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太公和扈成都開懷大笑,他們真的很高興。
沈潮訓練的這四十四人,當真讓父子倆大開眼界。他們扈家莊有五六百莊客,要是都有這樣的戰力,即便來個兩三千人也無懼。
扈太公拉著沈潮的手說,“一會兒老朽備上酒宴,伯虎過來陪我喝上幾杯。”
“好,小侄恭敬不如從命。”
幾人又說了幾句,就各自散去。
迴去的路上,沈潮忽然聞到一股濃鬱的酒香。
向身邊三人問道:“這是在釀酒嗎?”
扈良父子不太清楚沒有出聲,趙隨答道:“應是如此,像這樣的莊子都會釀些私酒。”
沈潮想到昨日喝到的高度酒,好奇心起。
“走,我們去看看。”
扈良苦笑搖頭,“伯虎還真是對什麽都感興趣啊,難怪能寫出那樣精彩的小說。”
“嘿嘿,我這人就是好奇心重了些。扈大叔既然喜歡小說,何不自己也寫一本。”
“哎,這兩日我也想過此事。寫小說倒是不難,可終究寫不出你那樣精彩有趣的。
老夫試著寫了幾章,你嬸子厭棄至極。
用你的話說,我這就是不接地氣。即便是文人,估計有些才學的也不會喜歡。”說罷就苦笑搖頭,似在感歎自己的無用。
沈潮大腦飛速的思考,沉默片刻後道:“扈大叔,像您這樣情況的讀書人,您還能聯係多少?”
扈良愣了愣,沉思道:“嗯...若是秀才出身又無意再科舉的大概能聯係五六人吧。”
“不必非得秀才,讀過些書就可以。”
“那起碼還能再多十幾人。”
“小侄有個主意,不如我們同寫一本小說。我來提供大綱,以及故事的布局。
扈大叔你來書寫文字,我提供些意見。
若是成功的話,把您那些好友都請來,我們成立個專門寫小說的團隊。
如今的書都是給朝廷和士人看的,咱們創作些給百姓的,您看如何?”
扈良皺眉沉思,這還真的很打動他。
他讀了大半輩子的書,也沒取得什麽成就。這寫小說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可若寫好了,也能在青史留名啊。
便不再猶豫,點頭道:“就聽伯虎的,我們先合力寫一本。若是做的還不錯,老夫就把那些好友都請來。”
“好,那這幾日小侄就準備了。”
四人一邊走,一邊打聽著釀酒處。看到不遠處一院落霧氣騰騰,酒香味也越發濃鬱。
等幾人進入後,果然是一座釀酒坊。幾名工人正在分工忙碌,見有人進來也不阻攔。
沈潮見這裏有三個大灶台,上麵放著像是籠屜的東西。
等他走近一看,發現籠屜上方有類似管子的出氣裝置。管子很長,通過一注滿水的木槽。
應該是將籠屜裏產生的蒸汽通過這裏降溫,然後液化從管子出口處流出。沈潮來到出口處一看,果然有清澈的液體流下來。
一名壯漢走過來,看四人氣質不凡,問道:“你們是莊子的人嗎?”
沈潮笑嗬嗬拱手道:“正是,在下是莊子裏學堂先生。聞到酒香,一時好奇就過來瞧瞧,打擾了。”
“哦,原來是先生,那您隨意。”
“這位大哥,這酒可否讓我嚐一下。”
“哈哈哈,先生竟也是好酒之人,俺給您倒一碗。”
“別別別,我就嚐嚐味道如何?”
