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價拿下
被女知青拋棄後,我靠打獵走上人生巔峰 作者:歸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長遠下了車,站在門口斜了兩眼那牌匾,腿肚子繃緊,手裏的帆布包越握越緊。
他抬腳就邁進了大門。
藥材架、櫃台,滿眼的瓶瓶罐罐和幹草藥。
他的目光飛快掃過一圈,然後瞅準了正在埋頭翻文件的張慶海,停住腳步。
“張主任,早啊。”
他扭了扭肩膀,穩穩叫了一嗓子。
張慶海聞聲扭過頭,一瞅是陳長遠,小跑著迎了上來,眉開眼笑:“喲,這不是老陳嘛!最近清水村那事兒搞得挺熱乎,連縣裏都在誇你膽大又有能耐。哎,今兒咋有空來了?”
“你看你,這話我哪敢接啊。”
陳長遠笑得皮實,從包裏撈出一個袋子,往張慶海手邊輕輕一放。
“我就是帶了點柴胡樣品,想著你老幫忙瞅一眼,看看清水村的東西,是不是能過你手。”
張慶海拆開袋口,藥香漫出來。
手指撚起幾根,翻來覆去端詳,接著放到鼻下聞了聞。
他皺起的眉頭一點點鬆開,眼神亮了幾分。
“喲,這貨色不賴啊,瞧著夠檔次!”
張慶海眉頭輕挑,轉手遞給一旁的老藥劑師,“老趙,你也來看看。”
老趙接過去,咬了一小口柴胡根,嚐了一嚐,嘴角微微動了動,讚賞道:“質地真紮實,挺幹。根須又粗又飽滿,縣裏這一塊兒,這貨絕對算上乘了!”
陳長遠聽了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話雖不急不緩,但底氣裏添了幾分勁兒。
“張主任,既然品質沒毛病,那就看咱價格和供貨咋定了。我村裏藥材地雖然不大,可柴胡的質量管夠。你信得過我,咱幹個長期的合同,你看咋樣?”
張慶海捧著後腦勺,又摸了摸下巴,咯吱咯吱地轉著腦筋。
一揮手往桌上一拍,響聲震得空氣抖了三抖。
“行啊!老陳,柴胡咱就按市場價高兩成,咋樣?合同我馬上讓人擬,今天就簽下來!”
陳長遠手心一陣發燙,額頭冒著細汗。
這價格,超過預期不少!
他忙著點頭應了:“那我就幹脆聽你的,張主任!價格你定,我長遠要是供不上貨,你隨時能砸我招牌,我絕不怨半句氣話!”
合同簽完,張慶海一巴掌拍在陳長遠的肩頭,臉上全是笑:“小夥子,我看好你!好好幹,這清水村的鄉親們都指望著你呢,可別讓大夥兒失望!”
日頭火辣,空氣裏浮著一股幹燥的顆粒感。
陳長遠剛晃迴村口,路過那棵老槐樹,停下擦了下滿頭的汗,衝著遠處幾聲喊:“各位鄉親!快放下手頭的活兒啊,都去祠堂,咱開個會!”
聽見喊聲,零零散散的村民放下鋤頭鐮刀,慢慢匯聚到祠堂裏。
人群一時亂哄哄,你一句我一聲。
陳長遠站院中間,抬手壓了壓,說話的聲調穩如鍾:“大夥聽好了啊!咱清水村的柴胡,經縣醫藥公司的張主任檢驗過了!他說,這品質,在整個縣裏,那是拔尖的!剛剛我還和他們簽下了長期合同,價格比外頭行情高了整整兩成!”
話剛落,村裏的祠堂一下就炸了。
有人捶桌,有人跺腳,跟過年似的鬧騰開了。
王鐵牛大力拍著陳長遠的肩膀,嗓門洪亮得像村裏老鍾:“長遠,這生意幹得值!這可是從地裏刨出金娃娃來啊!”
陳長遠見場麵有點亂,抬起雙手壓了壓氣氛。
眾人緩緩安靜,他接著說道:“咱接的訂單量不小,要趕上這個進度,得馬上擴大種植地。我計劃,將村裏部分壯勞力調到新辟的藥田,白天種藥,晚上照舊看養殖場。大家覺得如何?”
屋子裏靜了一瞬,旋即有幾人站起來。
爭先恐後表示願意參加種植隊伍,尤其是年輕後生,幹勁兒十足。
看到鄉親們眼睛發亮的樣子,陳長遠心裏頓感舒坦,總算不負村民們的盼頭。
會議一散,陳長遠拉上鐵牛哥,兩人進了祠堂後院,耳語幾句:“鐵牛哥,豬舍的工程不能拖了。你趕緊挑幾個人,去鄰縣抓緊挑種豬迴來,怎麽也得趕在月底讓第一批豬仔下地。”
王鐵牛一聽,豪爽地咧嘴笑開:“成!兄弟,這事你盡管交給鐵牛哥,我帶人去把最壯實的種豬拉迴來!錢得花多少,咱也摳不掉!”
