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元璋對朱棡犯下的過錯並沒有那麽在乎,不就是殺人麽,朱元璋殺的人可比他多太多了,而且都是無所不用其極。朱元璋真正在乎的,是朱棡殺人就算了,還要讓人家老百姓來看,這性質就不一樣了,屬於殘暴無道,屬於擾民行為。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更懂民意的重要性。而且平心而論,朱棡在其他方麵做的還是不錯的,發展農業商業,興修水利,精兵強武也頗有成效。但是朱元璋思索一番,卻還是打算給朱棡一些懲罰。
“咱就罰你俸祿半年,然後在所有藩王裏通報,你可有意見?”
朱棡眼巴巴地看著朱元璋。
“父皇,罰俸我認了,但是能不能不要在兄弟們那裏通報,咱好歹也是個王爺,也要麵子的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這時候你知道要麵子了,晚了!通報這個事沒得商量!你要是再跟咱講價錢,那可就不是罰俸半年能解決的了!”
朱棡見到朱元璋如此強硬,也隻好認栽。
“那便按照父皇所說吧!我認了,做錯事是應該罰。”
朱元璋滿意地捋了捋胡須。
“知道就好!咱倒是也沒那麽生氣,畢竟你小子還是個好樣的,跟咱一樣,有啥說啥,但是老三呐,殺人不可怕,可怕的還是失掉了民心,咱一問太原的百姓,這晉王如何如何,人家就說講不好。你得做多少好事,才能讓人家忘掉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啊,咱記得,你小子之前是不是還虐待鞭打廚師,現在呢?”
“自從父皇寫信駁斥教訓兒臣一通之後,兒臣已經痛改前非了。而且大哥之前來,也給我帶了幾個手藝不錯的廚子,現在我就是幾個廚子輪著來,也算是不虧待我這張嘴了,人家都說我是個好吃的王爺,事實說也確實如此,兒臣生平就有兩大樂事,一個就是打仗,還有一個就是吃喝,這打仗自然就不用多說了,但是這吃喝,兒臣還是下了心思的,要不一會父皇想吃什麽菜,想吃什麽口味,兒臣馬上吩咐廚子去做。”
對於吃喝這點,朱元璋倒是沒什麽意見,本來他這當上皇帝了,就想讓自己的兒子都過上好日子,所以才封他們當藩王。這都當上王爺了,吃點喝點還不正常嘛,關鍵是對廚子還是要好一些,要不然人家給你偷摸下個毒,就算你是大明王爺,朱元璋的親兒子,也得奈何橋邊喝湯去。上一世的朱樉不就是因為,對待下人太苛刻,結果被三個老婦人下了毒,無奈上路。
“老三呐,不管怎麽樣,一定要對廚子好些,實在不行,也先讓人驗驗毒什麽的,防患於未然嘛,咱這麽多年,都是靠著那徐興祖,難吃是難吃了點,不過安全第一。”
朱棡也點了點頭,他也非常讚同朱元璋的觀點。
“自打上次您和大哥說過我之後,我已經沒有再懲罰過廚師了,而且平日裏還多加賞賜,更重要的是,我每次吃飯都會有一個人秘密給我試菜。話說父皇,咱也別一直在這呆著了,要不要先迴到殿內,然後讓廚房弄些精致可口的飯菜。”
朱元璋摸了摸肚子,他之前吃的小吃還沒消化。
“咱之前在太原的街上,還有酒樓裏吃多了,這時候也不餓啊……”
朱棡想了一陣,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那可以讓廚子做些開胃的糕點嘛,什麽白玉糕,八珍糕,還有山楂卷,都有開胃消食的作用,更何況那老頭不是送來了西瓜嘛,用西瓜榨些汁,或者是冰鎮一下,也不錯。”
朱元璋一聽也來了興趣。
“你小子還真的是個吃的行家啊。”
“那父皇,咱們?”
“還不帶路!”
“兒臣遵旨!”
……
迴到了王府殿中,在朱棡的指示下,後廚很快就上了一盤盤精美的糕點和開胃小菜,種類繁多,菜色精美,就連身為皇帝的朱元璋一時間竟也有些看花了眼。許多糕點小菜不僅好吃,而且好看,還或多或少多身體都有些好處,這下哪怕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同樣都是吃貨,自己家的老三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不過朱棡也不敢馬虎,也專門讓人給朱元璋嚐了菜,確定菜品安全,才敢送到朱元璋麵前。朱元璋也沒拒絕,畢竟這可不是應天,這也不是徐興祖的手藝,還是穩妥點比較好。
席間,朱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父皇,為什麽路邊老農的瓜,以及成績的小吃,你都肆無忌憚地吃入腹中,難道您就不擔心,那些食物也有毒麽?”
一聽到他這麽說,朱元璋也笑了。
“咱當然不擔心了,那些人上哪知道,咱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呢,更何況,就算他們真的知道,那老百姓都拖家帶口,日子過得安穩,幹嘛要謀害咱呢?有時候,真正危險的人,就是身邊的人,因為你的利益,和他的利益大多有糾纏和衝突啊!”
