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靠抄作業出圈的大阿哥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作者:滿京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這一迴,小家夥沒再罵罵咧咧。
她也心急著呢。
從這一天到攤丁入畝的是否要實施,要怎麽實施的具體說法出來之前,她都會兢兢業業上朝的。
嗯。
就是這樣。
坐在自己專屬的小椅子上,啃了口草原帶迴來的五香牛肉幹,喝了口奶茶。
小公主給自己比了個大大的讚:[沒錯,本公主就是這麽個為國為民的好公主!必要時候請神上身,也要竭盡所能,盡量減少悲劇發生。]
康熙與所有能聽到他聲音的皇子們:……
來了來了又來了,小公主又帶著她那讓人頭皮發麻的小想法來了。
他們得竭盡全力,拚命開動腦筋,爭取把相關的隱患都給解決了。別勞動小家夥劍走偏鋒,提著小心心,吊著小膽膽地來幫他們完善計劃。
作為小公主之爹,四阿哥更是認真嚴肅地出列,說起自己翻看史書有感,總結出攤丁入畝之策的前因後果。
以及懇請皇上在京城周邊劃出一縣之地,作為試點的請求。
昨兒還是討論可行性,是不是就要開始上試點了?
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烏那希剛震驚瞪眼,她家太子二伯就已經成了她的嘴替。
精準指出攤丁入畝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把這事兒批得一無是處。好像他家四弟說的不是什麽利國利民之法,倒是個橫征暴斂的工具般。
他的跟班三阿哥文采更好,措辭更華麗。
指責的也更直接,甚至把前頭的耗羨歸公跟高薪養廉都一起噴上,質問四阿哥到底居心何在?
就明顯的從抨擊政策到抨擊個人。
可把烏那希給氣得:[哎呀呀,果然討厭之人必有討厭之處啊!看這家夥上竄下跳的,完全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吧?]
[攤丁入畝確實有些弊端,但對於現行的賦稅製度來說,怎麽著也是進步吧?]
[怕二次收稅你加強監管啊!地方留存不多,你按比例給劃撥啊!留完了還巧立名目,盤剝百姓,你就收拾他呀。三年一科舉,每次都能選出大幾百人來,你缺官員預備役嗎?]
[不缺就該砍砍,該殺殺啊!砍完殺完還直係幾代不許入仕,從根子上增加犯罪成本,就不信那麽多頭鐵的……]
小家夥咬牙,一臉的殺氣騰騰。
好像隨時隨地要衝下去,幫自家阿瑪出氣一樣。
這一刻,所有知情者們都無比羨慕四阿哥:到底攢了多少輩子的功德呀,才能得這麽個貼心小棉襖?
求同款。
求不來,借著穿穿也成啊!
隻有十三阿哥一心維護好四哥,第一個輕笑:“瞧三哥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四哥是出了個什麽毀天滅地的餿主意呢。”
“拋開貪官汙吏可能二次收稅,地主鄉紳有可能會以提高地租的方式,將這個稅再度轉嫁到佃戶流民身上外。單說這個攤丁入畝事,你就說好不好?”
三阿哥嗤笑:“青苗法的初衷還是好的呢,最後又如何?稅收大事,關乎國計民生,容不得絲毫大意盲動。不然鬧騰出什麽惡果來,隻一句法子是好的又有什麽用呢!”
這話說的,連烏那希都聽不得了:“試行,阿瑪說試行,你沒聽見?”
沒說上來就全國推廣啊親!
哈哈哈。
大阿哥笑:“可能你三伯光為了反對而反對了吧,沒注意到這點。”
三阿哥咬牙:“你……”
大阿哥可不怵他,甚至閑閑地笑了笑:“本王實話實說,怎麽了?”
