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淘金鎮7
逃離親情綁架後我綁定文明火種庫 作者:喵喵來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屋裏還有另一個女生,兩個女生一個明媚一個嫻靜。“見笑啦,本來我家莊園很大,現在變成二十來平,倒是委屈它們了。”
明理看了一眼就收迴神:“富婆啊,還有莊園。”
“哪有你富,這才幾天,就有石屋了。是四級小石屋嗎?我們這還隻是三級庇護所呢,距離四級還差很多材料。”
明理不可置否地笑了笑,“新手期機緣巧合得到的。如果你們缺材料,可以去建材店看看,但店裏石料緊缺。對了,你們新手期是什麽地形呢?”
“平原,割麥子。”小千的說話聲音放低了些,“我的房屋有一定護盾值,這個aaa建材老哥和我一個區,他把防風林都賣了,估計沒有什麽護盾值,但是巨有錢。”
聊了幾句,活潑的女生叫小千,一頭短發;安靜點的長發女生叫小歲。
喵千歲,想必就是她們名字的合稱。
“等人齊了我們再...”還沒等小千說完,一隻奶牛貓邁著六親不認的螃蟹步伐跳到了明理身上,開始踩奶。
“...警長!太調皮了你!”小千飛快撈下了貓,對她抱歉一笑。
“沒事,我也不討厭貓,隻是沒條件養。警長?”明理端詳著奶牛貓,黑白配色整整齊齊,圓溜溜的眼睛,虎頭虎腦,確實像個警長。
被小千放在了地上的警長,又後腿一蹬,跳到了明理身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躺下舔毛。明理抬起手摸了摸貓頭,警長舒適地眯起眼睛。
“警長還挺喜歡你的呢。”見她不討厭貓,小千就沒有再扒拉貓。
“是前兩個月收養的小流浪,長得可快了。”一直沒開口的小歲站起身,溫和地將一袋貓糧倒入食盤,各種貓很快圍了上去,警長嗅了嗅空氣,又踩了幾下奶,跑去吃飯了。
身上一輕。
明理莫名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
“它們吃飽了就會去睡的。貓貓給我加了很多親和度,不過不知道為什麽今天那個乞丐老婆婆那麽刁鑽。”
想起這事,小千就氣得牙癢癢。
她岔開話題:“我看警長和你挺有緣分,它在家老是挑逗其他貓,身體又強壯,沒幾個貓能打過它。你要的話我給你兩袋貓糧。吃人吃的食物也行,少點鹽就可以。”
仿佛知道明理在擔心什麽,小千又補充了一句,“警長很聰明,會自己用馬桶的,還會自己衝。”
“那你再考慮一下吧~我也是看警長特別親近你,才認識一會兒就上身了。不信你等下看,待會兒來的人都不會有這個待遇。”小千衝他一笑。
過了十分鍾,人陸陸續續都到齊了。各種各樣的貓咪都在吃飯,安靜了許多,懶洋洋趴在房間各處。三男一女。其中有兩個三十多的男人,還有兩個年紀輕點的一男一女,像是一對。戴眼鏡的女青年手裏還捏著一遝報紙。
“有點事耽擱了,不好意思。”來得最晚的男人帶著濃重的鹵製品氣息,“我的鹵味有因人而異的神奇功效,剛剛差點和政務中心主任喝了兩杯。”他掏出幾個盛滿鹵製品的盒子,遞給幾人,“我是老梁燒鴨鋪,多多關照!”
