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莊這日走出一行商隊,其中騾車數十輛,隨行二百多人。
這次領隊之人赫然是許貫中,一同的還有時遷,李天錫董澄等。
隊伍中有數十人神色警惕,似乎很擔心自己被人認出來。
沈潮將人送出一裏地後,才做分別。
對著許貫中抱拳笑道:“許兄一路順風,咱們兩月後見。”
許貫中點點頭,抱拳道:“保重!”
“保重!”
離開獨龍崗,商隊一路南下。
走了大半日,便到了梁山附近。自從有了之前的那場爭鬥,梁山便再沒找過沈潮麻煩。
何況如今在整個北方,白雲山莊也無懼哪個勢力。貓旗所過,無人敢犯。
途經一處山腳時,發現有兩夥人在對峙。為首者是兩個青年,一人身穿紅衣,手持方天畫戟。
一人身穿白衣,同樣一杆長戟。
兩方人看到白雲山莊一行,全都主動讓開了路。許貫中隨意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商隊遠離後,就聽到身後傳來打鬥聲。
許貫中走後,沈潮就一直忙碌在寫作和審核出版物上,每天至少還要上一次課。
白雲山莊現在有三十幾名高級人才,都是通過各地數學競答選拔出的。
他們每天都在消化,擴展沈潮寫的那些數學知識,因為很多東西沈潮也隻記住個大概而已。
即便如此,那也是意義非凡。有些人還會兼修物理化學,使得很多研究肉眼可見的提升。
又是一堂晚課,沈潮看著台下秦孝傑等人。
淡淡道:“人民戰爭這門課程,到今日就告於段落了。你們作為革命社的第一批成員,馬上就要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有人會去山西,有人要留在山東,還有人要和我去趟南方。無論在哪裏,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
說罷,向眾人抱拳一禮。
眾學生也起身,恭敬迴禮。
沈潮在講完了社會學課程後,就宣布成立革命社。至於為什麽是社而不是黨,實在黨在這個時期屬於貶義。比如已經爭鬥幾十年的新黨,舊黨。
而大宋民間各種社和會卻普遍存在,為了容易讓人接受和推廣,沈潮索性稱之為社。
至於革命社的目的是什麽,簡單來說就是推翻封建專製,廢皇權,興民權。其中細則,還有數條,很大一部分都是約束自身的。
有些東西沈潮也沒想好,總的來說他不想暴力的大改動。
很多事也隻是想法上很好,一旦實施總會變味。古今中外,向來如此。拿最近的王安石變法來說,那些政令錯了嗎?可一旦下麵實施,立刻會出現各種不可收拾的問題。
此時的大宋跟曆朝末期不同,內部的矛盾並沒有激化到朝廷失控。
何況他自己什麽水平,心裏很清楚。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他隻想當個引領者。
二月底時,沈潮率領三百餘人到達了密州。由於要攜帶許多銀錢和隱秘物品,因此選了一處小港口偷渡上船。
七艘海船每艘長近十丈,都是橫帆。兩頭高高翹起,像是鳥頭。
船身的漆麵已經掉光,很多地方都有修補痕跡。每艘船都需要四十名左右船工,再加上三百餘人平分各船。這些大多都是特訓隊員,遊泳也是必練科目。
這個時期正值季風交替,海麵風浪小,船也平穩許多。
沈潮上了船後,一名青年管事對著身旁漢子道:“這位便是東家,沈大官人。”
又向沈潮介紹道:“官人,這是綱首,負責船隊指揮。”
“小人白原,拜見沈大官人。”
“白船長不必多禮,這次出行還要多仰仗你啊。”
“大官人放心,別看這船舊了些,可經常維護,結實的很。”
“哈哈哈,好。那一切指揮就都交給白船長了,咱們盡快啟程吧。”
“是”。
待所有人員物資上了船,在百原的號令下。七艘海船全都升起船帆,遠離海岸。
沈潮帶的這些人,基本都是第一次見到大海。此刻全都站在船上,遙望海麵。
“這大海到底有多大啊?還有你說的那日本,還有楓葉國都在哪裏?”
