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軍帳之內,一片愁容。自從和樊瑞立下賭約,已經連輸兩場。
就連黑旋風李逵,身上也是掛了彩。
一向自詡胸有丘壑,亦懂些兵法謀略的宋江,也沒了主意。
那芒碭山不知布下的什麽陣法,一旦開戰濃煙滾滾,飛沙走石。
士卒更是配合默契,悍勇無匹。兩名頭領項充和李袞,不僅武功不俗,臨陣指揮更是從容有度。
而他梁山軍雖然也算精銳,還有眾多頭領。可一旦交手,便會被分割絞殺。僅兩次比鬥,就損失了數百人。
還有最後一次機會,他也不敢再輕易出手了。
就在眾人犯難之際,公孫勝來到。
雙方寒暄過後,說明來由。宋江把兩軍對戰經過,講述一遍。
公孫勝捋須閉目,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此乃兩儀陣演化而來,又配合道門術法。我這有諸葛孔明傳下的八陣圖,今日就授予宋頭領。
待我梁山軍士習得,再與其一戰。至於那些妖術,就交給貧道了。”
“哎呀,多虧一清道長了!”宋江感激的握住對方雙手。
“哪裏,都是自家兄弟。”
梁山軍隊立刻開始操練其八陣圖,三天後,雙方再次開戰。
八陣圖需八名將領守陣,宋江選出將領分別為:秦明,奇士山,王英,穆弘,祝彪,陳金,黃信,胡辛。
樊瑞看著對方布置,不屑道:“宋江小兒,又故弄玄虛了嗎?”
他雖會些旁門左道,但卻完全不知梁山陣法。即便芒碭山所布陣法,也隻是偶然得到,照本宣科而已。
尤其贏了兩場之後,更是認定宋江沒什麽本事。
然而此次卻是大出他的意料,項充李袞帶兵與對方打著打著,便被逐漸瓦解。原本互為攻防的陣法,被敵人層層阻隔。
樊瑞見狀不妙,立刻敲響戰鼓改變陣型。更是親自上陣,使用其術法。所謂術法不過就是一些糊弄人的把戲,起到擾亂視線,驚嚇敵人的作用。
哪知芒碭山一方剛冒起濃煙,還有飛沙走石。梁山軍隊便響起陣陣滾雷之聲。
樊瑞驚唿:“啊!五雷天心正法!”
這下徹底方寸大亂,項充李袞也完全被打散。
見大局已定,稍微緩過神的樊瑞,立馬鳴金收兵。
三千人最後隻迴來了不到兩千,餘者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就連項充李袞,也成為梁山俘虜。
樊瑞擔心梁山趁勢攻打山寨,連忙帶人迴山,緊閉大門,嚴加防守起來。
梁山方麵終於一掃幾日陰霾,各個頭領全都喜笑顏開。
“哥哥還等什麽?給俺鐵牛一波人馬,平了那芒碭山便是。”
李逵興奮叫嚷著,今日總算讓他出了一口氣。
“不可胡說!”宋江訓斥道。
又向公孫勝深施一禮道:“多虧道長相助啊,否則宋某怕是要栽個大跟頭。”
“無量壽福,都是自家兄弟,宋頭領客氣什麽?”公孫勝迴了個道禮。
“哥哥,項充李袞帶到。”
穆弘押解著二人來到營帳,眾人都露出得意表情。
“誰讓綁著兩位兄弟的,還不快快鬆綁。”宋江一副很生氣模樣,甚至親自上前。
帶二人解綁,一臉歉疚抱拳道:“多有得罪,讓二位兄弟受苦了。”
項充抱拳迴禮道:“是我們技不如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唉,兄弟說的哪裏話。一場比試而已,兩位現在就可以帶著俘虜迴去。”
“你說什麽?這樣就放了我們?”
李袞驚唿道。
宋江笑道:“嗬嗬嗬,不然呢?”
雙方又說了些恭維話,項充二人便迴到了芒碭山。
正布置防禦的樊瑞,見他們迴來,大為驚奇。
一番詢問,得知事情經過,點頭道:“這宋江倒是真豪傑,哎,妄我還擔心人家會來攻山。對了,你們知道是何人破的我方陣法?”
項充道:“乃是一個道士所破,別人都叫他一清道長。而且還是梁山第四把交椅,道法高深。”
“嗯,難怪。看來這都是天意啊,哎,我們不能逆天而行。兩位兄弟怎麽看?”
兩人看了看,都抱拳道:“都聽哥哥的!”
