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眼前這個叫王真的商人,西門慶很是滿意。於是便跟著去了後堂,想打探一下對方什麽來路。
他這人雖就是個混混出身,但卻頗善與人交往。遇上有用之人,便要與其結識。
過完了上元節,沈潮便帶隊離開了獨龍崗。這次出行一共七八十人,因為沿途要在重要的州縣,開設商鋪。
鄆城早已由劉大寶布置完畢,因此沈潮等人第一站,選的是安仁府。
此地距離東京汴梁不過二百餘裏,官道若是好走,五六個時辰便能到達。
很順利的買下一家店鋪後,車隊第二日,便起早離去。
由於氣溫還冷,官道被凍得堅硬,因此行進還算容易。
前方開道之人,一臉絡腮胡,身材魁梧肌肉結實。跨下一匹健壯的棗紅馬,正是鐵棒欒廷玉。
他在被俘後,沈潮也沒急著招攬,隻是好吃好喝的供著。
十幾日後,一切塵埃落定。得知祝家父子已經落草梁山,扈祝兩家也沒有太大仇怨。一直都是祝家在找麻煩,沈潮對他也頗為禮遇。
對於杜嶨和武鬆的武藝,讓他很是佩服。因此雙方談得還算融洽,沈潮沒費太大力就又收了名猛將。
原著中欒廷玉就不接受投降梁山,可見其對賊寇很是反感,沈潮也不怕他再與祝家父子有什麽勾連。何況現在的梁山,大大小小,已經被他布置了幾十個間諜。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人去朱貴那裏接收消息。
由於祝朝奉年事已高,到了梁山便選擇了養老。而祝龍,祝虎,祝彪三兄弟卻都坐了把交椅。他們的加入,也讓梁山無論是財力還是人馬,都進一步增強。
這次出行,沈潮帶了四支特訓隊,由扈海和陳小五帶領。
除了杜嶨被留在莊中坐鎮,武鬆時遷,周平安和焦挺都被沈潮帶了出來。
如今獨龍崗周圍除了官府,隻有梁山有些威脅。可梁山一來剛剛戰敗,二來祝家的人馬也是其內部一個威脅。以吳用的智謀,不可能不去防備,削弱對方。
因此短時間內,不會再去打獨龍崗的主意。
車隊一共七架馬車,隻有一架裝著些香皂和酒精。這些都是樣品,商路鋪開之後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貨物,從獨龍崗流向各地。
每架馬車上都插著支精巧的旗幟,藍底雲紋邊,中間繡著個喜慶的貓頭。
最豪華的馬車內,沈潮仰臥在靠墊上。懷裏抱著小金,身上蓋著一張老虎皮。扈三娘坐在一角,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書。
“這笑傲江湖你都看三遍了,就那麽有意思?你是喜歡上令狐衝還是東方不敗?”
沈潮調侃道。
扈三娘看都沒看他,不耐道:“我喜歡任我行好了吧?”
“你是想用吸星大法對付我嗎?”
不知想到了什麽,扈三娘踹了他一腳,臉色羞紅道:“你去死,登徒子。”
“嘿嘿。”
“咱們今日能到東京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不過我們今晚會在城外駐紮。”
“這是為何?”
“拜訪名士。”
扈三娘翻了個白眼,笑道:“又要忽悠誰去?”
“嗬嗬嗬,你相公這是在給人機會。他們若是把握不住,那就隻能繼續被時代淘汰。”
車隊是沿著廣濟河前行,若不是天寒,他們可以坐船,那樣會更方便。
越是臨近京城,官道上的行人也越發多了。道路兩邊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平原,此刻正被積雪覆蓋著。
快到傍晚時,車隊來到一座村莊。陳小五來到馬車旁,低聲道:“官人,安仁村到了。”
沈潮施施然下了馬車,緊了緊衣領和帽子。
打量下眼前的村子,心道不愧是靠近都城。不像以往見到那些土牆為主,這裏大多都是磚瓦房。
許是經常有客商在此落腳,村民們對沈潮等人並沒有過多關注。
來到租好的院子,沈潮向陳小五問道:“人找到了嗎?”
