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嬸子,剛剛我是瞎說的,我每天都能吃飽飯,我奶也沒打過我。”
孟麗笑裝作說漏嘴的樣子,趕緊改口。
“嬸子,我剛剛是發燒燒糊塗了,那啥,天不早了,您趕緊迴去做飯吧,我鐵柱叔也快下工了。
嬸子,不耽誤您了,我得趕緊走了,我同學正等著我呢。”
“哎哎哎,笑丫頭,別忙著走啊!”
果然,梅嬸子聽了孟麗笑的“說漏嘴”的話以後,臉色的神情都變了,那是聽到“瓜”的一種特殊表情,想要從孟麗笑這裏探聽更多的“內部消息”,連做飯都顧不得了。
不過,孟麗笑可不會跟她往下說了,這種遮遮掩掩的才更讓人相信。
她裝作說錯話以後慌張不已的樣子,加快了走路的速度,往村口走去。
她相信以梅嬸子的功力,想來能打聽到不少原主的遭遇。
原先的時候,孟奶奶在外麵說啥就是說,原主剛剛失去父母雙親,寄人籬下被磋磨,不會跳出來反駁。
村裏的人可不就一直以為,孟爺爺和孟奶奶老兩口對原主還不錯。
就算拿了孟父留下的那麽多錢財,也不算過分,好歹對孩子好不是?
可是,如果拿了那麽多的錢財,對孟父留下的孤女還苛刻對待的話,那可就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至於,為什麽村裏人知道孟父留下的錢財不少。
那是因為,孟父工作的工資有多少,不少村裏人都知道,這還拜孟奶奶所賜。
當時孟父工作以後,不依不饒讓孟父每個月必須給家裏十塊錢家用,很多村裏人覺得孟奶奶要的太多了。
激動的孟奶奶當場就說:“老二一個月三十八塊錢的工資,給我們老兩口十塊怎麽了?”
雖然,後來的話讓孟老頭喝止了,但是這話已經讓周圍看熱鬧的人聽到了。
一時間,孟父的這個工資待遇,讓整個孟家村的人都沸騰了。
每月給孟爺爺和孟奶奶十塊錢,每個月還剩二十八塊,就算市裏的開銷大,一家三口一個月也能存個幾塊錢吧,一年就得幾十塊錢。
再說了這工作了十幾年了,孟父的工資說不定已經漲了呢。
所以,村裏人都猜,孟父存的錢至少也得有一千塊錢了。
當時村裏有明白人把這個數算出來的時候,天天都有人去孟家打聽消息,有的還開口借錢。
不過,孟爺爺和孟奶奶都不承認這個錢就是了。
孟家一大家子的人對外統的口徑都是,孟父根本沒有留下存款,就拿迴來些家什、衣服、被子什麽的。
至於相不相信,看梅嬸子剛剛說漏的話就知道了。
而這一年來,原主過得日子,也不是沒有人看到。
隻是事不關己,沒有人對外說而已,沒有利益關係,看到的幾個人都不願意得罪孟奶奶這個滾刀肉。
所以,村子裏的大多數人,對於原主的遭遇,並不是很清楚。
不過梅嬸子可不是一般人,但凡想要打聽的消息,就沒有不得手的。
相信很快,全村人都會知道孟爺爺和孟奶奶這兩口子的所作所為了。
孟奶奶是滾刀肉,可以不要臉,孟爺爺可是很要麵子的。
這些年以來,一說孟家做的壞事,那所有人都默認是孟奶奶做的,而孟爺爺在孟家村的口碑竟然還十分不錯,就不得不說這位有些能耐了。
其他人也看到了梅嬸子和孟麗笑說話,不過都沒在意,都忙著迴家做飯呢。
往年冬天這個時候,村裏人都窩在家裏貓冬了,既然不幹活,當然不用吃的那麽多,基本上都是一天兩頓飯。
但是今年因為公社安排了修堤壩的活,孟家村的壯勞力們都去報名參與修堤壩了。
好不容易在冬天裏能有個進項,老少爺們們都不吝嗇力氣,有那能幹的婦女也有報名參加的。
因為堤壩離孟家村不是太遠,迴來吃個午飯還不能在家睡一覺,所以,今年的冬天,孟家村很多人家都吃起了中午飯。
這頓午飯還不能對付,修堤壩可不是輕省活,不吃點幹的根本打不住。
心疼自家男人的媳婦們都是早點準備好飯菜,讓幹活迴來的人也能趕緊吃完去床上躺著多休息會。
看孟麗笑頭也不迴的走遠了,梅嬸子盡管心裏撓心抓肺的想要知道詳情,但是也不能耽誤了給自家鐵柱做飯呐。
隻能一邊往家走,一邊尋思著村裏哪些人可能會知道點內情。
心裏打算好了,等下午或者晚上的時候騰出空來,她可不得好好跟這幾家人嘮嘮嗑啊。
埋下火種的孟麗笑,在這些嬸子大娘前晃了晃身影,就趕往了鎮上。
畢竟是大冬天的,除了那些去修堤壩的人,其他人沒事都在家裏炕上歇著呢,少動彈些還能省糧食,所以,她這一路上也沒碰到什麽人。
不過那幾個嬸子大娘都看到她是空著兩手離開的孟家,到時候孟家鬧騰起來,她有這幾個人作證就夠了。
再說,他們不是不承認拿了孟父的錢嗎?