“好嘞”,說罷就用酒提子給沈潮倒了小半碗。
沈潮先品了一小口,果然得有五十幾度,又把剩下的一口喝幹。
“嗬嗬,先生可再來點”
“ 不了,不了。果然是好酒,多謝大哥了。”
沈潮指了指灶台上的籠屜,問道:“在下想看看裏麵,不知何時方便。”
“快了,那邊那個馬上就要打開了。”
果然沒一會兒,一個籠屜就被兩名工人打開了。
頓時冒起滾滾蒸汽,能見度不到兩米。等蒸汽都散了,沈潮走過去一看。
眉頭皺了起來,隻見最下麵一層像是蒸熟的米飯一樣。他先排除了後世的蒸餾法,因為這籠屜無法存水的。
這時隻見工人們將這些蒸過的糧食移走,又換了一個新的籠屜。看到這沈潮有些明白了,原來這籠屜裏裝的是發酵了的糧食。然後通過灶台上鐵鍋冒出的蒸汽,將裏麵的酒精揮發出去。
這倒是讓他大開眼界,不由驚歎古人的智慧。
沈潮自然不知道這種幹蒸法,至少在唐朝時期就有。
這一點可以從很多考古出來的酒具,以及文人的詩詞加以推測。比如蘇東坡在蜀中時,就在遊記中,記載了一種可以燃燒的酒。
而這種工具,後世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延續的。
可見,高度白酒並不像很多人說的,是蒙古人從西方傳到的中原。
有人說明朝才有的高度白酒,那指的應該是液體的蒸餾法。
不過在沈潮想來,這種方法應該是弄不出來七十多度的酒精。
另外三人除了趙隨若有所思,扈良父子都隻是興致乏乏。
“好了,我們走吧。”
等幾人離開了院子,趙隨向沈潮問道:“老師可有所收獲?”
沈潮沒有迴答,而是反問道:“鍋子裏升騰的氣,為何會變成液態的酒?”
看看三人表情,繼續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純道閑暇時可以琢磨琢磨,當然為師以後也會教你的。”
看他突然變得高深莫測,扈良父子也不好插話,怕打擾了師徒二人。
趙隨點點頭,“果然如老師說的一樣,生活中處處都是大道。”
看他們兩人討論完了,扈良忍不住問道:“伯虎啊你研究這些又有何用處?
比如你說的這蒸汽變成酒,即便知道了其中道理又能怎樣呢?”
“不明其理我們隻會依照經驗去做事,如同盲人摸象。
知其理,就可以用它去發現指導很多我們不懂的事情。”
扈良還是有些不太懂這有什麽意義
沈潮舉例道:“比如這釀酒,我們可以去研究氣體需要什麽條件變成液體?
當我們揭開這個秘密,就可以用它去嚐試將其他的氣體變成液體。
小侄就知道一法,可以將花草中的香氣提煉出來,變成一種香味極為濃鬱的液體。
等以後條件成熟,我就弄一些出來。”
扈良點點頭,“原來如此。”
此時的扈三娘正獨自一人舞著雙刀,最近她很是心煩,全因前幾日聽聞父親有意將她許配給祝家三子祝彪。
沈潮訓練的這四十四人,當真讓父子倆大開眼界。他們扈家莊有五六百莊客,要是都有這樣的戰力,即便來個兩三千人也無懼。
扈太公拉著沈潮的手說,“一會兒老朽備上酒宴,伯虎過來陪我喝上幾杯。”
“好,小侄恭敬不如從命。”
幾人又說了幾句,就各自散去。
迴去的路上,沈潮忽然聞到一股濃鬱的酒香。
向身邊三人問道:“這是在釀酒嗎?”
扈良父子不太清楚沒有出聲,趙隨答道:“應是如此,像這樣的莊子都會釀些私酒。”
沈潮想到昨日喝到的高度酒,好奇心起。
“走,我們去看看。”
扈良苦笑搖頭,“伯虎還真是對什麽都感興趣啊,難怪能寫出那樣精彩的小說。”
“嘿嘿,我這人就是好奇心重了些。扈大叔既然喜歡小說,何不自己也寫一本。”
“哎,這兩日我也想過此事。寫小說倒是不難,可終究寫不出你那樣精彩有趣的。
老夫試著寫了幾章,你嬸子厭棄至極。
用你的話說,我這就是不接地氣。即便是文人,估計有些才學的也不會喜歡。”說罷就苦笑搖頭,似在感歎自己的無用。
沈潮大腦飛速的思考,沉默片刻後道:“扈大叔,像您這樣情況的讀書人,您還能聯係多少?”
扈良愣了愣,沉思道:“嗯...若是秀才出身又無意再科舉的大概能聯係五六人吧。”
“不必非得秀才,讀過些書就可以。”
“那起碼還能再多十幾人。”
“小侄有個主意,不如我們同寫一本小說。我來提供大綱,以及故事的布局。
扈大叔你來書寫文字,我提供些意見。
若是成功的話,把您那些好友都請來,我們成立個專門寫小說的團隊。
如今的書都是給朝廷和士人看的,咱們創作些給百姓的,您看如何?”