朱元璋這番話,正是他這麽多年來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在他投身到郭大帥的軍隊中之後,便和郭大帥的兒子起了些許糾紛。畢竟一個是根正苗紅的大帥親兒子,另一個則是德高望重的大帥幹兒子。也是所謂的兩虎相爭吧。世界上的事大多數都是和利益掛在一起的。倘若利益足夠,那拋妻棄子,殺兄弑父,也算不得什麽稀罕事了,隻能說身居高位,無論何時都得加倍小心,因為你不知道,暗地裏有多少人,想對你動刀子。
倘若是過去,朱棡聽到了朱元璋這番話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是經過年歲的增長,朱棡也積累了不少的人生經驗。此時再聽到朱元璋的教誨,才覺得真是句句經典,字字珠璣。
“我也不瞞父皇。這個世界上我最信得過的,隻有父母還有大哥。隻有你們的話,我深信不疑。”
朱元璋也來了興趣。
“在你心裏,你大哥竟有如此地位?”
朱棡認真地點了點頭。
“從小就是,父皇外出征戰,都是大哥帶著我們玩,為我們操心。小時候頑劣,沒少挨父皇的責備,就連長大了也是一樣,總有行差踏錯的時候。可是我大哥,每次都願意護著我們兄弟,哪怕自己受到責備。在我們兄弟之間有吵鬧,生嫌隙的時候,也是大哥充當和事佬。別人為我們好,大部分都是有所圖,要麽圖錢財,要麽圖名利地位。但是父母對孩子好是不圖什麽的,而大哥對我們好,則是因為他身為兄長的責任,以及我們之間的情誼。所以我確實很信任大哥。”
朱元璋笑了。
“那要是有一天,你大哥讓你做那你不願意的事情呢?或者你大哥跟其他兄弟鬧翻了,你怎麽辦?”
朱棡的目光依然堅定。
“那我也會毫無疑問地站在大哥身邊!”
很明顯,這個迴答讓朱元璋十分滿意,笑著點頭,小聲嘟囔著。
“看樣子咱確實沒罰錯人……”
朱棡這時候皺起眉頭,滿臉疑問。
“父皇,您叨咕什麽呢?”
朱元璋立馬板著一張臉。
“咱能念叨什麽,還不是念叨你受你大哥毒害太深了。還有就是這頓飯吃完,你就趕緊領咱去軍營裏看看,咱還打算看看你帶出來的兵到底是啥樣呢。”
朱棡嘿嘿一笑。
“說到別的,多少都帶有些誇耀的成分,可唯獨說到這兵,我可就的不需要謙虛了,因為說到這個,那咱可是真有實力。”
“咱就罰你俸祿半年,然後在所有藩王裏通報,你可有意見?”
朱棡眼巴巴地看著朱元璋。
“父皇,罰俸我認了,但是能不能不要在兄弟們那裏通報,咱好歹也是個王爺,也要麵子的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
“這時候你知道要麵子了,晚了!通報這個事沒得商量!你要是再跟咱講價錢,那可就不是罰俸半年能解決的了!”
朱棡見到朱元璋如此強硬,也隻好認栽。
“那便按照父皇所說吧!我認了,做錯事是應該罰。”
朱元璋滿意地捋了捋胡須。
“知道就好!咱倒是也沒那麽生氣,畢竟你小子還是個好樣的,跟咱一樣,有啥說啥,但是老三呐,殺人不可怕,可怕的還是失掉了民心,咱一問太原的百姓,這晉王如何如何,人家就說講不好。你得做多少好事,才能讓人家忘掉這件事帶來的影響啊,咱記得,你小子之前是不是還虐待鞭打廚師,現在呢?”
“自從父皇寫信駁斥教訓兒臣一通之後,兒臣已經痛改前非了。而且大哥之前來,也給我帶了幾個手藝不錯的廚子,現在我就是幾個廚子輪著來,也算是不虧待我這張嘴了,人家都說我是個好吃的王爺,事實說也確實如此,兒臣生平就有兩大樂事,一個就是打仗,還有一個就是吃喝,這打仗自然就不用多說了,但是這吃喝,兒臣還是下了心思的,要不一會父皇想吃什麽菜,想吃什麽口味,兒臣馬上吩咐廚子去做。”
對於吃喝這點,朱元璋倒是沒什麽意見,本來他這當上皇帝了,就想讓自己的兒子都過上好日子,所以才封他們當藩王。這都當上王爺了,吃點喝點還不正常嘛,關鍵是對廚子還是要好一些,要不然人家給你偷摸下個毒,就算你是大明王爺,朱元璋的親兒子,也得奈何橋邊喝湯去。上一世的朱樉不就是因為,對待下人太苛刻,結果被三個老婦人下了毒,無奈上路。
“老三呐,不管怎麽樣,一定要對廚子好些,實在不行,也先讓人驗驗毒什麽的,防患於未然嘛,咱這麽多年,都是靠著那徐興祖,難吃是難吃了點,不過安全第一。”
朱棡也點了點頭,他也非常讚同朱元璋的觀點。
“自打上次您和大哥說過我之後,我已經沒有再懲罰過廚師了,而且平日裏還多加賞賜,更重要的是,我每次吃飯都會有一個人秘密給我試菜。話說父皇,咱也別一直在這呆著了,要不要先迴到殿內,然後讓廚房弄些精致可口的飯菜。”
朱元璋摸了摸肚子,他之前吃的小吃還沒消化。
“咱之前在太原的街上,還有酒樓裏吃多了,這時候也不餓啊……”
朱棡想了一陣,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那可以讓廚子做些開胃的糕點嘛,什麽白玉糕,八珍糕,還有山楂卷,都有開胃消食的作用,更何況那老頭不是送來了西瓜嘛,用西瓜榨些汁,或者是冰鎮一下,也不錯。”
朱元璋一聽也來了興趣。
“你小子還真的是個吃的行家啊。”
“那父皇,咱們?”
