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再次聲援南方水災
魂穿大明,朱標見我也要喊聲哥 作者:愛吃柚花茶的宋明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朱宇聽聞南方多地遭遇罕見洪災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一刻也不敢耽擱,趕忙召集朝中大臣到議事大殿商討救災之策。
朱標匆匆趕到大殿,臉色凝重,眼中滿是憂慮,他站在主位前,待大臣們到齊後,便開口說道:
“諸位大人,南方洪災肆虐,百姓流離失所,此乃我大明的大難啊。
當下最要緊的便是盡快想出辦法去救災賑濟,解救受災的百姓,大家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吧。”
工部尚書率先出列,一臉焦急地稟報道:
“太子殿下,大公子,此次洪災來勢洶洶,據前方傳來的消息,許多堤壩都被衝垮了,洪水如脫韁之馬,淹沒了大片的村莊和田地。
要救災,首先得趕緊修複堤壩,堵住洪水,不然這災情隻會越來越嚴重啊。”
朱宇皺著眉頭,點頭說道:“李大人所言極是,堤壩若不修複,洪水無法遏製,百姓根本沒法安心重建家園。
隻是這修複堤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知工部這邊可有估算過大概的需求?”
工部尚書迴道:“大公子,粗略估算,要修複那些主要的堤壩,至少需要數萬的勞力,還有海量的石料、木材等物資呀。
可如今一時之間,要湊齊這些,著實困難重重啊。”
戶部尚書也站出來,愁眉苦臉地說道:“殿下,大公子,且不說這物資籌備的難題,單說這救災的錢糧,戶部目前的庫存雖說能拿出一部分,但麵對如此大麵積的受災地區,恐怕也是杯水車薪啊,還得想辦法從各地調集才是。”
朱標來迴踱步,思索片刻後說道:
“兩位大人所言都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吧,先從臨近省份調集一部分物資和錢糧送往災區應急,同時,戶部立刻盤點各地的錢糧儲備,製定詳細的調配計劃,務必保證救災的資金充足。
工部這邊,抓緊招募勞力,各地如有願意前往幫忙修複堤壩的百姓,給予一定的報酬和嘉獎,鼓勵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一位老臣提醒道:“太子殿下,大公子,這招募勞力雖是個辦法,但如今正是農忙時節,很多百姓家中都有農活要做,恐怕響應者不會太多呀,是不是可以考慮征調一些囚犯去做這苦力活呢?
既能解決勞力問題,也算是讓他們為自己犯下的罪過做些彌補。”
朱標微微點頭,看向刑部尚書說道:“陳大人,您覺得此計如何?”
刑部尚書拱手迴道:“殿下,大公子,這征調囚犯倒也可行,隻是得挑選那些罪行較輕、身體尚可的,還得安排足夠的人手監管,以免他們趁機生事啊。”
朱宇補充道:“陳大人考慮得周全,此事便由刑部去安排吧,挑選合適的囚犯,盡快送往災區。
另外,為了確保物資能順利送達災區,沿途的治安也要保障好,可安排各地的駐軍協助押送,絕不能讓物資在半路上出了岔子。”
眾人商議一番後,便各自領命而去,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朱標和朱宇也沒閑著,他們親自前往京城的一些富戶家中,勸說他們為災區捐款捐物。
來到一位有名的富商張老爺家中,朱標懇切地說道:“張老爺,您也知曉如今南方遭遇了洪災,百姓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朝廷雖在盡力救災,可這力量畢竟有限,還望您能慷慨解囊,捐些錢糧物資,救救那些受災的百姓呀,朝廷定會銘記您的善舉,日後定有迴報。”
張老爺趕忙躬身行禮,說道:“太子殿下,大公子,您二位都親自來了,小人哪有不幫忙的道理呀。
小人這就吩咐下去,準備一批糧食和衣物,盡快送往災區,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朱宇笑著說道:“張老爺大義,相信其他富戶見您如此熱心,也定會紛紛效仿的,這可都是在積功德的好事啊。”
在他們的勸說下,不少京城的富戶都積極響應,紛紛捐出了財物,為救災增添了一份力量。
而另一邊,被征調的囚犯們在官兵的押送下,朝著災區緩緩前行。
囚犯隊伍中,一個年輕的囚犯小聲嘀咕道:“唉,沒想到犯了錯,如今要去幹這苦力活了,不過也好,要是能幫著把堤壩修好,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吧。”
旁邊的一個老囚犯哼道:“你小子,現在知道做好事了,當初犯事的時候怎麽不想想後果呢,這次可得好好幹活,爭取早日減刑,重新做人呐。”
官兵們則時刻警惕著,防止囚犯們有什麽異動。
與此同時,工部招募的百姓勞力也陸陸續續朝著災區匯聚。
在通往災區的道路上,一支百姓隊伍中,一位大叔對身邊的年輕人說道:“娃子,雖說咱自家也有活要幹,但這災區的百姓太可憐了呀,咱能幫一點是一點,等把堤壩修好了,他們就能少受些苦了。”
年輕人用力地點點頭:“大叔,您說得對,咱這就出份力去!”