扈良皺眉沉思,這還真的很打動他。
他讀了大半輩子的書,也沒取得什麽成就。這寫小說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可若寫好了,也能在青史留名啊。
便不再猶豫,點頭道:“就聽伯虎的,我們先合力寫一本。若是做的還不錯,老夫就把那些好友都請來。”
“好,那這幾日小侄就準備了。”
四人一邊走,一邊打聽著釀酒處。看到不遠處一院落霧氣騰騰,酒香味也越發濃鬱。
等幾人進入後,果然是一座釀酒坊。幾名工人正在分工忙碌,見有人進來也不阻攔。
沈潮見這裏有三個大灶台,上麵放著像是籠屜的東西。
等他走近一看,發現籠屜上方有類似管子的出氣裝置。管子很長,通過一注滿水的木槽。
應該是將籠屜裏產生的蒸汽通過這裏降溫,然後液化從管子出口處流出。沈潮來到出口處一看,果然有清澈的液體流下來。
一名壯漢走過來,看四人氣質不凡,問道:“你們是莊子的人嗎?”
沈潮笑嗬嗬拱手道:“正是,在下是莊子裏學堂先生。聞到酒香,一時好奇就過來瞧瞧,打擾了。”
“哦,原來是先生,那您隨意。”
“這位大哥,這酒可否讓我嚐一下。”
“哈哈哈,先生竟也是好酒之人,俺給您倒一碗。”
“別別別,我就嚐嚐味道如何?”
“好嘞”,說罷就用酒提子給沈潮倒了小半碗。
沈潮先品了一小口,果然得有五十幾度,又把剩下的一口喝幹。
“嗬嗬,先生可再來點”
“ 不了,不了。果然是好酒,多謝大哥了。”
沈潮指了指灶台上的籠屜,問道:“在下想看看裏麵,不知何時方便。”
“快了,那邊那個馬上就要打開了。”
果然沒一會兒,一個籠屜就被兩名工人打開了。
頓時冒起滾滾蒸汽,能見度不到兩米。等蒸汽都散了,沈潮走過去一看。
眉頭皺了起來,隻見最下麵一層像是蒸熟的米飯一樣。他先排除了後世的蒸餾法,因為這籠屜無法存水的。
這時隻見工人們將這些蒸過的糧食移走,又換了一個新的籠屜。看到這沈潮有些明白了,原來這籠屜裏裝的是發酵了的糧食。然後通過灶台上鐵鍋冒出的蒸汽,將裏麵的酒精揮發出去。
這倒是讓他大開眼界,不由驚歎古人的智慧。
沈潮自然不知道這種幹蒸法,至少在唐朝時期就有。
這一點可以從很多考古出來的酒具,以及文人的詩詞加以推測。比如蘇東坡在蜀中時,就在遊記中,記載了一種可以燃燒的酒。
而這種工具,後世的一些少數民族也有延續的。
可見,高度白酒並不像很多人說的,是蒙古人從西方傳到的中原。
有人說明朝才有的高度白酒,那指的應該是液體的蒸餾法。
不過在沈潮想來,這種方法應該是弄不出來七十多度的酒精。
另外三人除了趙隨若有所思,扈良父子都隻是興致乏乏。
“好了,我們走吧。”
等幾人離開了院子,趙隨向沈潮問道:“老師可有所收獲?”
沈潮沒有迴答,而是反問道:“鍋子裏升騰的氣,為何會變成液態的酒?”
看看三人表情,繼續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純道閑暇時可以琢磨琢磨,當然為師以後也會教你的。”
看他突然變得高深莫測,扈良父子也不好插話,怕打擾了師徒二人。
趙隨點點頭,“果然如老師說的一樣,生活中處處都是大道。”
看他們兩人討論完了,扈良忍不住問道:“伯虎啊你研究這些又有何用處?
比如你說的這蒸汽變成酒,即便知道了其中道理又能怎樣呢?”
“不明其理我們隻會依照經驗去做事,如同盲人摸象。
知其理,就可以用它去發現指導很多我們不懂的事情。”
扈良還是有些不太懂這有什麽意義
沈潮舉例道:“比如這釀酒,我們可以去研究氣體需要什麽條件變成液體?
當我們揭開這個秘密,就可以用它去嚐試將其他的氣體變成液體。
小侄就知道一法,可以將花草中的香氣提煉出來,變成一種香味極為濃鬱的液體。
等以後條件成熟,我就弄一些出來。”
扈良點點頭,“原來如此。”
此時的扈三娘正獨自一人舞著雙刀,最近她很是心煩,全因前幾日聽聞父親有意將她許配給祝家三子祝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