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傳信
開局獲得拔刀術,殺穿武俠諸天 作者:狂飆的駱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義聞言眉頭一皺,根據情報,這戰神令最後露麵就是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期,當時江湖中有一盛名豪俠叫王壽,他曾展示過此物,而後此人信了佛教,於那一代的慈航淨齋多有往來,其身故之後,家產也未留給子女傳人,而是獻給了當地的一座佛寺。
因此情報人員根據判斷,這戰神令不是落在那佛寺之中,就是被他送給了慈航淨齋。
想到這裏,薑義心中一動,莫非慈航靜齋不知道這戰神令是何物?
目光落向梵清慧疑惑表情上,薑義更確定了自己想法,沉吟片刻開口按‘帚’的筆記上描述:
“這是一塊巴掌大小,非金非木,水火不侵刀劍難傷的玄色令牌,正麵刻有代表蒼生的圖案,反麵是一個上古文字‘戰’。
這令牌最後下落是梁武帝時期江南豪俠王壽所有,他當年曾與慈航靜齋交好,此物應在你們手上。”
“原來如此!”梵清慧點了點頭,對薑義說道:
“既然如此,那門中定有記載,薑宗主稍待片刻。”
說罷,喚過靜齋弟子拿來一本有些泛黃的賬本,逐頁翻開查找。
薑義剛才趁隙瞥了眼賬本封麵,隻見上書《大同庫藏錄》。
薑義想了想,心裏不由微一咋舌。
大同就是梁武帝年號,持續了十一年,若按書名其意,這一整本賬本裏記載的都是那十一年入庫所藏。
而能被記錄在裏麵的肯定不是金銀之類的俗物,如此一來,慈航靜齋這些年所收集的寶物數量可想而知。
想到這裏,薑義心中一動,閃過一個念頭。
而梵清慧隻覺身體突然一陣發涼,手中一頓,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恰好此時,她翻到了記載著關於王壽資料那頁。
“咦?”梵清慧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不解神情,抬頭對薑義說道:
“薑宗主所說的‘戰神令’,之前確實在我靜齋秘庫中,隻是不知為何,這令牌在三個月前就被人取走,現下具體何在,還需稍等片刻,請容我稍作查問。”
“這麽不巧?”薑義倒是有些不信了。
“薑宗主且看!”
卻是梵清慧見他露出質疑之色,直接把賬本挪到他的身前。
順著梵清慧潔白手指看去,隻見上麵寫的正是關於戰神令的介紹:“此物為江南王壽所獻,傳與戰神宮相關,經驗證僅材質特殊,並無其效,故入庫。”
其上麵寫著關於戰神令的質地形狀等介紹,而最下方處則有一行較新的墨跡:“大業六年叁月出。”
這麽一看,還真是三個月前被人領走了。
召來管理秘庫的守庫弟子,一番詢問,卻得知一個意外的名字。
“師妃萱?怎麽會是她拿走的令牌?”
守庫弟子戰戰兢兢地看了一眼梵清慧後:
“妃萱師姐是去取和氏璧時看到的那塊令牌,當時她覺著很有眼緣,就把它帶走了!”
“這麽不巧?”薑義心裏有些不爽了,自己來終南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塊‘戰神令’,現在居然被師妃萱帶走了。
而更難受的是,對方身在長安,若是在別處,再遠距離薑義也能快速趕到。
但長安卻是一個禁地,他出發前又曾嚐試,但心中警兆絲毫不減。
梵清慧看他臉色不對,當即心道不好,莫不是要翻臉,趕緊解釋:
“我這就令人通知妃萱,讓她速速趕往揚州,到時候把令牌交給道主。”
薑義聞言麵色微霽,點了點頭道:
“這也未嚐不可,不過我還有一事要勞煩齋主。”
梵清慧巴不得早早打發掉薑義,聞言自然滿口答應:
“薑道主直言無妨,隻要我能做到,一定盡力而為。”
薑義等的就是她這句,聞言立馬接上,臉露笑容:
“梵齋主如此盛情,薑某隻好卻之不恭了。”
“?”
梵清慧還不知道自己答應了什麽時。
薑義已經拉著一旁的守庫弟子往外行去,聲音傳來:
“走,你們齋主答應的,且帶我去寶庫裏看看,有什麽東西是我能用得上。”
守庫弟子如何能阻得住薑義拉扯,被迫前行間轉頭看向自家掌門,卻隻見梵清慧一臉茫然的神色。
長安城,靜念禪院
時值初夏,乍雨還晴,天氣已是有些悶熱,日照之下,院落裏的蒼翠草木間升騰起氤氳之氣。
一隻羽鴿撲棱著翅膀,朝院中廂房窗口落下。
“咣當!”