等各方人員都抵達災區後,眼前的景象讓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洪水泛濫,原本的村莊隻剩下一些屋頂還露在水麵上,百姓們擠在高處,一個個衣衫襤褸,滿臉絕望,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那場麵實在是淒慘至極。
朱標看著這一幕,眼眶泛紅,聲音有些哽咽地對朱宇說道:“兄長,咱們一定要盡快讓這裏恢複生機啊,百姓們太苦了。”
朱宇也是滿心酸楚,握緊拳頭說道:“二弟,咱們加快速度,先把百姓安置好,然後馬上開始修複堤壩。”
他們先是指揮著士兵和勞力們搭建臨時的安置點,把帶來的糧食、衣物分發給受災的百姓,讓他們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先填飽肚子。
一位老婦人接過糧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流著淚說道:“多謝太子殿下,大公子啊,要不是你們來了,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菩薩保佑你們呐。”
朱標趕忙扶起老婦人,安慰道:“大娘,您快起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朝廷一定會幫大家度過這個難關的。”
安置好百姓後,修複堤壩的工程便正式開始了。
朱標和朱宇親自到堤壩上指揮,朱標大聲喊道:“諸位鄉親,各位兄弟,這堤壩關乎著咱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關乎著災區日後能否恢複安寧,大家加把勁啊,隻要把堤壩修好,洪水就能被擋住了!”
百姓們和囚犯們齊聲迴應道:“好嘞,殿下,咱們一定盡力!”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搬運石料,有的往堤壩上填土,幹得熱火朝天。
可就在這時,天空突然又下起了瓢潑大雨,這一下,讓施工變得更加艱難了。
朱宇站在雨中,大聲喊道:“大家別慌,繼續幹活,這雨雖大,但咱們不能停啊,一旦停下,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眾人聽了,咬著牙繼續堅持著,沒有一個人退縮。
然而,大雨導致洪水再次上漲,眼看剛修好的一段堤壩又出現了裂縫,隨時可能再次決堤。
一位負責監工的官員焦急地跑來向朱標和朱宇稟報道:“殿下,大公子,不好了,那堤壩出現裂縫了,這可如何是好呀?”
朱標臉色一變,趕忙跑去查看,隻見那裂縫越來越大,洪水不斷地往外滲,情況十分危急。
朱宇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快,讓人搬來沙袋,先把裂縫堵住,然後再用木樁加固,一定要撐住啊!”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紛紛扛著沙袋朝著裂縫處跑去,一袋袋沙袋被填入裂縫中,可洪水的衝擊力太大,眼看就要抵擋不住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位老者站了出來,他是當地一位頗有治水經驗的老農,大聲喊道:“用草席啊,把草席鋪在沙袋外麵,能減少洪水的衝擊力,興許能行!”
朱標一聽,趕忙讓人找來大量的草席,按照老者說的辦法去做,果然,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裂縫終於被堵住了,堤壩暫時穩住了。
朱標長舒一口氣,對老者感激地說道:“多謝老伯啊,今日多虧了您,不然這堤壩怕是保不住了。”
老者擺擺手說道:“殿下客氣了,我在這河邊生活了一輩子,多少懂點治水的法子,能幫上忙就好。”
經過幾日幾夜的艱苦奮戰,在眾人的努力下,堤壩終於修複完成了,洪水被成功擋住,不再肆虐。
朱標和朱宇又開始組織百姓們清理村莊,準備重新耕種田地,恢複生產。
他們請來了農官,指導百姓們如何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種莊稼,還發放了朝廷準備的種子。
一位年輕的農夫看著手中的種子,眼中滿是希望,對身邊的人說道:“有太子殿下和大公子的幫助,咱們一定能重新過上好日子的,這地啊,肯定能再長出好莊稼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區在朱標和朱宇以及眾人的努力下,漸漸恢複了生機,百姓們的生活也慢慢迴到了正軌。
這時,係統的聲音在朱宇腦海中響起:“叮!恭喜宿主成功解決南方洪災難題,完成支線任務——救助受災百姓。
任務獎勵:解鎖高級農業發展技能,獲得民心屬性點 +10,可兌換有助於農業生產及改善民生的特殊資源,請宿主前往係統界麵查看詳情並合理運用。”
可就在大家都沉浸在災區重建成功的喜悅中時,北方又傳來消息,說是出現了罕見的旱災,大片土地幹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又陷入了困境……
朱標匆匆趕到大殿,臉色凝重,眼中滿是憂慮,他站在主位前,待大臣們到齊後,便開口說道:
“諸位大人,南方洪災肆虐,百姓流離失所,此乃我大明的大難啊。
當下最要緊的便是盡快想出辦法去救災賑濟,解救受災的百姓,大家都說說各自的想法吧。”
工部尚書率先出列,一臉焦急地稟報道:
“太子殿下,大公子,此次洪災來勢洶洶,據前方傳來的消息,許多堤壩都被衝垮了,洪水如脫韁之馬,淹沒了大片的村莊和田地。
要救災,首先得趕緊修複堤壩,堵住洪水,不然這災情隻會越來越嚴重啊。”
朱宇皺著眉頭,點頭說道:“李大人所言極是,堤壩若不修複,洪水無法遏製,百姓根本沒法安心重建家園。
隻是這修複堤壩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知工部這邊可有估算過大概的需求?”
