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少年有為
穿越皇朝:如履薄冰不是我的風格 作者:葉不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尚老二趕著馬車,不急不緩行走在蕭條的大街上。
車後,小石頭和尚大郎駕馭著騾車,不緊不慢跟著。
兩個年紀相仿的少年,有說有笑坐在驢車上,青澀麵容上,滿滿的蓬勃朝氣。
趕著車子,確實要比11路車快許多,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濟民堂藥鋪。
孟青山提著那包鹿茸鹿角,動作幹淨利落的跳下馬車,在藥童的熱烈歡迎下,邁步走進藥鋪。
來到櫃台前,小豆丁舉著那包珍貴藥材,放在了櫃台上。
“小郎君,又挖了什麽好藥材?”老掌櫃知道尚家肉攤有雄鹿售賣,但他並不知道雄鹿是孟青山獵得來的,故而有此一問。
他滿懷期待的打開油布,看到裏麵這些鹿茸鹿角,怔怔神,繼而麵露喜色。
藥童服務很是周到,很快便搬來了一張椅子,把孟青山的身高瞬間提升了一大截。
孟青山臉色淡然,開口問道:“老掌櫃,這些鹿茸鹿角應該值一些銀兩吧!”
在狩獵鹿群的時候,他仔細觀察過那些雄鹿。
確認這兩頭雄鹿的鹿角長有鹿茸,他才動手將兩鹿殺之擒之。
老掌櫃仔細端詳著手裏的鹿茸,一盞茶功夫後,又拿起鹿角透光觀看。
“小郎君,這些鹿茸鹿角品相俱佳,我給你四十兩銀子,不知意下如何?”
四萬塊華夏幣,還算可以吧!
孟青山淡淡笑道:“那小子就多謝老掌櫃了!以後若是再獵得雄鹿,依舊會拿來你這裏售賣。”
老掌櫃臉上笑開了花,拉開櫃屜,從裏麵拿出兩錠二十兩的銀子,交給孟青山。
“小郎君,尚家肉鋪售賣的那雄鹿,可是你………”老掌櫃試探問道。
孟青山知道他要問什麽,點頭:“確實是我所狩獵得來,那頭活雄鹿,賣給了府城貴人。”
老掌櫃神情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
“小郎君,那鹿血也是好東西,你下次再去狩獵雄鹿,若它當場身死,可快速切下鹿角,把那流出的鹿血,小心注入裝了烈酒的水囊,如此一來,方不浪費這大好珍惜藥材。”
前世,孟青山擁有識海空間。
他在原始森林狩獵,那些被hk416或重狙獵殺的野獸,在第一時間,便被收進時間靜止的空間。
鹿血這玩意兒,於他而言,不難得到。
聽到老掌櫃這般說,孟青山應道:“下次若有機會,小子一定給你送些鹿血。”
老掌櫃極為高興,笑得額頭上那深深的皺紋都淡了幾分。
孟青山又在藥鋪買了一些山參片,撿了一些可用做調料的藥材,結算之後,給了銀子,隨即便告辭老掌櫃。
老掌櫃親自把孟青山送出藥鋪,看著他登上那輛由尚班頭做馬夫的豪華馬車,不由微微頷首。
心裏暗道:此小郎君絕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定會扶搖直上九重天。
馬車上,尚老二抬手和老掌櫃打了個招唿,問坐在身邊的孟青山:“小郎,我們現在去哪裏?”
孟青山手指前方道路:“二哥,去牲口市場,咱們買些驢、騾、牛、馬吃的好料!”
