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康熙:老四是個狠的,太子好像也不遑多讓啊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作者:滿京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是,那同樣的錯誤,雅爾江阿可不會再犯第二次。當然太子不是普通皇子,他也不能大咧咧直接毆迴去。
還是得講究點方式方法。
所以,在太子鞭子再次出來的瞬間,他就利索一躲,然後大聲喊。
“小王倒是犯了什麽天大的錯誤,竟勞動太子殿下親自上手?今兒這事太子必須給個交代,否則便鬧到皇上麵前,小王我也絕不罷休!”
先敘說前情,大聲驚動足夠多的證人,也進一步挑動太子怒火。
等現場人夠多,夠看得清楚他的委屈。就是他忍無可忍,絕地反擊的時候了。
太子怎麽了?
太子就可以拿親王當奴才往死裏抽?
等烏那希午睡剛醒,就聽有人來跟太後稟報。
說是太子爺跟簡親王雅爾江阿打了起來,鬧騰到了禦前。皇上龍顏大怒,氣得把桌子都掀了。大阿哥派人來問公主醒了沒,要是醒了的話,趕緊過去勸勸呢。
這稀奇的,太後都忍不住看了看外邊的天空:“這太陽也沒從西邊出來啊,那雅爾江阿是吃了什麽熊心豹子的,竟敢與太子動手?”
底下傳話的小太監一頓:“迴太後娘娘,據說是太子爺先動的手,簡親王實在熬不住才試圖阻止。”
結果阻止變還擊,事情徹底鬧大。
就還挺緊急的,小太監都忍不住直往帳內瞧。
可惜帷幕重重之間,他什麽也瞧不見,倒還以不懂規矩被太後身邊的嬤嬤賞了個大耳刮子。
他再怎麽認罪,說心中急切也無濟於事。
今兒這人要是四阿哥派來的還則罷了,再怎麽不成熟,也還是乖乖寵孫女兒的親阿瑪。做錯了事情有皇上教訓,沒有她這個皇瑪嬤以疏間親的。
大阿哥?
誰知道那小子心裏憋著什麽壞?
別不是以讓小家夥幫忙調和之名,實際上卻幹讓小家夥曝太子更多黑料的勾當吧。
那小子雖然本身放棄了奪嫡,那也萬萬不想讓太子順利登基。
太後都看在眼裏,當然不能給他這個麵子。
烏那希剛睡醒,思緒還不夠清晰。但她有一點肯定:[麻子跟麻寶相愛相殺,糾糾纏纏好些年,差點要三立太子。他們爺倆的糾葛可不好摻和,大伯坑我!]
[好在烏庫媽媽冰雪聰明,一眼識破了他的奸計,成功保護我方小公主,烏庫媽媽賽高~]
一通彩虹屁吹得皇太後那叫一個心情舒暢,都忍不住唱起蒙古長調了。
烏那希笑眯眯聽著,心裏還是忍不住狐疑:[太子鞭打簡親王雅爾江阿?這,沒見過相關的史料記載呀!我就記得他打老師徐元夢來著。好家夥,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把人推進河裏,然後又從河裏撈出來揪著繼續打。嘖嘖,給他當老師,絕對是徐元夢畢生噩夢。]
[哦,他還鞭打過平郡王納爾素,貝勒海善。更一腳把我那可憐的阿瑪踹下台階,真·史書記載的兇殘啊。]
[後來他被廢,朝中顯少有人為其求情,還被康熙罵過。可朝臣們心裏也苦啊,那個上來脾氣連皇親貴胄都不慣著的,收拾起他們來不更像吃菜一樣簡單?謝天謝地的,他可算被廢了,誰還吃飽了撐的給求情啊?]
皇太後一整個楞住,萬沒想到平日裏看著雍容貴氣的太子竟還暴戾成這樣。
現在問題來了:這麽緊要但注定會激起皇上怒火的消息,她是如實轉告還是裝自己恰好假寐未曾聽見?
然後沒等她糾結出個子午卯酉來,帳門就被掀開,康熙鐵青的臉出現在太後麵前。
明顯是把小家夥剛剛的吐槽聽了個全乎。
這可能就是命吧。
太後勉力勾了勾唇角:“皇上不是忙著呢嗎,怎麽有空過來?”
康熙:……
早知道過來會聽到這些,那他確實得遲疑下。
一下子聽到太子那麽多劣跡,讓他要跟太子解開心結,力保太子順利登基的心都有了那麽一絲絲動搖。
老四是個狠的,太子好像也不遑多讓啊!
