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未央家宴,漢匈和親
家父漢高祖,吾乃敗家子 作者:老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未央宮,取自《詩經》,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漢家燈火未央,遊子歸家漢鄉。
據傳聞,秦朝時有條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經過的路線後來變成山脈,長六十多裏,頭臨渭水、尾達樊川。
蕭何建造未央宮,斬龍首而營之。
劉盈起初聽到周昌講這事兒的時候,滿臉嗤之以鼻。
蕭何管後勤,使得前線兵多糧足不假,但這看風水的活,顯然是搶了留侯張良的營生。
劉盈已經見到了漢初三傑中的兩位,還跟韓信痛毆灌嬰一頓。
如今對神秘的留侯張良,劉盈更加感興趣。
可惜據周昌所說,張良如今主打修仙,不摻和朝中之事。
自從送太子去天祿閣失敗,周昌便遭遇了他的人生滑鐵盧。
總不能沒有人教導太子讀書吧?
周昌隻能親自擔任講師,奈何本就是結巴,加上太子一通歪理邪說,讓周昌險些變成周倉,就差刀了太子。
“惡人膽大,小人氣大,君子量大。”
周昌語速緩慢,想要教育劉盈,不可像之前毆打戚夫人、灌嬰那般莽撞。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方為君子也。”
看到劉盈點了點頭,周昌差點老淚縱橫,太子終於特娘的開竅了。
“先生說的是,我這人從來不記仇,一般有仇當場我就報了。”
劉盈的迴答,噎得周昌半天說不出話,最終隻得戰術喝水,以緩解尷尬。
這小子還真是不記仇,誰招惹他,當場就報仇!
“行了,今天就讀到這裏,晚上父皇辦家宴,我還要去應付。”
劉盈伸了個懶腰,周昌對這位混不吝的太子,實在是無計可施。
“唉……普天之下,我大漢總不能連個能教授太子讀書的人都沒有吧?”
周昌憂心忡忡,見劉盈已經離開房間,直奔正殿而去。
大漢的夥食太差,粟麥為主,加上冬季蔬菜稀少,令劉盈苦不堪言。
唯有便宜老爹舉辦宴會的時候,大家才會吃上一頓肉。
以往,為了表現太子的寬宏大量,劉盈都會主動將肉讓給弟弟。
有些時候明明是參加宴會,卻要餓著肚子迴來。
現在的劉盈則不同,喜歡什麽就吃什麽,管他人眼神?
劉邦很喜歡吃烤肉,甚至稱他是燒烤鼻祖也不過分。
燒烤也是未央宮宴會,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牛肉肯定別想了,如今天下初定,一頭耕牛對尋常百姓家的重要不言而喻。
可惜鹿肉烤起來有些發柴,遠沒有羊肉肥美多汁。
老流氓舉杯喝酒,大口吃肉,絲毫沒有天子威儀。
家宴麽,主打的就是一個盡興。
劉盈嫌棄宮中廚師手藝太差,幹脆自己動手解決口腹之欲。
一旁的魯元公主,身為劉盈的親姐姐,看著劉盈親自燒烤,簡直是目瞪口呆。
君子遠庖廚,暫且不論,至少你這個太子,怎麽能做廚子的事?
劉盈卻樂此不疲,將羊肉切成小塊,三肥兩瘦,簡單地用樹枝穿起,隨後放在炭火上炙烤。
美拉德反應作用下,羊肉被烤的滋滋冒油,令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劉盈再撒上一把鹽,就是上好的白條,這種隻放鹽的燒烤方法,對肉質的要求極高。
唰!
劉盈正欲吃獨食的時候,老流氓一把搶過,率先開始品嚐。
“好吃!你這逆子,不去天祿閣讀書,整日就研究這些庖廚手藝?”
劉邦主打一個惡人先告狀,搶了兒子的肉串,還要先訓斥對方。
“唉,誰讓我有一個不識字的阿父?可能隨了根吧!”
劉盈隨口一句,噎得老流氓沉默當場。
劉太公則是捧腹大笑,這位嫡長孫平日裏太蔫,對待誰都掛著官方且和善的笑容。
這何嚐不是一眾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態度?
即便是父子爺孫之間,恐怕也少有交流。
劉盈之前那個樣子,何嚐不是一眾父愛缺失的表現?
年少便跟著母親,爺爺吃苦,等到長大了,才看到那個造反稱帝的爹。
結果一個窮苦鄉下娃,瞬間變成了儲君太子,隻能學了個四不像。
劉邦覺得兒子太裝,劉盈害怕丟了父親的臉,這種擰巴的父子關係,也造成了大漢王朝日後的悲劇。
“盈,說的不錯,咱們老劉家,就沒幾個識字的人!”
