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二弟,有你真好
魂穿大明,朱標見我也要喊聲哥 作者:愛吃柚花茶的宋明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反對新政的暗流被成功鎮壓,朱宇終於能將更多精力毫無阻礙地投入到新政的全麵推進中。
這日清晨,朱宇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書房。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輕柔地灑落在擺滿書卷和公文的書桌上。
他身著一襲素色長袍,身姿筆挺,深邃的目光專注地審視著手中關於商業稅收改革的最新內容。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
朱宇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書信,抬頭看向門口。
隻見朱標神色匆匆地走進來,額頭上還帶著細密的汗珠。
“兄長”
朱標喘著粗氣說道。
“剛收到邊境急報,北方遊牧部落雖簽訂了和約,但仍有小股勢力在邊境頻繁騷擾,百姓苦不堪言。”
朱宇聞言,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站起身,快步走到牆邊懸掛的大幅地圖前,目光緊緊鎖定在北方邊境區域。
“詳細說說,是哪些地方受到侵擾?敵軍規模如何?”
朱標走上前,指著地圖上的幾處地點說道:“主要是這幾個州縣,敵軍人數雖不多,但行動詭秘,打了就跑,當地守軍難以應對。”
朱宇沉思片刻,說道:“看來,他們是想試探我大明的防禦底線。
此事不可小覷,若不及時遏製,恐怕會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
他轉身看向朱標,目光堅定,“二弟,你去通知兵部尚書王大人和鐵木真將軍,即刻來此商議對策。”
朱標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王大人和鐵木真匆匆趕到書房。兩人向朱宇行禮後,朱宇神色凝重地說道:
“兩位,想必已經知道邊境之事。
如今敵軍挑釁,我們必須做出有力迴應。
王大人,你先說說目前邊境的軍事部署情況。”
王大人微微躬身,神色嚴肅地迴道:
“大公子,目前邊境各州縣均有駐軍,但因防線較長,兵力分散,麵對敵軍小股部隊的突襲,一時難以迅速集結力量進行圍剿。”
朱宇點了點頭,看向鐵木真:
“鐵將軍,你對北方遊牧部落的戰術和習性最為了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鐵木真目光炯炯,抱拳說道:
“大公子,敵軍擅長騎射,機動性強。
我們可以組建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配備精良的武器和馬匹,專門負責邊境巡邏。
一旦發現敵軍蹤跡,迅速出擊,以快製快。
同時,加強各州縣之間的信息傳遞,做到協同作戰,讓敵軍無處可逃。”
朱宇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鐵將軍所言極是。
王大人,此事就交由你負責,盡快從現有軍隊中挑選精銳,組建輕騎兵部隊。
所需的武器裝備和馬匹,務必在最短時間內籌備到位。”
“臣遵旨!”王大人領命道。
朱宇接著說道:“此外,我們不能僅僅被動防禦,還需主動出擊,給敵軍以震懾。
鐵將軍,你挑選一支熟悉地形的小分隊,深入敵軍後方,摸清他們的據點和兵力分布情況,為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鐵木真單膝跪地,大聲說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安排完邊境軍事事宜後,朱宇又將注意力轉迴新政的推行上。
此時,負責科舉特科籌備工作的內閣大學士孫大人前來求見。
孫大人走進書房,行禮後說道:“大公子,科舉特科的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隻是在確定考試內容和選拔標準方麵,還需大公子定奪。”
朱宇微微頷首,說道:“孫大人,此次科舉特科旨在選拔有專長的人才,考試內容不僅要涵蓋傳統的經史子集,還要增加算術、天文、地理、工程技術等方麵的內容。
選拔標準要注重考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不能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文章辭賦。”
孫大人麵露難色,說道:“大公子,這算術、天文等科目,許多考生並不熟悉,恐怕難以找到合適的考官。”
朱宇思索片刻,說道:“此事不難。你可以從朝中選拔一些精通這些科目的官員擔任考官,同時,也可以邀請民間的一些學者和能工巧匠參與其中。隻要他們有真才實學,都可為我所用。”
孫大人恍然大悟,點頭說道:“大公子高見,臣這就去辦。”
處理完科舉特科的事情後,朱宇又想起了新政中關於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
他叫來負責此事的官員,詳細詢問了進展情況。
“大公子”
官員恭敬地說道。
“目前已有不少民間富戶對投資興修水利和開辦工廠表現出了興趣,但他們擔心政策的穩定性和迴報周期過長。”
朱宇微微皺眉,說道:“這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你去告訴那些富戶,朝廷會出台相關政策,保障他們的投資權益。
對於迴報周期較長的項目,可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
同時,要加強對項目的監管,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和項目的順利進行。”
官員領命而去。
朱宇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
新政的推行,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能為大明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傍晚時分,忙碌了一天的朱宇終於有了片刻的閑暇。
他走出書房,站在庭院中,望著天邊絢麗的晚霞,心中感慨萬千。
朱標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邊,輕聲說道:“兄長,這一天下來,你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朱宇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二弟,我不累。
看到新政逐步推進,大明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心中充滿了動力。”
他轉過頭,看著朱標,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許。
“二弟,這一路走來,多虧有你在我身邊支持我、幫助我。大明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我們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
朱標眼眶微紅,堅定地說道:“兄長放心,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我都會與你並肩作戰,不離不棄。”
兩人並肩站在庭院中,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都懷揣著對大明美好未來的憧憬。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
讓大明成為一個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偉大帝國,讓百姓過上富足、安寧的生活。而這,也是他們為之奮鬥不息的目標。
這日清晨,朱宇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書房。
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輕柔地灑落在擺滿書卷和公文的書桌上。
他身著一襲素色長袍,身姿筆挺,深邃的目光專注地審視著手中關於商業稅收改革的最新內容。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
朱宇微微皺眉,放下手中的書信,抬頭看向門口。
隻見朱標神色匆匆地走進來,額頭上還帶著細密的汗珠。
“兄長”
朱標喘著粗氣說道。
“剛收到邊境急報,北方遊牧部落雖簽訂了和約,但仍有小股勢力在邊境頻繁騷擾,百姓苦不堪言。”
朱宇聞言,眼神瞬間變得銳利起來,他站起身,快步走到牆邊懸掛的大幅地圖前,目光緊緊鎖定在北方邊境區域。
“詳細說說,是哪些地方受到侵擾?敵軍規模如何?”