“太客氣了。”幾人也沒有客氣。
女青年就是伍佰粉絲,她率先挑起話頭:“時間不長,我就長話短說,這個世界是兩個天災的疊加,肯定兇險萬分,鎮子也比較詭異。人多力量大,希望各位都坦誠一點,不要藏私。”
她半開玩笑地笑道,“我們按照小鎮職業+最強的技能+發現的線索,輪流發言吧。我先來。”
“我是報社記者,大家叫我三佰就好,越深入一線現場,我就越能接近真相。”她把報紙分散給大家,“這是上周的小鎮新聞,原定明天印發,我手裏是最初的未刪減版。我簡要總結一下。
上周要聞:最近氣候幹燥炎熱,上周一,政務中心和消防隊聯合宣傳防火措施,居民可自願安裝防火警報器,售價100英鎊/個;養牛場走失一頭牛,農場主願意懸賞500英鎊;薰衣草精油在鎮外銷量可觀,鎮長準備將薰衣草田的範圍擴張一倍。小鎮與綠樹地產集團合作加深,卡特爾商會聯盟在其中做出卓越貢獻。
本周新規:由於鎮外運輸線路異常,本周開始藥店漲價50%、哮喘藥漲價100%,便利店限購;薰衣草工作坊、度假區工作隊延長工時;消防隊全天待命。”
報社新聞中,關鍵詞都和政務中心、卡特爾商會聯盟有關。
沒有提到教會。
下一個是三佰右手邊的青年:“我是二佰,職業建築師,技能是小地圖”,他給眾人展示手中的地圖,正顯示著淘金鎮的城市布局圖。其中幾個藍色的光點,有的在街道上走走停停,有的在建築裏一動不動。
顯然,這張圖還有標記功能。
“我一上午將小鎮的井字形街道走了一遍。小鎮的邊緣似乎有些奇怪,東麵是沼澤,南麵是橫向河流——河對岸有一堆帳篷,應該就是被稱作黑戶的二級庇護所玩家。”
他自然地用玩家代稱,畢竟這太像一場遊戲了。
“西邊都是森林,能看到山腰處的度假區,都是聯排別墅,基本是朝南的森景房,大概有二三十棟。西北邊有工人在砍伐樹,應該是要再開拓一塊地皮,就像三佰說的那樣——小鎮與綠樹地產集團合作加深了。”
二佰的發言結束了。
輪到喵千歲。小千清了清嗓子:“我和小歲是一起的,就由我先說吧。我的職業是寵物店店長,小歲是動物診所醫生,能力都是與寵物有關的,但也能大大增加我們倆的親和度。但是這裏沒有寵物店。所以我們沒有抵稅的方式。巧合之下,救治了一個患哮喘的老太太,大概五六十。她說她那代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希望我們下午再去她家裏看看,她老伴的哮喘也很嚴重。兩個人都是淘金時代的地下礦工。”
明理看了一眼就收迴神:“富婆啊,還有莊園。”
“哪有你富,這才幾天,就有石屋了。是四級小石屋嗎?我們這還隻是三級庇護所呢,距離四級還差很多材料。”
明理不可置否地笑了笑,“新手期機緣巧合得到的。如果你們缺材料,可以去建材店看看,但店裏石料緊缺。對了,你們新手期是什麽地形呢?”
“平原,割麥子。”小千的說話聲音放低了些,“我的房屋有一定護盾值,這個aaa建材老哥和我一個區,他把防風林都賣了,估計沒有什麽護盾值,但是巨有錢。”
聊了幾句,活潑的女生叫小千,一頭短發;安靜點的長發女生叫小歲。
喵千歲,想必就是她們名字的合稱。
“等人齊了我們再...”還沒等小千說完,一隻奶牛貓邁著六親不認的螃蟹步伐跳到了明理身上,開始踩奶。
“...警長!太調皮了你!”小千飛快撈下了貓,對她抱歉一笑。
“沒事,我也不討厭貓,隻是沒條件養。警長?”明理端詳著奶牛貓,黑白配色整整齊齊,圓溜溜的眼睛,虎頭虎腦,確實像個警長。
被小千放在了地上的警長,又後腿一蹬,跳到了明理身上,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躺下舔毛。明理抬起手摸了摸貓頭,警長舒適地眯起眼睛。
“警長還挺喜歡你的呢。”見她不討厭貓,小千就沒有再扒拉貓。
“是前兩個月收養的小流浪,長得可快了。”一直沒開口的小歲站起身,溫和地將一袋貓糧倒入食盤,各種貓很快圍了上去,警長嗅了嗅空氣,又踩了幾下奶,跑去吃飯了。
