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戰火連連
爹是魔主,卻先天聖體 作者:摸著肚皮曬太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嘖,那就打!你們在顧慮什麽!”
汪海晁對著遲嘉誠對部下大發雷霆,他們與聽山王的軍隊為了爭奪渡河的一座城,打得不可開交。
剛剛撤軍休整,林業封的副官柳陣風就帶兩萬兵將,與汪海晁的軍隊相撞在一起。
汪海晁座下軍隊正是疲憊不堪,消極怠工,接連丟棄戰場優勢,被對方逼近渡河邊。
現在遲嘉誠的部下,給汪海晁提出了兩個意見:
“一、帶著這不到三萬的殘軍,東渡渡河,但這就可能要麵臨著柳陣風與聽山王的夾擊……”
“二、拋下南方所有城池與軍隊,帶著此地殘軍北上潛逃,這是最好的保全之法……”
這家夥給汪海晁氣的,差點就脫了盔甲,跟遲嘉誠對部下玩摔跤了。
“打!你們一個個怎麽滴?”汪海晁偏要選擇第三個選項——與柳陣風死戰!
“早知道你們這麽懦弱,當時就應該把你們都殺了!”
汪海晁唾沫橫飛,說到激動處,直接摘下頭盔砸在部下的頭上。
“慶豐王,你冷靜一點!”遲嘉誠在一旁勸阻。
“我怎麽冷靜!都打到家門口了,就想著跑!”汪海晁不管不顧了,逮著人就是罵。
遲嘉誠示意部下們出去,他們立馬會意,得救似的拔腿就跑。
行帳中,隻剩下汪海晁與遲嘉誠兩人。
“你的那些部下,是怎麽訓兵的?”汪海晁不滿,對準遲嘉誠輸出,“兵勢一次比一次弱!”
遲嘉誠不急不惱,反而按住汪海晁的肩膀耐心道:
“我們起兵太過草率,根本沒有後勤保障,現在糧草的問題姑且不說,就單單來論兵甲的維護一事。”
聽到表叔的話,汪海晁安靜下來,但表情還是有些氣惱。
這是好跡象,遲嘉誠心中暗喜,繼續開口道:
“一場戰爭下來,我們兵士的兵甲磨損嚴重,而庫房中既沒有兵匠維護,又沒有新甲替換,久而久之,兵甲殘不可用,刀劍鈍不可砍——”
“如此以來,將士們如何殺敵?”遲嘉誠認真反問,“如此,又強敵不斷,將士們氣勢何壯?”
汪海晁抿嘴,他隻想著打仗了,沒有考慮過這些事情。
“表叔說的是,那我們怎麽辦呢?渡河?”汪海晁沉聲。
“不不不,我們北上!”遲嘉誠微微一笑。
“北上?!”汪海晁不解,難道要拋下南方的城池,與那集結的五萬兵將?!
“不可!”汪海晁果斷拒絕。
遲嘉誠早有預料,掏出一份地圖,指給汪海晁看。
“慶豐王且看,如若渡河,我們必受夾擊,河穀寬深,我們是難逃一劫。”
“可如若沿河北上,不僅可以與宋將軍匯合,且可與北上換日王合作。而那五萬兵將不過流民散軍,實用不大。”
汪海晁不語,悠悠半天,轉問遲嘉誠:“換日王是那個神神叨叨的降神教?他能有什麽合作的價值?”
如今,降神教的名聲遠揚在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換日王靠得一手“降神”起義。
在一眾親王皇子中,唯獨他一人顯得特殊,也讓眾王看不起換日王。
“換日王可是坐擁幾套礦產,可日夜生產鐵甲鋼劍,這就是我們或缺的。”
“嗯,”汪海晁有所心動,但他還是十分清醒,“那你怎麽知道他就一定會與我們合作呢?”
遲嘉誠邪魅一笑,掏出一封信件:
“我托宋將軍調查過換日王的背景,他是平捷王的親兒子!”
“誰?邵榭的兒子?”
“是的,他是你的從表兄弟,你們好歹生活過一段時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我怎麽不知道。”汪海晁稍顯迷惑。
“這是你小時候的事情了,你忘了也情有可原。”
“那好,就按你說的做,傳信於宋將軍,調軍與我們匯合!”
“好,臣這就去辦。”
此時,換日王營帳當中。
“備馬!”邵華潤下令,他要親征,南下。
如今軍隊兵馬隻有七萬,可放手一搏就在今朝!