劉太公發話,劉邦又將即將出口的髒話咽了迴去。
“阿翁,來一串!”
劉盈看向眼前和善的老人,心中感到一絲親情的溫暖。
曾經沛縣田間,爺孫二人就是普通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孫兒烤的就是好吃!”
劉太公樂得合不攏嘴,他已經記不清,劉盈多久沒有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看到劉盈與太上皇關係要好,戚夫人趕緊推了推兒子劉如意,讓他趕快去表現。
“如意送的也好吃。”
劉太公沒有厚此薄彼,他一個田間老人,突然成了皇帝的父親,結果劉邦還如此孝順。
隔三差五去給親爹問安,惹得朝中大臣不滿。
陛下,您畢竟是九五之尊,給個田舍翁天天請安是幾個意思?
結果劉邦瞬間悟道,給親爹封了個太上皇,成全了親爹,也方便了自己。
酒過三巡,飯過五味,劉邦才說出今日家宴的重點。
“匈奴,屢次犯我大漢疆土。”
“奈何新朝初立,與民休養生息,朕並不能耍脾氣,去跟冒頓單於幹一場。”
劉邦言語粗鄙,可見白登之圍,一直是老流氓心中的結。
“建信侯獻策和親,讓朕將女兒嫁給冒頓單於。”
“長城以北受匈奴管製,長城以南為漢朝疆土,兩國約為兄弟,不再擅動刀戈。”
劉邦此言一出,看向了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
呂後麵露冰冷之色,顯然對此舉不滿。
劉邦要換的太子,是她的兒子。
漢朝和親嫁出去的公主,是她的女兒。
呂後麵色陰霾,如同積蓄已久的火山。
“魯元,你能理解阿父麽?”
老流氓難得羞愧,他對待劉盈和魯元公主的關心不多,但到了關鍵時刻,卻要犧牲自己唯一的女兒。
“公主,這也是為了大漢江山社稷……”
戚夫人見氣氛尷尬,便打算出言相勸。
“那嫁我姐姐作甚?怎麽不把你嫁過去?”
劉盈本不想開口,奈何身體裏漢惠帝的情感,卻不願看到姐姐遠嫁匈奴。
漢家燈火未央,遊子歸家漢鄉。
據傳聞,秦朝時有條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經過的路線後來變成山脈,長六十多裏,頭臨渭水、尾達樊川。
蕭何建造未央宮,斬龍首而營之。
劉盈起初聽到周昌講這事兒的時候,滿臉嗤之以鼻。
蕭何管後勤,使得前線兵多糧足不假,但這看風水的活,顯然是搶了留侯張良的營生。
劉盈已經見到了漢初三傑中的兩位,還跟韓信痛毆灌嬰一頓。
如今對神秘的留侯張良,劉盈更加感興趣。
可惜據周昌所說,張良如今主打修仙,不摻和朝中之事。
自從送太子去天祿閣失敗,周昌便遭遇了他的人生滑鐵盧。
總不能沒有人教導太子讀書吧?
周昌隻能親自擔任講師,奈何本就是結巴,加上太子一通歪理邪說,讓周昌險些變成周倉,就差刀了太子。
“惡人膽大,小人氣大,君子量大。”
周昌語速緩慢,想要教育劉盈,不可像之前毆打戚夫人、灌嬰那般莽撞。
“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方為君子也。”
看到劉盈點了點頭,周昌差點老淚縱橫,太子終於特娘的開竅了。
“先生說的是,我這人從來不記仇,一般有仇當場我就報了。”
劉盈的迴答,噎得周昌半天說不出話,最終隻得戰術喝水,以緩解尷尬。
這小子還真是不記仇,誰招惹他,當場就報仇!
“行了,今天就讀到這裏,晚上父皇辦家宴,我還要去應付。”
劉盈伸了個懶腰,周昌對這位混不吝的太子,實在是無計可施。
“唉……普天之下,我大漢總不能連個能教授太子讀書的人都沒有吧?”
周昌憂心忡忡,見劉盈已經離開房間,直奔正殿而去。
大漢的夥食太差,粟麥為主,加上冬季蔬菜稀少,令劉盈苦不堪言。
唯有便宜老爹舉辦宴會的時候,大家才會吃上一頓肉。
以往,為了表現太子的寬宏大量,劉盈都會主動將肉讓給弟弟。
有些時候明明是參加宴會,卻要餓著肚子迴來。
現在的劉盈則不同,喜歡什麽就吃什麽,管他人眼神?