尚老二心裏暗暗念叨,好家夥,小郎家裏若是再養頭豬,可稱得上五畜興旺了。
兩輛車來到牲口市場,徑直去了胖老板的牲口檔鋪。
神俊的千裏白馬,豪華的楠木車廂,瞬間收獲了一大波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在胖老板潮水一般的奉承聲和道別聲之下,騾車拉了滿滿一車品質最好的牲口料,踢踢踏踏離開了牲口市場。
招搖過市的豪華馬車一路前行,最後停在了布莊門口。
孟青山跳下馬車,搖手招來小石頭。
“進去給你家裏人買幾套棉布衣裳,再買些鞋子,小雀和驢蛋身上那些破舊衣衫,屁股蛋子都要露出來了。”
大穿新,小撿舊,尋常百姓人家的孩子都是這般過來的。
小石頭手裏緊緊攥著一碇二十兩的銀子,眼角微紅走進布莊。
馬車上,孟青山和尚老二平排坐在前室<馬車駕駛位>。
“小郎,你與這小石頭的情誼,看來非比尋常!二十兩銀子,平常人家數年都難賺到,你眼都不眨便給了他,總角之交,總是讓人那般難忘呐!”
尚老二語氣帶著些許遺憾,似是在懷念他那些兒時舊友。
孟青山眸色微沉道:“我尚是個癡傻小兒之時,村中那麽多戶人家,唯有他家不圖任何迴報,盡心竭力幫我祖孫三人。”
尚老二感慨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小石頭是個好孩子!那楊家遺孀亦是個熱心好人!”
待小石頭扛著一個大包袱走出布莊,坐上驢車後,一行人便又開始前往下個目的地。
來到鐵匠鋪,尚老二停好馬車,與孟青山一同走了進去。
半個小時後,孟青山左手拎著一個髒兮兮的布袋,右手拿著一把柄長一米的開山斧,走出鐵匠鋪。
把布袋和開山斧放上騾車,孟青山又走進了鐵匠鋪。
半炷香之後,鐵匠鋪老板恭送兩人出門。
之後,一行人又沿街采購了一些食材,便出城往家去了。
迴程這一路上,尚老二耐心的教導孟青山如何駕馭馬車。
這匹馬已經拉慣了車,倒是很好控製,重點無非不過加速、減速、勒馬刹車。
迴到孟家大院時,孟青山已成為一個出色的馬車駕駛員。
今日院中並沒有什麽可忙的,楊嬸一家也就沒來孟家大院。
小石頭卸完貨,牽著騾子進了牛欄,和祖母告別一聲,便喜氣洋洋的扛著那個大包袱迴了家。
院子裏,眾人圍著這輛漂亮豪華的馬車,東摸摸西瞅瞅,不時發出讚歎聲。
這輛馬車,前日她們也都見過,但今日與前日相比,性質卻截然不同。
前日,這輛馬車是貴人的,她們別說上前摸摸,哪怕就是走近瞧瞧,都深恐被侍衛斥責。
今日,這輛馬車是小郎君的,依照小主子對她們這些下人的態度,別說摸摸,以後出行了,她們也能坐進車廂,陪著老夫人說話聊天。
尚家叔侄都曾經見過祖母,施禮之後,倒也不用去費心介紹。
等眾人瞧完熱鬧,尚守信便開始卸馬,順便給孟青山講解缷馬的詳細流程。
卸馬之後,孟青山背著吵著要騎馬的妹妹,牽著這匹神俊的白馬,在院前院後逛了幾圈。
遛完馬,孟青山便有些頭疼,這馬,該放在哪裏呢?
要是讓它待在空曠的後院,整日風吹日曬,怕是有些不妥。
馬可不比野牛,千裏馬身體嬌貴,稍不注意就會生病,到時候,他恐怕得心疼死。
“山兒……是否在頭痛如何安置這匹千裏駒?”祖母眼神慈祥,端詳著左顧右盼的小孫兒,溫聲問道。
做飯婦人在一旁說道:“小郎君,豬欄不是還空著嗎?咱們把驢和騾子趕去豬欄,讓這匹千裏馬住進牛欄,這件事不就解決了!”
孟青山一拍額頭,這豬欄比較矮,放不進這高頭大馬,若是驢和騾子住了進去,倒也不覺得逼仄。
說幹便幹,好在有尚老二,再加上眾人的群策群力,很快便解決了千裏馬的住宿問題,以及它的料槽問題。
忙完這一切,看著正在吃槽裏精料的白馬,孟青山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似的,情不自禁籲出了一口悶氣。
懵懵懂懂八年,現在,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終於混成了有車有房、腰纏千貫的有為少年,真心不容易啊!