陳安與邵華潤並行,來到軍中。
邵華潤如今換上一身兵甲,再不用長袍、神明來掩飾自己。
那英俊的臉龐被銀甲照得明晃晃的,他站在台上,披風自然垂下,手中握住腰間佩劍。
“諸位,今天我們就要南下出軍!”
軍中部下傳來一陣歡唿聲來。
邵華潤伸手安撫眾人,待大家完全安靜下來,他開始部署軍隊。
“嶽副將,你帶兩萬,繼續抵禦林業封的副將攻擊,可有問題?”
“臣以為,兩萬對一萬有餘,守城不同攻城,八千足矣。”嶽副將迴答。
“不可,林業封狡猾,不知何時會撤軍,要做好長久備戰的打算,且你還要兼顧其他四城,多些沒錯。”
吩咐下去,邵華潤繼續安排:“薑將軍,你帶一萬,保護好礦場!”
“這……”薑將軍遲疑,一萬?一個南月城,不比嶽副將那五城都大幾倍?這合理嗎?
“你放心,我會為南月城布下陣法,這是我們命脈,自然是要好好保護,若是嶽副將不得已,也可撤入南月城中堅守。”
“好,臣明白。”“是。”
兩位將軍答應下來。
邵華潤點頭:“嗯,剩下四萬軍兵,我們一同南下,如何?”
“好!”軍中兵將沸騰。
邵華潤在親衛的擁護下,來到南月城中,城內百姓無不歡欣,夾道相迎。
“神子!神子!”
“換日王!”
“平戰亂,安天下,扶真王!”
百姓熱情高漲,邵華潤在親衛的保護下,才將陣法布置完畢。
邵華潤踏空而行,施展血氣,手中雷電並現,將整個南月城攏罩其中。
“天神降臨!”
百姓跪拜邵華潤,軍隊士氣得到很大鼓舞。
等邵華潤布置完畢,軍馬糧草全部備齊,四萬軍隊,五百親衛,還有一千餘幾隨行負責兵裝與醫護的後勤人員。
浩浩蕩蕩,軍隊出發了。
真正的奪龍之鬥,才剛剛開始,戰場瞬息萬變,諸王生死橫跳,百姓流離奔逃。
西方軍隊已經邁入東方國境,戰火隻會越燒越旺。
汪海晁對著遲嘉誠對部下大發雷霆,他們與聽山王的軍隊為了爭奪渡河的一座城,打得不可開交。
剛剛撤軍休整,林業封的副官柳陣風就帶兩萬兵將,與汪海晁的軍隊相撞在一起。
汪海晁座下軍隊正是疲憊不堪,消極怠工,接連丟棄戰場優勢,被對方逼近渡河邊。
現在遲嘉誠的部下,給汪海晁提出了兩個意見:
“一、帶著這不到三萬的殘軍,東渡渡河,但這就可能要麵臨著柳陣風與聽山王的夾擊……”
“二、拋下南方所有城池與軍隊,帶著此地殘軍北上潛逃,這是最好的保全之法……”
這家夥給汪海晁氣的,差點就脫了盔甲,跟遲嘉誠對部下玩摔跤了。
“打!你們一個個怎麽滴?”汪海晁偏要選擇第三個選項——與柳陣風死戰!
“早知道你們這麽懦弱,當時就應該把你們都殺了!”
汪海晁唾沫橫飛,說到激動處,直接摘下頭盔砸在部下的頭上。
“慶豐王,你冷靜一點!”遲嘉誠在一旁勸阻。
“我怎麽冷靜!都打到家門口了,就想著跑!”汪海晁不管不顧了,逮著人就是罵。
遲嘉誠示意部下們出去,他們立馬會意,得救似的拔腿就跑。
行帳中,隻剩下汪海晁與遲嘉誠兩人。
“你的那些部下,是怎麽訓兵的?”汪海晁不滿,對準遲嘉誠輸出,“兵勢一次比一次弱!”
遲嘉誠不急不惱,反而按住汪海晁的肩膀耐心道:
“我們起兵太過草率,根本沒有後勤保障,現在糧草的問題姑且不說,就單單來論兵甲的維護一事。”
聽到表叔的話,汪海晁安靜下來,但表情還是有些氣惱。
這是好跡象,遲嘉誠心中暗喜,繼續開口道:
“一場戰爭下來,我們兵士的兵甲磨損嚴重,而庫房中既沒有兵匠維護,又沒有新甲替換,久而久之,兵甲殘不可用,刀劍鈍不可砍——”
“如此以來,將士們如何殺敵?”遲嘉誠認真反問,“如此,又強敵不斷,將士們氣勢何壯?”
