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歎為觀止
權途:從鄉鎮科員開始 作者:超級老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磊走到村部門口,才發現中巴車已經駛進了村裏,卷起一陣塵土。
此時,趙清月的電話也打了過來。
“喂?你馬上到河邊第一個調研點來!”
趙清月開門見山,傳達了兩位領導的指示。
王磊也不含糊,應了一聲立馬朝著河邊飛快跑了過去。
待他到達河邊的時候,中巴車放下領導們,已經駛離了現場。
遠遠的,王磊便看見錢飛鵬帶著趙清月正向唐文傑等人說著什麽,隱身許久的村書記喬澤陽不知道什麽時候也跟了上來,站在一旁。
方雲澤的秘書龍瑞峰、市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鄧天縱站在外圍,首先發現了匆匆趕來的王磊。
鄧天縱朝著王磊招招手,“想不到上次在電梯裏偶遇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鄉長!”
鄧天縱此言雖有戲謔的成分,不過王磊的報告確實得到了唐文傑以及上級宣傳部門的賞識,這一點他心知肚明,因此對王磊也頗為欣賞。“快去吧,領導們等著你呢!”
王磊和兩人簡單打了個招唿,便立即擠到了唐文傑、方雲澤等人旁邊。
方雲澤眼神先望了過來,衝著王磊點了點頭。
唐文傑則主動打起了招唿,“呀,小王鄉長,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麵了吧!還要多謝你報過來的工作方案呢!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說完還熱情地伸出手和王磊握了握。
看來王磊上次去市委宣傳部“雪中送炭”,給這位市委常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榮發、鳳辰風、林靖雁等人見唐文傑不僅認識王磊,還表現得這麽熱情,均感到十分意外,紛紛猜測起來。
而方雲澤已從林樹人口中聽說了王磊在市委宣傳部的“偶遇”,他從容地拍著王磊的肩膀說道:“王磊鄉長以前在縣委辦工作,現在又在鄉鎮走上領導崗位,確實很有想法,也很有幹勁!”
錢飛鵬見王磊一出現就搶了自己的風頭,心裏雖然十分不爽,但礙於領導在場,也隻得順著領導的話往下說:“王磊同誌年紀輕輕就站位這麽高、能力這麽強,‘藝術鄉村’項目也是他在具體分管,這段時間做了很多工作,真是辛苦了。”
錢飛鵬還是一貫喜歡在領導麵前維護著自己“團結班子、讓功下屬”的謙遜人設。
唐文傑點點頭,“剛剛飛鵬書記和清月鄉長提到了綠水村建設‘藝術鄉村’的規劃,聽說也是你在主導,是嗎?”
王磊微微一笑,看了方雲澤和趙清月一眼,緩緩說道:“方書記和鳳部長一直強調,要在‘藝術鄉村’建設中一定要規劃先行,納入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招商、一體化建設,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說著,王磊從包裏掏出了一份精心準備的規劃設計圖,詳細地向唐文傑等人介紹了初步的規劃思路,包括非遺館、網紅街、老街、民宿等產業布局。
特別是姚若薇介紹的3個即將簽訂投資協議的項目,更是讓唐文傑等人眼前一亮。
唐文傑聽著王磊的介紹,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個設計理念很專業,融合了國風、國潮的元素,既符合時代潮流,又保留了傳統文化。這是請的哪裏的專家啊?”
王磊迴答道:“這是東大設計院的苗冰昕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的。前不久,苗教授還特地派學生過來現場考察過,她說等我們確定好修改意見之後,她會親自帶隊再來一趟。”
苗冰昕是趙清月請來的大咖,聽說還是她母親的閨蜜,因此自然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個“小活”。
沒想到唐文傑一聽苗冰昕的大名,卻十分驚訝:“是東大的苗教授?她居然會接這種小項目?之前我在當縣委書記的時候,就是請她幫忙設計的縣博物館。當時她原本是看不上這個項目的,還是我找了我華京的同學幫忙聯係的她……”
唐文傑眯著眼睛,指了指王磊:“你小子,有點東西啊……居然能請動苗教授這樣的大咖!”
王磊又聽到這個評價,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畢竟這迴是沾了姚若薇的光。
隨後,唐文傑一行沿著河邊走了幾步,便看到了一整條保存完好的老街。這條老街懸空建在河岸邊,一整排建築氣勢恢宏,叫人歎為觀止。
王磊介紹道,“這種建築民間叫做吊腳樓,又稱“千條腿”,這條街始建於明代,應該是全縣現存年代最久遠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條老街了。”
這些房子懸空建在河邊,隻是用幾根木柱支撐著,曆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雖然多數已經破損,但還是本來的麵貌。
街麵不寬,是由青石板和鵝卵石鋪成的,走在上麵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滄桑。
唐文傑一行緩緩往前走著,來到一處荒廢的渡口時,唐文傑沿著青石台階走到河邊,發現還有一對年輕的情侶在此拍照、觀賞。
他饒有興致地問道:“你們怎麽想起來在這裏玩啊?”
