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私交再好,也絕不忘自身陣營小公主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作者:滿京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哈!”烏那希笑到拍桌:“什麽叫敵方覺得大清的火炮太威猛了些,大清也覺得大清的火炮太威猛了些?”
這也太逗了吧!
十四叔確定寫的這是戰報,而不是什麽段子麽?
康熙微挑了挑眉:“乖孫女有所不知,沒加這個瞄準鏡、沒換新式火藥前,咱們射程最遠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也隻能射中五裏。那還是南懷人負責鑄造的呢,青銅炮,炮長近丈,六千餘斤,粗笨不好移動,根本就不方便安在戰船上。”
“紅夷大炮能打二到六裏,可射程越遠,殺傷力也就越小,準度也越低。”
“從未出現過這種六裏地外精準打中敵軍主艦,還一炮轟在桅杆上,差點把對方主艦打沉,讓對方士氣大減的狀況。”
[懂懂懂,降維打擊麽!]
[落後就要挨打,是這樣的。甲午海戰的時候,敵軍火力就又準又猛又遠,咱們武器老舊,兵卒久未經戰場,打的那叫一個悲傷又絕望。]
[最後想開船撞上去,跟人家同歸於盡都做不到,隻能飲恨海底……]
小家夥心聲從最開始的歡喜到後麵的滄桑,把康熙原本那點好心情都衝擊殆盡。
隻覺得自己不該滿足,得更努力,更進步,直到遙遙領先才行。
倒是烏那希感歎完後,還不忘替自家戴梓等人請功:“那按著皇瑪法的意思,此番咱們大清能夠首戰告捷,都是因為火器之功啊!那戴先生、七叔跟研究出新火藥的大師們都該重重有賞。”
[最好官升幾級,讓世人都知道孩子將來幹這方麵也是大大有出息的。這樣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支持孩子學相關知識,在相關領域發展。人才多,想法就多,相關的發明創造也多。]
[說不定哪個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大清整體火器發展水平帶到一個新高度呢!]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願景再度在康熙麵前鋪開,誘惑力早就滿級。
原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些事情的康熙笑,當場就給了小家夥一個大驚喜:“賞賞賞,不但重重有賞,還得把他們的光輝事跡印在邸報上,編成戲文,好讓天下皆知,繼而見賢思齊。”
“甚至不惜千裏百裏,也把孩子送到京城來,送到大清研究院裏進行相關培養,成為這方麵的專業人才。”
烏那希瞳孔震驚,反複追問了三遍。
確定自己沒聽錯後,整個小公主都興奮了:“啊啊啊啊,太好啦!皇瑪法,好英明,好英明。有了這個研究院,咱們大清就會,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厲害火器。誰惹咱們,咱們就狠狠打過去!”
狠狠撒了一迴歡後,烏那希也意識到自己有點過了。
大眼睛眨啊眨,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嘿嘿,皇瑪法,這麽好的主意,您是怎麽想出來的?”
這個時候,康熙就忍不住想給自家太子刷點印象分:“嗯,朕原也沒料到這方麵,最多重用戴梓而已。還是你太子二伯提及,朕覺得頗為可行,這才慢慢開始計劃。”
真的嗎?
烏那希不是很相信。
畢竟太子二伯把滿人弓馬得天下的話掛在嘴邊上,可自得自己的騎射功夫了。
[一個瞧不上奇技淫巧的人,會提議大力發展?總感覺有點假假的,皇瑪法該不會是在騙本公主吧!]
知道小家夥敏銳,但沒想到他能這麽敏銳的康熙眸光微閃,迅速調整好自己的表情。
確保小家夥再怎麽端詳,也看不出半點心虛來。
但在烏那希這裏,很多事情並不需要證據的。
隻要有些許疑慮,她就會萬千提防。
尤其麵對太子啊,三伯啊,八叔、九叔、十叔跟十四叔時。
真·私交再好,也絕不忘記自身陣營係列。
堅決不做三蛋,直接被八叔忽悠瘸。在實際皇長子的未來一片大好前程中,生生給自己找了那麽條死路。
所以,想給太子鍍金,嚐試拉近他們伯侄關係的康熙不但再次失敗,還起了反效果。
失敗到讓康熙都不忍多想。
就跟朝鮮國王李焞似的,拿著戰報的手都忍不住發抖:“阿西巴,這怎麽可能?將軍呢,讓他自己來看看自己寫的戰報,這可能麽?”
