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好吧!那我少吃一口
穿成大力女:打獵種田賣豆腐日常 作者:七月呀七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大柱心裏深深唿了口氣,他知道大戶人家隨便耍點手段這方子就能到手,再來個意外滅口,他們一家子幾年後都沒人會記得。
慶信這東家是個好的,閨女的眼光還是很不錯。
“這段時間弄了些,不是很多,還不知道你們要不要所以就沒讓多弄。”
“是我的不是,沒先寫信過來,這樣,你們先弄一百個讓我帶走,後麵弄慢一點也沒事。”
“家裏現在有三十多個,得等三天。”
“行。”
兩人說完正好菜也上到包間,“嚐嚐飄香樓的招牌菜,”夾了一筷子菜給這眨巴眼睛的小娃。
“多謝哥哥,”裝嫩的李詩文“yue”了一聲拿起筷子開吃。
在外人麵前她隻吃了兩碗飯吃了個小半飽。
李大柱知道閨女的食量隻能不停地給她夾菜自己沒吃多少。
對於李詩文吃得比正常小娃多於良駿沒多想,飯後把契書一式兩份寫好雙方看過簽了字,父女倆才踏出三樓包間。
當然,李詩文中間去了一趟茅房,順便打聽了一下現在豆皮、豆渣的情況。
聽大堂裏食客的意思是現在隻有飄香樓這家的東西正宗,以後就認準飄香樓了,畢竟這麽些年飄香樓做到了童叟無欺。
兩人臨走時還被掌櫃拉著問什麽時候有小魚蝦。
“掌櫃爺爺,那東西費力吧拉的咱們沒弄了。”
“哎喲,好歹弄點吧?我給你提提價行不?好多酒鬼叫囂著要這口呢!”
後廚那些幫工的家人得到這消息也弄了些過來,但不是碎的就是苦的,關鍵是量不如李家人大。
李詩文戳戳正睡著的黑貓,“好吧!那我少吃一口。”
童掌櫃被這熊孩子氣得頭頂冒煙,感情在這等著他呢!以後可不能小看這娃娃去。
“噯,我用點心跟四丫換好不?明兒就讓你叔叔送來啊!”說著又塞了一包點心到李詩文懷中。
李詩文愉快的朝他揮揮手,“好的好的。”
李大柱尬笑著跟童掌櫃告別,進馬車了才戳戳閨女額頭,“你為何要氣童掌櫃?”
“嘿嘿,一斤小魚蝦那麽多得費好幾鍋,還不如吃到自己嘴裏劃算。”
李大柱戳她的手一僵,悻悻的放下手,趕著馬車去買了些糧食、藥草迴家。
這次的藥草跑了三個地方買的,主要是鎮上加上無名館都隻有三家藥鋪,還有幾樣李詩文在山上挖了就沒買。
家裏得知要一百個香料包的消息,李三柱抱著李詩文朝天上扔了好幾下,他決定了以後背鍋的事他主動點。
兩個姐姐歡天喜地去分藥草,李何氏去房裏縫布包,李二柱去幫著磨藥粉,李三柱把做香幹和鹵香幹的事都包下了。
李王氏眼珠子咕嚕一轉也想加入其中。
但被李老太拎住了後領子,“幹什麽?那豆子不用磨了嗎?拿什麽做豆腐?”
李王氏討好的朝她笑笑,“娘,家裏不是還有兩頭畜生嗎?它們幹得挺好。”
李老太皮笑肉不笑的提醒她,“早上讓老二給你新買了一個石磨,已經洗幹淨了,去,把它搬到後院幹活去。”
“啊?”
李王氏看著不理她的漢子終於悟到了些什麽,“娘,我保證不會告訴娘家,你就讓我歇歇吧!你看我一雙手臂都腫了。”
“磨了幾年都沒腫現在腫了?最好趁我還好說話的時候趕緊去幹活。”
李王氏見老太太臉色不對,迴頭不舍的看了一眼前院,蔫噠噠的繼續迴後院開始她的手磨豆子。
李老太朝二兒子看去,見他臉上沒什麽表情後轉頭去給石磨添豆子。
李詩文把藥草配好就跟著二叔磨藥。
李詩蝶姐妹倆一個拿著小秤稱一個用針線收口。
許婆子來家裏幾天了最遠隻去了菜地,卻也聽說了主家不少閑話。
村裏都叫四小姐傻丫,那她們這些人是白癡?
