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殺雞儆猴
魂穿大明,朱標見我也要喊聲哥 作者:愛吃柚花茶的宋明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朱宇剛踏入書房,還未坐穩,便見負責農業技術推廣的官員神色匆匆地趕來。
此人額頭布滿汗珠,神色間滿是焦急與憂慮。
“大公子,大事不好!”
官員聲音帶著幾分顫抖。
“咱們推廣的新種植技術,在一些地方遭遇了極大阻力。
農民們習慣了傳統耕種方式,對新方法心存疑慮,怎麽都不願嚐試 。”
朱宇聞言,眉頭微微蹙起,他放下手中正要翻閱的書卷,目光銳利地看向官員:
“具體說說,哪些地方的情況最為棘手?”
官員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連忙迴道:
“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幾個大縣,像江寧、錢塘等地。
當地的鄉紳聯合起來,煽動百姓,說新方法會破壞土地,導致顆粒無收。”
朱宇沉思片刻,說道:“這其中恐怕不隻是觀念問題,或許有人故意從中作梗。
你先下去,我會派人深入調查此事。”
官員退下後,朱宇叫來朱標,將此事告知於他。
朱標聽完,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兄長,這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操縱,企圖破壞新政。我們必須盡快采取措施,否則會影響到整個農業改革的推進。”
朱宇點了點頭:“二弟所言極是。我打算派幾位得力的官員前往這些地方,一方麵向百姓詳細解釋新種植技術的優勢,另一方麵徹查背後是否有勢力蓄意阻攔。”
正說著,負責商業稅收改革的劉大人也匆匆趕來。
他神色疲憊,卻難掩眼中的焦急:“大公子,商業稅收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麻煩。一些富商勾結地方官員,偷稅漏稅,手段極為隱蔽。我們多次稽查,都難以掌握確鑿證據。”
朱宇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竟敢如此大膽!看來,是時候殺雞儆猴了。
劉大人,你迴去後,挑選一批忠誠可靠、能力出眾的稽查人員,組成特別調查組,對那些嫌疑最大的富商進行全麵調查。一旦發現確鑿證據,絕不姑息。”
劉大人領命而去。
朱宇深知,新政的推行已到了關鍵時期,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接下來的日子裏,朱宇忙得不可開交。
他一方麵密切關注著邊境軍事行動的進展,一方麵不斷聽取各地關於新政實施的匯報。
在邊境,鐵木真率領的小分隊深入敵軍後方,成功摸清了敵軍的幾處重要據點。
王大人則迅速組建起輕騎兵部隊,在邊境展開了密集巡邏。
一日,輕騎兵部隊在巡邏途中,遭遇了一股正在騷擾邊境村莊的敵軍。
雙方隨即展開激烈戰鬥。
輕騎兵們在王大人的指揮下,配合默契,利用精湛的騎術和精良的武器,對敵軍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敵軍見勢不妙,企圖逃竄,但輕騎兵們怎會輕易放過他們。
一番圍追堵截後,敵軍被全部殲滅。
此役過後,邊境的局勢得到了暫時的穩定。
而在國內,派往南方各縣的官員們也開始了艱苦的工作。
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麵對麵交流,耐心講解新種植技術的原理和好處。
為了讓農民們親眼看到效果,他們還親自示範,開辟了試驗田。
在江寧,負責的官員名叫張峰。
他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進士,為人正直,辦事認真。
到達江寧後,他不顧旅途勞頓,立刻與當地鄉紳展開了周旋。
張峰來到當地一位頗具影響力的鄉紳家中,這位鄉紳名叫李福,正坐在太師椅上,翹著二郎腿,一臉傲慢地看著張峰。
“張大人,您大駕光臨,有何貴幹啊?”
