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嘿,這老頭還真悟出了點子東西哈?
穿成大力女:打獵種田賣豆腐日常 作者:七月呀七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著吧!隻是這個要比豆渣時間久一些,”豆渣可以烘幹、曬幹,這個隻能放壇子裏自然發酵。
姐倆沒吭聲了,知道她折騰一個就是賺錢,她們比不上隻能在她身後跟著學。
李詩文搓搓小手還是去找老爺子了。
這段時間他帶著家裏的幾個下人牽著牛犁了好幾畝荒地,準備明年種豆子的,隻因他孫女說豆子也可以種兩季,氣得他直拍大腿,這些年損失了多少銀錢啊?怎麽著也得賺迴這個本。
“爺,跟你商量個事兒唄!咱們屋子旁邊那塊地可以讓我折騰折騰不?”
“噢?你要種菜?”
“對,咱倆一起幹?”
“靠譜不?冬日裏這一場冰雪下來那菜苗苗扛不住啊!就算發芽了也不會長,”李老頭想的自然是給菜搭田裏那樣的草氈子。
“扛得住,不就損失些蘿卜、白菜嘛!這些玩意值不了多少銀子,奶要是有意見我出銀錢買,好不?”
李老頭瞥了一眼這精怪,“你奶如今手裏不差你那點私房錢,你可得捂好別被你奶發現了,什麽時候動工?”
“一會就動工,”
“...行,我去叫人來拔菜,”
“哎,好勒,我帶元大元二先去砍竹子,爺你讓人看著去鎮上多買些油布迴來,還有,多編些草氈子。”
“沒問題,”
爺孫倆分頭行動,李詩文這不靠譜的在看不見李老頭的時候縮了縮脖子,她就是想著現代的大棚實際操作她可沒幹過,但這不耽誤她忽悠李老頭。
招唿元大元二帶著柴刀、斧頭、板車去了竹林一頓“邦邦邦”,砍了十五根竹子原地劈掉竹條碼上板車,一人在前麵拉兩人在後麵推,一地的竹條等會再來撿,從後院拐到菜地把竹子卸在地上。
李詩文看著並排的竹子在心裏比劃了一番,“還差得遠啊!再去竹林一趟。”
三人來來迴迴在竹林花了一個時辰砍翻了三十根竹子。
李詩文雞賊的在竹林背麵砍,平時村裏是在另一邊砍,這樣她們從山裏走就注意不到。
三十根竹子兩趟才弄迴去,就是竹條子都弄了半個時辰才捆成幾捆高高碼在板車上拉迴家。
餓狠了的三人中午幹了一家子的夥食,把一家子看得眼角直抽。
下午李老頭帶著三人把竹子劈開,元大元二站在凳子上把削尖的竹子釘到地裏,李詩文給兩人遞竹子,順便看看那邊編草氈子的李大柱,叮囑讓他編得比土地還長一些。
李老頭看著屋子一樣的菜地覺得被孫女騙了。
她也沒說弄成這樣啊?他都被老婆子白了不知道多少眼。
李詩文接收到這些眼神主打的就是一個傻笑。
一個下午就把竹子釘好油布蓋好,就剩草氈子沒編完了。
元大元二更是舉著火把在裏麵翻地,這扛扛的行動力讓本來還想歇著的下人不得不又拿起家夥什一起忙活。
李詩文呲著個大牙在弄火盆,前段時間她就叫廚房裏的婆子悶了些炭這會燒正好,升一晚上的溫明天早上正好下種子。
李老頭抽著大煙在一旁滿意的看著那兄弟倆,眼裏有活的人誰不喜歡?
第二天一大早李詩文練武去了,李老頭就把昨天跟孫女一起找出來的種子種下,裏麵這麽暖和他就算不穿棉襖都不覺得冷,又讓兒子們把火盆子換了個地方。
“老大,你今兒去鎮上買了多少炭?”
“買了三百斤中等炭,三百斤上等炭。”
“這玩意還挺費錢,得空了你帶著老二跟人去學學。”
等著吧!這真要種出來了以後每年都能用上。
老二前段時間進山好不容易心情好點迴來這些天又開始悶悶不樂,正好帶出去好好揍一頓讓他清醒清醒,“哎,成,迴頭我跟童掌櫃去打聽,看他們上好的炭在哪家窯買的。”
他們買的這些是周邊農家燒的就是上等炭也有煙。
“嗯,”
快弄完了李詩文才抱著一個油紙包匆匆跑來,“爺,爹這都種好了?”
