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之外的一處府宅之中,顧晏之散漫地翻看著書,這是給她挑的書,不過話本遊記之類。
這些閑書,他平常,自然不會看一眼。
而底下跪著的人,在燒著地龍的屋裏,卻是驚出一身的冷汗。
“大人……您有所不知,今年十一月初到六月,兩淮地區降雨不斷啊,這才導致鹽產下降,實在不是將官鹽走私……”
顧晏之放下書,並不答他的話,隻對左右道:“給汪鹽史賜個座,免得等等癱成爛泥,丟了身上官服該有的體麵。”
屋裏明明滅滅的燈火撲朔,本是奢華無比的暖冬別寓,此刻,因著顧晏之的緣故,卻比錦衣衛的詔獄還要恐怖幾分。
汪順直哪裏敢坐,想起叔叔汪讚廷警告自己的話,說顧晏之此人心狠手辣,還機敏過人。
想瞞他,是瞞不住的。
此人還接手過半年錦衣衛的緣故,染了錦衣衛的習氣,叫人提來問話,便是已經知曉事情,雖沒有證據,也會酷刑拷問,逼出證據來。
泰元八年滅殺十二大臣的血案,就是他手裏出的。
京中大員,說殺就殺,事後一點事沒有,反而還得陛下讚譽……
想到這,汪順直骨頭又軟了幾分,被架在圈椅上時,雙腿抖得不行。
討好地說道:“下官……下官叔叔在揚州任布政司使,大人和內眷在十多日前,還見過一麵……求大人明鑒。”
顧晏之想起當日自己抱著蓮玉時,在馬下的一眾官員,笑道:“你叔叔可知,你拿他,來我這攀關係?”
不等汪順直開口說話,顧晏之又道:“汪讚廷雖愚鈍怕事了些,卻從未貪墨舞弊,他的膽子,可沒有你這個侄子強……”
汪順直臉色又白了幾分,額頭冒汗不止,被架在椅子上卻又不敢明目張膽的擦,汗涔涔地流到臉上,落進眼睛裏,難受得緊,其他跪著的一眾官員哪裏還受得了這樣的威壓。
有骨頭軟的,便已經跪著爬到前麵,“大人明鑒,大人明鑒,兩淮鹽課下官從未接手啊。”
顧晏之看他一眼,搖搖頭,“你從未接手確實如此,可是私鹽販子手上的鹽引可都是出自你府上管家之手,難道你敢說,這也和你半點關係都無?”
兩淮鹽課使癱坐在地,嘴唇嘟囔半天,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顧晏之看他一眼,輕飄飄道:“既沒有什麽再交代,那便投入大獄,壓往送京師,聽候發落。”
“且慢……。”鹽課使像活過來了一般,哭喪著臉,惡狠狠瞧了一眼汪順直,“一切都是下官聽信了汪順直這小人的讒言,下官也不想於此為伍,可他威逼利誘,使我將鹽引賣予商賈,我二人所得在四六分……”
“錢,所得錢財,都在下官書房的秘櫃之中……”
顧晏之喚左右,“去搜,順道圍了他的府邸,免得有人蓄意作亂,有違令者,即刻誅殺,不必上稟。”
鎖子甲與刀劍摩擦發出沙沙的低聲,直驚到一眾官員心裏去。
顧晏之說完,環視一圈,冷聲道:“可還有人要自揭?”