李福陰陽怪氣地說道。
張峰神色嚴肅地說道:“李鄉紳,此次前來,是為了新種植技術的推廣一事。如今朝廷大力推行這項技術,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希望您能積極配合。”
李福冷笑一聲:“哼,新方法?我看就是瞎折騰。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地的,也沒見出什麽問題。突然搞這些新花樣,誰知道會不會害了大家。”
張峰耐心解釋道:“李鄉紳,您有所不知。新種植技術經過了反複試驗和驗證,能夠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如果成功推廣,不僅百姓受益,您的田產也會有更大的收益。”
李福卻不為所動:“張大人,您就別白費口舌了。我是不會讓我的佃戶們用什麽新方法的。”
張峰見李福態度堅決,便不再多說。
他知道,要想改變李福的想法,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必須拿出實際成果。
於是,張峰在江寧城外挑選了一塊土地,親自帶領士兵和願意嚐試的農民進行試驗種植。
他每天都守在田間,仔細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與此同時,特別調查組在劉大人的帶領下,經過艱苦的調查,終於掌握了一些富商偷稅漏稅的證據。
其中,一位名叫王財的富商,涉案金額巨大。
朱宇得知後,下令立刻將王財逮捕,並在朝堂上公開審理此案。
朝堂上,氣氛嚴肅而緊張。
王財跪在地上,還在試圖狡辯:“陛下,大公子,我冤枉啊!我一直都是奉公守法的商人,從未做過違法之事。”
朱宇目光冷峻地看著王財:“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你偷稅漏稅,不僅損害了國家利益,也破壞了商業稅收改革的公平性。今日,必須嚴懲你,以儆效尤。”
最終,王財被依法判處重刑,他的財產被沒收充公。
此案一出,在商界引起了巨大震動,其他富商紛紛收斂,不敢再以身試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江寧的試驗田終於取得了顯著成果。
新種植技術種植的作物,產量比傳統方法高出了近三成。
農民們親眼看到了事實,紛紛改變了態度,開始主動要求學習新種植技術。
李福見此情景,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其他地方,類似的情況也在不斷上演。
隨著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新政的推行逐漸走上了正軌。
這日,朱宇站在城樓上,望著京城的繁華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朱標走到他身邊,說道:“兄長,如今新政已初見成效,這一切都離不開你的努力。”
朱宇微微一笑:“這並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二弟,我們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
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就一定能讓大明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朱標用力地點了點頭:“兄長,我會一直與你並肩作戰。”
夕陽的餘暉灑在兩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堅定而充滿希望的畫麵。
朱宇深知,前方的道路或許依舊充滿風雨,但他的決心從未如此堅定。
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百姓的幸福,他將繼續砥礪前行,永不退縮。
此人額頭布滿汗珠,神色間滿是焦急與憂慮。
“大公子,大事不好!”
官員聲音帶著幾分顫抖。
“咱們推廣的新種植技術,在一些地方遭遇了極大阻力。
農民們習慣了傳統耕種方式,對新方法心存疑慮,怎麽都不願嚐試 。”
朱宇聞言,眉頭微微蹙起,他放下手中正要翻閱的書卷,目光銳利地看向官員:
“具體說說,哪些地方的情況最為棘手?”
官員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連忙迴道:
“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幾個大縣,像江寧、錢塘等地。
當地的鄉紳聯合起來,煽動百姓,說新方法會破壞土地,導致顆粒無收。”
朱宇沉思片刻,說道:“這其中恐怕不隻是觀念問題,或許有人故意從中作梗。
你先下去,我會派人深入調查此事。”
官員退下後,朱宇叫來朱標,將此事告知於他。
朱標聽完,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兄長,這明顯是有人在背後操縱,企圖破壞新政。我們必須盡快采取措施,否則會影響到整個農業改革的推進。”
朱宇點了點頭:“二弟所言極是。我打算派幾位得力的官員前往這些地方,一方麵向百姓詳細解釋新種植技術的優勢,另一方麵徹查背後是否有勢力蓄意阻攔。”
正說著,負責商業稅收改革的劉大人也匆匆趕來。