他舒展著眉頭,牽著蹦蹦跳跳的妹妹,去了雜物房給白狼喂食。
正堂裏,尚家兩叔侄坐在火爐前,你一言我一語,陪著祖母談天說地、逗樂解悶。
尚老二身為衙門公人,江湖上那些三教九流都沒少接觸,和祖母聊起天來,更是風趣幽默,妙語連珠,逗得她老人家哈哈大笑。
晚飯時間,雙耳通紅,走路一瘸一拐的小石頭,帶著身穿新衣、新褲、新鞋的弟弟妹妹,歡天喜地走進四合院。
孟青山一再強調,楊家幾個小豆丁,每日必須來四合院用飯,楊嬸拗不過他,最後隻得點頭同意。
孟青山心裏自有一番考慮,不把身體養好,以後如何做事。
今晚的菜品不一般。
以鹿骨燉人參為湯底的鐵鍋,坐在火爐上冒著騰騰熱氣。
一片片薄薄的鹿肉、牛肉,綠油油的青菜擺放在火鍋桌前,讓人看了便食欲大增。
祖母那沒有焦距,視線模糊的目光,看著環繞在自己身邊,熱熱鬧鬧的大大小小,眼角泛起了濕意。
探出手,摸了摸身邊孫兒頭頂上的小揪揪,祖母心裏盈滿了歡喜。
老人蠕動著嘴唇,喃喃低聲細語,渾濁老邁的眼神裏,現出一片釋然和解脫。
吃完晚飯,丫鬟們便去整理空著的那間耳房,鋪好床單被褥,燒熱火炕,方便尚家叔侄二人住宿。
翌日,天色將明未明之時。
";吱嘎";一聲,四合院院門從裏打開。
孟青山手提梅花槍,身背小背簍,趕著大壯,邁開小短腿走出院門。
在他身後,跟著手拿武器,精神抖擻的尚家叔侄,以及扛著開山斧,睡意剛消的大胖丫頭。
待這一行人離開四合院後,郭家嫂子緊閉院門,走進牛欄。
車後,小石頭和尚大郎駕馭著騾車,不緊不慢跟著。
兩個年紀相仿的少年,有說有笑坐在驢車上,青澀麵容上,滿滿的蓬勃朝氣。
趕著車子,確實要比11路車快許多,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濟民堂藥鋪。
孟青山提著那包鹿茸鹿角,動作幹淨利落的跳下馬車,在藥童的熱烈歡迎下,邁步走進藥鋪。
來到櫃台前,小豆丁舉著那包珍貴藥材,放在了櫃台上。
“小郎君,又挖了什麽好藥材?”老掌櫃知道尚家肉攤有雄鹿售賣,但他並不知道雄鹿是孟青山獵得來的,故而有此一問。
他滿懷期待的打開油布,看到裏麵這些鹿茸鹿角,怔怔神,繼而麵露喜色。
藥童服務很是周到,很快便搬來了一張椅子,把孟青山的身高瞬間提升了一大截。
孟青山臉色淡然,開口問道:“老掌櫃,這些鹿茸鹿角應該值一些銀兩吧!”
在狩獵鹿群的時候,他仔細觀察過那些雄鹿。
確認這兩頭雄鹿的鹿角長有鹿茸,他才動手將兩鹿殺之擒之。
老掌櫃仔細端詳著手裏的鹿茸,一盞茶功夫後,又拿起鹿角透光觀看。
“小郎君,這些鹿茸鹿角品相俱佳,我給你四十兩銀子,不知意下如何?”
四萬塊華夏幣,還算可以吧!