眾人埋頭,小動作卻不斷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外頭進來一個護衛,急匆匆將一封信呈了上去,“大人,京中來信。”
顧晏之打開一看,許久,那紙在他手中化為齏粉。
眾人不明所以,卻能切切實實感受到顧晏之的怒意。
“押汪順隨我直入京,其餘人,好好想想此事,各自呈一份稟文來。”
其餘人皆有劫後餘生之感,除了汪順直徒勞急唿起來,“顧總督,本官再怎麽說,也是兩淮鹽鐵使,陛下親封四品官員,我還是滎陽汪氏。現下,毫無證據說明我貪墨兩淮鹽產一事,你便要壓我入京,這不僅是有辱我,更對陛下大不敬……”
瞧著顧晏之看著他那毫無波瀾的眼神,汪順直本就底氣不足,越說聲量越小,最後竟又跌迴椅子上。
“說完了,那便押起來。”顧晏之一句解釋的話都無,穿著鎖子甲的兵丁隻像死狗一般將人拖了出去。
其中,有沒有犯過事的官員,實在是看不過去,猶豫之後,拱手行禮上前來,皺著眉道,“顧總督,據下官所知,總督年後才出任兩江巡撫,現在便對轄地官員喊打喊殺,又無證據,是何道理?”
顧晏之看此人一眼,心中有了成算,鄒有孝所查貪墨一事上,並無此人,還算正道。
“陛下口諭,準我即刻上任,前段日子,體諒我大病得愈,才拖延了些。”
那質問的官員臉色有些不好看。
顧晏之又道:“我出任巡撫職,既是陛下所願,也是為民求命。”他冷冷的看著跪著的一眾官員,“據我所知,你們在兩淮做了十幾年的官,和鹽鐵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光兩淮地區,一年可產十萬石的鹽,卻為何鹽稅年年虧空?給鹽農加的稅卻一年勝過一年?”
“鹽,何去?稅,又在哪位大人的寶箱密室之中,愛妾瘦馬身上?
顧晏之此話極重,自是有人戰戰兢兢,有人故作鎮定。
“各位大人,過個好年。”顧晏之想起那封信,她又跑了。聲音不由得又冷了幾分,“咱們同僚之誼,還長著呢。”
見那殺神被簇擁著離去,一種官員都屏氣凝神,生怕又給他招迴來。畢竟那汪順直,四品的官,在朝中還有諸多助力,說抓就抓,哪裏又是他們得罪的起。
看來,這殺神迴來之後,兩淮官場的天,隻怕要變了。
龐屹見顧晏之冷著臉色,自是不敢多問,鄒有孝的來信,他已看過,想不到,蓮玉膽子竟如此大,收迴心神,道:“大公子,蓮玉不是已沒雙親,她那雙親,可是有人騙她?”
顧晏之冷笑,“她哪裏接觸得到拐子和那叔嫂,又怎麽會被騙,她騙人還差不多。”
龐屹見大公子如此,是真氣極,大公子冷著臉不嚇人,笑才是說明事情嚴重的。
便問:“那可要即刻啟程歸京?”
顧晏之抬手阻止,“不必,今日迴去,也不過亡羊補牢,她借父親之勢,騙過父親出府去,雖是臨時起意,卻有甩開鄒有孝底下暗衛的本事,恐怕出府之後的盤算,已經計劃多時。”
說著,拿起筆,飛速的寫起密信來,龐屹接過,封了蠟口,將那日行千裏的雪鴿放飛出去。
大公子此次已布下天羅地網,隻怕蓮玉難逃了。
顧晏之又吩咐道:“備十幾匹快馬到船艙中,明日一早起程,到通州渡口之後便乘快馬。”
龐屹領命下去,心道這樣一來,隻需五六日,便能到京。
屋中的暖意不斷,顧晏之卻隻覺得心寒無比。
自己出發前,那床榻間的溫柔小意,依依不舍,竟都作假,隻是為了蒙蔽他警惕的手段。
顧晏之隻覺自己被一個女子遭了戲耍,還是對她有幾分心意的女子,卻說明他是個笑話,隻覺奇恥大辱。
又知她喜歡話本遊記,兩淮多才子,話本遊記也豐富些,自己竟還巴巴地叫人搜羅了許多,又怕書中有不妥之處,看過才篩出精彩的來,預備帶迴京,哄她開心。
思及此,怒意橫生,那幾本用上好澄心堂紙抄錄的話本便被燭台上的火光吞沒。
