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福祿渡船
天生廢靈根?全仙門求我別飛升 作者:遷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沉霜拂將劍符收好。
雖然此物隻能用三次,但在秘境之中,卻是她最重要的保命之物。
太蒼山弟子在秘境中曆練,是在外圍區域,沒有什麽大一點的妖獸,還算安全。
可她要去秘境禁地,除了譙婉音說的那隻或許在沉眠的玉麒麟獸王以外,路上也有可能會遇到清掃秘境時遺漏掉的兇獸。
此去藏麟穀,是一場驚天的豪賭,如果她順利拿到了五行靈根上麵的靈果,便可以逆天改命,走一條築丹修行之路!
沉霜拂於夜色中,離開了靈犀峰。
一旬過去。
外門的五個名額終於確定。
不出意料,沉霜拂在上麵看見了李仲江的名字。
秘境在勾射山以南的一片海域之中,需乘渡船而去。
太蒼山有五條跨洲渡船,常在苦海海麵上行駛,運送物資,與其他仙門做生意。
勾射山和幽天秘境都在聚窟洲的南麵,算不上跨洲遠行,所以宗門沒有用那五條大的渡船,而是用了一艘名喚“福祿”的小渡船。
福祿是葫蘆的諧音。
這艘小渡船整體呈現為,被切開了一半的葫蘆狀。
渡船上僅有二十七人,“葫蘆”吃水很淺。
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之間,明顯有著“溝壑”,互不搭理。身為直入內門的天驕,他們身上帶著一股無形的優越感,哪怕境界可能沒有李仲江幾人高,卻依舊有些瞧不上在外門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還是外門弟子的他們。
在這些內門天驕看來,自己隻是修行的時間短,假以時日,超越李仲江這些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自然不肯自降身價,和他們交流說話了。
而外門來的幾個人,又心照不宣地“孤立”了沉霜拂。
海麵吹來鹹濕的風,風中人聲破碎,沒有想過要避著她。
清悅的女聲,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她一個雜役弟子,憑什麽也能去幽天秘境?”
一男子狀若無意地看了沉霜拂一眼,沉聲說:“太蒼山以往從來沒有讓雜役弟子去秘境曆練的先例,她既然能出現在隊伍中,說不定是有什麽背景……”
李仲江嗤笑道:“她能有什麽背景?一個窮鄉僻壤出來的黃毛丫頭罷了!”
如果她真有背景,當初要收大家的靈石開啟觀靈大陣的時候,她就不會忍氣吞聲了。
從那個時候起,李仲江就知道,那女童心機頗深,是個能屈能伸的,畢竟會咬人的狗不叫。
比起桑葚,他其實更想弄死的是沉霜拂。
隻是後來觀靈大陣測出她是廢靈根,李仲江這念頭才逐漸變淡。
廢靈根能有什麽前途?
她根本就沒有仙途可言,在修士麵前,永遠都隻是一隻螻蟻,他想什麽時候碾死,就能什麽時候碾死。
所以李仲江這幾年,沒有刻意去刁難沉霜拂。
直到他出關後,才找到一個機會把她送去戒律堂,隻可惜在獬豸台上,沒能讓她受點皮肉之苦,最後隻被罰了三個月的月俸。
那薛竹也是個傻帽,被沉霜拂連累,同罰了三個月的月俸,竟然半點不遷怒於她,隻將仇怨記在了莫安身上,在他領取任務時故意刁難。
莫安又跑來向李仲江訴苦,希望他能替自己出麵,李仲江看見這個蠢貨,氣不打一處來,還幫他去尋任務堂的麻煩,真當自己是他祖宗了?
他祖宗姓李,可不姓莫。
但李仲江考慮到莫安還有別的用處,就明示了他,去找莫平兒的下落,結果這莫安被嚇得臉色一白,哭著說他不敢去鬼風澗,氣得李仲江踹了他心口一腳,罵了一聲“滾”後,再也沒見他了。
至於沉霜拂為什麽能出現在福祿渡船上,李仲江有想過。
此女心機深沉,又會曲意逢迎,多半是給負責挑選秘境人選的師叔送了好處。
她在太蒼山坊市販賣的靈酒,賣得還不錯,這麽幾年下來,肯定攢了不少資產。
用錢財賄賂他人,這是自古就不變的真理啊!
李仲江自己就深諳此道,所以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青色道袍的男子,麵容微異,好奇道:“聽李師兄的意思,似乎對她比較熟悉,師兄認識她麽?”