“噯,你來看看,這邊種的是你說的紅燈籠,那裏是黃瓜、茄子、苦瓜、、、”每個棚子裏都給她介紹了一遍。
“就是草氈子還沒弄好,看樣子明天還得弄一天。”
“沒事,蓋了油布不是很著急,隻要不上凍、下雪就行,爺,這裏麵都弄了肥?”
“對,肥蓋在種子上,這天氣正好也不會燒壞種子,還能加速種子發芽,,,”
李詩文邊吃邊點頭虛心學習,“那照這樣子是不是大半月就能吃了?”
“想啥呢,到過年最多剛開花結果,過了年正好有菜吃,”那時候正是青黃不接,他敢保證整個水清鎮都沒有這些菜吃,都是蘿卜、白菜、酸菜、鹹菜。
“這樣啊!”業務不太熟,明年還得早點弄,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她爺就這麽相信會有菜吃?
“你玩去吧!爺來琢磨琢磨,”
“哎,爺你也別守在這,種不出也別著急,春天我進山多找些野菜就是。”
“知道了,”
李詩文轉頭捂著嘴嘻嘻一聲,但很快又忍住,對著李老頭一本正經,“爺,棚子裏的溫度要均勻也不要太高,,,”
把火候告訴他後不等他迴答或者問一句又溜走,帶著元大元二去山上砍柴,雖然他們這些天在山上弄了不少,但她家用得多自然要多備些。
自從菜園子弄成棚子李老頭大煙也不抽了,也不惦記跟幾個老夥計喝酒,成天守著棚子溜達身邊還拉著三兒子做筆記。
臘八節這天李詩文端著一碗熱乎乎的粥過來,“爺,喝臘八粥了。”
李老頭看著出苗的菜地正要找人好好嘮嗑一番,這不,李詩文送上門了。
“四丫,快看,都發芽了,但中間的苗不是很理想,我琢磨著咱們把地挖寬了,中間沒放火盆子,,,”
李詩文拉過他的手把粥放他手上,“快吃,一會冷了,可能是吧!不是還要移株嘛!正好把地弄成一攏。”
“哎,也是,”
李詩文挨個走進去看了看,不得不說這裏麵的溫度控製得很好,按理說燒這麽多炭裏麵應該很悶,但是沒有。
仔細看了看是後麵還有一張竹門,釘得不是很密能通風。
嘿,這老頭還真悟出了點子東西哈?
姐倆沒吭聲了,知道她折騰一個就是賺錢,她們比不上隻能在她身後跟著學。
李詩文搓搓小手還是去找老爺子了。
這段時間他帶著家裏的幾個下人牽著牛犁了好幾畝荒地,準備明年種豆子的,隻因他孫女說豆子也可以種兩季,氣得他直拍大腿,這些年損失了多少銀錢啊?怎麽著也得賺迴這個本。
“爺,跟你商量個事兒唄!咱們屋子旁邊那塊地可以讓我折騰折騰不?”
“噢?你要種菜?”
“對,咱倆一起幹?”
“靠譜不?冬日裏這一場冰雪下來那菜苗苗扛不住啊!就算發芽了也不會長,”李老頭想的自然是給菜搭田裏那樣的草氈子。
“扛得住,不就損失些蘿卜、白菜嘛!這些玩意值不了多少銀子,奶要是有意見我出銀錢買,好不?”
李老頭瞥了一眼這精怪,“你奶如今手裏不差你那點私房錢,你可得捂好別被你奶發現了,什麽時候動工?”