在焰火閃爍間,白紙燃起紅赤,隻餘灰燼一堆。
顧晏之的怒意,卻絲毫未減,反叫那火,燒得越旺。
這些閑書,他平常,自然不會看一眼。
而底下跪著的人,在燒著地龍的屋裏,卻是驚出一身的冷汗。
“大人……您有所不知,今年十一月初到六月,兩淮地區降雨不斷啊,這才導致鹽產下降,實在不是將官鹽走私……”
顧晏之放下書,並不答他的話,隻對左右道:“給汪鹽史賜個座,免得等等癱成爛泥,丟了身上官服該有的體麵。”
屋裏明明滅滅的燈火撲朔,本是奢華無比的暖冬別寓,此刻,因著顧晏之的緣故,卻比錦衣衛的詔獄還要恐怖幾分。
汪順直哪裏敢坐,想起叔叔汪讚廷警告自己的話,說顧晏之此人心狠手辣,還機敏過人。
想瞞他,是瞞不住的。
此人還接手過半年錦衣衛的緣故,染了錦衣衛的習氣,叫人提來問話,便是已經知曉事情,雖沒有證據,也會酷刑拷問,逼出證據來。
泰元八年滅殺十二大臣的血案,就是他手裏出的。
京中大員,說殺就殺,事後一點事沒有,反而還得陛下讚譽……
想到這,汪順直骨頭又軟了幾分,被架在圈椅上時,雙腿抖得不行。
討好地說道:“下官……下官叔叔在揚州任布政司使,大人和內眷在十多日前,還見過一麵……求大人明鑒。”
顧晏之想起當日自己抱著蓮玉時,在馬下的一眾官員,笑道:“你叔叔可知,你拿他,來我這攀關係?”
不等汪順直開口說話,顧晏之又道:“汪讚廷雖愚鈍怕事了些,卻從未貪墨舞弊,他的膽子,可沒有你這個侄子強……”
汪順直臉色又白了幾分,額頭冒汗不止,被架在椅子上卻又不敢明目張膽的擦,汗涔涔地流到臉上,落進眼睛裏,難受得緊,其他跪著的一眾官員哪裏還受得了這樣的威壓。
有骨頭軟的,便已經跪著爬到前麵,“大人明鑒,大人明鑒,兩淮鹽課下官從未接手啊。”
顧晏之看他一眼,搖搖頭,“你從未接手確實如此,可是私鹽販子手上的鹽引可都是出自你府上管家之手,難道你敢說,這也和你半點關係都無?”
兩淮鹽課使癱坐在地,嘴唇嘟囔半天,竟說不出一句話來。
顧晏之看他一眼,輕飄飄道:“既沒有什麽再交代,那便投入大獄,壓往送京師,聽候發落。”
“且慢……。”鹽課使像活過來了一般,哭喪著臉,惡狠狠瞧了一眼汪順直,“一切都是下官聽信了汪順直這小人的讒言,下官也不想於此為伍,可他威逼利誘,使我將鹽引賣予商賈,我二人所得在四六分……”
“錢,所得錢財,都在下官書房的秘櫃之中……”
顧晏之喚左右,“去搜,順道圍了他的府邸,免得有人蓄意作亂,有違令者,即刻誅殺,不必上稟。”
鎖子甲與刀劍摩擦發出沙沙的低聲,直驚到一眾官員心裏去。
顧晏之說完,環視一圈,冷聲道:“可還有人要自揭?”
眾人埋頭,小動作卻不斷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外頭進來一個護衛,急匆匆將一封信呈了上去,“大人,京中來信。”
顧晏之打開一看,許久,那紙在他手中化為齏粉。
眾人不明所以,卻能切切實實感受到顧晏之的怒意。
“押汪順隨我直入京,其餘人,好好想想此事,各自呈一份稟文來。”
其餘人皆有劫後餘生之感,除了汪順直徒勞急唿起來,“顧總督,本官再怎麽說,也是兩淮鹽鐵使,陛下親封四品官員,我還是滎陽汪氏。現下,毫無證據說明我貪墨兩淮鹽產一事,你便要壓我入京,這不僅是有辱我,更對陛下大不敬……”
瞧著顧晏之看著他那毫無波瀾的眼神,汪順直本就底氣不足,越說聲量越小,最後竟又跌迴椅子上。
“說完了,那便押起來。”顧晏之一句解釋的話都無,穿著鎖子甲的兵丁隻像死狗一般將人拖了出去。
其中,有沒有犯過事的官員,實在是看不過去,猶豫之後,拱手行禮上前來,皺著眉道,“顧總督,據下官所知,總督年後才出任兩江巡撫,現在便對轄地官員喊打喊殺,又無證據,是何道理?”