“找到了,離我們這不遠便是。”
“那你們準備飯食吧,我一會兒去拜訪人家,看能否將人請來。”
說罷,便開始準備禮物。挑了幾罐白糖精鹽,外加兩塊香皂。
這些東西都包裝的異常精美,都城的人也絕沒見過。
在陳小五的帶領下,沈潮等人來到一座雅致小院。
來到這個世界,宋人的審美,沈潮是很敬佩的。
這些美,總會在不經意間,闖入人的眼簾。
“咚咚咚”。
陳小五輕敲了幾下門環。
“何人啊?”
隨著腳步聲接近,木門緩緩打開。
一名中年婦人,出現眾人眼前。
婦人雖然衣著簡樸,卻散發溫潤氣韻,一看便是讀過很多書的。
看著沈潮等人衣著不凡,疑惑道:“幾位找誰?”
沈潮上前拱手道:“這裏可是聞煥章先生住處?”
婦人溫和道:“正是,那是我家相公,諸位請進吧。”
沈潮等人便跟在婦人身後,走進了院子。
如同眼前婦人一樣,院子裏雖然簡樸。但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精心布置過的。
給人一種自然和諧,內心平靜之感。
這時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也走出房間,疑惑看向眾人。
婦人道:“這幾位都是找你的。”
“閣下就是聞煥章先生嗎?”
沈潮上前一步,微笑著拱手道。
“正是聞某,不知幾位是?”
“在下沈潮,表字伯虎,自鄆州而來。本是在貴村留宿,聽聞有您這樣一位賢人雅士在此,特來拜訪。”
“嗬嗬嗬,哪裏哪裏,不過一鄉村匹夫。沈小友裏麵請,咱們坐下聊。”
“唉,我已備下酒宴,聞先生若不嫌棄,還請移步。”
“哦?嗬嗬嗬,也好,請!”
水滸傳中文煥章被人推薦給高俅為軍中參謀,可惜沒得重用。此人才學出眾,精通兵法謀略。與東京官員多有來往,是達官顯貴們的座上客。
然而卻始終不得推舉為官,難以施展才華。
像沈潮這樣聞其名聲,便來拜訪之人,平日也是經常發生。
等幾人迴到住處時,酒菜已經備好。
由於是宴請的文人,扈三娘武鬆等人便沒有參與其中。
隻有沈潮和聞煥章二人,其餘人都都去了其他房間。
他這人雖就是個混混出身,但卻頗善與人交往。遇上有用之人,便要與其結識。
過完了上元節,沈潮便帶隊離開了獨龍崗。這次出行一共七八十人,因為沿途要在重要的州縣,開設商鋪。
鄆城早已由劉大寶布置完畢,因此沈潮等人第一站,選的是安仁府。
此地距離東京汴梁不過二百餘裏,官道若是好走,五六個時辰便能到達。
很順利的買下一家店鋪後,車隊第二日,便起早離去。
由於氣溫還冷,官道被凍得堅硬,因此行進還算容易。
前方開道之人,一臉絡腮胡,身材魁梧肌肉結實。跨下一匹健壯的棗紅馬,正是鐵棒欒廷玉。
他在被俘後,沈潮也沒急著招攬,隻是好吃好喝的供著。
十幾日後,一切塵埃落定。得知祝家父子已經落草梁山,扈祝兩家也沒有太大仇怨。一直都是祝家在找麻煩,沈潮對他也頗為禮遇。
對於杜嶨和武鬆的武藝,讓他很是佩服。因此雙方談得還算融洽,沈潮沒費太大力就又收了名猛將。
原著中欒廷玉就不接受投降梁山,可見其對賊寇很是反感,沈潮也不怕他再與祝家父子有什麽勾連。何況現在的梁山,大大小小,已經被他布置了幾十個間諜。每隔一段時間,便有人去朱貴那裏接收消息。
由於祝朝奉年事已高,到了梁山便選擇了養老。而祝龍,祝虎,祝彪三兄弟卻都坐了把交椅。他們的加入,也讓梁山無論是財力還是人馬,都進一步增強。
這次出行,沈潮帶了四支特訓隊,由扈海和陳小五帶領。
除了杜嶨被留在莊中坐鎮,武鬆時遷,周平安和焦挺都被沈潮帶了出來。
如今獨龍崗周圍除了官府,隻有梁山有些威脅。可梁山一來剛剛戰敗,二來祝家的人馬也是其內部一個威脅。以吳用的智謀,不可能不去防備,削弱對方。
因此短時間內,不會再去打獨龍崗的主意。
車隊一共七架馬車,隻有一架裝著些香皂和酒精。這些都是樣品,商路鋪開之後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貨物,從獨龍崗流向各地。
每架馬車上都插著支精巧的旗幟,藍底雲紋邊,中間繡著個喜慶的貓頭。
最豪華的馬車內,沈潮仰臥在靠墊上。懷裏抱著小金,身上蓋著一張老虎皮。扈三娘坐在一角,津津有味的看著一本書。
“這笑傲江湖你都看三遍了,就那麽有意思?你是喜歡上令狐衝還是東方不敗?”