其餘三人皆朝李仲江看去。
李仲江不鹹不淡道:“談不上很了解,她是趙國璿州郡下麵的一個小村子的人。”
“出身寒微,沒什麽與眾不同之處。”
女子撇撇嘴道:“若她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怎麽能混進來幽天秘境的隊伍裏麵?李師兄,你莫要因為她年紀小,就被她看起來純良無害的模樣騙了。”
女子名叫柳茵,生得一對細長的黛眉,不畫而黑,麵容清秀,兩隻長長的綠珠耳墜,隨風飄搖,瑩瑩輝光流轉,不似凡物。
柳茵對沉霜拂的評價,摻雜了個人情緒在裏麵,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沉霜拂確實不是表麵看起來的這麽“純良無害”,和之前譙婉音說她的“口蜜腹劍”,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天生早慧,心思玲瓏,注定做不成赤子之心的人。
沉霜拂麵不改色地聽著四人毫不顧忌的話,將手中的書翻了新的一頁。
幽天秘境不在蓬岫洲大陸上,乘坐渡船也有一定的距離,路程漫漫,她又被人孤立了,總得自己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打發時間吧。
福祿渡船行駛進一片陌生海域,不知不覺間起了大霧,沉霜拂目不能視物,便將手中書本合了起來,放進儲物袋中。
前麵忽然有人驚唿了一聲。
“哇,是‘佛頭青’!好漂亮的顏色!”
“此行出海真是幸運,居然看見了隻生活在北海的佛頭青靈鯨,不過,它們怎麽會往南邊跑呢?”
沉霜拂目力沒有那幾個內門弟子好,隻看見了茫茫白霧中,幽藍色的光團若隱若現。
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掐了一道風訣,彌漫的大霧,被強硬地從中間分開,呦呦脆鳴中,一隻美若紺琉璃的大魚,衝擊著沉霜拂的視覺。
相傳佛發為青色,故人們常以“佛頭青”來描述山巒的青黛色。九山八海中,有一種靈鯨,通體晶瑩如紺琉璃,故也被冠以“佛頭青”的名字。
靈鯨半藏於海水之中,狀若一座座黛青小山,攔在福祿渡船的前麵。
海麵碧波淩淩,美不勝收。
隊伍裏的那位築基境師叔,踩在桃木劍上,聲如撞鍾,怒罵道:“爾等孽畜,還不滾迴北海!是想被剝皮啖肉,做一身碧水法衣了是吧?”
雖然此物隻能用三次,但在秘境之中,卻是她最重要的保命之物。
太蒼山弟子在秘境中曆練,是在外圍區域,沒有什麽大一點的妖獸,還算安全。
可她要去秘境禁地,除了譙婉音說的那隻或許在沉眠的玉麒麟獸王以外,路上也有可能會遇到清掃秘境時遺漏掉的兇獸。
此去藏麟穀,是一場驚天的豪賭,如果她順利拿到了五行靈根上麵的靈果,便可以逆天改命,走一條築丹修行之路!
沉霜拂於夜色中,離開了靈犀峰。
一旬過去。
外門的五個名額終於確定。
不出意料,沉霜拂在上麵看見了李仲江的名字。
秘境在勾射山以南的一片海域之中,需乘渡船而去。
太蒼山有五條跨洲渡船,常在苦海海麵上行駛,運送物資,與其他仙門做生意。
勾射山和幽天秘境都在聚窟洲的南麵,算不上跨洲遠行,所以宗門沒有用那五條大的渡船,而是用了一艘名喚“福祿”的小渡船。
福祿是葫蘆的諧音。
這艘小渡船整體呈現為,被切開了一半的葫蘆狀。
渡船上僅有二十七人,“葫蘆”吃水很淺。
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之間,明顯有著“溝壑”,互不搭理。身為直入內門的天驕,他們身上帶著一股無形的優越感,哪怕境界可能沒有李仲江幾人高,卻依舊有些瞧不上在外門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還是外門弟子的他們。
在這些內門天驕看來,自己隻是修行的時間短,假以時日,超越李仲江這些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自然不肯自降身價,和他們交流說話了。
而外門來的幾個人,又心照不宣地“孤立”了沉霜拂。
海麵吹來鹹濕的風,風中人聲破碎,沒有想過要避著她。
清悅的女聲,毫不掩飾自己的厭惡:“她一個雜役弟子,憑什麽也能去幽天秘境?”
一男子狀若無意地看了沉霜拂一眼,沉聲說:“太蒼山以往從來沒有讓雜役弟子去秘境曆練的先例,她既然能出現在隊伍中,說不定是有什麽背景……”
李仲江嗤笑道:“她能有什麽背景?一個窮鄉僻壤出來的黃毛丫頭罷了!”