朱標走上前,指著地圖上的幾處地點說道:“主要是這幾個州縣,敵軍人數雖不多,但行動詭秘,打了就跑,當地守軍難以應對。”
朱宇沉思片刻,說道:“看來,他們是想試探我大明的防禦底線。
此事不可小覷,若不及時遏製,恐怕會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
他轉身看向朱標,目光堅定,“二弟,你去通知兵部尚書王大人和鐵木真將軍,即刻來此商議對策。”
朱標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王大人和鐵木真匆匆趕到書房。兩人向朱宇行禮後,朱宇神色凝重地說道:
“兩位,想必已經知道邊境之事。
如今敵軍挑釁,我們必須做出有力迴應。
王大人,你先說說目前邊境的軍事部署情況。”
王大人微微躬身,神色嚴肅地迴道:
“大公子,目前邊境各州縣均有駐軍,但因防線較長,兵力分散,麵對敵軍小股部隊的突襲,一時難以迅速集結力量進行圍剿。”
朱宇點了點頭,看向鐵木真:
“鐵將軍,你對北方遊牧部落的戰術和習性最為了解,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鐵木真目光炯炯,抱拳說道:
“大公子,敵軍擅長騎射,機動性強。
我們可以組建一支精銳的輕騎兵部隊,配備精良的武器和馬匹,專門負責邊境巡邏。
一旦發現敵軍蹤跡,迅速出擊,以快製快。
同時,加強各州縣之間的信息傳遞,做到協同作戰,讓敵軍無處可逃。”
朱宇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鐵將軍所言極是。
王大人,此事就交由你負責,盡快從現有軍隊中挑選精銳,組建輕騎兵部隊。
所需的武器裝備和馬匹,務必在最短時間內籌備到位。”
“臣遵旨!”王大人領命道。
朱宇接著說道:“此外,我們不能僅僅被動防禦,還需主動出擊,給敵軍以震懾。
鐵將軍,你挑選一支熟悉地形的小分隊,深入敵軍後方,摸清他們的據點和兵力分布情況,為後續的軍事行動提供情報支持。”
鐵木真單膝跪地,大聲說道:“末將定不辱使命!”
安排完邊境軍事事宜後,朱宇又將注意力轉迴新政的推行上。
此時,負責科舉特科籌備工作的內閣大學士孫大人前來求見。
孫大人走進書房,行禮後說道:“大公子,科舉特科的籌備工作已基本就緒,隻是在確定考試內容和選拔標準方麵,還需大公子定奪。”
朱宇微微頷首,說道:“孫大人,此次科舉特科旨在選拔有專長的人才,考試內容不僅要涵蓋傳統的經史子集,還要增加算術、天文、地理、工程技術等方麵的內容。
選拔標準要注重考生的實際能力和創新思維,不能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文章辭賦。”
孫大人麵露難色,說道:“大公子,這算術、天文等科目,許多考生並不熟悉,恐怕難以找到合適的考官。”
朱宇思索片刻,說道:“此事不難。你可以從朝中選拔一些精通這些科目的官員擔任考官,同時,也可以邀請民間的一些學者和能工巧匠參與其中。隻要他們有真才實學,都可為我所用。”
孫大人恍然大悟,點頭說道:“大公子高見,臣這就去辦。”
處理完科舉特科的事情後,朱宇又想起了新政中關於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
他叫來負責此事的官員,詳細詢問了進展情況。
“大公子”
官員恭敬地說道。
“目前已有不少民間富戶對投資興修水利和開辦工廠表現出了興趣,但他們擔心政策的穩定性和迴報周期過長。”
朱宇微微皺眉,說道:“這確實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你去告訴那些富戶,朝廷會出台相關政策,保障他們的投資權益。
對於迴報周期較長的項目,可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
同時,要加強對項目的監管,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和項目的順利進行。”
官員領命而去。
朱宇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
新政的推行,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但隻要能為大明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傍晚時分,忙碌了一天的朱宇終於有了片刻的閑暇。
他走出書房,站在庭院中,望著天邊絢麗的晚霞,心中感慨萬千。
朱標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邊,輕聲說道:“兄長,這一天下來,你也累了,早些休息吧。”
朱宇搖了搖頭,微笑著說道:“二弟,我不累。
看到新政逐步推進,大明的未來充滿希望,我心中充滿了動力。”
他轉過頭,看著朱標,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期許。
“二弟,這一路走來,多虧有你在我身邊支持我、幫助我。大明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我們兄弟二人的共同努力。”
朱標眼眶微紅,堅定地說道:“兄長放心,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我都會與你並肩作戰,不離不棄。”
兩人並肩站在庭院中,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都懷揣著對大明美好未來的憧憬。
在他們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信念:
讓大明成為一個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偉大帝國,讓百姓過上富足、安寧的生活。而這,也是他們為之奮鬥不息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