“六裏啊,整整六裏外,清軍一炮打在咱們主艦的桅杆上,致使我方軍心渙散?”
“他就算是戰敗了,想要推卸責任,也得走走心吧?”
底下的送信小兵盡管已經被嚇得快昏過去了,但還是忍不住要為自家將軍據理力爭:“大王,是真的呀,大王!”
“那清軍的火炮看著也沒有多大,一船就有三四門。不可能是那種六千多斤的大家夥,可它就是準,就是打得遠,比佛郎機炮都厲害得多。將軍受傷在床來不得,您要是不信……”
“您要是不信可以自己過去看看,將軍敗實在非戰之罪……”
可憐的小兵,話還沒說完呢,就因為試圖蠱惑國王涉險的罪名被拖出去打死了。
但他所說到底還在國王李焞心裏留下了些疑雲。
親往前線是不可能親往前線的,隻是派心腹過去查看一二。
探探虛實的樣子。
然後,證實將軍信上所言非虛的消息傳來,他整個國王就更忐忑了。
原本主動出擊的囂張氣焰消失殆盡,隻剩下滿滿惶恐。
生怕好好的李氏王朝折在自己手裏。
問計群臣,群臣也茫然。
隻覺得難怪清廷因為這麽點小事就大舉來犯,感情是有了威力強大的新火器。
那所謂的讓國王自縛請罪,去國號,成為大清一省的要求就不再是叫囂,而是目標啊。
蠻清就是狼子野心,就是想趁機吞了他們大朝鮮!
這樣的認知在每個人心裏清晰浮現,就有人小心翼翼諫言:“中原不是有句老話,叫唇亡齒寒嗎?一旦咱們朝鮮淪陷,倭國就很難不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按著這個思路,咱能不能,能不能暫時放下跟倭國的仇恨,共同聯手包抄,滅了這股清軍。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讓他們再不敢覬覦我大朝鮮?”
這也太逗了吧!
十四叔確定寫的這是戰報,而不是什麽段子麽?
康熙微挑了挑眉:“乖孫女有所不知,沒加這個瞄準鏡、沒換新式火藥前,咱們射程最遠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也隻能射中五裏。那還是南懷人負責鑄造的呢,青銅炮,炮長近丈,六千餘斤,粗笨不好移動,根本就不方便安在戰船上。”
“紅夷大炮能打二到六裏,可射程越遠,殺傷力也就越小,準度也越低。”
“從未出現過這種六裏地外精準打中敵軍主艦,還一炮轟在桅杆上,差點把對方主艦打沉,讓對方士氣大減的狀況。”
[懂懂懂,降維打擊麽!]
[落後就要挨打,是這樣的。甲午海戰的時候,敵軍火力就又準又猛又遠,咱們武器老舊,兵卒久未經戰場,打的那叫一個悲傷又絕望。]
[最後想開船撞上去,跟人家同歸於盡都做不到,隻能飲恨海底……]
小家夥心聲從最開始的歡喜到後麵的滄桑,把康熙原本那點好心情都衝擊殆盡。
隻覺得自己不該滿足,得更努力,更進步,直到遙遙領先才行。
倒是烏那希感歎完後,還不忘替自家戴梓等人請功:“那按著皇瑪法的意思,此番咱們大清能夠首戰告捷,都是因為火器之功啊!那戴先生、七叔跟研究出新火藥的大師們都該重重有賞。”
[最好官升幾級,讓世人都知道孩子將來幹這方麵也是大大有出息的。這樣才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支持孩子學相關知識,在相關領域發展。人才多,想法就多,相關的發明創造也多。]
[說不定哪個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大清整體火器發展水平帶到一個新高度呢!]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美好願景再度在康熙麵前鋪開,誘惑力早就滿級。
原就已經開始謀劃這些事情的康熙笑,當場就給了小家夥一個大驚喜:“賞賞賞,不但重重有賞,還得把他們的光輝事跡印在邸報上,編成戲文,好讓天下皆知,繼而見賢思齊。”
“甚至不惜千裏百裏,也把孩子送到京城來,送到大清研究院裏進行相關培養,成為這方麵的專業人才。”
烏那希瞳孔震驚,反複追問了三遍。
確定自己沒聽錯後,整個小公主都興奮了:“啊啊啊啊,太好啦!皇瑪法,好英明,好英明。有了這個研究院,咱們大清就會,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厲害火器。誰惹咱們,咱們就狠狠打過去!”