沈潮調侃道。
扈三娘看都沒看他,不耐道:“我喜歡任我行好了吧?”
“你是想用吸星大法對付我嗎?”
不知想到了什麽,扈三娘踹了他一腳,臉色羞紅道:“你去死,登徒子。”
“嘿嘿。”
“咱們今日能到東京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不過我們今晚會在城外駐紮。”
“這是為何?”
“拜訪名士。”
扈三娘翻了個白眼,笑道:“又要忽悠誰去?”
“嗬嗬嗬,你相公這是在給人機會。他們若是把握不住,那就隻能繼續被時代淘汰。”
車隊是沿著廣濟河前行,若不是天寒,他們可以坐船,那樣會更方便。
越是臨近京城,官道上的行人也越發多了。道路兩邊都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平原,此刻正被積雪覆蓋著。
快到傍晚時,車隊來到一座村莊。陳小五來到馬車旁,低聲道:“官人,安仁村到了。”
沈潮施施然下了馬車,緊了緊衣領和帽子。
打量下眼前的村子,心道不愧是靠近都城。不像以往見到那些土牆為主,這裏大多都是磚瓦房。
許是經常有客商在此落腳,村民們對沈潮等人並沒有過多關注。
來到租好的院子,沈潮向陳小五問道:“人找到了嗎?”
“找到了,離我們這不遠便是。”
“那你們準備飯食吧,我一會兒去拜訪人家,看能否將人請來。”
說罷,便開始準備禮物。挑了幾罐白糖精鹽,外加兩塊香皂。
這些東西都包裝的異常精美,都城的人也絕沒見過。
在陳小五的帶領下,沈潮等人來到一座雅致小院。
來到這個世界,宋人的審美,沈潮是很敬佩的。
這些美,總會在不經意間,闖入人的眼簾。
“咚咚咚”。
陳小五輕敲了幾下門環。
“何人啊?”
隨著腳步聲接近,木門緩緩打開。
一名中年婦人,出現眾人眼前。
婦人雖然衣著簡樸,卻散發溫潤氣韻,一看便是讀過很多書的。
看著沈潮等人衣著不凡,疑惑道:“幾位找誰?”
沈潮上前拱手道:“這裏可是聞煥章先生住處?”
婦人溫和道:“正是,那是我家相公,諸位請進吧。”
沈潮等人便跟在婦人身後,走進了院子。
如同眼前婦人一樣,院子裏雖然簡樸。但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精心布置過的。
給人一種自然和諧,內心平靜之感。
這時一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也走出房間,疑惑看向眾人。
婦人道:“這幾位都是找你的。”
“閣下就是聞煥章先生嗎?”
沈潮上前一步,微笑著拱手道。
“正是聞某,不知幾位是?”
“在下沈潮,表字伯虎,自鄆州而來。本是在貴村留宿,聽聞有您這樣一位賢人雅士在此,特來拜訪。”
“嗬嗬嗬,哪裏哪裏,不過一鄉村匹夫。沈小友裏麵請,咱們坐下聊。”
“唉,我已備下酒宴,聞先生若不嫌棄,還請移步。”
“哦?嗬嗬嗬,也好,請!”
水滸傳中文煥章被人推薦給高俅為軍中參謀,可惜沒得重用。此人才學出眾,精通兵法謀略。與東京官員多有來往,是達官顯貴們的座上客。
然而卻始終不得推舉為官,難以施展才華。
像沈潮這樣聞其名聲,便來拜訪之人,平日也是經常發生。
等幾人迴到住處時,酒菜已經備好。
由於是宴請的文人,扈三娘武鬆等人便沒有參與其中。
隻有沈潮和聞煥章二人,其餘人都都去了其他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