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內奸
開局獲得拔刀術,殺穿武俠諸天 作者:狂飆的駱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曲非煙跟隨寇仲穿過遊廊,一個臉色發青看起來有些虛弱的年輕男子正昏迷躺在地上。
“就是他?”
寇仲點點頭走到男子身邊:
“此人名為段瑞,江陵人士,家中經營茶葉生意,但被貪官看中,因此家破人亡,在三年前加入道場,因頭腦靈活,多有組織管理能力,因此被選入玄機閣任事。”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雖然段瑞確有此人,但早已因病亡故,那麽在我們眼前此人,究竟會是誰呢?”
“啪!”
曲非煙手出幻影,給了寇仲一記暴栗,不耐煩道:
“快點說,別在這裏賣關子。”
寇仲無奈摸了摸頭,開口解釋道:
“師姐你別急,馬上就要說到了。”
寇仲蹲下去,渡過內氣稍作刺激。
地上昏迷的男子悠悠轉醒,迷糊間睜開眼睛,待看清眼前情況,不由瞳孔一縮,隨即故作不解地問寇仲:
“少帥,我怎麽在這裏?”
寇仲嘖了一聲,感慨道:
“你還真能裝!”
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一旁。
“段瑞,不!應該是香玉山。你自巴陵幫被滅之後就下落不明,沒想到居然是投了李閥,他們也是生冷不忌,連你這種販賣人口逼良為娼的人都會用。”
看著地上香玉山身體一震,曲非煙驚異道:
“他就是香玉山?當年師父剿滅巴陵幫,其中點名之人就有他,沒想到居然是這麽一副模樣。”
寇仲冷眼看著一聲不吭的香玉山:
“師姐你不要小看他,此人心機狡詐,頗有手段。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布局設計,把運河岸的烈陽道場兵力用各種辦法給調離,空出一片地方用來設伏我和陵少,這次如果不是李靖試船路過,我還真可能落到李閥手中。”
曲非煙了然點點頭:
“運氣不錯,這次也算釣了一條大魚出來。不過李閥如此行為,總算要付出些代價的,總不能讓人覺著我們烈陽道場好欺負對吧?”
……
洛陽城外,時值當午,烈日當空,蟬鳴陣陣,邊上有處空地,茶棚裏坐滿了避暑行人。
“開水來咯——”
茶小二高舉大壺,揚聲提醒諸人。
幾名身帶刀槍的鏢客坐在臨窗一桌,飲茶之際開始聊起最近江湖中發生的事情。
閑談之際,一名粗豪壯漢突然想起一事,故作神秘道:
“你們知道,最近長安那邊出了大事?”
聽聞此言,邊上兩撇鼠須的精瘦中年戲謔道:
“什麽事?是飄仙閣的頭牌嫁人了,還是明芳樓清倌人出閣了?”
同桌幾名鏢師,聞言頓時大笑起來。
原來這壯漢乃是青樓常客,經年流連花街柳巷,向來喜好吹牛,而精瘦男子所提的飄仙閣頭牌還有明芳樓清倌人,更是時常被他掛在口中。
粗豪壯漢聞言臉上一窘,但隨即現出得意神情:
“老劉你這就不知道了吧?我說的可是關於李家二公子的事情。”
被稱為老劉的鼠須中年剛好掏出一杆旱煙在點火,聞言頓時一愣,好奇道:
“可是那位被師仙子選定為當世真龍的李唐二皇子——李世民?”
這下子,周圍的鏢師都來了興趣,要知道現下大勢將明,北方已是李家天下,這李世民指不定就是未來的皇帝。
“是什麽事?”
“快說快說。”
眾人一陣催促,讓粗豪壯漢虛榮心拉滿,這才抬手一招,示意眾人圍過來後悄聲說道:
“那李世民手下的四將三傑你們可知曉?”
“當然知道,四將是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還有柴紹。”
“對對,還有房知節,杜如晦和長孫無忌,這幾人都是當世大才,李世民有如今成就,他們幾人功不可沒。”
聽聞眾人誇言,粗豪壯漢搖了搖頭,感慨道:
“可惜,現在那四將三傑已成過去,眼下隻有長孫無忌一人僅存咯。”
“什麽?”
眾人聞言大為震驚,頓時七嘴八舌地追問起來。
“這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你小子不會亂編吧?”