對於沒有其他收入的孟家,存款能有多少?!!嗬嗬!
這一路,她這一路邊走邊整理收到係統背包裏的東西。
這個係統背包的格子沒什麽特殊的要求,像什麽,必須同一種物品才能放在一個格子裏這種要求。
空間就隻是個空間,沒有疊加這種功能,不管什麽都可以裝,反正一個格子就十個立方米的大小,裝滿就不能再往裏放了。
不過,其中一個格子是專門收簽到物資的,每次簽到來的物資,都會默認放到這個格子裏。
所以,孟麗笑會及時將簽到來的物資取出來,放到某他格子裏。
現如今,這五個格子,除了放簽到物資的格子是空著的,其他的四個格子基本都裝了七七八的樣子。
畢竟是從三家屋子裏收集的物資,挑挑揀揀的,東西也不老少了。
如果給她一個空房子,這些東西夠布置一個家的日常所需了。
緊趕慢趕,孟麗笑在下午兩點半到了市裏。
這裏算是她熟悉的地方,比孟家村還要熟悉,前十五年她都生活在這裏,所以擁有原主記憶的孟麗笑,一點也不擔心迷路。
她下了車,就直奔孟父的廠子去了。
到了廠子門口,她熟門熟路的就去找看門的劉大爺了。
以前的時候,她來過不止一次找孟父,劉大爺應該認得她,畢竟這麽多年以來,孟父得到這份工作的“好運”仍然被人津津樂道。
所以,連帶著作為家人的孟麗笑,好多廠子裏的人也認識她。
孟麗笑裝作說漏嘴的樣子,趕緊改口。
“嬸子,我剛剛是發燒燒糊塗了,那啥,天不早了,您趕緊迴去做飯吧,我鐵柱叔也快下工了。
嬸子,不耽誤您了,我得趕緊走了,我同學正等著我呢。”
“哎哎哎,笑丫頭,別忙著走啊!”
果然,梅嬸子聽了孟麗笑的“說漏嘴”的話以後,臉色的神情都變了,那是聽到“瓜”的一種特殊表情,想要從孟麗笑這裏探聽更多的“內部消息”,連做飯都顧不得了。
不過,孟麗笑可不會跟她往下說了,這種遮遮掩掩的才更讓人相信。
她裝作說錯話以後慌張不已的樣子,加快了走路的速度,往村口走去。
她相信以梅嬸子的功力,想來能打聽到不少原主的遭遇。
原先的時候,孟奶奶在外麵說啥就是說,原主剛剛失去父母雙親,寄人籬下被磋磨,不會跳出來反駁。
村裏的人可不就一直以為,孟爺爺和孟奶奶老兩口對原主還不錯。
就算拿了孟父留下的那麽多錢財,也不算過分,好歹對孩子好不是?
可是,如果拿了那麽多的錢財,對孟父留下的孤女還苛刻對待的話,那可就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至於,為什麽村裏人知道孟父留下的錢財不少。
那是因為,孟父工作的工資有多少,不少村裏人都知道,這還拜孟奶奶所賜。
當時孟父工作以後,不依不饒讓孟父每個月必須給家裏十塊錢家用,很多村裏人覺得孟奶奶要的太多了。
激動的孟奶奶當場就說:“老二一個月三十八塊錢的工資,給我們老兩口十塊怎麽了?”
