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爹,買它
穿成大力女:打獵種田賣豆腐日常 作者:七月呀七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孔夫子考教完後對著何老頭和李大柱,“這孩子還算不錯,現在交了銀錢明天帶著書本筆墨紙硯來進學吧!”
“好,我們家離得有些遠,讓孩子住學堂。”
孔夫子點點腦袋,“進學五百文一月,住宿加三頓九百文一月,被褥用具都需要自己帶。”
李大柱也算是這裏老“顧客”了,自然清楚這裏麵的規矩。
“好,以後詩廣就麻煩孔夫子了,”說著把早就準備好的銀子遞過去。
孔夫子接過銀錢隻是囑咐他們明天辰時上課別遲到就走了。
李大柱也帶著兩孩子準備去街上,“爹,這是四丫娘一點心意,”從背簍裏拿出兩雙布鞋遞給他。
何老頭接過看著上麵密集的針腳內心輕歎一聲,“你們有心了,以後叫她少做這些,我鞋夠穿。”
李大柱傻笑一聲帶著孩子們走了。
他知道嶽父一直對他還心存疙瘩,嘴上不敢跟他保證什麽,但他一直有努力讓四丫娘過上好日子。
“走,明天要進學,帶你去買一套筆墨紙硯。”
“爹,不用,家裏還有。”
“那些留著下次用又不會浪費,你第一次進學自然得買新的。”
...李詩廣小臉上再一次被感動,同時也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讀出個人樣來,“好。”
李詩文拉著他朝書肆跑,這是鎮上唯一一間書肆,不算小,裏麵什麽都有。
還沒進門就有股濃鬱的墨香,這讓李詩文有片刻暈眩,好像又迴到了坐在教室裏的學生時代。
這裏一排排的書看得人眼花繚亂,兄妹倆在夥計的介紹下選了一套最普通的筆墨硯台,紙也用的最便宜的,墨汁滴上去會暈開的那種。
就這還掏了五兩多銀子,難怪供不起讀書人,這花錢如流水還沒算新做的衣裳書袋筆筒。
“啟蒙書家裏有就不用買了,走咯!給四丫買花布去,”李大柱掏銀子時眼睛都不眨一下。
實在不是他不心痛,而是這麽多年早就麻木了。
“不要花布,麻布就行,”自己衣裳爛得快,她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扯個洞,好布在她手上隻會被糟蹋。
“小娃娃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李大柱和李詩廣的強烈要求下還是買了塊花布,同時也如李詩文買了塊麻布。
路過肉攤買了兩斤五花肉,最後一站才去的打鐵鋪。
“閨女,你要買什麽?”
李詩文沒理他,隻是跑到武器那邊一一盯著看了個遍,在心裏比劃著什麽武器最適合她?
倒是一張小弓適合她,但一問價格又讓她退縮了。
況且,她也不會拉弓。
“那這個匕首呢?”就一鐵的用不了多少銀子吧?
“三兩,”
鐵匠毫無溫度的聲音打斷了李詩文幻想。
...再貴也要買,“爹,買它。”
李大柱糾結了,不是他不舍得,而是,這麽多銀子買個匕首迴去他們父子仨都會被老太太滿村子追。
“這,,”
“我自己買,迴去就還銀子。”
“啊?”
李大柱還在暈乎乎中,李詩文已經走到他腿邊可憐兮兮的抱著他大腿仰頭看著他。
李大柱哪裏受得了閨女這眼神,後槽牙一咬,“買,”打一頓就打一頓吧!閨女好不容易除了肉有個想買的。
三人背著三口大鍋從打鐵鋪出來時外麵下起了小雨。
給李詩文打了把油紙傘,父子兩個戴上了鬥笠,沒做多的停留三人匆匆往家趕。
迴家正好趕上吃午飯,帶迴來的肉也讓李詩蝶切了炒了些大蒜葉。
吃過飯後聽著外麵的細雨,一家子圍在桌子上聽李大柱匯報今天情況。
李詩文早就在迴家時就把三兩銀子還給李大柱了,此時她沒跟他們湊一起,而是去了隔壁布大夫家。
“布爺爺,我來幫你磨藥了。”
“四丫呀!吃飽了嗎?”
