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棘不斷撫摸著手中威廉二世派發到前線的一級鐵十字勳章和二級鐵十字,
作為東方步兵師的代表,前來頒發勳章的軍官脫掉手套向蔡棘行普魯士軍禮:
“蔡長官,這是威廉二世陛下對東方朋友崇高的敬意!”
還有數枚二級鐵十字交予蔡棘頒發給在第二陣地防守負傷的陸軍士兵。
營津渡並沒有勳章的頒發規則製定,這也是營津渡最欠缺的其中之一——軍隊精神的激勵。
蔡棘現在眼神中少了在營津渡時的青澀神色,衝繩的戰鬥血腥程度遠不如歐戰戰場的冰山一角。
蔡棘的部隊休整過後收到了新的任命,協助修繕法蘭西未完成便被德意誌攻占的杜奧蒙堡要塞。
因為歐戰的提前爆發,自詡使用陸軍便可推平法蘭西的德意誌來到這裏的時候隻有零散的工人。
德意誌已經完善要塞的地下兩層,兩條主隧道之間由於工兵缺人手還未連通。
堡壘的屋頂厚達12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抗的住任何航彈的爆炸。
炮台全部使用德製77毫米野戰炮和15厘米加農炮,
由mg08組成的機槍掩體和機槍炮塔讓這座要塞看起來像隻刺蝟,
法蘭西地堡要塞專家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在蔡棘出發時仲權曾對他講過,法蘭西的部隊如果換成貝當為總司令,
要小心他可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氣候或者地理條件跟你打持久的心理消耗戰。
並且以貝當比蔡棘多四十多年戰爭經驗來說,隻要蔡棘嚴格按照德意誌魯登道夫指揮,謹慎應戰即可。
換防的德意誌部隊在給蔡棘講解著防守火力點。
要塞內蔡棘發現了更多德意誌的實驗武器,比如固定在支架上的打9毫米彈的施瓦茨羅澤衝鋒槍,
也就是戰地一玩家稱之為“輪椅”的衝鋒槍。
現在的德意誌軍官稱它為輕機槍,所以會被安放在支架之上,80發多列彈夾進行供彈,
日耳曼人又不是雅利安超人也不是美國隊長可以扛著這麽重一把槍亂跑。
並且在這個槍械研發速度之快的時代背景下,衝鋒槍和機槍之間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但一絲不苟的德國人對武器的研發總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
法式的碉堡配備德意誌的新概念火力配備讓杜奧蒙堡要塞宛如銅牆鐵壁,
火力點大多以炮或者馬克沁與麥德森機槍作為輔助配合。
德意誌的後勤與營津渡的後勤一樣遵循吃得好才能想的深的理念,
但海域被封鎖後德意誌的遠洋潛艇也無法在不受到補給的情況下,
在威廉港出發也無法走印度航線抵達種花家在安南的保勝港。
然而令德意誌意想不到的是一艘遠洋潛艇在威廉港浮出水麵,
裏麵冒出一個亞洲麵孔的腦袋對著岸上的人喊道:
“中士,放下槍,我們是種花家海軍部的遠洋柴油潛艇走好望角足足走了四個月。”
這是一次大型的遠洋輸血,
一支由兩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巡和數艘驅逐艦與補給船包括大量商船的艦隊就等在好望角以南兩百多海裏,
長時間的逗留早就引起好望角的英吉利守軍艦隊注意,但這是一支艦隊好望角的守軍沒有對抗能力,
並且英方認為這支艦隊不跨入大西洋對歐戰戰局沒有影響。
遠洋潛艇沒有魚雷發射器,身材略顯臃腫,倉室內裝滿了糧食和基礎藥品。
威廉港的海軍準將擁抱著站上岸身披雨披的潛艇艦長:
“當時德意誌給予仲權軍銜是最明智的選擇,當我們被孤立時還是東方朋友最為可靠。”
油量剩餘多的潛艇走北海,油量少的遠洋潛艇則鋌而走險穿越英吉利海峽。
這次行動不在於能給德意誌送多少物資,而是這標誌著新運輸途徑的成功。
讓同盟國看到他們並不是獨自在作戰,他們身後還有著一個強大的種花家。
讓肆意殖民的日不落帝國看到這個世界將不再是他這個列強一人說了算的天下。
這場戰爭是列強之間因利益糾葛而產生,正義隻是勝利者的單方麵書寫,
仲權對幫助德意誌並沒有任何的怨言。
用於城市基建的費用與營津渡的軍費是分開的,基建不像海軍部軍費,
一艘船下水到真正能投入戰鬥所花費軍費的零頭放在塘州城市建設上已經綽綽有餘。
塘州地鐵修建的工程找不到有技術的工程隊,便不存在競標的說法,
地鐵修建便與地下排水係統聯係在一起。
地下水連通著塘州城整座城市的水係,讓旱澇災害不再成為人為不可控的天災。
有軌電車首先進入塘州的公眾視野,電車遠比蒸汽驅動的地鐵方便得多,
塘州雖然火電廠數量逐漸增加,但電力驅動終歸難於蒸汽驅動,最後初步的定奪為蒸汽動力。
海上石油鑽井工程最終以坐底式為基座,但終究被深海水壓與設備技術難題卡住,
營津渡大部分都是軍工製造業,根本沒有具備生產鑽井設備甚至於抗深水壓管道的能力。
西門子公司的技術顧問在運輸船上表示可以外包給他們,並且不需要技術研發費用。
英商大東電報公司鋪設的通訊電纜已經完成,現在營津渡和各港口之間甚至到衝繩的通訊,
隻需要一個電話即可。
鈴鈴鈴——鈴鈴鈴...