他神色疲憊,卻難掩眼中的焦急:“大公子,商業稅收改革在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麻煩。一些富商勾結地方官員,偷稅漏稅,手段極為隱蔽。我們多次稽查,都難以掌握確鑿證據。”
朱宇的眼神中閃過一絲冷意:“竟敢如此大膽!看來,是時候殺雞儆猴了。
劉大人,你迴去後,挑選一批忠誠可靠、能力出眾的稽查人員,組成特別調查組,對那些嫌疑最大的富商進行全麵調查。一旦發現確鑿證據,絕不姑息。”
劉大人領命而去。
朱宇深知,新政的推行已到了關鍵時期,每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
接下來的日子裏,朱宇忙得不可開交。
他一方麵密切關注著邊境軍事行動的進展,一方麵不斷聽取各地關於新政實施的匯報。
在邊境,鐵木真率領的小分隊深入敵軍後方,成功摸清了敵軍的幾處重要據點。
王大人則迅速組建起輕騎兵部隊,在邊境展開了密集巡邏。
一日,輕騎兵部隊在巡邏途中,遭遇了一股正在騷擾邊境村莊的敵軍。
雙方隨即展開激烈戰鬥。
輕騎兵們在王大人的指揮下,配合默契,利用精湛的騎術和精良的武器,對敵軍形成了壓倒性優勢。
敵軍見勢不妙,企圖逃竄,但輕騎兵們怎會輕易放過他們。
一番圍追堵截後,敵軍被全部殲滅。
此役過後,邊境的局勢得到了暫時的穩定。
而在國內,派往南方各縣的官員們也開始了艱苦的工作。
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們麵對麵交流,耐心講解新種植技術的原理和好處。
為了讓農民們親眼看到效果,他們還親自示範,開辟了試驗田。
在江寧,負責的官員名叫張峰。
他是一位年輕有為的進士,為人正直,辦事認真。
到達江寧後,他不顧旅途勞頓,立刻與當地鄉紳展開了周旋。
張峰來到當地一位頗具影響力的鄉紳家中,這位鄉紳名叫李福,正坐在太師椅上,翹著二郎腿,一臉傲慢地看著張峰。
“張大人,您大駕光臨,有何貴幹啊?”
李福陰陽怪氣地說道。
張峰神色嚴肅地說道:“李鄉紳,此次前來,是為了新種植技術的推廣一事。如今朝廷大力推行這項技術,是為了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希望您能積極配合。”
李福冷笑一聲:“哼,新方法?我看就是瞎折騰。祖祖輩輩都是這麽種地的,也沒見出什麽問題。突然搞這些新花樣,誰知道會不會害了大家。”
張峰耐心解釋道:“李鄉紳,您有所不知。新種植技術經過了反複試驗和驗證,能夠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如果成功推廣,不僅百姓受益,您的田產也會有更大的收益。”
李福卻不為所動:“張大人,您就別白費口舌了。我是不會讓我的佃戶們用什麽新方法的。”
張峰見李福態度堅決,便不再多說。
他知道,要想改變李福的想法,光靠嘴說是沒用的,必須拿出實際成果。
於是,張峰在江寧城外挑選了一塊土地,親自帶領士兵和願意嚐試的農民進行試驗種植。
他每天都守在田間,仔細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
與此同時,特別調查組在劉大人的帶領下,經過艱苦的調查,終於掌握了一些富商偷稅漏稅的證據。
其中,一位名叫王財的富商,涉案金額巨大。
朱宇得知後,下令立刻將王財逮捕,並在朝堂上公開審理此案。
朝堂上,氣氛嚴肅而緊張。
王財跪在地上,還在試圖狡辯:“陛下,大公子,我冤枉啊!我一直都是奉公守法的商人,從未做過違法之事。”
朱宇目光冷峻地看著王財:“證據確鑿,你還敢狡辯。你偷稅漏稅,不僅損害了國家利益,也破壞了商業稅收改革的公平性。今日,必須嚴懲你,以儆效尤。”
最終,王財被依法判處重刑,他的財產被沒收充公。
此案一出,在商界引起了巨大震動,其他富商紛紛收斂,不敢再以身試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江寧的試驗田終於取得了顯著成果。
新種植技術種植的作物,產量比傳統方法高出了近三成。
農民們親眼看到了事實,紛紛改變了態度,開始主動要求學習新種植技術。
李福見此情景,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其他地方,類似的情況也在不斷上演。
隨著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新政的推行逐漸走上了正軌。
這日,朱宇站在城樓上,望著京城的繁華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朱標走到他身邊,說道:“兄長,如今新政已初見成效,這一切都離不開你的努力。”
朱宇微微一笑:“這並非我一人之功,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二弟,我們的路還很長,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
但隻要我們堅定信念,就一定能讓大明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朱標用力地點了點頭:“兄長,我會一直與你並肩作戰。”
夕陽的餘暉灑在兩人身上,勾勒出一幅堅定而充滿希望的畫麵。
朱宇深知,前方的道路或許依舊充滿風雨,但他的決心從未如此堅定。
為了大明的未來,為了百姓的幸福,他將繼續砥礪前行,永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