“吃飽了。”
“那你去藥房等我,我去把藥草拿過來。”
“好。”
“把這個切成你小手指這麽長就行,這個要磨成粉,,,”布大夫說不動手還真不動手,指揮李詩文一個人在這又切又磨。
把藥草分類好天色都黑下來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裏,明天接著來磨。”
“哦。”
出了門李詩文看著虎口處的小泡泡,用指甲一掐擠幹裏麵的水留著皮應該明天就會好。
李詩文睡前去了一趟李三柱他們屋子,李詩廣和李詩默都睡這裏。
她剛進屋就被李詩默抱住,“四姐,你怎麽來了?”
李詩文把抱起朝李詩廣走過去,“三哥,買吃的,”說著把懷中的一百文塞給他。
李詩廣又給她塞迴去,“不用,這些你留著自己用,學堂有飯吃有睡的地方用不著。”
李三柱看著兩人推搡,他讀了好些年自然知道裏麵要熱水這些不容易。
“拿著吧!在學堂別跟人家惡交,多對廚房裏的人和顏悅色些。”
“三叔說得對,”李詩文把小豆丁也塞到他手上就走了。
這一晚整個李家人都很興奮,以後不用刮風下雨天天在外麵跑了,甚至隻要賺到一頭驢子的錢,就能幫李老頭多幹田裏活,不用再“虐待”這小不點了。
次日一早李詩文是在雨滴聲中起來的。
今天李二柱和李三柱都在家,準備在後院加個棚子搭三口灶。
這個時間李詩廣早就到了鎮上,今天沒人給她紮頭發,吃過早飯自己弄了個丸子頭就去了隔壁院子。
她進藥房時,昨天她弄的藥草藥粉布大夫沒動一下,還是在原位。
今天把昨天剩下的弄好後,布大夫又坐在搖椅上拿著棍子指揮,“我記得你說村尾的管家教你認秤了是吧?喏,那把藥秤差不多,不過是兩為,,,”
...隨口一句這老頭子怎麽還記得?失策了。
現在隻能乖乖的拿起秤跟著他的棍子走。
李詩文埋頭忙活了一上午,總算把這一地的藥配好。
布大夫又指著那一堆用油紙包著的粉末,“這個就是你要的迷藥,拿去吧!這次藥都弄完了,下次等天好些再進山。”
李詩文閉氣小心翼翼把油紙合上,把一大包迷藥抱在懷中,“謝謝布爺爺。”
“小心點用。”
“好的。”
“好,我們家離得有些遠,讓孩子住學堂。”
孔夫子點點腦袋,“進學五百文一月,住宿加三頓九百文一月,被褥用具都需要自己帶。”
李大柱也算是這裏老“顧客”了,自然清楚這裏麵的規矩。
“好,以後詩廣就麻煩孔夫子了,”說著把早就準備好的銀子遞過去。
孔夫子接過銀錢隻是囑咐他們明天辰時上課別遲到就走了。
李大柱也帶著兩孩子準備去街上,“爹,這是四丫娘一點心意,”從背簍裏拿出兩雙布鞋遞給他。
何老頭接過看著上麵密集的針腳內心輕歎一聲,“你們有心了,以後叫她少做這些,我鞋夠穿。”
李大柱傻笑一聲帶著孩子們走了。
他知道嶽父一直對他還心存疙瘩,嘴上不敢跟他保證什麽,但他一直有努力讓四丫娘過上好日子。
“走,明天要進學,帶你去買一套筆墨紙硯。”
“爹,不用,家裏還有。”
“那些留著下次用又不會浪費,你第一次進學自然得買新的。”
...李詩廣小臉上再一次被感動,同時也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讀出個人樣來,“好。”
李詩文拉著他朝書肆跑,這是鎮上唯一一間書肆,不算小,裏麵什麽都有。
還沒進門就有股濃鬱的墨香,這讓李詩文有片刻暈眩,好像又迴到了坐在教室裏的學生時代。
這裏一排排的書看得人眼花繚亂,兄妹倆在夥計的介紹下選了一套最普通的筆墨硯台,紙也用的最便宜的,墨汁滴上去會暈開的那種。
就這還掏了五兩多銀子,難怪供不起讀書人,這花錢如流水還沒算新做的衣裳書袋筆筒。
“啟蒙書家裏有就不用買了,走咯!給四丫買花布去,”李大柱掏銀子時眼睛都不眨一下。
實在不是他不心痛,而是這麽多年早就麻木了。
“不要花布,麻布就行,”自己衣裳爛得快,她稍微一個不注意就扯個洞,好布在她手上隻會被糟蹋。
“小娃娃就要打扮得漂漂亮亮。”
在李大柱和李詩廣的強烈要求下還是買了塊花布,同時也如李詩文買了塊麻布。
路過肉攤買了兩斤五花肉,最後一站才去的打鐵鋪。
“閨女,你要買什麽?”