如果她真有背景,當初要收大家的靈石開啟觀靈大陣的時候,她就不會忍氣吞聲了。
從那個時候起,李仲江就知道,那女童心機頗深,是個能屈能伸的,畢竟會咬人的狗不叫。
比起桑葚,他其實更想弄死的是沉霜拂。
隻是後來觀靈大陣測出她是廢靈根,李仲江這念頭才逐漸變淡。
廢靈根能有什麽前途?
她根本就沒有仙途可言,在修士麵前,永遠都隻是一隻螻蟻,他想什麽時候碾死,就能什麽時候碾死。
所以李仲江這幾年,沒有刻意去刁難沉霜拂。
直到他出關後,才找到一個機會把她送去戒律堂,隻可惜在獬豸台上,沒能讓她受點皮肉之苦,最後隻被罰了三個月的月俸。
那薛竹也是個傻帽,被沉霜拂連累,同罰了三個月的月俸,竟然半點不遷怒於她,隻將仇怨記在了莫安身上,在他領取任務時故意刁難。
莫安又跑來向李仲江訴苦,希望他能替自己出麵,李仲江看見這個蠢貨,氣不打一處來,還幫他去尋任務堂的麻煩,真當自己是他祖宗了?
他祖宗姓李,可不姓莫。
但李仲江考慮到莫安還有別的用處,就明示了他,去找莫平兒的下落,結果這莫安被嚇得臉色一白,哭著說他不敢去鬼風澗,氣得李仲江踹了他心口一腳,罵了一聲“滾”後,再也沒見他了。
至於沉霜拂為什麽能出現在福祿渡船上,李仲江有想過。
此女心機深沉,又會曲意逢迎,多半是給負責挑選秘境人選的師叔送了好處。
她在太蒼山坊市販賣的靈酒,賣得還不錯,這麽幾年下來,肯定攢了不少資產。
用錢財賄賂他人,這是自古就不變的真理啊!
李仲江自己就深諳此道,所以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青色道袍的男子,麵容微異,好奇道:“聽李師兄的意思,似乎對她比較熟悉,師兄認識她麽?”
其餘三人皆朝李仲江看去。
李仲江不鹹不淡道:“談不上很了解,她是趙國璿州郡下麵的一個小村子的人。”
“出身寒微,沒什麽與眾不同之處。”
女子撇撇嘴道:“若她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怎麽能混進來幽天秘境的隊伍裏麵?李師兄,你莫要因為她年紀小,就被她看起來純良無害的模樣騙了。”
女子名叫柳茵,生得一對細長的黛眉,不畫而黑,麵容清秀,兩隻長長的綠珠耳墜,隨風飄搖,瑩瑩輝光流轉,不似凡物。
柳茵對沉霜拂的評價,摻雜了個人情緒在裏麵,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沉霜拂確實不是表麵看起來的這麽“純良無害”,和之前譙婉音說她的“口蜜腹劍”,有異曲同工之妙。
她天生早慧,心思玲瓏,注定做不成赤子之心的人。
沉霜拂麵不改色地聽著四人毫不顧忌的話,將手中的書翻了新的一頁。
幽天秘境不在蓬岫洲大陸上,乘坐渡船也有一定的距離,路程漫漫,她又被人孤立了,總得自己給自己找點事情做,打發時間吧。
福祿渡船行駛進一片陌生海域,不知不覺間起了大霧,沉霜拂目不能視物,便將手中書本合了起來,放進儲物袋中。
前麵忽然有人驚唿了一聲。
“哇,是‘佛頭青’!好漂亮的顏色!”
“此行出海真是幸運,居然看見了隻生活在北海的佛頭青靈鯨,不過,它們怎麽會往南邊跑呢?”
沉霜拂目力沒有那幾個內門弟子好,隻看見了茫茫白霧中,幽藍色的光團若隱若現。
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掐了一道風訣,彌漫的大霧,被強硬地從中間分開,呦呦脆鳴中,一隻美若紺琉璃的大魚,衝擊著沉霜拂的視覺。
相傳佛發為青色,故人們常以“佛頭青”來描述山巒的青黛色。九山八海中,有一種靈鯨,通體晶瑩如紺琉璃,故也被冠以“佛頭青”的名字。
靈鯨半藏於海水之中,狀若一座座黛青小山,攔在福祿渡船的前麵。
海麵碧波淩淩,美不勝收。
隊伍裏的那位築基境師叔,踩在桃木劍上,聲如撞鍾,怒罵道:“爾等孽畜,還不滾迴北海!是想被剝皮啖肉,做一身碧水法衣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