狠狠撒了一迴歡後,烏那希也意識到自己有點過了。
大眼睛眨啊眨,開始顧左右而言他:“嘿嘿,皇瑪法,這麽好的主意,您是怎麽想出來的?”
這個時候,康熙就忍不住想給自家太子刷點印象分:“嗯,朕原也沒料到這方麵,最多重用戴梓而已。還是你太子二伯提及,朕覺得頗為可行,這才慢慢開始計劃。”
真的嗎?
烏那希不是很相信。
畢竟太子二伯把滿人弓馬得天下的話掛在嘴邊上,可自得自己的騎射功夫了。
[一個瞧不上奇技淫巧的人,會提議大力發展?總感覺有點假假的,皇瑪法該不會是在騙本公主吧!]
知道小家夥敏銳,但沒想到他能這麽敏銳的康熙眸光微閃,迅速調整好自己的表情。
確保小家夥再怎麽端詳,也看不出半點心虛來。
但在烏那希這裏,很多事情並不需要證據的。
隻要有些許疑慮,她就會萬千提防。
尤其麵對太子啊,三伯啊,八叔、九叔、十叔跟十四叔時。
真·私交再好,也絕不忘記自身陣營係列。
堅決不做三蛋,直接被八叔忽悠瘸。在實際皇長子的未來一片大好前程中,生生給自己找了那麽條死路。
所以,想給太子鍍金,嚐試拉近他們伯侄關係的康熙不但再次失敗,還起了反效果。
失敗到讓康熙都不忍多想。
就跟朝鮮國王李焞似的,拿著戰報的手都忍不住發抖:“阿西巴,這怎麽可能?將軍呢,讓他自己來看看自己寫的戰報,這可能麽?”
“六裏啊,整整六裏外,清軍一炮打在咱們主艦的桅杆上,致使我方軍心渙散?”
“他就算是戰敗了,想要推卸責任,也得走走心吧?”
底下的送信小兵盡管已經被嚇得快昏過去了,但還是忍不住要為自家將軍據理力爭:“大王,是真的呀,大王!”
“那清軍的火炮看著也沒有多大,一船就有三四門。不可能是那種六千多斤的大家夥,可它就是準,就是打得遠,比佛郎機炮都厲害得多。將軍受傷在床來不得,您要是不信……”
“您要是不信可以自己過去看看,將軍敗實在非戰之罪……”
可憐的小兵,話還沒說完呢,就因為試圖蠱惑國王涉險的罪名被拖出去打死了。
但他所說到底還在國王李焞心裏留下了些疑雲。
親往前線是不可能親往前線的,隻是派心腹過去查看一二。
探探虛實的樣子。
然後,證實將軍信上所言非虛的消息傳來,他整個國王就更忐忑了。
原本主動出擊的囂張氣焰消失殆盡,隻剩下滿滿惶恐。
生怕好好的李氏王朝折在自己手裏。
問計群臣,群臣也茫然。
隻覺得難怪清廷因為這麽點小事就大舉來犯,感情是有了威力強大的新火器。
那所謂的讓國王自縛請罪,去國號,成為大清一省的要求就不再是叫囂,而是目標啊。
蠻清就是狼子野心,就是想趁機吞了他們大朝鮮!
這樣的認知在每個人心裏清晰浮現,就有人小心翼翼諫言:“中原不是有句老話,叫唇亡齒寒嗎?一旦咱們朝鮮淪陷,倭國就很難不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
“按著這個思路,咱能不能,能不能暫時放下跟倭國的仇恨,共同聯手包抄,滅了這股清軍。給他們一個狠狠的教訓,讓他們再不敢覬覦我大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