“還不帶路!”
“兒臣遵旨!”
……
迴到了王府殿中,在朱棡的指示下,後廚很快就上了一盤盤精美的糕點和開胃小菜,種類繁多,菜色精美,就連身為皇帝的朱元璋一時間竟也有些看花了眼。許多糕點小菜不僅好吃,而且好看,還或多或少多身體都有些好處,這下哪怕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同樣都是吃貨,自己家的老三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不過朱棡也不敢馬虎,也專門讓人給朱元璋嚐了菜,確定菜品安全,才敢送到朱元璋麵前。朱元璋也沒拒絕,畢竟這可不是應天,這也不是徐興祖的手藝,還是穩妥點比較好。
席間,朱棡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父皇,為什麽路邊老農的瓜,以及成績的小吃,你都肆無忌憚地吃入腹中,難道您就不擔心,那些食物也有毒麽?”
一聽到他這麽說,朱元璋也笑了。
“咱當然不擔心了,那些人上哪知道,咱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呢,更何況,就算他們真的知道,那老百姓都拖家帶口,日子過得安穩,幹嘛要謀害咱呢?有時候,真正危險的人,就是身邊的人,因為你的利益,和他的利益大多有糾纏和衝突啊!”
朱元璋這番話,正是他這麽多年來總結出來的人生哲理。在他投身到郭大帥的軍隊中之後,便和郭大帥的兒子起了些許糾紛。畢竟一個是根正苗紅的大帥親兒子,另一個則是德高望重的大帥幹兒子。也是所謂的兩虎相爭吧。世界上的事大多數都是和利益掛在一起的。倘若利益足夠,那拋妻棄子,殺兄弑父,也算不得什麽稀罕事了,隻能說身居高位,無論何時都得加倍小心,因為你不知道,暗地裏有多少人,想對你動刀子。
倘若是過去,朱棡聽到了朱元璋這番話可能也是一頭霧水。但是經過年歲的增長,朱棡也積累了不少的人生經驗。此時再聽到朱元璋的教誨,才覺得真是句句經典,字字珠璣。
“我也不瞞父皇。這個世界上我最信得過的,隻有父母還有大哥。隻有你們的話,我深信不疑。”
朱元璋也來了興趣。
“在你心裏,你大哥竟有如此地位?”
朱棡認真地點了點頭。
“從小就是,父皇外出征戰,都是大哥帶著我們玩,為我們操心。小時候頑劣,沒少挨父皇的責備,就連長大了也是一樣,總有行差踏錯的時候。可是我大哥,每次都願意護著我們兄弟,哪怕自己受到責備。在我們兄弟之間有吵鬧,生嫌隙的時候,也是大哥充當和事佬。別人為我們好,大部分都是有所圖,要麽圖錢財,要麽圖名利地位。但是父母對孩子好是不圖什麽的,而大哥對我們好,則是因為他身為兄長的責任,以及我們之間的情誼。所以我確實很信任大哥。”
朱元璋笑了。
“那要是有一天,你大哥讓你做那你不願意的事情呢?或者你大哥跟其他兄弟鬧翻了,你怎麽辦?”
朱棡的目光依然堅定。
“那我也會毫無疑問地站在大哥身邊!”
很明顯,這個迴答讓朱元璋十分滿意,笑著點頭,小聲嘟囔著。
“看樣子咱確實沒罰錯人……”
朱棡這時候皺起眉頭,滿臉疑問。
“父皇,您叨咕什麽呢?”
朱元璋立馬板著一張臉。
“咱能念叨什麽,還不是念叨你受你大哥毒害太深了。還有就是這頓飯吃完,你就趕緊領咱去軍營裏看看,咱還打算看看你帶出來的兵到底是啥樣呢。”
朱棡嘿嘿一笑。
“說到別的,多少都帶有些誇耀的成分,可唯獨說到這兵,我可就的不需要謙虛了,因為說到這個,那咱可是真有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