工部尚書迴道:“大公子,粗略估算,要修複那些主要的堤壩,至少需要數萬的勞力,還有海量的石料、木材等物資呀。
可如今一時之間,要湊齊這些,著實困難重重啊。”
戶部尚書也站出來,愁眉苦臉地說道:“殿下,大公子,且不說這物資籌備的難題,單說這救災的錢糧,戶部目前的庫存雖說能拿出一部分,但麵對如此大麵積的受災地區,恐怕也是杯水車薪啊,還得想辦法從各地調集才是。”
朱標來迴踱步,思索片刻後說道:
“兩位大人所言都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樣吧,先從臨近省份調集一部分物資和錢糧送往災區應急,同時,戶部立刻盤點各地的錢糧儲備,製定詳細的調配計劃,務必保證救災的資金充足。
工部這邊,抓緊招募勞力,各地如有願意前往幫忙修複堤壩的百姓,給予一定的報酬和嘉獎,鼓勵大家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一位老臣提醒道:“太子殿下,大公子,這招募勞力雖是個辦法,但如今正是農忙時節,很多百姓家中都有農活要做,恐怕響應者不會太多呀,是不是可以考慮征調一些囚犯去做這苦力活呢?
既能解決勞力問題,也算是讓他們為自己犯下的罪過做些彌補。”
朱標微微點頭,看向刑部尚書說道:“陳大人,您覺得此計如何?”
刑部尚書拱手迴道:“殿下,大公子,這征調囚犯倒也可行,隻是得挑選那些罪行較輕、身體尚可的,還得安排足夠的人手監管,以免他們趁機生事啊。”
朱宇補充道:“陳大人考慮得周全,此事便由刑部去安排吧,挑選合適的囚犯,盡快送往災區。
另外,為了確保物資能順利送達災區,沿途的治安也要保障好,可安排各地的駐軍協助押送,絕不能讓物資在半路上出了岔子。”
眾人商議一番後,便各自領命而去,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朱標和朱宇也沒閑著,他們親自前往京城的一些富戶家中,勸說他們為災區捐款捐物。
來到一位有名的富商張老爺家中,朱標懇切地說道:“張老爺,您也知曉如今南方遭遇了洪災,百姓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朝廷雖在盡力救災,可這力量畢竟有限,還望您能慷慨解囊,捐些錢糧物資,救救那些受災的百姓呀,朝廷定會銘記您的善舉,日後定有迴報。”
張老爺趕忙躬身行禮,說道:“太子殿下,大公子,您二位都親自來了,小人哪有不幫忙的道理呀。
小人這就吩咐下去,準備一批糧食和衣物,盡快送往災區,略盡綿薄之力罷了。”
朱宇笑著說道:“張老爺大義,相信其他富戶見您如此熱心,也定會紛紛效仿的,這可都是在積功德的好事啊。”
在他們的勸說下,不少京城的富戶都積極響應,紛紛捐出了財物,為救災增添了一份力量。
而另一邊,被征調的囚犯們在官兵的押送下,朝著災區緩緩前行。
囚犯隊伍中,一個年輕的囚犯小聲嘀咕道:“唉,沒想到犯了錯,如今要去幹這苦力活了,不過也好,要是能幫著把堤壩修好,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吧。”
旁邊的一個老囚犯哼道:“你小子,現在知道做好事了,當初犯事的時候怎麽不想想後果呢,這次可得好好幹活,爭取早日減刑,重新做人呐。”
官兵們則時刻警惕著,防止囚犯們有什麽異動。
與此同時,工部招募的百姓勞力也陸陸續續朝著災區匯聚。
在通往災區的道路上,一支百姓隊伍中,一位大叔對身邊的年輕人說道:“娃子,雖說咱自家也有活要幹,但這災區的百姓太可憐了呀,咱能幫一點是一點,等把堤壩修好了,他們就能少受些苦了。”
年輕人用力地點點頭:“大叔,您說得對,咱這就出份力去!”