扈三娘挽著沈潮胳膊,好奇問道。
沈潮辨別了下方向,指著正東道:“就在那麵,大概從咱們獨龍崗到京兆府那麽遠吧。至於楓葉國,那就太遠了。”
扈三娘掐了他一下道:“說的跟你真去過一樣,別以為我不知道那都是你瞎編的。”
“唉,故事是瞎編的,但那裏真的有片大陸。等以後為夫造出更好的船,探明了航線,有機會咱們就去逛逛。不過那裏都是些原始部落,沒什麽意思。”
“哎,能去高麗和日本看看就好了。”
“那就簡單多了,兩年內保證你能去上。咱們搶幾個小島,沒事就去度度假。”
船隊屬於近海航行,帶的物資不多,反而準備了幾條逃生小船,也不擔心會有什麽意外。
傍晚時,暮色浸透海麵,餘暉給浪尖披上一層金莎。
船上的水手用漁網和釣竿,捕獲了許多海鮮。隻需用清水煮過,就是一道美味。再配上白雲山莊的美酒,眾人都很是愜意。
此次出行,沈潮將嶽飛四人也帶了出來。美其名曰,社會調查。需要將一路見聞,感受全都記錄下來。
有沈潮在,也不擔心會落下課程。
“等你們以後學了統計學,就會發現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字看得更清晰。
那些儒家的大道理,什麽為官要效忠君王,要清廉等等,屁用沒有。
舉個例子,比如你若統計出糧食的產量,百姓人數。就會發現兩者的比例,低到一個數字時,這個社會就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在一定時間內,若沒得到解決,王朝必然會崩塌。”
沈潮雖然是講給嶽飛幾人,可周圍還坐了許多好奇的人。
秦孝傑接話道:“官人的意思是,國家的糧食要是不夠分配。無論朝廷怎麽做,都會發生民亂是嗎?”
“是的,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可惜你們這些文人,隻會從人的品性上看問題。”
嶽飛問道:“官人可有解決之法?”
這次領隊之人赫然是許貫中,一同的還有時遷,李天錫董澄等。
隊伍中有數十人神色警惕,似乎很擔心自己被人認出來。
沈潮將人送出一裏地後,才做分別。
對著許貫中抱拳笑道:“許兄一路順風,咱們兩月後見。”
許貫中點點頭,抱拳道:“保重!”
“保重!”
離開獨龍崗,商隊一路南下。
走了大半日,便到了梁山附近。自從有了之前的那場爭鬥,梁山便再沒找過沈潮麻煩。
何況如今在整個北方,白雲山莊也無懼哪個勢力。貓旗所過,無人敢犯。
途經一處山腳時,發現有兩夥人在對峙。為首者是兩個青年,一人身穿紅衣,手持方天畫戟。
一人身穿白衣,同樣一杆長戟。
兩方人看到白雲山莊一行,全都主動讓開了路。許貫中隨意看了一眼,便不再理會。
商隊遠離後,就聽到身後傳來打鬥聲。
許貫中走後,沈潮就一直忙碌在寫作和審核出版物上,每天至少還要上一次課。
白雲山莊現在有三十幾名高級人才,都是通過各地數學競答選拔出的。
他們每天都在消化,擴展沈潮寫的那些數學知識,因為很多東西沈潮也隻記住個大概而已。
即便如此,那也是意義非凡。有些人還會兼修物理化學,使得很多研究肉眼可見的提升。
又是一堂晚課,沈潮看著台下秦孝傑等人。
淡淡道:“人民戰爭這門課程,到今日就告於段落了。你們作為革命社的第一批成員,馬上就要參與到社會實踐之中。有人會去山西,有人要留在山東,還有人要和我去趟南方。無論在哪裏,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的使命。”
說罷,向眾人抱拳一禮。
眾學生也起身,恭敬迴禮。
沈潮在講完了社會學課程後,就宣布成立革命社。至於為什麽是社而不是黨,實在黨在這個時期屬於貶義。比如已經爭鬥幾十年的新黨,舊黨。