粗豪壯漢被吵得頭昏,不由用力一擠從桌上站起,惱怒道:
“你們還想不想聽?”
見旁人目光投來,同桌幾名鏢師趕忙起身一陣點頭道歉,隨即安撫壯漢。
“聽聽,怎麽不聽,你快講。”
幾人重新落座,壯漢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其實這事已經在長安傳開了,我隻是收到消息早些而已,估計過不了幾天就會傳到洛陽這邊來。”
“事情起因在半個月前,那李世民不知是何想法,派了柴紹和五百玄甲騎兵去揚州想要刺殺烈陽道場的雙龍。”
“什麽?”“刺殺?”
眾人聞言,頓時有些驚異,這刺殺之事可有點上不了台麵。
“李世民怎麽會如此想不開,若論武功高強,天下間還有誰能比得過烈陽道場的薑義,若是惹得他動手的話,誰還能睡得安穩。”
壯漢點點頭,有些不可思議道:
“正是如此,烈陽道場自然是做出了反擊,據說是道場的玄機閣出謀劃策,僅在一日之間,就刺殺了三將二傑,再加上那柴紹已在揚州殞命,李世民手下現在人人自危,全部從各地撤往長安。”
幾人一陣沉默之後,老劉吐出一口旱煙,白霧繚繞中聲音傳出:
“你們說,得天下的到達是姓李的還是姓薑的。我們現在去揚州投靠烈陽道場的話,是不是還能混個從龍之功。”
這聲音不大,在嘈雜的茶館中甚是含糊。
門口一桌頭坐著兩名帶鬥笠身穿箭袖勁服青年,此時聽到幾人有關長安之事,頓時眉頭皺起。
“亂臣賊子!”
其中身穿青衣勁服的人一拍桌子,正要站起,卻被旁邊白衣人拉住。
他扔下幾文大錢在桌上。
“我們走!”
兩人上馬,沿著官道走了一段距離後,青衣人有些忍不住了。
他摘下頭戴的鬥笠,露出一張清秀麵容,卻是一名年歲隻有一十五六的少女。
“公主,為何放過他們,這些人都是亂臣賊子,居然想要去投南方。”
白衣人,也就被唿作公主之人,悶聲不響,待走了一段距離之後,才一扯韁繩。
“就是他?”
寇仲點點頭走到男子身邊:
“此人名為段瑞,江陵人士,家中經營茶葉生意,但被貪官看中,因此家破人亡,在三年前加入道場,因頭腦靈活,多有組織管理能力,因此被選入玄機閣任事。”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雖然段瑞確有此人,但早已因病亡故,那麽在我們眼前此人,究竟會是誰呢?”
“啪!”
曲非煙手出幻影,給了寇仲一記暴栗,不耐煩道:
“快點說,別在這裏賣關子。”
寇仲無奈摸了摸頭,開口解釋道:
“師姐你別急,馬上就要說到了。”
寇仲蹲下去,渡過內氣稍作刺激。
地上昏迷的男子悠悠轉醒,迷糊間睜開眼睛,待看清眼前情況,不由瞳孔一縮,隨即故作不解地問寇仲:
“少帥,我怎麽在這裏?”
寇仲嘖了一聲,感慨道:
“你還真能裝!”
站起身來,踱步走到一旁。
“段瑞,不!應該是香玉山。你自巴陵幫被滅之後就下落不明,沒想到居然是投了李閥,他們也是生冷不忌,連你這種販賣人口逼良為娼的人都會用。”
看著地上香玉山身體一震,曲非煙驚異道:
“他就是香玉山?當年師父剿滅巴陵幫,其中點名之人就有他,沒想到居然是這麽一副模樣。”
寇仲冷眼看著一聲不吭的香玉山:
“師姐你不要小看他,此人心機狡詐,頗有手段。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布局設計,把運河岸的烈陽道場兵力用各種辦法給調離,空出一片地方用來設伏我和陵少,這次如果不是李靖試船路過,我還真可能落到李閥手中。”
曲非煙了然點點頭:
“運氣不錯,這次也算釣了一條大魚出來。不過李閥如此行為,總算要付出些代價的,總不能讓人覺著我們烈陽道場好欺負對吧?”