“一會就動工,”
“...行,我去叫人來拔菜,”
“哎,好勒,我帶元大元二先去砍竹子,爺你讓人看著去鎮上多買些油布迴來,還有,多編些草氈子。”
“沒問題,”
爺孫倆分頭行動,李詩文這不靠譜的在看不見李老頭的時候縮了縮脖子,她就是想著現代的大棚實際操作她可沒幹過,但這不耽誤她忽悠李老頭。
招唿元大元二帶著柴刀、斧頭、板車去了竹林一頓“邦邦邦”,砍了十五根竹子原地劈掉竹條碼上板車,一人在前麵拉兩人在後麵推,一地的竹條等會再來撿,從後院拐到菜地把竹子卸在地上。
李詩文看著並排的竹子在心裏比劃了一番,“還差得遠啊!再去竹林一趟。”
三人來來迴迴在竹林花了一個時辰砍翻了三十根竹子。
李詩文雞賊的在竹林背麵砍,平時村裏是在另一邊砍,這樣她們從山裏走就注意不到。
三十根竹子兩趟才弄迴去,就是竹條子都弄了半個時辰才捆成幾捆高高碼在板車上拉迴家。
餓狠了的三人中午幹了一家子的夥食,把一家子看得眼角直抽。
下午李老頭帶著三人把竹子劈開,元大元二站在凳子上把削尖的竹子釘到地裏,李詩文給兩人遞竹子,順便看看那邊編草氈子的李大柱,叮囑讓他編得比土地還長一些。
李老頭看著屋子一樣的菜地覺得被孫女騙了。
她也沒說弄成這樣啊?他都被老婆子白了不知道多少眼。
李詩文接收到這些眼神主打的就是一個傻笑。
一個下午就把竹子釘好油布蓋好,就剩草氈子沒編完了。
元大元二更是舉著火把在裏麵翻地,這扛扛的行動力讓本來還想歇著的下人不得不又拿起家夥什一起忙活。
李詩文呲著個大牙在弄火盆,前段時間她就叫廚房裏的婆子悶了些炭這會燒正好,升一晚上的溫明天早上正好下種子。
李老頭抽著大煙在一旁滿意的看著那兄弟倆,眼裏有活的人誰不喜歡?
第二天一大早李詩文練武去了,李老頭就把昨天跟孫女一起找出來的種子種下,裏麵這麽暖和他就算不穿棉襖都不覺得冷,又讓兒子們把火盆子換了個地方。
“老大,你今兒去鎮上買了多少炭?”
“買了三百斤中等炭,三百斤上等炭。”
“這玩意還挺費錢,得空了你帶著老二跟人去學學。”
等著吧!這真要種出來了以後每年都能用上。
老二前段時間進山好不容易心情好點迴來這些天又開始悶悶不樂,正好帶出去好好揍一頓讓他清醒清醒,“哎,成,迴頭我跟童掌櫃去打聽,看他們上好的炭在哪家窯買的。”
他們買的這些是周邊農家燒的就是上等炭也有煙。
“嗯,”
快弄完了李詩文才抱著一個油紙包匆匆跑來,“爺,爹這都種好了?”
“噯,你來看看,這邊種的是你說的紅燈籠,那裏是黃瓜、茄子、苦瓜、、、”每個棚子裏都給她介紹了一遍。
“就是草氈子還沒弄好,看樣子明天還得弄一天。”
“沒事,蓋了油布不是很著急,隻要不上凍、下雪就行,爺,這裏麵都弄了肥?”
“對,肥蓋在種子上,這天氣正好也不會燒壞種子,還能加速種子發芽,,,”
李詩文邊吃邊點頭虛心學習,“那照這樣子是不是大半月就能吃了?”
“想啥呢,到過年最多剛開花結果,過了年正好有菜吃,”那時候正是青黃不接,他敢保證整個水清鎮都沒有這些菜吃,都是蘿卜、白菜、酸菜、鹹菜。
“這樣啊!”業務不太熟,明年還得早點弄,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呢!她爺就這麽相信會有菜吃?
“你玩去吧!爺來琢磨琢磨,”
“哎,爺你也別守在這,種不出也別著急,春天我進山多找些野菜就是。”
“知道了,”
李詩文轉頭捂著嘴嘻嘻一聲,但很快又忍住,對著李老頭一本正經,“爺,棚子裏的溫度要均勻也不要太高,,,”
把火候告訴他後不等他迴答或者問一句又溜走,帶著元大元二去山上砍柴,雖然他們這些天在山上弄了不少,但她家用得多自然要多備些。
自從菜園子弄成棚子李老頭大煙也不抽了,也不惦記跟幾個老夥計喝酒,成天守著棚子溜達身邊還拉著三兒子做筆記。
臘八節這天李詩文端著一碗熱乎乎的粥過來,“爺,喝臘八粥了。”
李老頭看著出苗的菜地正要找人好好嘮嗑一番,這不,李詩文送上門了。
“四丫,快看,都發芽了,但中間的苗不是很理想,我琢磨著咱們把地挖寬了,中間沒放火盆子,,,”
李詩文拉過他的手把粥放他手上,“快吃,一會冷了,可能是吧!不是還要移株嘛!正好把地弄成一攏。”
“哎,也是,”
李詩文挨個走進去看了看,不得不說這裏麵的溫度控製得很好,按理說燒這麽多炭裏麵應該很悶,但是沒有。
仔細看了看是後麵還有一張竹門,釘得不是很密能通風。
嘿,這老頭還真悟出了點子東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