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人別想著跟他們講大道理,先弄到手再說。一點一點給他刷新三觀,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自己就會當牛做馬的往前走。
想到這,叫來了陳小五,吩咐道:“入城定下住宿後,給你一個任務,找到一個叫許貫中的隱士。
這人文武全才,好像得過什麽武狀元。而且精通各國語言,年紀應該沒到四十。小心查找,不能被其發現。”
“是”。
車輛開始排隊進場,沈潮三人牽著馬跟在後麵。周平安跟在沈潮身後,好奇的打量周圍。
他上一次來大名府還是小時候跟著父親,如今早已記不清。
管事繳納完進城稅,城門守衛隻是隨意檢查了下馬車便放行通過。
沈潮和趙隨閑聊著,感慨道:“看來這大宋真是太平日久了,堂堂北方陪都,竟如此鬆懈。
純道你去過的地方多,它們也都是如此嗎?”
趙隨點點道:“差不多吧,這裏還算好的。”
進入城後,沈潮對眼前的景象也有些吃驚。大名府的繁榮和規模不是鄆城縣可比的,寬敞的街道足夠四五輛馬車並行。
原本他聽說大名府有近百萬人時還不大相信,此刻卻不得不信了。
幾人一邊跟著車隊前行,一邊看著路兩旁的商鋪。
原本在車棚裏睡覺的小金,這時也鑽了出來。一躍便要如往常一樣跳到沈潮肩膀上,沈潮怕過於惹眼,便將其抱在懷裏。
安撫道:“在外麵低調些,被人搶走怎麽辦?”
“喵”,小金也沒掙紮,舒服的靠在沈潮手臂上看著人來人往。
在路過一家書坊時,就聽見一少女問道:“掌櫃的,可有昭簡秘史?”
一中年人出來,不好意思道:“抱歉了小娘子,昨日就賣完了。新一批書還要再等等,要不您看看別的。”
“那就算了,我家小姐就要它。書若到了還請掌櫃給我留一本,我給您定錢。”
“好嘞,一定一定。這書最近賣的太快了,一到貨沒兩天就賣完了。可惜的是作者也沒寫完就出了,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寫。”
小丫頭放下錢便急匆匆的跑了。
沈潮走了過去,問道:“敢問掌櫃,這昭簡秘史賣多久了?我前些日在鄆城時就見賣的火爆,不成想連大名府竟也有。”
“賣了能有半個月了,起先幾天還不溫不火。可過了幾日,便供不應求了。如今大點的書坊,都在趕工雕刻,估計過些日就好買了。”
沈潮對其拱拱手,轉身離去。
走的遠了抱怨道:“這些書商,公然盜版知法犯法,朝廷也不管管。”
趙隨笑道:“朝廷雖有法令,禁止盜印他人書籍,可早已荒廢。連大文豪蘇東坡都能受此牽連,我等小民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沈潮冷笑道:“以後我出份報紙,兩三日更新一次,看他們怎麽辦。”
“哈哈哈,還是老師高明。”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周平安好奇問道:“剛才那店家說的什麽書是老師寫的嗎?”
沈潮瞥了他一眼,輕鬆道:“當然了,你以為老師隻會做菜嗎。”
“嘿嘿,老師真厲害。”
“你不去看看你大哥嗎?”
“徒兒先和您逛逛,晚間再去大哥家探望。”
“也好,看看大名府有什麽好玩的。”
扈家莊這次帶的貨物都是些尋常品,隻是在其中藏了一批包裝精美的海王牌精鹽。
管事這次的任務就是為了打開大名府的銷路,聯係幾家商鋪暗中售賣。他們都有各自的渠道,可以將一些精品賣給有錢人。
跟著車隊定下客棧後,沈潮向店小二問道:“這大名府哪家酒樓的菜做的最好啊?”
小二熱情答道:“迴客官的話,城東的匯雲樓和城西的碧溪閣各有特色,都算最好的。”
“多謝了”。
對三人道:“走,我們在城東就去聚雲樓去看看有什麽美味。”
趙隨和扈三娘沒什麽表示,周平安一臉興奮道:“好啊,好啊,看看他們的廚藝有師傅好嗎?”