李詩文沒理他,隻是跑到武器那邊一一盯著看了個遍,在心裏比劃著什麽武器最適合她?
倒是一張小弓適合她,但一問價格又讓她退縮了。
況且,她也不會拉弓。
“那這個匕首呢?”就一鐵的用不了多少銀子吧?
“三兩,”
鐵匠毫無溫度的聲音打斷了李詩文幻想。
...再貴也要買,“爹,買它。”
李大柱糾結了,不是他不舍得,而是,這麽多銀子買個匕首迴去他們父子仨都會被老太太滿村子追。
“這,,”
“我自己買,迴去就還銀子。”
“啊?”
李大柱還在暈乎乎中,李詩文已經走到他腿邊可憐兮兮的抱著他大腿仰頭看著他。
李大柱哪裏受得了閨女這眼神,後槽牙一咬,“買,”打一頓就打一頓吧!閨女好不容易除了肉有個想買的。
三人背著三口大鍋從打鐵鋪出來時外麵下起了小雨。
給李詩文打了把油紙傘,父子兩個戴上了鬥笠,沒做多的停留三人匆匆往家趕。
迴家正好趕上吃午飯,帶迴來的肉也讓李詩蝶切了炒了些大蒜葉。
吃過飯後聽著外麵的細雨,一家子圍在桌子上聽李大柱匯報今天情況。
李詩文早就在迴家時就把三兩銀子還給李大柱了,此時她沒跟他們湊一起,而是去了隔壁布大夫家。
“布爺爺,我來幫你磨藥了。”
“四丫呀!吃飽了嗎?”
“吃飽了。”
“那你去藥房等我,我去把藥草拿過來。”
“好。”
“把這個切成你小手指這麽長就行,這個要磨成粉,,,”布大夫說不動手還真不動手,指揮李詩文一個人在這又切又磨。
把藥草分類好天色都黑下來了。
“好了,今天就到這裏,明天接著來磨。”
“哦。”
出了門李詩文看著虎口處的小泡泡,用指甲一掐擠幹裏麵的水留著皮應該明天就會好。
李詩文睡前去了一趟李三柱他們屋子,李詩廣和李詩默都睡這裏。
她剛進屋就被李詩默抱住,“四姐,你怎麽來了?”
李詩文把抱起朝李詩廣走過去,“三哥,買吃的,”說著把懷中的一百文塞給他。
李詩廣又給她塞迴去,“不用,這些你留著自己用,學堂有飯吃有睡的地方用不著。”
李三柱看著兩人推搡,他讀了好些年自然知道裏麵要熱水這些不容易。
“拿著吧!在學堂別跟人家惡交,多對廚房裏的人和顏悅色些。”
“三叔說得對,”李詩文把小豆丁也塞到他手上就走了。
這一晚整個李家人都很興奮,以後不用刮風下雨天天在外麵跑了,甚至隻要賺到一頭驢子的錢,就能幫李老頭多幹田裏活,不用再“虐待”這小不點了。
次日一早李詩文是在雨滴聲中起來的。
今天李二柱和李三柱都在家,準備在後院加個棚子搭三口灶。
這個時間李詩廣早就到了鎮上,今天沒人給她紮頭發,吃過早飯自己弄了個丸子頭就去了隔壁院子。
她進藥房時,昨天她弄的藥草藥粉布大夫沒動一下,還是在原位。
今天把昨天剩下的弄好後,布大夫又坐在搖椅上拿著棍子指揮,“我記得你說村尾的管家教你認秤了是吧?喏,那把藥秤差不多,不過是兩為,,,”
...隨口一句這老頭子怎麽還記得?失策了。
現在隻能乖乖的拿起秤跟著他的棍子走。
李詩文埋頭忙活了一上午,總算把這一地的藥配好。
布大夫又指著那一堆用油紙包著的粉末,“這個就是你要的迷藥,拿去吧!這次藥都弄完了,下次等天好些再進山。”
李詩文閉氣小心翼翼把油紙合上,把一大包迷藥抱在懷中,“謝謝布爺爺。”
“小心點用。”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