汪海晁抿嘴,他隻想著打仗了,沒有考慮過這些事情。
“表叔說的是,那我們怎麽辦呢?渡河?”汪海晁沉聲。
“不不不,我們北上!”遲嘉誠微微一笑。
“北上?!”汪海晁不解,難道要拋下南方的城池,與那集結的五萬兵將?!
“不可!”汪海晁果斷拒絕。
遲嘉誠早有預料,掏出一份地圖,指給汪海晁看。
“慶豐王且看,如若渡河,我們必受夾擊,河穀寬深,我們是難逃一劫。”
“可如若沿河北上,不僅可以與宋將軍匯合,且可與北上換日王合作。而那五萬兵將不過流民散軍,實用不大。”
汪海晁不語,悠悠半天,轉問遲嘉誠:“換日王是那個神神叨叨的降神教?他能有什麽合作的價值?”
如今,降神教的名聲遠揚在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換日王靠得一手“降神”起義。
在一眾親王皇子中,唯獨他一人顯得特殊,也讓眾王看不起換日王。
“換日王可是坐擁幾套礦產,可日夜生產鐵甲鋼劍,這就是我們或缺的。”
“嗯,”汪海晁有所心動,但他還是十分清醒,“那你怎麽知道他就一定會與我們合作呢?”
遲嘉誠邪魅一笑,掏出一封信件:
“我托宋將軍調查過換日王的背景,他是平捷王的親兒子!”
“誰?邵榭的兒子?”
“是的,他是你的從表兄弟,你們好歹生活過一段時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情,我怎麽不知道。”汪海晁稍顯迷惑。
“這是你小時候的事情了,你忘了也情有可原。”
“那好,就按你說的做,傳信於宋將軍,調軍與我們匯合!”
“好,臣這就去辦。”
此時,換日王營帳當中。
“備馬!”邵華潤下令,他要親征,南下。
如今軍隊兵馬隻有七萬,可放手一搏就在今朝!
陳安與邵華潤並行,來到軍中。
邵華潤如今換上一身兵甲,再不用長袍、神明來掩飾自己。
那英俊的臉龐被銀甲照得明晃晃的,他站在台上,披風自然垂下,手中握住腰間佩劍。
“諸位,今天我們就要南下出軍!”
軍中部下傳來一陣歡唿聲來。
邵華潤伸手安撫眾人,待大家完全安靜下來,他開始部署軍隊。
“嶽副將,你帶兩萬,繼續抵禦林業封的副將攻擊,可有問題?”
“臣以為,兩萬對一萬有餘,守城不同攻城,八千足矣。”嶽副將迴答。
“不可,林業封狡猾,不知何時會撤軍,要做好長久備戰的打算,且你還要兼顧其他四城,多些沒錯。”
吩咐下去,邵華潤繼續安排:“薑將軍,你帶一萬,保護好礦場!”
“這……”薑將軍遲疑,一萬?一個南月城,不比嶽副將那五城都大幾倍?這合理嗎?
“你放心,我會為南月城布下陣法,這是我們命脈,自然是要好好保護,若是嶽副將不得已,也可撤入南月城中堅守。”
“好,臣明白。”“是。”
兩位將軍答應下來。
邵華潤點頭:“嗯,剩下四萬軍兵,我們一同南下,如何?”
“好!”軍中兵將沸騰。
邵華潤在親衛的擁護下,來到南月城中,城內百姓無不歡欣,夾道相迎。
“神子!神子!”
“換日王!”
“平戰亂,安天下,扶真王!”
百姓熱情高漲,邵華潤在親衛的保護下,才將陣法布置完畢。
邵華潤踏空而行,施展血氣,手中雷電並現,將整個南月城攏罩其中。
“天神降臨!”
百姓跪拜邵華潤,軍隊士氣得到很大鼓舞。
等邵華潤布置完畢,軍馬糧草全部備齊,四萬軍隊,五百親衛,還有一千餘幾隨行負責兵裝與醫護的後勤人員。
浩浩蕩蕩,軍隊出發了。
真正的奪龍之鬥,才剛剛開始,戰場瞬息萬變,諸王生死橫跳,百姓流離奔逃。
西方軍隊已經邁入東方國境,戰火隻會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