江山交到他手裏,其餘皇子真能比跟著老四更好嗎?
當然這個想法也隻是在他腦海中閃過一瞬,須臾後,他就已經開始熟練為太子找理由了。
南巡時禁毒,此番提及的輿論攻勢,太子所為還都挺可圈可點的。
他從小到大也一直表現優秀,是個合格的繼承人。隻是這幾年被小人帶壞,性子多少有點左。好好教育引導,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到最後,太子興廢關乎國本,斷不可輕率的理由都被搬了出來。
康熙心裏翻騰的怒火才終於被平息。
而這會子,小·稱不上罪魁禍首也最少是個火上澆油能手的公主才終於梳洗完畢,跑過來跟自家烏庫媽媽、皇瑪法見禮。
見康熙臉色不好,她還笑嗬嗬湊上前,蹭到他身後,踮起腳尖來幫著拍背。
一下又一下的,均勻而又有力量。
邊拍還邊說:“皇瑪法,別生氣。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誰如意?皇瑪法,可是天子。誰惹你生氣,你就揍誰!”
“不許自己氣氣,不然……”
康熙轉頭對著她那會說話的大眼睛問:“不然你要怎麽著?”
烏那希握拳,小眉頭擰得死緊,以一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姿態說:“不然福福,可是要心疼的~”
嗯?
噗哈哈哈。
太後終於沒忍住笑出聲來:“哀家還以為你這小家夥有多大能耐呢,結果就這?”
烏那希小嘴微張:“這還不夠?”
哈哈哈。
康熙笑著把人撈起來:“夠夠夠,怎麽不夠呢?咱們福襄天底下第一貼心,誰都比不了。你那些叔叔伯伯們但凡有你千萬分之一省心,都算他們懂事。”
慢了幾步,就被嫌棄至此的幾位皇阿哥:……
有的時候有些事情,還真不能怪太子小心眼兒,愛拈酸吃醋。
他們這知道鹽打哪兒鹹醋打哪兒酸的,還要忍不住羨慕皇阿瑪對小侄女的極致偏寵呢。
更何況太子一直被蒙在鼓裏,根本不知道小侄女兒有多神異,隻看得到向來獨偏愛自己的皇阿瑪移情別戀到什麽程度呢?
還是得講究點方式方法。
所以,在太子鞭子再次出來的瞬間,他就利索一躲,然後大聲喊。
“小王倒是犯了什麽天大的錯誤,竟勞動太子殿下親自上手?今兒這事太子必須給個交代,否則便鬧到皇上麵前,小王我也絕不罷休!”
先敘說前情,大聲驚動足夠多的證人,也進一步挑動太子怒火。
等現場人夠多,夠看得清楚他的委屈。就是他忍無可忍,絕地反擊的時候了。
太子怎麽了?
太子就可以拿親王當奴才往死裏抽?
等烏那希午睡剛醒,就聽有人來跟太後稟報。
說是太子爺跟簡親王雅爾江阿打了起來,鬧騰到了禦前。皇上龍顏大怒,氣得把桌子都掀了。大阿哥派人來問公主醒了沒,要是醒了的話,趕緊過去勸勸呢。
這稀奇的,太後都忍不住看了看外邊的天空:“這太陽也沒從西邊出來啊,那雅爾江阿是吃了什麽熊心豹子的,竟敢與太子動手?”
底下傳話的小太監一頓:“迴太後娘娘,據說是太子爺先動的手,簡親王實在熬不住才試圖阻止。”
結果阻止變還擊,事情徹底鬧大。
就還挺緊急的,小太監都忍不住直往帳內瞧。
可惜帷幕重重之間,他什麽也瞧不見,倒還以不懂規矩被太後身邊的嬤嬤賞了個大耳刮子。
他再怎麽認罪,說心中急切也無濟於事。
今兒這人要是四阿哥派來的還則罷了,再怎麽不成熟,也還是乖乖寵孫女兒的親阿瑪。做錯了事情有皇上教訓,沒有她這個皇瑪嬤以疏間親的。
大阿哥?
誰知道那小子心裏憋著什麽壞?