劉邦很喜歡吃烤肉,甚至稱他是燒烤鼻祖也不過分。
燒烤也是未央宮宴會,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牛肉肯定別想了,如今天下初定,一頭耕牛對尋常百姓家的重要不言而喻。
可惜鹿肉烤起來有些發柴,遠沒有羊肉肥美多汁。
老流氓舉杯喝酒,大口吃肉,絲毫沒有天子威儀。
家宴麽,主打的就是一個盡興。
劉盈嫌棄宮中廚師手藝太差,幹脆自己動手解決口腹之欲。
一旁的魯元公主,身為劉盈的親姐姐,看著劉盈親自燒烤,簡直是目瞪口呆。
君子遠庖廚,暫且不論,至少你這個太子,怎麽能做廚子的事?
劉盈卻樂此不疲,將羊肉切成小塊,三肥兩瘦,簡單地用樹枝穿起,隨後放在炭火上炙烤。
美拉德反應作用下,羊肉被烤的滋滋冒油,令人忍不住吞咽口水。
劉盈再撒上一把鹽,就是上好的白條,這種隻放鹽的燒烤方法,對肉質的要求極高。
唰!
劉盈正欲吃獨食的時候,老流氓一把搶過,率先開始品嚐。
“好吃!你這逆子,不去天祿閣讀書,整日就研究這些庖廚手藝?”
劉邦主打一個惡人先告狀,搶了兒子的肉串,還要先訓斥對方。
“唉,誰讓我有一個不識字的阿父?可能隨了根吧!”
劉盈隨口一句,噎得老流氓沉默當場。
劉太公則是捧腹大笑,這位嫡長孫平日裏太蔫,對待誰都掛著官方且和善的笑容。
這何嚐不是一眾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態度?
即便是父子爺孫之間,恐怕也少有交流。
劉盈之前那個樣子,何嚐不是一眾父愛缺失的表現?
年少便跟著母親,爺爺吃苦,等到長大了,才看到那個造反稱帝的爹。
結果一個窮苦鄉下娃,瞬間變成了儲君太子,隻能學了個四不像。
劉邦覺得兒子太裝,劉盈害怕丟了父親的臉,這種擰巴的父子關係,也造成了大漢王朝日後的悲劇。
“盈,說的不錯,咱們老劉家,就沒幾個識字的人!”
劉太公發話,劉邦又將即將出口的髒話咽了迴去。
“阿翁,來一串!”
劉盈看向眼前和善的老人,心中感到一絲親情的溫暖。
曾經沛縣田間,爺孫二人就是普通的農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孫兒烤的就是好吃!”
劉太公樂得合不攏嘴,他已經記不清,劉盈多久沒有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看到劉盈與太上皇關係要好,戚夫人趕緊推了推兒子劉如意,讓他趕快去表現。
“如意送的也好吃。”
劉太公沒有厚此薄彼,他一個田間老人,突然成了皇帝的父親,結果劉邦還如此孝順。
隔三差五去給親爹問安,惹得朝中大臣不滿。
陛下,您畢竟是九五之尊,給個田舍翁天天請安是幾個意思?
結果劉邦瞬間悟道,給親爹封了個太上皇,成全了親爹,也方便了自己。
酒過三巡,飯過五味,劉邦才說出今日家宴的重點。
“匈奴,屢次犯我大漢疆土。”
“奈何新朝初立,與民休養生息,朕並不能耍脾氣,去跟冒頓單於幹一場。”
劉邦言語粗鄙,可見白登之圍,一直是老流氓心中的結。
“建信侯獻策和親,讓朕將女兒嫁給冒頓單於。”
“長城以北受匈奴管製,長城以南為漢朝疆土,兩國約為兄弟,不再擅動刀戈。”
劉邦此言一出,看向了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
呂後麵露冰冷之色,顯然對此舉不滿。
劉邦要換的太子,是她的兒子。
漢朝和親嫁出去的公主,是她的女兒。
呂後麵色陰霾,如同積蓄已久的火山。
“魯元,你能理解阿父麽?”
老流氓難得羞愧,他對待劉盈和魯元公主的關心不多,但到了關鍵時刻,卻要犧牲自己唯一的女兒。
“公主,這也是為了大漢江山社稷……”
戚夫人見氣氛尷尬,便打算出言相勸。
“那嫁我姐姐作甚?怎麽不把你嫁過去?”
劉盈本不想開口,奈何身體裏漢惠帝的情感,卻不願看到姐姐遠嫁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