這句特意加重的自稱對於三阿哥來說簡直一記絕殺。
畢竟當年,他也是被封過郡王的。
隻是不經意間剪了個頭,好好的郡王沒了,不孝的大帽子戴瓷實了。
大阿哥才不管他氣成怎樣的河豚呢,他隻向著禦案的方向行禮:“兒臣啟稟皇阿瑪,將稅賦跟田畝結合起來,絕對是個頗有開創性的法子。畢竟人無定數,田畝有常……”
條理分明一頓誇後,他還畫風一轉,現場抄起了作業。
直接從立法跟監察上下手,杜絕可能存在的二次收稅。並規定地主鄉紳租賦不得超過多少,否則官府出麵處罰,佃戶等也可以揭發檢舉。成功後,朝廷不但給予獎勵,還安排其離開原地。
積極性刺激起來,隱患排除掉。
就不信撕不開條口子,不能讓那些地主鄉紳們惶恐。
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大阿哥輕笑攤手:“如此,太子跟老三所說的那些隱患,是不是就能解決了?那麽,攤丁入畝的事也可以著手試驗起來了吧。”
“找個京城左近的縣,先從丈量土地開始,一點點施行著。若可,則一府,一省乃至全國地漸漸推行開來。哪怕不成,也算是排除了一條失敗的可能性,給後人累積了經驗啊!”
這話說得實在漂亮,太子跟三阿哥一時間都想不出什麽理由反駁。
隻有康熙和其餘知情皇子們看著他那目光明顯複雜起來。
沒想到大阿哥是這樣的大阿哥係列。
啪啪啪。
烏那希用力鼓掌:“大伯厲害,棒棒噠~這樣一來,阿瑪就不愁啦!謝謝大伯哦~”
鼓掌比完讚之後,小家夥還要像模像樣地給人家行個禮。
說一聲心有靈犀呢!
卻不知她嗷嗷叫著在心裏猛誇的嘴替啊,根本就是偷了她的想法拿過來大說特說而已。
都把她阿瑪氣得又要以四力半的實力對討厭大哥發起挑戰了。
倒是大阿哥一臉陽光燦爛,直接把好侄女兒撈進懷裏:“福襄不客氣,這都是大伯應該做的。你阿瑪憂國憂民,一心想著為百姓減輕負擔。大伯這當兄長的,肯定得盡己所能,幫他輕裝上陣呀!”
“都是血脈相連的好兄弟不是?”
這個……
烏那希有點遲疑,不大敢應了:[事情是這麽個事情,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大伯是大千歲黨的領軍人物,是最愛給別人翻案的乾隆都沒上手幫忙的24k純倒黴蛋兒。]
[這個時候公開承認他跟阿瑪好,迴頭一廢太子皇瑪法秋後算賬,不會給阿瑪記上一筆吧?]
她也心急著呢。
從這一天到攤丁入畝的是否要實施,要怎麽實施的具體說法出來之前,她都會兢兢業業上朝的。
嗯。
就是這樣。
坐在自己專屬的小椅子上,啃了口草原帶迴來的五香牛肉幹,喝了口奶茶。
小公主給自己比了個大大的讚:[沒錯,本公主就是這麽個為國為民的好公主!必要時候請神上身,也要竭盡所能,盡量減少悲劇發生。]
康熙與所有能聽到他聲音的皇子們:……
來了來了又來了,小公主又帶著她那讓人頭皮發麻的小想法來了。
他們得竭盡全力,拚命開動腦筋,爭取把相關的隱患都給解決了。別勞動小家夥劍走偏鋒,提著小心心,吊著小膽膽地來幫他們完善計劃。
作為小公主之爹,四阿哥更是認真嚴肅地出列,說起自己翻看史書有感,總結出攤丁入畝之策的前因後果。
以及懇請皇上在京城周邊劃出一縣之地,作為試點的請求。
昨兒還是討論可行性,是不是就要開始上試點了?
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烏那希剛震驚瞪眼,她家太子二伯就已經成了她的嘴替。
精準指出攤丁入畝可能出現的種種弊端,把這事兒批得一無是處。好像他家四弟說的不是什麽利國利民之法,倒是個橫征暴斂的工具般。
他的跟班三阿哥文采更好,措辭更華麗。
指責的也更直接,甚至把前頭的耗羨歸公跟高薪養廉都一起噴上,質問四阿哥到底居心何在?
就明顯的從抨擊政策到抨擊個人。
可把烏那希給氣得:[哎呀呀,果然討厭之人必有討厭之處啊!看這家夥上竄下跳的,完全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吧?]
[攤丁入畝確實有些弊端,但對於現行的賦稅製度來說,怎麽著也是進步吧?]
[怕二次收稅你加強監管啊!地方留存不多,你按比例給劃撥啊!留完了還巧立名目,盤剝百姓,你就收拾他呀。三年一科舉,每次都能選出大幾百人來,你缺官員預備役嗎?]