等各方人員都抵達災區後,眼前的景象讓眾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隻見洪水泛濫,原本的村莊隻剩下一些屋頂還露在水麵上,百姓們擠在高處,一個個衣衫襤褸,滿臉絕望,孩子們餓得哇哇大哭,那場麵實在是淒慘至極。
朱標看著這一幕,眼眶泛紅,聲音有些哽咽地對朱宇說道:“兄長,咱們一定要盡快讓這裏恢複生機啊,百姓們太苦了。”
朱宇也是滿心酸楚,握緊拳頭說道:“二弟,咱們加快速度,先把百姓安置好,然後馬上開始修複堤壩。”
他們先是指揮著士兵和勞力們搭建臨時的安置點,把帶來的糧食、衣物分發給受災的百姓,讓他們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先填飽肚子。
一位老婦人接過糧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流著淚說道:“多謝太子殿下,大公子啊,要不是你們來了,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菩薩保佑你們呐。”
朱標趕忙扶起老婦人,安慰道:“大娘,您快起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朝廷一定會幫大家度過這個難關的。”
安置好百姓後,修複堤壩的工程便正式開始了。
朱標和朱宇親自到堤壩上指揮,朱標大聲喊道:“諸位鄉親,各位兄弟,這堤壩關乎著咱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關乎著災區日後能否恢複安寧,大家加把勁啊,隻要把堤壩修好,洪水就能被擋住了!”
百姓們和囚犯們齊聲迴應道:“好嘞,殿下,咱們一定盡力!”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搬運石料,有的往堤壩上填土,幹得熱火朝天。
可就在這時,天空突然又下起了瓢潑大雨,這一下,讓施工變得更加艱難了。
朱宇站在雨中,大聲喊道:“大家別慌,繼續幹活,這雨雖大,但咱們不能停啊,一旦停下,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眾人聽了,咬著牙繼續堅持著,沒有一個人退縮。
然而,大雨導致洪水再次上漲,眼看剛修好的一段堤壩又出現了裂縫,隨時可能再次決堤。
一位負責監工的官員焦急地跑來向朱標和朱宇稟報道:“殿下,大公子,不好了,那堤壩出現裂縫了,這可如何是好呀?”
朱標臉色一變,趕忙跑去查看,隻見那裂縫越來越大,洪水不斷地往外滲,情況十分危急。
朱宇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快,讓人搬來沙袋,先把裂縫堵住,然後再用木樁加固,一定要撐住啊!”
眾人立刻行動起來,紛紛扛著沙袋朝著裂縫處跑去,一袋袋沙袋被填入裂縫中,可洪水的衝擊力太大,眼看就要抵擋不住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位老者站了出來,他是當地一位頗有治水經驗的老農,大聲喊道:“用草席啊,把草席鋪在沙袋外麵,能減少洪水的衝擊力,興許能行!”
朱標一聽,趕忙讓人找來大量的草席,按照老者說的辦法去做,果然,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裂縫終於被堵住了,堤壩暫時穩住了。
朱標長舒一口氣,對老者感激地說道:“多謝老伯啊,今日多虧了您,不然這堤壩怕是保不住了。”
老者擺擺手說道:“殿下客氣了,我在這河邊生活了一輩子,多少懂點治水的法子,能幫上忙就好。”
經過幾日幾夜的艱苦奮戰,在眾人的努力下,堤壩終於修複完成了,洪水被成功擋住,不再肆虐。
朱標和朱宇又開始組織百姓們清理村莊,準備重新耕種田地,恢複生產。
他們請來了農官,指導百姓們如何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種莊稼,還發放了朝廷準備的種子。
一位年輕的農夫看著手中的種子,眼中滿是希望,對身邊的人說道:“有太子殿下和大公子的幫助,咱們一定能重新過上好日子的,這地啊,肯定能再長出好莊稼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災區在朱標和朱宇以及眾人的努力下,漸漸恢複了生機,百姓們的生活也慢慢迴到了正軌。
這時,係統的聲音在朱宇腦海中響起:“叮!恭喜宿主成功解決南方洪災難題,完成支線任務——救助受災百姓。
任務獎勵:解鎖高級農業發展技能,獲得民心屬性點 +10,可兌換有助於農業生產及改善民生的特殊資源,請宿主前往係統界麵查看詳情並合理運用。”
可就在大家都沉浸在災區重建成功的喜悅中時,北方又傳來消息,說是出現了罕見的旱災,大片土地幹裂,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又陷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