四小姐平時話不多,但卻是家裏最聰明的,而且說出的話比老爺子說的都好用。
配藥的這兩天還下起了雨,下大的時候村尾那邊停工了用油布蓋著,下小雨就帶個鬥笠幹活。
三天後交了一百個香料包,李老太拿著那五百兩銀子雙手有些發抖。
雖然這些有差不多一半是成本,但這不同,不是打獵賣菇子賣藥材賺的,是可以長期供貨賺銀子的。
雖說家裏每天都有幾兩銀子進項了,但這會開銷也大,容不得她不頭疼不精打細算。
李詩文走到她麵前仰頭看著她,“奶,買白麵買米,”吃過了米飯粗糧實在有些難以下咽。
老太太把銀票一收小聲哼了一下,“依你。”
李詩文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容蹦躂去雜物間找了個背簍、麻袋上山了。
黑貓喵嗚喵嗚的跟在她身後。
一人一貓先是去挖了一麻袋藥草撿了些雞樅菌,最後才提著魚簍掐著時間下山。
迴家不用李詩文招唿,兩個姐姐上前把東西攤開小魚蝦倒出來洗幹淨大的擠出腸子拿去灶房烘幹。
黑貓守著在邊上時不時用爪子上前撈,吃了一小堆小魚還不夠,烘的時候還坐在灶台上守著。
許婆子上前把它趕下去轉頭又從另一邊爬上來。
“沒事,它不會進鍋裏撈的,”有次跳進鍋裏撈燙到了爪子不說還被四丫揍了一頓,從那以後給到它麵前才會吃。
“好,我是怕它貓毛掉進鍋裏。”
“那你去叫四妹來把它提走。”
“哎哎。”
李詩文正在倒騰那些藥草聽許婆子說,隻在原地高聲叫了一聲小黑。
黑貓罵罵咧咧的從灶房小跑著過去。
讓許婆看得驚奇不說還有些好笑,這黑貓是不是在罵人?
次日李詩文帶了不少麻繩上山,上次砍的那些樹枝可還在原地沒人撿,好幾根樹的枝丫也能燒好些天了不是。
用柴刀把柴劈得差不多長度蔓藤捆好,再用麻繩連成長長一串在山中拖著走,既能帶不少柴迴家也省了好些力氣。
到家門口的時候給布大夫送去了兩捆。
李二柱兄弟倆在院子裏幹活聽到動靜朝抬頭一看,瞬間瞪大了眼睛,這,,,四丫也太猛了吧!
從前頭的大捆柴到後麵的小捆,這得有三丈長了吧?
慶信這東家是個好的,閨女的眼光還是很不錯。
“這段時間弄了些,不是很多,還不知道你們要不要所以就沒讓多弄。”
“是我的不是,沒先寫信過來,這樣,你們先弄一百個讓我帶走,後麵弄慢一點也沒事。”
“家裏現在有三十多個,得等三天。”
“行。”
兩人說完正好菜也上到包間,“嚐嚐飄香樓的招牌菜,”夾了一筷子菜給這眨巴眼睛的小娃。
“多謝哥哥,”裝嫩的李詩文“yue”了一聲拿起筷子開吃。
在外人麵前她隻吃了兩碗飯吃了個小半飽。
李大柱知道閨女的食量隻能不停地給她夾菜自己沒吃多少。
對於李詩文吃得比正常小娃多於良駿沒多想,飯後把契書一式兩份寫好雙方看過簽了字,父女倆才踏出三樓包間。
當然,李詩文中間去了一趟茅房,順便打聽了一下現在豆皮、豆渣的情況。
聽大堂裏食客的意思是現在隻有飄香樓這家的東西正宗,以後就認準飄香樓了,畢竟這麽些年飄香樓做到了童叟無欺。
兩人臨走時還被掌櫃拉著問什麽時候有小魚蝦。
“掌櫃爺爺,那東西費力吧拉的咱們沒弄了。”
“哎喲,好歹弄點吧?我給你提提價行不?好多酒鬼叫囂著要這口呢!”
後廚那些幫工的家人得到這消息也弄了些過來,但不是碎的就是苦的,關鍵是量不如李家人大。
李詩文戳戳正睡著的黑貓,“好吧!那我少吃一口。”
童掌櫃被這熊孩子氣得頭頂冒煙,感情在這等著他呢!以後可不能小看這娃娃去。
“噯,我用點心跟四丫換好不?明兒就讓你叔叔送來啊!”說著又塞了一包點心到李詩文懷中。
李詩文愉快的朝他揮揮手,“好的好的。”
李大柱尬笑著跟童掌櫃告別,進馬車了才戳戳閨女額頭,“你為何要氣童掌櫃?”