晚霞映天,西頭的藥田剛開墾出第一塊打算種上柴胡的地。
陳長遠爬上村裏的小土坡,一眼望過去。
底下一片忙碌,鋤頭鏟土的悶響此起彼伏。
他低頭看了眼被捏皺的合同。
夜風吹過,清水村靜得出奇。
陳長遠推開家裏破舊的木門,
屋裏有種尚未散盡的炕熱。
方素霞已經鑽進被窩,卷成一團,臉朝著牆。
陳長遠輕輕放下布包,手腳麻利地整理了一通,才把白天簽下的合同攤開壓在桌沿。
燈影晃動,紙麵上的“長期供銷協議”五個字泛著亮光!
他拿起常帶的小本子,翻到一頁空白,像寫流水賬似的,抓起鉛筆篤篤記數據。
“種柴胡得把成本摳細。種子、肥料、人工。”
他小聲念叨著。
筆尖在紙上嘶嘶劃拉,標了幾處邊角筆注,心裏琢磨著規矩與盈虧。
突然,門外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傳過來。
陳長遠忙把合同一扣,臉扭向門的方向。
下一刻,那熟悉的咳聲隱隱傳入耳朵,是老元頭!
“長遠啊,沒歇呢?”
門被推開,風灌了進來。
陳長遠舒了一口氣,快步走過去迎人:“老元頭,這麽晚你還轉悠啥?”
老元頭掩著嘴咳了幾聲,擠眉弄眼一笑:“嘿,可不就是知道你小子閑不住麽?合同剛簽完,心裏哪能不掂量這賬本?”
陳長遠一招手:“進來歇歇吧,外頭冷,別又凍得舊毛病犯了!”
說著拉著老元頭坐到炕邊,順手倒了碗熱乎水遞上。
老元頭捂著碗,氣促促地喃喃道:“長遠,這迴聽大夥說,你開了那藥種村會。路子是個硬道理,可勞動力夠不夠就是另一迴事。你這一擴,光靠人趕,手總是要荒的。”
他抬腳就邁進了大門。
藥材架、櫃台,滿眼的瓶瓶罐罐和幹草藥。
他的目光飛快掃過一圈,然後瞅準了正在埋頭翻文件的張慶海,停住腳步。
“張主任,早啊。”
他扭了扭肩膀,穩穩叫了一嗓子。
張慶海聞聲扭過頭,一瞅是陳長遠,小跑著迎了上來,眉開眼笑:“喲,這不是老陳嘛!最近清水村那事兒搞得挺熱乎,連縣裏都在誇你膽大又有能耐。哎,今兒咋有空來了?”
“你看你,這話我哪敢接啊。”
陳長遠笑得皮實,從包裏撈出一個袋子,往張慶海手邊輕輕一放。
“我就是帶了點柴胡樣品,想著你老幫忙瞅一眼,看看清水村的東西,是不是能過你手。”
張慶海拆開袋口,藥香漫出來。
手指撚起幾根,翻來覆去端詳,接著放到鼻下聞了聞。
他皺起的眉頭一點點鬆開,眼神亮了幾分。
“喲,這貨色不賴啊,瞧著夠檔次!”
張慶海眉頭輕挑,轉手遞給一旁的老藥劑師,“老趙,你也來看看。”
老趙接過去,咬了一小口柴胡根,嚐了一嚐,嘴角微微動了動,讚賞道:“質地真紮實,挺幹。根須又粗又飽滿,縣裏這一塊兒,這貨絕對算上乘了!”
陳長遠聽了心裏暗暗鬆了口氣。
話雖不急不緩,但底氣裏添了幾分勁兒。
“張主任,既然品質沒毛病,那就看咱價格和供貨咋定了。我村裏藥材地雖然不大,可柴胡的質量管夠。你信得過我,咱幹個長期的合同,你看咋樣?”
張慶海捧著後腦勺,又摸了摸下巴,咯吱咯吱地轉著腦筋。
一揮手往桌上一拍,響聲震得空氣抖了三抖。
“行啊!老陳,柴胡咱就按市場價高兩成,咋樣?合同我馬上讓人擬,今天就簽下來!”
陳長遠手心一陣發燙,額頭冒著細汗。
這價格,超過預期不少!