孟青山淡淡笑道:“那小子就多謝老掌櫃了!以後若是再獵得雄鹿,依舊會拿來你這裏售賣。”
老掌櫃臉上笑開了花,拉開櫃屜,從裏麵拿出兩錠二十兩的銀子,交給孟青山。
“小郎君,尚家肉鋪售賣的那雄鹿,可是你………”老掌櫃試探問道。
孟青山知道他要問什麽,點頭:“確實是我所狩獵得來,那頭活雄鹿,賣給了府城貴人。”
老掌櫃神情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
“小郎君,那鹿血也是好東西,你下次再去狩獵雄鹿,若它當場身死,可快速切下鹿角,把那流出的鹿血,小心注入裝了烈酒的水囊,如此一來,方不浪費這大好珍惜藥材。”
前世,孟青山擁有識海空間。
他在原始森林狩獵,那些被hk416或重狙獵殺的野獸,在第一時間,便被收進時間靜止的空間。
鹿血這玩意兒,於他而言,不難得到。
聽到老掌櫃這般說,孟青山應道:“下次若有機會,小子一定給你送些鹿血。”
老掌櫃極為高興,笑得額頭上那深深的皺紋都淡了幾分。
孟青山又在藥鋪買了一些山參片,撿了一些可用做調料的藥材,結算之後,給了銀子,隨即便告辭老掌櫃。
老掌櫃親自把孟青山送出藥鋪,看著他登上那輛由尚班頭做馬夫的豪華馬車,不由微微頷首。
心裏暗道:此小郎君絕非池中之物,有朝一日,定會扶搖直上九重天。
馬車上,尚老二抬手和老掌櫃打了個招唿,問坐在身邊的孟青山:“小郎,我們現在去哪裏?”
孟青山手指前方道路:“二哥,去牲口市場,咱們買些驢、騾、牛、馬吃的好料!”
尚老二心裏暗暗念叨,好家夥,小郎家裏若是再養頭豬,可稱得上五畜興旺了。
兩輛車來到牲口市場,徑直去了胖老板的牲口檔鋪。
神俊的千裏白馬,豪華的楠木車廂,瞬間收獲了一大波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在胖老板潮水一般的奉承聲和道別聲之下,騾車拉了滿滿一車品質最好的牲口料,踢踢踏踏離開了牲口市場。
招搖過市的豪華馬車一路前行,最後停在了布莊門口。
孟青山跳下馬車,搖手招來小石頭。
“進去給你家裏人買幾套棉布衣裳,再買些鞋子,小雀和驢蛋身上那些破舊衣衫,屁股蛋子都要露出來了。”
大穿新,小撿舊,尋常百姓人家的孩子都是這般過來的。
小石頭手裏緊緊攥著一碇二十兩的銀子,眼角微紅走進布莊。
馬車上,孟青山和尚老二平排坐在前室<馬車駕駛位>。
“小郎,你與這小石頭的情誼,看來非比尋常!二十兩銀子,平常人家數年都難賺到,你眼都不眨便給了他,總角之交,總是讓人那般難忘呐!”
尚老二語氣帶著些許遺憾,似是在懷念他那些兒時舊友。
孟青山眸色微沉道:“我尚是個癡傻小兒之時,村中那麽多戶人家,唯有他家不圖任何迴報,盡心竭力幫我祖孫三人。”
尚老二感慨道:“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小石頭是個好孩子!那楊家遺孀亦是個熱心好人!”
待小石頭扛著一個大包袱走出布莊,坐上驢車後,一行人便又開始前往下個目的地。
來到鐵匠鋪,尚老二停好馬車,與孟青山一同走了進去。
半個小時後,孟青山左手拎著一個髒兮兮的布袋,右手拿著一把柄長一米的開山斧,走出鐵匠鋪。
把布袋和開山斧放上騾車,孟青山又走進了鐵匠鋪。
半炷香之後,鐵匠鋪老板恭送兩人出門。
之後,一行人又沿街采購了一些食材,便出城往家去了。
迴程這一路上,尚老二耐心的教導孟青山如何駕馭馬車。
這匹馬已經拉慣了車,倒是很好控製,重點無非不過加速、減速、勒馬刹車。
迴到孟家大院時,孟青山已成為一個出色的馬車駕駛員。
今日院中並沒有什麽可忙的,楊嬸一家也就沒來孟家大院。
小石頭卸完貨,牽著騾子進了牛欄,和祖母告別一聲,便喜氣洋洋的扛著那個大包袱迴了家。
院子裏,眾人圍著這輛漂亮豪華的馬車,東摸摸西瞅瞅,不時發出讚歎聲。
這輛馬車,前日她們也都見過,但今日與前日相比,性質卻截然不同。
前日,這輛馬車是貴人的,她們別說上前摸摸,哪怕就是走近瞧瞧,都深恐被侍衛斥責。
今日,這輛馬車是小郎君的,依照小主子對她們這些下人的態度,別說摸摸,以後出行了,她們也能坐進車廂,陪著老夫人說話聊天。
尚家叔侄都曾經見過祖母,施禮之後,倒也不用去費心介紹。
等眾人瞧完熱鬧,尚守信便開始卸馬,順便給孟青山講解缷馬的詳細流程。
卸馬之後,孟青山背著吵著要騎馬的妹妹,牽著這匹神俊的白馬,在院前院後逛了幾圈。
遛完馬,孟青山便有些頭疼,這馬,該放在哪裏呢?