拿著相機的小夥子笑著說道:“我就是隔壁村的,早就知道這裏了。不過平時河裏好多挖砂的船,搞的水麵都是黃的。今天居然沒來挖砂,所以就來看看。”
唐文傑聞言,這才注意到河道裏的水很淺,原本應該長滿水草的河堤卻被挖得千瘡百孔。他頓時皺起了眉頭。
錢飛鵬心裏有些鬱悶,他沒想到唐文傑看得如此仔細,還是沒能瞞過去。但他也隻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陪著領導們往前走。
唐文傑倒沒有馬上說什麽,他迴到老街繼續朝前走去。直到看到街尾一棟自建的房子前蹲坐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時,他才停下了腳步。
他此時已經來了興致,扯著嗓子在老人耳邊大聲說道:“老大爺,在幹嘛啊?”
老人緩緩抬起頭,用顫抖的聲音迴答道:“哦~我望望呆……”
喬澤陽在一旁介紹起來,“這個老頭小時候就住在這條老街裏,後來老房子都成了危房,就搬出來了。”
“他子女都在外地,想把他接走,他死活不願意走。”
唐文傑聞言,十分感慨:“老人啊,總是故土難離的,他們的根在這裏,心也在這裏。可以理解。”
王磊看著這個老人,仿佛也像是看到了老去的父母,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堅守著他們的精神家園。
唐文傑又迴過頭,看向了剛剛走過的老街,緩緩說道:“這條街和這個老大爺一樣,都老了,年紀大了,渡口也失去了碼頭的作用。”
“但是,這條老街不是還在嗎?這些吊腳樓也都還在,老人的記憶也還在,我們應該幫這條老街恢複年輕時的樣貌!”
方雲澤聞言,點點頭,隨即看向了分管文旅的副縣長林靖雁,“靖雁縣長,這條老街應該是文物吧,有做相應的維保措施嗎?”
林靖雁也是千年的狐狸,一走到老街來便做好了準備。
此時,趙清月的電話也打了過來。
“喂?你馬上到河邊第一個調研點來!”
趙清月開門見山,傳達了兩位領導的指示。
王磊也不含糊,應了一聲立馬朝著河邊飛快跑了過去。
待他到達河邊的時候,中巴車放下領導們,已經駛離了現場。
遠遠的,王磊便看見錢飛鵬帶著趙清月正向唐文傑等人說著什麽,隱身許久的村書記喬澤陽不知道什麽時候也跟了上來,站在一旁。
方雲澤的秘書龍瑞峰、市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鄧天縱站在外圍,首先發現了匆匆趕來的王磊。
鄧天縱朝著王磊招招手,“想不到上次在電梯裏偶遇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鄉長!”
鄧天縱此言雖有戲謔的成分,不過王磊的報告確實得到了唐文傑以及上級宣傳部門的賞識,這一點他心知肚明,因此對王磊也頗為欣賞。“快去吧,領導們等著你呢!”
王磊和兩人簡單打了個招唿,便立即擠到了唐文傑、方雲澤等人旁邊。
方雲澤眼神先望了過來,衝著王磊點了點頭。
唐文傑則主動打起了招唿,“呀,小王鄉長,這是我們第二次見麵了吧!還要多謝你報過來的工作方案呢!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說完還熱情地伸出手和王磊握了握。
看來王磊上次去市委宣傳部“雪中送炭”,給這位市委常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陳榮發、鳳辰風、林靖雁等人見唐文傑不僅認識王磊,還表現得這麽熱情,均感到十分意外,紛紛猜測起來。
而方雲澤已從林樹人口中聽說了王磊在市委宣傳部的“偶遇”,他從容地拍著王磊的肩膀說道:“王磊鄉長以前在縣委辦工作,現在又在鄉鎮走上領導崗位,確實很有想法,也很有幹勁!”
錢飛鵬見王磊一出現就搶了自己的風頭,心裏雖然十分不爽,但礙於領導在場,也隻得順著領導的話往下說:“王磊同誌年紀輕輕就站位這麽高、能力這麽強,‘藝術鄉村’項目也是他在具體分管,這段時間做了很多工作,真是辛苦了。”
錢飛鵬還是一貫喜歡在領導麵前維護著自己“團結班子、讓功下屬”的謙遜人設。
唐文傑點點頭,“剛剛飛鵬書記和清月鄉長提到了綠水村建設‘藝術鄉村’的規劃,聽說也是你在主導,是嗎?”