“嘿嘿,一斤小魚蝦那麽多得費好幾鍋,還不如吃到自己嘴裏劃算。”
李大柱戳她的手一僵,悻悻的放下手,趕著馬車去買了些糧食、藥草迴家。
這次的藥草跑了三個地方買的,主要是鎮上加上無名館都隻有三家藥鋪,還有幾樣李詩文在山上挖了就沒買。
家裏得知要一百個香料包的消息,李三柱抱著李詩文朝天上扔了好幾下,他決定了以後背鍋的事他主動點。
兩個姐姐歡天喜地去分藥草,李何氏去房裏縫布包,李二柱去幫著磨藥粉,李三柱把做香幹和鹵香幹的事都包下了。
李王氏眼珠子咕嚕一轉也想加入其中。
但被李老太拎住了後領子,“幹什麽?那豆子不用磨了嗎?拿什麽做豆腐?”
李王氏討好的朝她笑笑,“娘,家裏不是還有兩頭畜生嗎?它們幹得挺好。”
李老太皮笑肉不笑的提醒她,“早上讓老二給你新買了一個石磨,已經洗幹淨了,去,把它搬到後院幹活去。”
“啊?”
李王氏看著不理她的漢子終於悟到了些什麽,“娘,我保證不會告訴娘家,你就讓我歇歇吧!你看我一雙手臂都腫了。”
“磨了幾年都沒腫現在腫了?最好趁我還好說話的時候趕緊去幹活。”
李王氏見老太太臉色不對,迴頭不舍的看了一眼前院,蔫噠噠的繼續迴後院開始她的手磨豆子。
李老太朝二兒子看去,見他臉上沒什麽表情後轉頭去給石磨添豆子。
李詩文把藥草配好就跟著二叔磨藥。
李詩蝶姐妹倆一個拿著小秤稱一個用針線收口。
許婆子來家裏幾天了最遠隻去了菜地,卻也聽說了主家不少閑話。
村裏都叫四小姐傻丫,那她們這些人是白癡?
四小姐平時話不多,但卻是家裏最聰明的,而且說出的話比老爺子說的都好用。
配藥的這兩天還下起了雨,下大的時候村尾那邊停工了用油布蓋著,下小雨就帶個鬥笠幹活。
三天後交了一百個香料包,李老太拿著那五百兩銀子雙手有些發抖。
雖然這些有差不多一半是成本,但這不同,不是打獵賣菇子賣藥材賺的,是可以長期供貨賺銀子的。
雖說家裏每天都有幾兩銀子進項了,但這會開銷也大,容不得她不頭疼不精打細算。
李詩文走到她麵前仰頭看著她,“奶,買白麵買米,”吃過了米飯粗糧實在有些難以下咽。
老太太把銀票一收小聲哼了一下,“依你。”
李詩文給了她一個大大的笑容蹦躂去雜物間找了個背簍、麻袋上山了。
黑貓喵嗚喵嗚的跟在她身後。
一人一貓先是去挖了一麻袋藥草撿了些雞樅菌,最後才提著魚簍掐著時間下山。
迴家不用李詩文招唿,兩個姐姐上前把東西攤開小魚蝦倒出來洗幹淨大的擠出腸子拿去灶房烘幹。
黑貓守著在邊上時不時用爪子上前撈,吃了一小堆小魚還不夠,烘的時候還坐在灶台上守著。
許婆子上前把它趕下去轉頭又從另一邊爬上來。
“沒事,它不會進鍋裏撈的,”有次跳進鍋裏撈燙到了爪子不說還被四丫揍了一頓,從那以後給到它麵前才會吃。
“好,我是怕它貓毛掉進鍋裏。”
“那你去叫四妹來把它提走。”
“哎哎。”
李詩文正在倒騰那些藥草聽許婆子說,隻在原地高聲叫了一聲小黑。
黑貓罵罵咧咧的從灶房小跑著過去。
讓許婆看得驚奇不說還有些好笑,這黑貓是不是在罵人?
次日李詩文帶了不少麻繩上山,上次砍的那些樹枝可還在原地沒人撿,好幾根樹的枝丫也能燒好些天了不是。
用柴刀把柴劈得差不多長度蔓藤捆好,再用麻繩連成長長一串在山中拖著走,既能帶不少柴迴家也省了好些力氣。
到家門口的時候給布大夫送去了兩捆。
李二柱兄弟倆在院子裏幹活聽到動靜朝抬頭一看,瞬間瞪大了眼睛,這,,,四丫也太猛了吧!
從前頭的大捆柴到後麵的小捆,這得有三丈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