雖然,後來的話讓孟老頭喝止了,但是這話已經讓周圍看熱鬧的人聽到了。
一時間,孟父的這個工資待遇,讓整個孟家村的人都沸騰了。
每月給孟爺爺和孟奶奶十塊錢,每個月還剩二十八塊,就算市裏的開銷大,一家三口一個月也能存個幾塊錢吧,一年就得幾十塊錢。
再說了這工作了十幾年了,孟父的工資說不定已經漲了呢。
所以,村裏人都猜,孟父存的錢至少也得有一千塊錢了。
當時村裏有明白人把這個數算出來的時候,天天都有人去孟家打聽消息,有的還開口借錢。
不過,孟爺爺和孟奶奶都不承認這個錢就是了。
孟家一大家子的人對外統的口徑都是,孟父根本沒有留下存款,就拿迴來些家什、衣服、被子什麽的。
至於相不相信,看梅嬸子剛剛說漏的話就知道了。
而這一年來,原主過得日子,也不是沒有人看到。
隻是事不關己,沒有人對外說而已,沒有利益關係,看到的幾個人都不願意得罪孟奶奶這個滾刀肉。
所以,村子裏的大多數人,對於原主的遭遇,並不是很清楚。
不過梅嬸子可不是一般人,但凡想要打聽的消息,就沒有不得手的。
相信很快,全村人都會知道孟爺爺和孟奶奶這兩口子的所作所為了。
孟奶奶是滾刀肉,可以不要臉,孟爺爺可是很要麵子的。
這些年以來,一說孟家做的壞事,那所有人都默認是孟奶奶做的,而孟爺爺在孟家村的口碑竟然還十分不錯,就不得不說這位有些能耐了。
其他人也看到了梅嬸子和孟麗笑說話,不過都沒在意,都忙著迴家做飯呢。
往年冬天這個時候,村裏人都窩在家裏貓冬了,既然不幹活,當然不用吃的那麽多,基本上都是一天兩頓飯。
但是今年因為公社安排了修堤壩的活,孟家村的壯勞力們都去報名參與修堤壩了。
好不容易在冬天裏能有個進項,老少爺們們都不吝嗇力氣,有那能幹的婦女也有報名參加的。
因為堤壩離孟家村不是太遠,迴來吃個午飯還不能在家睡一覺,所以,今年的冬天,孟家村很多人家都吃起了中午飯。
這頓午飯還不能對付,修堤壩可不是輕省活,不吃點幹的根本打不住。
心疼自家男人的媳婦們都是早點準備好飯菜,讓幹活迴來的人也能趕緊吃完去床上躺著多休息會。
看孟麗笑頭也不迴的走遠了,梅嬸子盡管心裏撓心抓肺的想要知道詳情,但是也不能耽誤了給自家鐵柱做飯呐。
隻能一邊往家走,一邊尋思著村裏哪些人可能會知道點內情。
心裏打算好了,等下午或者晚上的時候騰出空來,她可不得好好跟這幾家人嘮嘮嗑啊。
埋下火種的孟麗笑,在這些嬸子大娘前晃了晃身影,就趕往了鎮上。
畢竟是大冬天的,除了那些去修堤壩的人,其他人沒事都在家裏炕上歇著呢,少動彈些還能省糧食,所以,她這一路上也沒碰到什麽人。
不過那幾個嬸子大娘都看到她是空著兩手離開的孟家,到時候孟家鬧騰起來,她有這幾個人作證就夠了。
再說,他們不是不承認拿了孟父的錢嗎?
對於沒有其他收入的孟家,存款能有多少?!!嗬嗬!
這一路,她這一路邊走邊整理收到係統背包裏的東西。
這個係統背包的格子沒什麽特殊的要求,像什麽,必須同一種物品才能放在一個格子裏這種要求。
空間就隻是個空間,沒有疊加這種功能,不管什麽都可以裝,反正一個格子就十個立方米的大小,裝滿就不能再往裏放了。
不過,其中一個格子是專門收簽到物資的,每次簽到來的物資,都會默認放到這個格子裏。
所以,孟麗笑會及時將簽到來的物資取出來,放到某他格子裏。
現如今,這五個格子,除了放簽到物資的格子是空著的,其他的四個格子基本都裝了七七八的樣子。
畢竟是從三家屋子裏收集的物資,挑挑揀揀的,東西也不老少了。
如果給她一個空房子,這些東西夠布置一個家的日常所需了。
緊趕慢趕,孟麗笑在下午兩點半到了市裏。
這裏算是她熟悉的地方,比孟家村還要熟悉,前十五年她都生活在這裏,所以擁有原主記憶的孟麗笑,一點也不擔心迷路。
她下了車,就直奔孟父的廠子去了。
到了廠子門口,她熟門熟路的就去找看門的劉大爺了。
以前的時候,她來過不止一次找孟父,劉大爺應該認得她,畢竟這麽多年以來,孟父得到這份工作的“好運”仍然被人津津樂道。
所以,連帶著作為家人的孟麗笑,好多廠子裏的人也認識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