……
洛陽城外,時值當午,烈日當空,蟬鳴陣陣,邊上有處空地,茶棚裏坐滿了避暑行人。
“開水來咯——”
茶小二高舉大壺,揚聲提醒諸人。
幾名身帶刀槍的鏢客坐在臨窗一桌,飲茶之際開始聊起最近江湖中發生的事情。
閑談之際,一名粗豪壯漢突然想起一事,故作神秘道:
“你們知道,最近長安那邊出了大事?”
聽聞此言,邊上兩撇鼠須的精瘦中年戲謔道:
“什麽事?是飄仙閣的頭牌嫁人了,還是明芳樓清倌人出閣了?”
同桌幾名鏢師,聞言頓時大笑起來。
原來這壯漢乃是青樓常客,經年流連花街柳巷,向來喜好吹牛,而精瘦男子所提的飄仙閣頭牌還有明芳樓清倌人,更是時常被他掛在口中。
粗豪壯漢聞言臉上一窘,但隨即現出得意神情:
“老劉你這就不知道了吧?我說的可是關於李家二公子的事情。”
被稱為老劉的鼠須中年剛好掏出一杆旱煙在點火,聞言頓時一愣,好奇道:
“可是那位被師仙子選定為當世真龍的李唐二皇子——李世民?”
這下子,周圍的鏢師都來了興趣,要知道現下大勢將明,北方已是李家天下,這李世民指不定就是未來的皇帝。
“是什麽事?”
“快說快說。”
眾人一陣催促,讓粗豪壯漢虛榮心拉滿,這才抬手一招,示意眾人圍過來後悄聲說道:
“那李世民手下的四將三傑你們可知曉?”
“當然知道,四將是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還有柴紹。”
“對對,還有房知節,杜如晦和長孫無忌,這幾人都是當世大才,李世民有如今成就,他們幾人功不可沒。”
聽聞眾人誇言,粗豪壯漢搖了搖頭,感慨道:
“可惜,現在那四將三傑已成過去,眼下隻有長孫無忌一人僅存咯。”
“什麽?”
眾人聞言大為震驚,頓時七嘴八舌地追問起來。
“這是什麽時候發生的事情,你小子不會亂編吧?”
粗豪壯漢被吵得頭昏,不由用力一擠從桌上站起,惱怒道:
“你們還想不想聽?”
見旁人目光投來,同桌幾名鏢師趕忙起身一陣點頭道歉,隨即安撫壯漢。
“聽聽,怎麽不聽,你快講。”
幾人重新落座,壯漢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其實這事已經在長安傳開了,我隻是收到消息早些而已,估計過不了幾天就會傳到洛陽這邊來。”
“事情起因在半個月前,那李世民不知是何想法,派了柴紹和五百玄甲騎兵去揚州想要刺殺烈陽道場的雙龍。”
“什麽?”“刺殺?”
眾人聞言,頓時有些驚異,這刺殺之事可有點上不了台麵。
“李世民怎麽會如此想不開,若論武功高強,天下間還有誰能比得過烈陽道場的薑義,若是惹得他動手的話,誰還能睡得安穩。”
壯漢點點頭,有些不可思議道:
“正是如此,烈陽道場自然是做出了反擊,據說是道場的玄機閣出謀劃策,僅在一日之間,就刺殺了三將二傑,再加上那柴紹已在揚州殞命,李世民手下現在人人自危,全部從各地撤往長安。”
幾人一陣沉默之後,老劉吐出一口旱煙,白霧繚繞中聲音傳出:
“你們說,得天下的到達是姓李的還是姓薑的。我們現在去揚州投靠烈陽道場的話,是不是還能混個從龍之功。”
這聲音不大,在嘈雜的茶館中甚是含糊。
門口一桌頭坐著兩名帶鬥笠身穿箭袖勁服青年,此時聽到幾人有關長安之事,頓時眉頭皺起。
“亂臣賊子!”
其中身穿青衣勁服的人一拍桌子,正要站起,卻被旁邊白衣人拉住。
他扔下幾文大錢在桌上。
“我們走!”
兩人上馬,沿著官道走了一段距離後,青衣人有些忍不住了。
他摘下頭戴的鬥笠,露出一張清秀麵容,卻是一名年歲隻有一十五六的少女。
“公主,為何放過他們,這些人都是亂臣賊子,居然想要去投南方。”
白衣人,也就被唿作公主之人,悶聲不響,待走了一段距離之後,才一扯韁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