顧晏之看此人一眼,心中有了成算,鄒有孝所查貪墨一事上,並無此人,還算正道。
“陛下口諭,準我即刻上任,前段日子,體諒我大病得愈,才拖延了些。”
那質問的官員臉色有些不好看。
顧晏之又道:“我出任巡撫職,既是陛下所願,也是為民求命。”他冷冷的看著跪著的一眾官員,“據我所知,你們在兩淮做了十幾年的官,和鹽鐵打了十幾年的交道,光兩淮地區,一年可產十萬石的鹽,卻為何鹽稅年年虧空?給鹽農加的稅卻一年勝過一年?”
“鹽,何去?稅,又在哪位大人的寶箱密室之中,愛妾瘦馬身上?
顧晏之此話極重,自是有人戰戰兢兢,有人故作鎮定。
“各位大人,過個好年。”顧晏之想起那封信,她又跑了。聲音不由得又冷了幾分,“咱們同僚之誼,還長著呢。”
見那殺神被簇擁著離去,一種官員都屏氣凝神,生怕又給他招迴來。畢竟那汪順直,四品的官,在朝中還有諸多助力,說抓就抓,哪裏又是他們得罪的起。
看來,這殺神迴來之後,兩淮官場的天,隻怕要變了。
龐屹見顧晏之冷著臉色,自是不敢多問,鄒有孝的來信,他已看過,想不到,蓮玉膽子竟如此大,收迴心神,道:“大公子,蓮玉不是已沒雙親,她那雙親,可是有人騙她?”
顧晏之冷笑,“她哪裏接觸得到拐子和那叔嫂,又怎麽會被騙,她騙人還差不多。”
龐屹見大公子如此,是真氣極,大公子冷著臉不嚇人,笑才是說明事情嚴重的。
便問:“那可要即刻啟程歸京?”
顧晏之抬手阻止,“不必,今日迴去,也不過亡羊補牢,她借父親之勢,騙過父親出府去,雖是臨時起意,卻有甩開鄒有孝底下暗衛的本事,恐怕出府之後的盤算,已經計劃多時。”
說著,拿起筆,飛速的寫起密信來,龐屹接過,封了蠟口,將那日行千裏的雪鴿放飛出去。
大公子此次已布下天羅地網,隻怕蓮玉難逃了。
顧晏之又吩咐道:“備十幾匹快馬到船艙中,明日一早起程,到通州渡口之後便乘快馬。”
龐屹領命下去,心道這樣一來,隻需五六日,便能到京。
屋中的暖意不斷,顧晏之卻隻覺得心寒無比。
自己出發前,那床榻間的溫柔小意,依依不舍,竟都作假,隻是為了蒙蔽他警惕的手段。
顧晏之隻覺自己被一個女子遭了戲耍,還是對她有幾分心意的女子,卻說明他是個笑話,隻覺奇恥大辱。
又知她喜歡話本遊記,兩淮多才子,話本遊記也豐富些,自己竟還巴巴地叫人搜羅了許多,又怕書中有不妥之處,看過才篩出精彩的來,預備帶迴京,哄她開心。
思及此,怒意橫生,那幾本用上好澄心堂紙抄錄的話本便被燭台上的火光吞沒。
在焰火閃爍間,白紙燃起紅赤,隻餘灰燼一堆。
顧晏之的怒意,卻絲毫未減,反叫那火,燒得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