隨著接近城中心,周圍的街巷建築也越加繁華。
舞榭歌台,瓊樓玉宇隨處可見。此時正值理學被打壓之際,社會風氣還是很寬鬆的,至少沈潮一路經常看到年輕女子在逛街。
也有不好的一麵,那便是流民乞丐也非常的多。河北這個地方其實朝廷的管理還相對較鬆,若是沒有天災,百姓都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為什麽大名府能有近百萬人口,再往北走直到接近宋遼邊界都人口稠密。
可一旦某地出現天災,便也會產生大量的流民,動輒幾十萬。
曆史上北宋末年由於黃河決堤,就出現過數起幾萬到十幾萬人的起義軍。跟他們比起來,宋江就像在玩過家家。
看著這鮮明的對比,沈潮對趙隨道:“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態真的是值得好好研究,可惜純道你隻對自然科學感興趣。”
“哦?不知老師您何意啊?”
“豐亨豫大知道嗎?”
“自然知曉,那是蔡京為相時借易經中豐豫兩卦,提出的主張。”
“是啊,世人皆說其借此慫恿皇帝大興土木,奢靡享樂。可在為師看來,這是一個非常超越時代的見解。隻是缺少了公平的環境和有效的監督,變成了禍國殃民之舉。”
趙隨苦笑搖頭道:“哎,弟子不懂這些。”
“老師也不太懂,但經濟學是最重要的一門學問。拿這豐亨豫大來說,要是有錢人都不花,全放庫房攢起來。這窮人怎麽賺錢,市場上的商品怎麽流通?”
趙隨點點頭,嚴肅道:“還真是如此。”
幾人正說著路過一十字街口,隻見小道旁跪著一婦人,懷裏還靠著個小女孩。
婦人細看起來不到三十的樣子,皮膚暗黃,頭發枯燥上麵還插了根草。
在那埋著頭,也看不清麵目。沈潮依稀記得這是賣身的意思,楊誌賣刀時上麵也插了根。
腰間還係著一條孝帶,看來家中有人去世。果然身前一有塊木板,上麵潦草寫著賣身葬母四個字。
沈潮本打算直接走過去的,因為自打他去了鄆城縣類似的場景見的太多了。
可在經過時,就看見婦人懷裏的小姑娘向他看來。撲閃閃的大眼睛看著沈潮懷裏的小金,沈潮皺了皺眉頭。
想到這,叫來了陳小五,吩咐道:“入城定下住宿後,給你一個任務,找到一個叫許貫中的隱士。
這人文武全才,好像得過什麽武狀元。而且精通各國語言,年紀應該沒到四十。小心查找,不能被其發現。”
“是”。
車輛開始排隊進場,沈潮三人牽著馬跟在後麵。周平安跟在沈潮身後,好奇的打量周圍。
他上一次來大名府還是小時候跟著父親,如今早已記不清。
管事繳納完進城稅,城門守衛隻是隨意檢查了下馬車便放行通過。
沈潮和趙隨閑聊著,感慨道:“看來這大宋真是太平日久了,堂堂北方陪都,竟如此鬆懈。
純道你去過的地方多,它們也都是如此嗎?”
趙隨點點道:“差不多吧,這裏還算好的。”
進入城後,沈潮對眼前的景象也有些吃驚。大名府的繁榮和規模不是鄆城縣可比的,寬敞的街道足夠四五輛馬車並行。
原本他聽說大名府有近百萬人時還不大相信,此刻卻不得不信了。
幾人一邊跟著車隊前行,一邊看著路兩旁的商鋪。
原本在車棚裏睡覺的小金,這時也鑽了出來。一躍便要如往常一樣跳到沈潮肩膀上,沈潮怕過於惹眼,便將其抱在懷裏。
安撫道:“在外麵低調些,被人搶走怎麽辦?”
“喵”,小金也沒掙紮,舒服的靠在沈潮手臂上看著人來人往。
在路過一家書坊時,就聽見一少女問道:“掌櫃的,可有昭簡秘史?”