要是讓它待在空曠的後院,整日風吹日曬,怕是有些不妥。
馬可不比野牛,千裏馬身體嬌貴,稍不注意就會生病,到時候,他恐怕得心疼死。
“山兒……是否在頭痛如何安置這匹千裏駒?”祖母眼神慈祥,端詳著左顧右盼的小孫兒,溫聲問道。
做飯婦人在一旁說道:“小郎君,豬欄不是還空著嗎?咱們把驢和騾子趕去豬欄,讓這匹千裏馬住進牛欄,這件事不就解決了!”
孟青山一拍額頭,這豬欄比較矮,放不進這高頭大馬,若是驢和騾子住了進去,倒也不覺得逼仄。
說幹便幹,好在有尚老二,再加上眾人的群策群力,很快便解決了千裏馬的住宿問題,以及它的料槽問題。
忙完這一切,看著正在吃槽裏精料的白馬,孟青山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似的,情不自禁籲出了一口悶氣。
懵懵懂懂八年,現在,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終於混成了有車有房、腰纏千貫的有為少年,真心不容易啊!
他舒展著眉頭,牽著蹦蹦跳跳的妹妹,去了雜物房給白狼喂食。
正堂裏,尚家兩叔侄坐在火爐前,你一言我一語,陪著祖母談天說地、逗樂解悶。
尚老二身為衙門公人,江湖上那些三教九流都沒少接觸,和祖母聊起天來,更是風趣幽默,妙語連珠,逗得她老人家哈哈大笑。
晚飯時間,雙耳通紅,走路一瘸一拐的小石頭,帶著身穿新衣、新褲、新鞋的弟弟妹妹,歡天喜地走進四合院。
孟青山一再強調,楊家幾個小豆丁,每日必須來四合院用飯,楊嬸拗不過他,最後隻得點頭同意。
孟青山心裏自有一番考慮,不把身體養好,以後如何做事。
今晚的菜品不一般。
以鹿骨燉人參為湯底的鐵鍋,坐在火爐上冒著騰騰熱氣。
一片片薄薄的鹿肉、牛肉,綠油油的青菜擺放在火鍋桌前,讓人看了便食欲大增。
祖母那沒有焦距,視線模糊的目光,看著環繞在自己身邊,熱熱鬧鬧的大大小小,眼角泛起了濕意。
探出手,摸了摸身邊孫兒頭頂上的小揪揪,祖母心裏盈滿了歡喜。
老人蠕動著嘴唇,喃喃低聲細語,渾濁老邁的眼神裏,現出一片釋然和解脫。
吃完晚飯,丫鬟們便去整理空著的那間耳房,鋪好床單被褥,燒熱火炕,方便尚家叔侄二人住宿。
翌日,天色將明未明之時。
";吱嘎";一聲,四合院院門從裏打開。
孟青山手提梅花槍,身背小背簍,趕著大壯,邁開小短腿走出院門。
在他身後,跟著手拿武器,精神抖擻的尚家叔侄,以及扛著開山斧,睡意剛消的大胖丫頭。
待這一行人離開四合院後,郭家嫂子緊閉院門,走進牛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