蓮紋木窗合上,師妃暄迴到書桌前,從信鴿腳上解下銅色圓柱,倒出裏麵一卷紙條。
“妃暄吾徒,見信速離長安,急往揚州。”
師妃暄輕輕念出信上內容後,不由秀眉微顰,滿心不解。
現下長安局勢一片大好,自從前些時日造勢成功,宣布李世民為當世真龍之後。
不但四方群雄來投,就連原先向來對李世民冷眼相向的李淵,態度也平和了許多。
她這個慈航靜齋傳人,也因此備受重視。
值此重要時節,為何會讓她離開長安,而另往揚州,卻是有些奇怪。
但這師門之令卻是真實無誤,不論這飛鴿還是信中暗記,都證實了這點。
想到此處,師妃暄心中有了決斷,在桌上留下一封書信後,收拾行李,悄然離開禪院。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自己走後不到一個時辰,所住的廂房就迎來了不速之客。
素淨典雅的房間內,突然從房門處進來一團拳頭大小的凝練金光,恍惚之間可見人形。
這團金光在房內盤繞數圈,卻並未發現目標氣息,這才悻悻然地鑽出門外,隻見它順著遊廊飛行,穿過一道洞門,來到禪院東側。
這裏是一排略顯低矮的木屋,裏麵所住之人都是禪院沙彌和火工和尚等身份較低之人。
金光左右遊蕩許久,這才尋了間房門緊閉的木屋,似是不情不願地鑽了進去。
此時屋內正有一名年僅十一二歲的小沙彌正在打坐誦經,木魚聲聲,伴隨著佛經之聲,令人感受平和安詳。
金光見狀,略感欣喜,瞬時猛地向沙彌身上撞去,如金石入水,瞬間沒入其中。
正在打坐靜修的小沙彌身體突然一震,盤坐身體失去力量雙目緊閉,仰倒地麵。
過了不久,仰躺地上的沙彌,突然雙目一睜,祥和金光從眼中射出,整個身體若失去重力般緩緩浮起。
沙彌盤坐空中,腦後現出一圈佛光,身下顯化金色蓮座,賣相十足,如同佛陀現世界,羅漢下凡。
隻是他口中卻是疑惑念道:
“佛性還是差了點,但好在心靈澄淨,無雜質汙染,勉強可以一用,隻是奇怪,此界佛性最足者怎是女子之身。”
因此情報人員根據判斷,這戰神令不是落在那佛寺之中,就是被他送給了慈航淨齋。
想到這裏,薑義心中一動,莫非慈航靜齋不知道這戰神令是何物?
目光落向梵清慧疑惑表情上,薑義更確定了自己想法,沉吟片刻開口按‘帚’的筆記上描述:
“這是一塊巴掌大小,非金非木,水火不侵刀劍難傷的玄色令牌,正麵刻有代表蒼生的圖案,反麵是一個上古文字‘戰’。
這令牌最後下落是梁武帝時期江南豪俠王壽所有,他當年曾與慈航靜齋交好,此物應在你們手上。”
“原來如此!”梵清慧點了點頭,對薑義說道:
“既然如此,那門中定有記載,薑宗主稍待片刻。”
說罷,喚過靜齋弟子拿來一本有些泛黃的賬本,逐頁翻開查找。
薑義剛才趁隙瞥了眼賬本封麵,隻見上書《大同庫藏錄》。
薑義想了想,心裏不由微一咋舌。
大同就是梁武帝年號,持續了十一年,若按書名其意,這一整本賬本裏記載的都是那十一年入庫所藏。
而能被記錄在裏麵的肯定不是金銀之類的俗物,如此一來,慈航靜齋這些年所收集的寶物數量可想而知。
想到這裏,薑義心中一動,閃過一個念頭。
而梵清慧隻覺身體突然一陣發涼,手中一頓,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恰好此時,她翻到了記載著關於王壽資料那頁。
“咦?”梵清慧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不解神情,抬頭對薑義說道:
“薑宗主所說的‘戰神令’,之前確實在我靜齋秘庫中,隻是不知為何,這令牌在三個月前就被人取走,現下具體何在,還需稍等片刻,請容我稍作查問。”
“這麽不巧?”薑義倒是有些不信了。
“薑宗主且看!”