仲權不準讓阮思萱立刻接通衝繩陸軍航空兵部打來的電話,
一聲聲急促的電話聲仿佛在焦急的闡釋著種花家港口的現代化程度。
搖把子電話劇烈的震動讓風帆戰艦擺式像是在風暴中航行時被颶風鼓動起船帆,
蒂娜忍不住拿起電話看著仲權迴複著電話內的通訊:
“仲權指揮官收到了,通訊正常!”
電話裏一陣雜音後轉為清晰伴隨著微微電流中激動的聲音。
...
蔡棘身邊的一名德意誌尉級軍官整理著皮肩帶操著一口低地德語悠閑地說道:
“蔡長官,一支部隊的司令官的成長隻有通過經驗和名將的作戰鑽研才有效果。”
這是蔡棘第一次聽到低地德語,麵前軍官率領著一支突擊隊負責輔助蔡棘的步兵師駐守杜奧蒙堡要塞及周邊防線。
蔡棘第一次感受到德語方言軟軟的魅力,發音一樣是輔音多但有一種柔性的的聽感,
但蔡棘很難聽懂他在說什麽鬼話。
作為東方步兵師的代表,前來頒發勳章的軍官脫掉手套向蔡棘行普魯士軍禮:
“蔡長官,這是威廉二世陛下對東方朋友崇高的敬意!”
還有數枚二級鐵十字交予蔡棘頒發給在第二陣地防守負傷的陸軍士兵。
營津渡並沒有勳章的頒發規則製定,這也是營津渡最欠缺的其中之一——軍隊精神的激勵。
蔡棘現在眼神中少了在營津渡時的青澀神色,衝繩的戰鬥血腥程度遠不如歐戰戰場的冰山一角。
蔡棘的部隊休整過後收到了新的任命,協助修繕法蘭西未完成便被德意誌攻占的杜奧蒙堡要塞。
因為歐戰的提前爆發,自詡使用陸軍便可推平法蘭西的德意誌來到這裏的時候隻有零散的工人。
德意誌已經完善要塞的地下兩層,兩條主隧道之間由於工兵缺人手還未連通。
堡壘的屋頂厚達12米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抗的住任何航彈的爆炸。
炮台全部使用德製77毫米野戰炮和15厘米加農炮,
由mg08組成的機槍掩體和機槍炮塔讓這座要塞看起來像隻刺蝟,
法蘭西地堡要塞專家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在蔡棘出發時仲權曾對他講過,法蘭西的部隊如果換成貝當為總司令,
要小心他可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氣候或者地理條件跟你打持久的心理消耗戰。
並且以貝當比蔡棘多四十多年戰爭經驗來說,隻要蔡棘嚴格按照德意誌魯登道夫指揮,謹慎應戰即可。
換防的德意誌部隊在給蔡棘講解著防守火力點。
要塞內蔡棘發現了更多德意誌的實驗武器,比如固定在支架上的打9毫米彈的施瓦茨羅澤衝鋒槍,
也就是戰地一玩家稱之為“輪椅”的衝鋒槍。
現在的德意誌軍官稱它為輕機槍,所以會被安放在支架之上,80發多列彈夾進行供彈,
日耳曼人又不是雅利安超人也不是美國隊長可以扛著這麽重一把槍亂跑。
並且在這個槍械研發速度之快的時代背景下,衝鋒槍和機槍之間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但一絲不苟的德國人對武器的研發總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
法式的碉堡配備德意誌的新概念火力配備讓杜奧蒙堡要塞宛如銅牆鐵壁,
火力點大多以炮或者馬克沁與麥德森機槍作為輔助配合。
德意誌的後勤與營津渡的後勤一樣遵循吃得好才能想的深的理念,