身上一輕。
明理莫名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
“它們吃飽了就會去睡的。貓貓給我加了很多親和度,不過不知道為什麽今天那個乞丐老婆婆那麽刁鑽。”
想起這事,小千就氣得牙癢癢。
她岔開話題:“我看警長和你挺有緣分,它在家老是挑逗其他貓,身體又強壯,沒幾個貓能打過它。你要的話我給你兩袋貓糧。吃人吃的食物也行,少點鹽就可以。”
仿佛知道明理在擔心什麽,小千又補充了一句,“警長很聰明,會自己用馬桶的,還會自己衝。”
“那你再考慮一下吧~我也是看警長特別親近你,才認識一會兒就上身了。不信你等下看,待會兒來的人都不會有這個待遇。”小千衝他一笑。
過了十分鍾,人陸陸續續都到齊了。各種各樣的貓咪都在吃飯,安靜了許多,懶洋洋趴在房間各處。三男一女。其中有兩個三十多的男人,還有兩個年紀輕點的一男一女,像是一對。戴眼鏡的女青年手裏還捏著一遝報紙。
“有點事耽擱了,不好意思。”來得最晚的男人帶著濃重的鹵製品氣息,“我的鹵味有因人而異的神奇功效,剛剛差點和政務中心主任喝了兩杯。”他掏出幾個盛滿鹵製品的盒子,遞給幾人,“我是老梁燒鴨鋪,多多關照!”
“太客氣了。”幾人也沒有客氣。
女青年就是伍佰粉絲,她率先挑起話頭:“時間不長,我就長話短說,這個世界是兩個天災的疊加,肯定兇險萬分,鎮子也比較詭異。人多力量大,希望各位都坦誠一點,不要藏私。”
她半開玩笑地笑道,“我們按照小鎮職業+最強的技能+發現的線索,輪流發言吧。我先來。”
“我是報社記者,大家叫我三佰就好,越深入一線現場,我就越能接近真相。”她把報紙分散給大家,“這是上周的小鎮新聞,原定明天印發,我手裏是最初的未刪減版。我簡要總結一下。
上周要聞:最近氣候幹燥炎熱,上周一,政務中心和消防隊聯合宣傳防火措施,居民可自願安裝防火警報器,售價100英鎊/個;養牛場走失一頭牛,農場主願意懸賞500英鎊;薰衣草精油在鎮外銷量可觀,鎮長準備將薰衣草田的範圍擴張一倍。小鎮與綠樹地產集團合作加深,卡特爾商會聯盟在其中做出卓越貢獻。
本周新規:由於鎮外運輸線路異常,本周開始藥店漲價50%、哮喘藥漲價100%,便利店限購;薰衣草工作坊、度假區工作隊延長工時;消防隊全天待命。”
報社新聞中,關鍵詞都和政務中心、卡特爾商會聯盟有關。
沒有提到教會。
下一個是三佰右手邊的青年:“我是二佰,職業建築師,技能是小地圖”,他給眾人展示手中的地圖,正顯示著淘金鎮的城市布局圖。其中幾個藍色的光點,有的在街道上走走停停,有的在建築裏一動不動。
顯然,這張圖還有標記功能。
“我一上午將小鎮的井字形街道走了一遍。小鎮的邊緣似乎有些奇怪,東麵是沼澤,南麵是橫向河流——河對岸有一堆帳篷,應該就是被稱作黑戶的二級庇護所玩家。”
他自然地用玩家代稱,畢竟這太像一場遊戲了。
“西邊都是森林,能看到山腰處的度假區,都是聯排別墅,基本是朝南的森景房,大概有二三十棟。西北邊有工人在砍伐樹,應該是要再開拓一塊地皮,就像三佰說的那樣——小鎮與綠樹地產集團合作加深了。”
二佰的發言結束了。
輪到喵千歲。小千清了清嗓子:“我和小歲是一起的,就由我先說吧。我的職業是寵物店店長,小歲是動物診所醫生,能力都是與寵物有關的,但也能大大增加我們倆的親和度。但是這裏沒有寵物店。所以我們沒有抵稅的方式。巧合之下,救治了一個患哮喘的老太太,大概五六十。她說她那代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希望我們下午再去她家裏看看,她老伴的哮喘也很嚴重。兩個人都是淘金時代的地下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