一中年人出來,不好意思道:“抱歉了小娘子,昨日就賣完了。新一批書還要再等等,要不您看看別的。”
“那就算了,我家小姐就要它。書若到了還請掌櫃給我留一本,我給您定錢。”
“好嘞,一定一定。這書最近賣的太快了,一到貨沒兩天就賣完了。可惜的是作者也沒寫完就出了,不知道還會不會繼續寫。”
小丫頭放下錢便急匆匆的跑了。
沈潮走了過去,問道:“敢問掌櫃,這昭簡秘史賣多久了?我前些日在鄆城時就見賣的火爆,不成想連大名府竟也有。”
“賣了能有半個月了,起先幾天還不溫不火。可過了幾日,便供不應求了。如今大點的書坊,都在趕工雕刻,估計過些日就好買了。”
沈潮對其拱拱手,轉身離去。
走的遠了抱怨道:“這些書商,公然盜版知法犯法,朝廷也不管管。”
趙隨笑道:“朝廷雖有法令,禁止盜印他人書籍,可早已荒廢。連大文豪蘇東坡都能受此牽連,我等小民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沈潮冷笑道:“以後我出份報紙,兩三日更新一次,看他們怎麽辦。”
“哈哈哈,還是老師高明。”
一直沒怎麽說話的周平安好奇問道:“剛才那店家說的什麽書是老師寫的嗎?”
沈潮瞥了他一眼,輕鬆道:“當然了,你以為老師隻會做菜嗎。”
“嘿嘿,老師真厲害。”
“你不去看看你大哥嗎?”
“徒兒先和您逛逛,晚間再去大哥家探望。”
“也好,看看大名府有什麽好玩的。”
扈家莊這次帶的貨物都是些尋常品,隻是在其中藏了一批包裝精美的海王牌精鹽。
管事這次的任務就是為了打開大名府的銷路,聯係幾家商鋪暗中售賣。他們都有各自的渠道,可以將一些精品賣給有錢人。
跟著車隊定下客棧後,沈潮向店小二問道:“這大名府哪家酒樓的菜做的最好啊?”
小二熱情答道:“迴客官的話,城東的匯雲樓和城西的碧溪閣各有特色,都算最好的。”
“多謝了”。
對三人道:“走,我們在城東就去聚雲樓去看看有什麽美味。”
趙隨和扈三娘沒什麽表示,周平安一臉興奮道:“好啊,好啊,看看他們的廚藝有師傅好嗎?”
隨著接近城中心,周圍的街巷建築也越加繁華。
舞榭歌台,瓊樓玉宇隨處可見。此時正值理學被打壓之際,社會風氣還是很寬鬆的,至少沈潮一路經常看到年輕女子在逛街。
也有不好的一麵,那便是流民乞丐也非常的多。河北這個地方其實朝廷的管理還相對較鬆,若是沒有天災,百姓都能生存下去。
這也是為什麽大名府能有近百萬人口,再往北走直到接近宋遼邊界都人口稠密。
可一旦某地出現天災,便也會產生大量的流民,動輒幾十萬。
曆史上北宋末年由於黃河決堤,就出現過數起幾萬到十幾萬人的起義軍。跟他們比起來,宋江就像在玩過家家。
看著這鮮明的對比,沈潮對趙隨道:“這個時期的社會生態真的是值得好好研究,可惜純道你隻對自然科學感興趣。”
“哦?不知老師您何意啊?”
“豐亨豫大知道嗎?”
“自然知曉,那是蔡京為相時借易經中豐豫兩卦,提出的主張。”
“是啊,世人皆說其借此慫恿皇帝大興土木,奢靡享樂。可在為師看來,這是一個非常超越時代的見解。隻是缺少了公平的環境和有效的監督,變成了禍國殃民之舉。”
趙隨苦笑搖頭道:“哎,弟子不懂這些。”
“老師也不太懂,但經濟學是最重要的一門學問。拿這豐亨豫大來說,要是有錢人都不花,全放庫房攢起來。這窮人怎麽賺錢,市場上的商品怎麽流通?”
趙隨點點頭,嚴肅道:“還真是如此。”
幾人正說著路過一十字街口,隻見小道旁跪著一婦人,懷裏還靠著個小女孩。
婦人細看起來不到三十的樣子,皮膚暗黃,頭發枯燥上麵還插了根草。
在那埋著頭,也看不清麵目。沈潮依稀記得這是賣身的意思,楊誌賣刀時上麵也插了根。
腰間還係著一條孝帶,看來家中有人去世。果然身前一有塊木板,上麵潦草寫著賣身葬母四個字。
沈潮本打算直接走過去的,因為自打他去了鄆城縣類似的場景見的太多了。
可在經過時,就看見婦人懷裏的小姑娘向他看來。撲閃閃的大眼睛看著沈潮懷裏的小金,沈潮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