但海域被封鎖後德意誌的遠洋潛艇也無法在不受到補給的情況下,
在威廉港出發也無法走印度航線抵達種花家在安南的保勝港。
然而令德意誌意想不到的是一艘遠洋潛艇在威廉港浮出水麵,
裏麵冒出一個亞洲麵孔的腦袋對著岸上的人喊道:
“中士,放下槍,我們是種花家海軍部的遠洋柴油潛艇走好望角足足走了四個月。”
這是一次大型的遠洋輸血,
一支由兩艘戰列艦和兩艘重巡和數艘驅逐艦與補給船包括大量商船的艦隊就等在好望角以南兩百多海裏,
長時間的逗留早就引起好望角的英吉利守軍艦隊注意,但這是一支艦隊好望角的守軍沒有對抗能力,
並且英方認為這支艦隊不跨入大西洋對歐戰戰局沒有影響。
遠洋潛艇沒有魚雷發射器,身材略顯臃腫,倉室內裝滿了糧食和基礎藥品。
威廉港的海軍準將擁抱著站上岸身披雨披的潛艇艦長:
“當時德意誌給予仲權軍銜是最明智的選擇,當我們被孤立時還是東方朋友最為可靠。”
油量剩餘多的潛艇走北海,油量少的遠洋潛艇則鋌而走險穿越英吉利海峽。
這次行動不在於能給德意誌送多少物資,而是這標誌著新運輸途徑的成功。
讓同盟國看到他們並不是獨自在作戰,他們身後還有著一個強大的種花家。
讓肆意殖民的日不落帝國看到這個世界將不再是他這個列強一人說了算的天下。
這場戰爭是列強之間因利益糾葛而產生,正義隻是勝利者的單方麵書寫,
仲權對幫助德意誌並沒有任何的怨言。
用於城市基建的費用與營津渡的軍費是分開的,基建不像海軍部軍費,
一艘船下水到真正能投入戰鬥所花費軍費的零頭放在塘州城市建設上已經綽綽有餘。
塘州地鐵修建的工程找不到有技術的工程隊,便不存在競標的說法,
地鐵修建便與地下排水係統聯係在一起。
地下水連通著塘州城整座城市的水係,讓旱澇災害不再成為人為不可控的天災。
有軌電車首先進入塘州的公眾視野,電車遠比蒸汽驅動的地鐵方便得多,
塘州雖然火電廠數量逐漸增加,但電力驅動終歸難於蒸汽驅動,最後初步的定奪為蒸汽動力。
海上石油鑽井工程最終以坐底式為基座,但終究被深海水壓與設備技術難題卡住,
營津渡大部分都是軍工製造業,根本沒有具備生產鑽井設備甚至於抗深水壓管道的能力。
西門子公司的技術顧問在運輸船上表示可以外包給他們,並且不需要技術研發費用。
英商大東電報公司鋪設的通訊電纜已經完成,現在營津渡和各港口之間甚至到衝繩的通訊,
隻需要一個電話即可。
鈴鈴鈴——鈴鈴鈴...
仲權不準讓阮思萱立刻接通衝繩陸軍航空兵部打來的電話,
一聲聲急促的電話聲仿佛在焦急的闡釋著種花家港口的現代化程度。
搖把子電話劇烈的震動讓風帆戰艦擺式像是在風暴中航行時被颶風鼓動起船帆,
蒂娜忍不住拿起電話看著仲權迴複著電話內的通訊:
“仲權指揮官收到了,通訊正常!”
電話裏一陣雜音後轉為清晰伴隨著微微電流中激動的聲音。
...
蔡棘身邊的一名德意誌尉級軍官整理著皮肩帶操著一口低地德語悠閑地說道:
“蔡長官,一支部隊的司令官的成長隻有通過經驗和名將的作戰鑽研才有效果。”
這是蔡棘第一次聽到低地德語,麵前軍官率領著一支突擊隊負責輔助蔡棘的步兵師駐守杜奧蒙堡要塞及周邊防線。
蔡棘第一次感受到德語方言軟軟的魅力,發音一樣是輔音多但有一種柔性的的聽感,
但蔡棘很難聽懂他在說什麽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