而大宋民間各種社和會卻普遍存在,為了容易讓人接受和推廣,沈潮索性稱之為社。
至於革命社的目的是什麽,簡單來說就是推翻封建專製,廢皇權,興民權。其中細則,還有數條,很大一部分都是約束自身的。
有些東西沈潮也沒想好,總的來說他不想暴力的大改動。
很多事也隻是想法上很好,一旦實施總會變味。古今中外,向來如此。拿最近的王安石變法來說,那些政令錯了嗎?可一旦下麵實施,立刻會出現各種不可收拾的問題。
此時的大宋跟曆朝末期不同,內部的矛盾並沒有激化到朝廷失控。
何況他自己什麽水平,心裏很清楚。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他隻想當個引領者。
二月底時,沈潮率領三百餘人到達了密州。由於要攜帶許多銀錢和隱秘物品,因此選了一處小港口偷渡上船。
七艘海船每艘長近十丈,都是橫帆。兩頭高高翹起,像是鳥頭。
船身的漆麵已經掉光,很多地方都有修補痕跡。每艘船都需要四十名左右船工,再加上三百餘人平分各船。這些大多都是特訓隊員,遊泳也是必練科目。
這個時期正值季風交替,海麵風浪小,船也平穩許多。
沈潮上了船後,一名青年管事對著身旁漢子道:“這位便是東家,沈大官人。”
又向沈潮介紹道:“官人,這是綱首,負責船隊指揮。”
“小人白原,拜見沈大官人。”
“白船長不必多禮,這次出行還要多仰仗你啊。”
“大官人放心,別看這船舊了些,可經常維護,結實的很。”
“哈哈哈,好。那一切指揮就都交給白船長了,咱們盡快啟程吧。”
“是”。
待所有人員物資上了船,在百原的號令下。七艘海船全都升起船帆,遠離海岸。
沈潮帶的這些人,基本都是第一次見到大海。此刻全都站在船上,遙望海麵。
“這大海到底有多大啊?還有你說的那日本,還有楓葉國都在哪裏?”
扈三娘挽著沈潮胳膊,好奇問道。
沈潮辨別了下方向,指著正東道:“就在那麵,大概從咱們獨龍崗到京兆府那麽遠吧。至於楓葉國,那就太遠了。”
扈三娘掐了他一下道:“說的跟你真去過一樣,別以為我不知道那都是你瞎編的。”
“唉,故事是瞎編的,但那裏真的有片大陸。等以後為夫造出更好的船,探明了航線,有機會咱們就去逛逛。不過那裏都是些原始部落,沒什麽意思。”
“哎,能去高麗和日本看看就好了。”
“那就簡單多了,兩年內保證你能去上。咱們搶幾個小島,沒事就去度度假。”
船隊屬於近海航行,帶的物資不多,反而準備了幾條逃生小船,也不擔心會有什麽意外。
傍晚時,暮色浸透海麵,餘暉給浪尖披上一層金莎。
船上的水手用漁網和釣竿,捕獲了許多海鮮。隻需用清水煮過,就是一道美味。再配上白雲山莊的美酒,眾人都很是愜意。
此次出行,沈潮將嶽飛四人也帶了出來。美其名曰,社會調查。需要將一路見聞,感受全都記錄下來。
有沈潮在,也不擔心會落下課程。
“等你們以後學了統計學,就會發現很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字看得更清晰。
那些儒家的大道理,什麽為官要效忠君王,要清廉等等,屁用沒有。
舉個例子,比如你若統計出糧食的產量,百姓人數。就會發現兩者的比例,低到一個數字時,這個社會就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在一定時間內,若沒得到解決,王朝必然會崩塌。”
沈潮雖然是講給嶽飛幾人,可周圍還坐了許多好奇的人。
秦孝傑接話道:“官人的意思是,國家的糧食要是不夠分配。無論朝廷怎麽做,都會發生民亂是嗎?”
“是的,這不是很簡單的道理嗎。可惜你們這些文人,隻會從人的品性上看問題。”
嶽飛問道:“官人可有解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