王磊微微一笑,看了方雲澤和趙清月一眼,緩緩說道:“方書記和鳳部長一直強調,要在‘藝術鄉村’建設中一定要規劃先行,納入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招商、一體化建設,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說著,王磊從包裏掏出了一份精心準備的規劃設計圖,詳細地向唐文傑等人介紹了初步的規劃思路,包括非遺館、網紅街、老街、民宿等產業布局。
特別是姚若薇介紹的3個即將簽訂投資協議的項目,更是讓唐文傑等人眼前一亮。
唐文傑聽著王磊的介紹,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這個設計理念很專業,融合了國風、國潮的元素,既符合時代潮流,又保留了傳統文化。這是請的哪裏的專家啊?”
王磊迴答道:“這是東大設計院的苗冰昕教授帶領的團隊設計的。前不久,苗教授還特地派學生過來現場考察過,她說等我們確定好修改意見之後,她會親自帶隊再來一趟。”
苗冰昕是趙清月請來的大咖,聽說還是她母親的閨蜜,因此自然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個“小活”。
沒想到唐文傑一聽苗冰昕的大名,卻十分驚訝:“是東大的苗教授?她居然會接這種小項目?之前我在當縣委書記的時候,就是請她幫忙設計的縣博物館。當時她原本是看不上這個項目的,還是我找了我華京的同學幫忙聯係的她……”
唐文傑眯著眼睛,指了指王磊:“你小子,有點東西啊……居然能請動苗教授這樣的大咖!”
王磊又聽到這個評價,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畢竟這迴是沾了姚若薇的光。
隨後,唐文傑一行沿著河邊走了幾步,便看到了一整條保存完好的老街。這條老街懸空建在河岸邊,一整排建築氣勢恢宏,叫人歎為觀止。
王磊介紹道,“這種建築民間叫做吊腳樓,又稱“千條腿”,這條街始建於明代,應該是全縣現存年代最久遠的,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條老街了。”
這些房子懸空建在河邊,隻是用幾根木柱支撐著,曆經幾百年的風風雨雨,雖然多數已經破損,但還是本來的麵貌。
街麵不寬,是由青石板和鵝卵石鋪成的,走在上麵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滄桑。
唐文傑一行緩緩往前走著,來到一處荒廢的渡口時,唐文傑沿著青石台階走到河邊,發現還有一對年輕的情侶在此拍照、觀賞。
他饒有興致地問道:“你們怎麽想起來在這裏玩啊?”
拿著相機的小夥子笑著說道:“我就是隔壁村的,早就知道這裏了。不過平時河裏好多挖砂的船,搞的水麵都是黃的。今天居然沒來挖砂,所以就來看看。”
唐文傑聞言,這才注意到河道裏的水很淺,原本應該長滿水草的河堤卻被挖得千瘡百孔。他頓時皺起了眉頭。
錢飛鵬心裏有些鬱悶,他沒想到唐文傑看得如此仔細,還是沒能瞞過去。但他也隻好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陪著領導們往前走。
唐文傑倒沒有馬上說什麽,他迴到老街繼續朝前走去。直到看到街尾一棟自建的房子前蹲坐著一個滿臉皺紋的老人時,他才停下了腳步。
他此時已經來了興致,扯著嗓子在老人耳邊大聲說道:“老大爺,在幹嘛啊?”
老人緩緩抬起頭,用顫抖的聲音迴答道:“哦~我望望呆……”
喬澤陽在一旁介紹起來,“這個老頭小時候就住在這條老街裏,後來老房子都成了危房,就搬出來了。”
“他子女都在外地,想把他接走,他死活不願意走。”
唐文傑聞言,十分感慨:“老人啊,總是故土難離的,他們的根在這裏,心也在這裏。可以理解。”
王磊看著這個老人,仿佛也像是看到了老去的父母,在歲月的長河中默默堅守著他們的精神家園。
唐文傑又迴過頭,看向了剛剛走過的老街,緩緩說道:“這條街和這個老大爺一樣,都老了,年紀大了,渡口也失去了碼頭的作用。”
“但是,這條老街不是還在嗎?這些吊腳樓也都還在,老人的記憶也還在,我們應該幫這條老街恢複年輕時的樣貌!”
方雲澤聞言,點點頭,隨即看向了分管文旅的副縣長林靖雁,“靖雁縣長,這條老街應該是文物吧,有做相應的維保措施嗎?”
林靖雁也是千年的狐狸,一走到老街來便做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