別不是以讓小家夥幫忙調和之名,實際上卻幹讓小家夥曝太子更多黑料的勾當吧。
那小子雖然本身放棄了奪嫡,那也萬萬不想讓太子順利登基。
太後都看在眼裏,當然不能給他這個麵子。
烏那希剛睡醒,思緒還不夠清晰。但她有一點肯定:[麻子跟麻寶相愛相殺,糾糾纏纏好些年,差點要三立太子。他們爺倆的糾葛可不好摻和,大伯坑我!]
[好在烏庫媽媽冰雪聰明,一眼識破了他的奸計,成功保護我方小公主,烏庫媽媽賽高~]
一通彩虹屁吹得皇太後那叫一個心情舒暢,都忍不住唱起蒙古長調了。
烏那希笑眯眯聽著,心裏還是忍不住狐疑:[太子鞭打簡親王雅爾江阿?這,沒見過相關的史料記載呀!我就記得他打老師徐元夢來著。好家夥,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把人推進河裏,然後又從河裏撈出來揪著繼續打。嘖嘖,給他當老師,絕對是徐元夢畢生噩夢。]
[哦,他還鞭打過平郡王納爾素,貝勒海善。更一腳把我那可憐的阿瑪踹下台階,真·史書記載的兇殘啊。]
[後來他被廢,朝中顯少有人為其求情,還被康熙罵過。可朝臣們心裏也苦啊,那個上來脾氣連皇親貴胄都不慣著的,收拾起他們來不更像吃菜一樣簡單?謝天謝地的,他可算被廢了,誰還吃飽了撐的給求情啊?]
皇太後一整個楞住,萬沒想到平日裏看著雍容貴氣的太子竟還暴戾成這樣。
現在問題來了:這麽緊要但注定會激起皇上怒火的消息,她是如實轉告還是裝自己恰好假寐未曾聽見?
然後沒等她糾結出個子午卯酉來,帳門就被掀開,康熙鐵青的臉出現在太後麵前。
明顯是把小家夥剛剛的吐槽聽了個全乎。
這可能就是命吧。
太後勉力勾了勾唇角:“皇上不是忙著呢嗎,怎麽有空過來?”
康熙:……
早知道過來會聽到這些,那他確實得遲疑下。
一下子聽到太子那麽多劣跡,讓他要跟太子解開心結,力保太子順利登基的心都有了那麽一絲絲動搖。
老四是個狠的,太子好像也不遑多讓啊!
江山交到他手裏,其餘皇子真能比跟著老四更好嗎?
當然這個想法也隻是在他腦海中閃過一瞬,須臾後,他就已經開始熟練為太子找理由了。
南巡時禁毒,此番提及的輿論攻勢,太子所為還都挺可圈可點的。
他從小到大也一直表現優秀,是個合格的繼承人。隻是這幾年被小人帶壞,性子多少有點左。好好教育引導,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到最後,太子興廢關乎國本,斷不可輕率的理由都被搬了出來。
康熙心裏翻騰的怒火才終於被平息。
而這會子,小·稱不上罪魁禍首也最少是個火上澆油能手的公主才終於梳洗完畢,跑過來跟自家烏庫媽媽、皇瑪法見禮。
見康熙臉色不好,她還笑嗬嗬湊上前,蹭到他身後,踮起腳尖來幫著拍背。
一下又一下的,均勻而又有力量。
邊拍還邊說:“皇瑪法,別生氣。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誰如意?皇瑪法,可是天子。誰惹你生氣,你就揍誰!”
“不許自己氣氣,不然……”
康熙轉頭對著她那會說話的大眼睛問:“不然你要怎麽著?”
烏那希握拳,小眉頭擰得死緊,以一種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姿態說:“不然福福,可是要心疼的~”
嗯?
噗哈哈哈。
太後終於沒忍住笑出聲來:“哀家還以為你這小家夥有多大能耐呢,結果就這?”
烏那希小嘴微張:“這還不夠?”
哈哈哈。
康熙笑著把人撈起來:“夠夠夠,怎麽不夠呢?咱們福襄天底下第一貼心,誰都比不了。你那些叔叔伯伯們但凡有你千萬分之一省心,都算他們懂事。”
慢了幾步,就被嫌棄至此的幾位皇阿哥:……
有的時候有些事情,還真不能怪太子小心眼兒,愛拈酸吃醋。
他們這知道鹽打哪兒鹹醋打哪兒酸的,還要忍不住羨慕皇阿瑪對小侄女的極致偏寵呢。
更何況太子一直被蒙在鼓裏,根本不知道小侄女兒有多神異,隻看得到向來獨偏愛自己的皇阿瑪移情別戀到什麽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