卻是梵清慧見他露出質疑之色,直接把賬本挪到他的身前。
順著梵清慧潔白手指看去,隻見上麵寫的正是關於戰神令的介紹:“此物為江南王壽所獻,傳與戰神宮相關,經驗證僅材質特殊,並無其效,故入庫。”
其上麵寫著關於戰神令的質地形狀等介紹,而最下方處則有一行較新的墨跡:“大業六年叁月出。”
這麽一看,還真是三個月前被人領走了。
召來管理秘庫的守庫弟子,一番詢問,卻得知一個意外的名字。
“師妃萱?怎麽會是她拿走的令牌?”
守庫弟子戰戰兢兢地看了一眼梵清慧後:
“妃萱師姐是去取和氏璧時看到的那塊令牌,當時她覺著很有眼緣,就把它帶走了!”
“這麽不巧?”薑義心裏有些不爽了,自己來終南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這塊‘戰神令’,現在居然被師妃萱帶走了。
而更難受的是,對方身在長安,若是在別處,再遠距離薑義也能快速趕到。
但長安卻是一個禁地,他出發前又曾嚐試,但心中警兆絲毫不減。
梵清慧看他臉色不對,當即心道不好,莫不是要翻臉,趕緊解釋:
“我這就令人通知妃萱,讓她速速趕往揚州,到時候把令牌交給道主。”
薑義聞言麵色微霽,點了點頭道:
“這也未嚐不可,不過我還有一事要勞煩齋主。”
梵清慧巴不得早早打發掉薑義,聞言自然滿口答應:
“薑道主直言無妨,隻要我能做到,一定盡力而為。”
薑義等的就是她這句,聞言立馬接上,臉露笑容:
“梵齋主如此盛情,薑某隻好卻之不恭了。”
“?”
梵清慧還不知道自己答應了什麽時。
薑義已經拉著一旁的守庫弟子往外行去,聲音傳來:
“走,你們齋主答應的,且帶我去寶庫裏看看,有什麽東西是我能用得上。”
守庫弟子如何能阻得住薑義拉扯,被迫前行間轉頭看向自家掌門,卻隻見梵清慧一臉茫然的神色。
長安城,靜念禪院
時值初夏,乍雨還晴,天氣已是有些悶熱,日照之下,院落裏的蒼翠草木間升騰起氤氳之氣。
一隻羽鴿撲棱著翅膀,朝院中廂房窗口落下。
“咣當!”
蓮紋木窗合上,師妃暄迴到書桌前,從信鴿腳上解下銅色圓柱,倒出裏麵一卷紙條。
“妃暄吾徒,見信速離長安,急往揚州。”
師妃暄輕輕念出信上內容後,不由秀眉微顰,滿心不解。
現下長安局勢一片大好,自從前些時日造勢成功,宣布李世民為當世真龍之後。
不但四方群雄來投,就連原先向來對李世民冷眼相向的李淵,態度也平和了許多。
她這個慈航靜齋傳人,也因此備受重視。
值此重要時節,為何會讓她離開長安,而另往揚州,卻是有些奇怪。
但這師門之令卻是真實無誤,不論這飛鴿還是信中暗記,都證實了這點。
想到此處,師妃暄心中有了決斷,在桌上留下一封書信後,收拾行李,悄然離開禪院。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自己走後不到一個時辰,所住的廂房就迎來了不速之客。
素淨典雅的房間內,突然從房門處進來一團拳頭大小的凝練金光,恍惚之間可見人形。
這團金光在房內盤繞數圈,卻並未發現目標氣息,這才悻悻然地鑽出門外,隻見它順著遊廊飛行,穿過一道洞門,來到禪院東側。
這裏是一排略顯低矮的木屋,裏麵所住之人都是禪院沙彌和火工和尚等身份較低之人。
金光左右遊蕩許久,這才尋了間房門緊閉的木屋,似是不情不願地鑽了進去。
此時屋內正有一名年僅十一二歲的小沙彌正在打坐誦經,木魚聲聲,伴隨著佛經之聲,令人感受平和安詳。
金光見狀,略感欣喜,瞬時猛地向沙彌身上撞去,如金石入水,瞬間沒入其中。
正在打坐靜修的小沙彌身體突然一震,盤坐身體失去力量雙目緊閉,仰倒地麵。
過了不久,仰躺地上的沙彌,突然雙目一睜,祥和金光從眼中射出,整個身體若失去重力般緩緩浮起。
沙彌盤坐空中,腦後現出一圈佛光,身下顯化金色蓮座,賣相十足,如同佛陀現世界,羅漢下凡。
隻是他口中卻是疑惑念道:
“佛性還是差了點,但好在心靈澄淨,無雜質汙染,勉強可以一用,隻是奇怪,此界佛性最足者怎是女子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