[不缺就該砍砍,該殺殺啊!砍完殺完還直係幾代不許入仕,從根子上增加犯罪成本,就不信那麽多頭鐵的……]
小家夥咬牙,一臉的殺氣騰騰。
好像隨時隨地要衝下去,幫自家阿瑪出氣一樣。
這一刻,所有知情者們都無比羨慕四阿哥:到底攢了多少輩子的功德呀,才能得這麽個貼心小棉襖?
求同款。
求不來,借著穿穿也成啊!
隻有十三阿哥一心維護好四哥,第一個輕笑:“瞧三哥這話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四哥是出了個什麽毀天滅地的餿主意呢。”
“拋開貪官汙吏可能二次收稅,地主鄉紳有可能會以提高地租的方式,將這個稅再度轉嫁到佃戶流民身上外。單說這個攤丁入畝事,你就說好不好?”
三阿哥嗤笑:“青苗法的初衷還是好的呢,最後又如何?稅收大事,關乎國計民生,容不得絲毫大意盲動。不然鬧騰出什麽惡果來,隻一句法子是好的又有什麽用呢!”
這話說的,連烏那希都聽不得了:“試行,阿瑪說試行,你沒聽見?”
沒說上來就全國推廣啊親!
哈哈哈。
大阿哥笑:“可能你三伯光為了反對而反對了吧,沒注意到這點。”
三阿哥咬牙:“你……”
大阿哥可不怵他,甚至閑閑地笑了笑:“本王實話實說,怎麽了?”
這句特意加重的自稱對於三阿哥來說簡直一記絕殺。
畢竟當年,他也是被封過郡王的。
隻是不經意間剪了個頭,好好的郡王沒了,不孝的大帽子戴瓷實了。
大阿哥才不管他氣成怎樣的河豚呢,他隻向著禦案的方向行禮:“兒臣啟稟皇阿瑪,將稅賦跟田畝結合起來,絕對是個頗有開創性的法子。畢竟人無定數,田畝有常……”
條理分明一頓誇後,他還畫風一轉,現場抄起了作業。
直接從立法跟監察上下手,杜絕可能存在的二次收稅。並規定地主鄉紳租賦不得超過多少,否則官府出麵處罰,佃戶等也可以揭發檢舉。成功後,朝廷不但給予獎勵,還安排其離開原地。
積極性刺激起來,隱患排除掉。
就不信撕不開條口子,不能讓那些地主鄉紳們惶恐。
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大阿哥輕笑攤手:“如此,太子跟老三所說的那些隱患,是不是就能解決了?那麽,攤丁入畝的事也可以著手試驗起來了吧。”
“找個京城左近的縣,先從丈量土地開始,一點點施行著。若可,則一府,一省乃至全國地漸漸推行開來。哪怕不成,也算是排除了一條失敗的可能性,給後人累積了經驗啊!”
這話說得實在漂亮,太子跟三阿哥一時間都想不出什麽理由反駁。
隻有康熙和其餘知情皇子們看著他那目光明顯複雜起來。
沒想到大阿哥是這樣的大阿哥係列。
啪啪啪。
烏那希用力鼓掌:“大伯厲害,棒棒噠~這樣一來,阿瑪就不愁啦!謝謝大伯哦~”
鼓掌比完讚之後,小家夥還要像模像樣地給人家行個禮。
說一聲心有靈犀呢!
卻不知她嗷嗷叫著在心裏猛誇的嘴替啊,根本就是偷了她的想法拿過來大說特說而已。
都把她阿瑪氣得又要以四力半的實力對討厭大哥發起挑戰了。
倒是大阿哥一臉陽光燦爛,直接把好侄女兒撈進懷裏:“福襄不客氣,這都是大伯應該做的。你阿瑪憂國憂民,一心想著為百姓減輕負擔。大伯這當兄長的,肯定得盡己所能,幫他輕裝上陣呀!”
“都是血脈相連的好兄弟不是?”
這個……
烏那希有點遲疑,不大敢應了:[事情是這麽個事情,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是,大伯是大千歲黨的領軍人物,是最愛給別人翻案的乾隆都沒上手幫忙的24k純倒黴蛋兒。]
[這個時候公開承認他跟阿瑪好,迴頭一廢太子皇瑪法秋後算賬,不會給阿瑪記上一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