的方向。
對標英軍艦建造的這艘艦船,沒有保證好火力和防護的同時讓動力變得異常尷尬,導致俾斯麥巡洋艦在機械上十分糟糕。
仲權被迫選擇閩州港停泊檢修,
讓隨行商船用電報以德意誌商船口吻向夏國閩州港發送停泊檢修的請求,
閩州港迴電可以停泊並提供檢修支持。
臨近港口時,夏國的木製戰艦將炮位對準巡洋艦,對於未知戰艦的停泊仍需要上報朝廷,
商船以護衛艦為由請求戰艦進港,閩州港要求向朝廷請示,
就這麽對峙著等夏國朝廷的命令。
仲權拿著望遠鏡不斷地向碼頭上看,碼頭上的水師已經在岸防炮上等待命令,
他們跟之前的仲權一樣,明知不敵也要為身後的土地做最後的掙紮。
此時的夏國朝廷非常軟弱,對於西洋列強,能忍忍,能讓讓,
沒多久便同意這艘長約一百多米的巨艦駛入港口。
仲權本來想不露麵,但是一整艘船隻有一百多人,語言不通很可能帶來衝突,
與船上的機械師了解過後,在進行拆解作業的同時還可能需要港口提供焊接工具,
重新換上德意誌的軍裝的仲權,貼上上校的軍銜,不過他用圍巾給自己圍成恐怖分子一般,
現在的他無官無職,不想讓夏國知道自己弄迴來這麽一艘鐵甲艦,隨即裝作夏國語很蹩腳的樣子跟岸上的水兵交談著,
這時的天氣很涼並且伴隨海風,夏國的水兵小頭目並沒有對仲權產生過多懷疑,
隻奇怪這個德國人為什麽會有一雙棕色的眼睛。
發動機的不穩定算是俾斯麥的一個小插曲,幸好船艦上有北德意誌邦聯海軍的機械師,
如果這些將來到時間技術人員迴國,
仲權扶持出來自己的力量到底能不能解決未知的技術故障還是一個未知數。
修理期間夏國水兵並沒有被允許上船參觀,仲權怕船上隻有一百多人的狀態被發現,
吩咐除機械師外盡量呆在甲板上麵,否則經驗老道的老艦長一定會發現空城計的貓膩。
艦船修複後並在港口補給燃料與港口友好鳴笛後便向營津渡出發,俾斯麥速度恢複正常,
比預定時間晚了6天到達營津渡,
俾斯麥巡洋艦並沒有開去德意誌占領的膠島,仲權認為營津渡能更加隱蔽的藏好這艘戰艦。
當靠岸時仲樺帶著官兵在岸邊戒備,仲樺看到艦船後德意誌的軍旗,
仲樺緊緊握住腰間利劍,
但是看到這艘巨大的船在有俯角的前提下並沒有將左右舷對準岸邊,
而是和身後的商船同時減速並且一副靠停泊岸準備拋錨的樣子,
看不懂意圖的仲樺不知所措之時,
看到艦船上的一名德國軍官沒等舷梯放下便跳下船,以極為標準的跑姿立正站在自己身前,
一個標準的軍禮,
仲樺這才看清是自己的兒子,
瞬間喜上眉梢,走過去,被仲權一把抱住,
在這個正在摒棄一些封建殘留的時代,這位父親也緊緊抱住仲權。
伴隨著一陣寒暄,仲權大概給父親講述在德國的行程,並且對父親講這艘巨艦要藏在營津渡,
父親仲樺對這個倒是不擔心,對於這個時代藏這艘巨艦還是輕而易舉的,隻是感覺仲權所說簡直天方夜譚,
對於帶來的技術型人才,仲權命令他們暫時不得離艦,一日三餐與休息都要待在船上,
在廖總督招攬來到學生大多為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富家子弟,準備出國留學的他們被安排在營津渡,
課程的翻譯問題便不需要仲權親自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