他忙著點頭應了:“那我就幹脆聽你的,張主任!價格你定,我長遠要是供不上貨,你隨時能砸我招牌,我絕不怨半句氣話!”
合同簽完,張慶海一巴掌拍在陳長遠的肩頭,臉上全是笑:“小夥子,我看好你!好好幹,這清水村的鄉親們都指望著你呢,可別讓大夥兒失望!”
日頭火辣,空氣裏浮著一股幹燥的顆粒感。
陳長遠剛晃迴村口,路過那棵老槐樹,停下擦了下滿頭的汗,衝著遠處幾聲喊:“各位鄉親!快放下手頭的活兒啊,都去祠堂,咱開個會!”
聽見喊聲,零零散散的村民放下鋤頭鐮刀,慢慢匯聚到祠堂裏。
人群一時亂哄哄,你一句我一聲。
陳長遠站院中間,抬手壓了壓,說話的聲調穩如鍾:“大夥聽好了啊!咱清水村的柴胡,經縣醫藥公司的張主任檢驗過了!他說,這品質,在整個縣裏,那是拔尖的!剛剛我還和他們簽下了長期合同,價格比外頭行情高了整整兩成!”
話剛落,村裏的祠堂一下就炸了。
有人捶桌,有人跺腳,跟過年似的鬧騰開了。
王鐵牛大力拍著陳長遠的肩膀,嗓門洪亮得像村裏老鍾:“長遠,這生意幹得值!這可是從地裏刨出金娃娃來啊!”
陳長遠見場麵有點亂,抬起雙手壓了壓氣氛。
眾人緩緩安靜,他接著說道:“咱接的訂單量不小,要趕上這個進度,得馬上擴大種植地。我計劃,將村裏部分壯勞力調到新辟的藥田,白天種藥,晚上照舊看養殖場。大家覺得如何?”
屋子裏靜了一瞬,旋即有幾人站起來。
爭先恐後表示願意參加種植隊伍,尤其是年輕後生,幹勁兒十足。
看到鄉親們眼睛發亮的樣子,陳長遠心裏頓感舒坦,總算不負村民們的盼頭。
會議一散,陳長遠拉上鐵牛哥,兩人進了祠堂後院,耳語幾句:“鐵牛哥,豬舍的工程不能拖了。你趕緊挑幾個人,去鄰縣抓緊挑種豬迴來,怎麽也得趕在月底讓第一批豬仔下地。”
王鐵牛一聽,豪爽地咧嘴笑開:“成!兄弟,這事你盡管交給鐵牛哥,我帶人去把最壯實的種豬拉迴來!錢得花多少,咱也摳不掉!”
晚霞映天,西頭的藥田剛開墾出第一塊打算種上柴胡的地。
陳長遠爬上村裏的小土坡,一眼望過去。
底下一片忙碌,鋤頭鏟土的悶響此起彼伏。
他低頭看了眼被捏皺的合同。
夜風吹過,清水村靜得出奇。
陳長遠推開家裏破舊的木門,
屋裏有種尚未散盡的炕熱。
方素霞已經鑽進被窩,卷成一團,臉朝著牆。
陳長遠輕輕放下布包,手腳麻利地整理了一通,才把白天簽下的合同攤開壓在桌沿。
燈影晃動,紙麵上的“長期供銷協議”五個字泛著亮光!
他拿起常帶的小本子,翻到一頁空白,像寫流水賬似的,抓起鉛筆篤篤記數據。
“種柴胡得把成本摳細。種子、肥料、人工。”
他小聲念叨著。
筆尖在紙上嘶嘶劃拉,標了幾處邊角筆注,心裏琢磨著規矩與盈虧。
突然,門外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傳過來。
陳長遠忙把合同一扣,臉扭向門的方向。
下一刻,那熟悉的咳聲隱隱傳入耳朵,是老元頭!
“長遠啊,沒歇呢?”
門被推開,風灌了進來。
陳長遠舒了一口氣,快步走過去迎人:“老元頭,這麽晚你還轉悠啥?”
老元頭掩著嘴咳了幾聲,擠眉弄眼一笑:“嘿,可不就是知道你小子閑不住麽?合同剛簽完,心裏哪能不掂量這賬本?”
陳長遠一招手:“進來歇歇吧,外頭冷,別又凍得舊毛病犯了!”
說著拉著老元頭坐到炕邊,順手倒了碗熱乎水遞上。
老元頭捂著碗,氣促促地喃喃道:“長遠,這迴聽大夥說,你開了那藥種村會。路子是個硬道理,可勞動力夠不夠就是另一迴事。你這一擴,光靠人趕,手總是要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