樊瑞沉思片刻,看著滿天星鬥,不知想了些什麽,嚴肅的點頭道:“既然我們輸了,那就認吧。”
當日,樊瑞率芒碭山數千人馬,全部加入梁山。
尤其見到公孫勝,知道其乃是羅真人弟子,便欲拜其為師。
公孫勝在了解其為人,且一心求道後,欣然接受,並當場傳授道法。
再往南就離梁山越來越遠,宋江擔心出現意外,便向東而行,打算繞一圈迴到梁山。
吳用離開二龍山後,曹正便帶了幾個人,親自來到白雲山莊。
他擔心書信說不清楚,或者沈潮還會有其他安排。
聽完其匯報後,沈潮表情有些怪異,心中嘀咕著事情的軌跡開始變了嗎。
沉思片刻後,笑道:“他們還真是閑輸的慢,哎,這天下就沒一個能打的。”
“哈哈哈,官人算無遺策,那吳用也敢稱智多星。”
“既然送上門來,不吃一口怪可惜的。給梁山傳信,就說你們和桃花山都願意參與。雙方各出一些人馬,由魯大師帶領。楊誌的騎兵到時也來,在附近埋伏,等候時機。”
“好嘞,那俺就迴去準備了。”
“嗯,迴去後加緊訓練。另外那幾座礦山也要守好了,鐵礦需求越來越大了。”
“放心官人,那裏的弟兄平日都不怎麽下山,沒人注意的。就算官兵來了,沒有兩三萬也是攻不破的。”
“那就好。”
吳用迴到梁山後,就將其欲聯合青州二龍山等山寨的計劃,說與了晁蓋。
今日收到曹正信後,兩人心情立刻好了起來。
晁蓋讚賞道:“學究果然智謀超凡,有你在,我梁山無憂矣。”
“哥哥說的哪裏話,您才是主心骨啊。”
晁蓋想到寨中現狀,無奈揮揮手。
自打宋江上山,梁山逐漸分成兩派。一派自是晁蓋為首老人,一派是仰慕宋江之名投靠的。
晁蓋等人因宋江有救命之恩,又害的對方丟了官職。一直深感愧疚,所以也就任其發展。
就連黑旋風李逵,身上也是掛了彩。
一向自詡胸有丘壑,亦懂些兵法謀略的宋江,也沒了主意。
那芒碭山不知布下的什麽陣法,一旦開戰濃煙滾滾,飛沙走石。
士卒更是配合默契,悍勇無匹。兩名頭領項充和李袞,不僅武功不俗,臨陣指揮更是從容有度。
而他梁山軍雖然也算精銳,還有眾多頭領。可一旦交手,便會被分割絞殺。僅兩次比鬥,就損失了數百人。
還有最後一次機會,他也不敢再輕易出手了。
就在眾人犯難之際,公孫勝來到。
雙方寒暄過後,說明來由。宋江把兩軍對戰經過,講述一遍。
公孫勝捋須閉目,好一會兒才開口道:“此乃兩儀陣演化而來,又配合道門術法。我這有諸葛孔明傳下的八陣圖,今日就授予宋頭領。
待我梁山軍士習得,再與其一戰。至於那些妖術,就交給貧道了。”
“哎呀,多虧一清道長了!”宋江感激的握住對方雙手。
“哪裏,都是自家兄弟。”
梁山軍隊立刻開始操練其八陣圖,三天後,雙方再次開戰。
八陣圖需八名將領守陣,宋江選出將領分別為:秦明,奇士山,王英,穆弘,祝彪,陳金,黃信,胡辛。
樊瑞看著對方布置,不屑道:“宋江小兒,又故弄玄虛了嗎?”
他雖會些旁門左道,但卻完全不知梁山陣法。即便芒碭山所布陣法,也隻是偶然得到,照本宣科而已。
尤其贏了兩場之後,更是認定宋江沒什麽本事。
然而此次卻是大出他的意料,項充李袞帶兵與對方打著打著,便被逐漸瓦解。原本互為攻防的陣法,被敵人層層阻隔。
樊瑞見狀不妙,立刻敲響戰鼓改變陣型。更是親自上陣,使用其術法。所謂術法不過就是一些糊弄人的把戲,起到擾亂視線,驚嚇敵人的作用。
哪知芒碭山一方剛冒起濃煙,還有飛沙走石。梁山軍隊便響起陣陣滾雷之聲。
樊瑞驚唿:“啊!五雷天心正法!”
這下徹底方寸大亂,項充李袞也完全被打散。
見大局已定,稍微緩過神的樊瑞,立馬鳴金收兵。
三千人最後隻迴來了不到兩千,餘者死的死,被俘的被俘。
就連項充李袞,也成為梁山俘虜。
樊瑞擔心梁山趁勢攻打山寨,連忙帶人迴山,緊閉大門,嚴加防守起來。
梁山方麵終於一掃幾日陰霾,各個頭領全都喜笑顏開。
“哥哥還等什麽?給俺鐵牛一波人馬,平了那芒碭山便是。”
李逵興奮叫嚷著,今日總算讓他出了一口氣。
“不可胡說!”宋江訓斥道。
又向公孫勝深施一禮道:“多虧道長相助啊,否則宋某怕是要栽個大跟頭。”
“無量壽福,都是自家兄弟,宋頭領客氣什麽?”公孫勝迴了個道禮。
“哥哥,項充李袞帶到。”
穆弘押解著二人來到營帳,眾人都露出得意表情。
“誰讓綁著兩位兄弟的,還不快快鬆綁。”宋江一副很生氣模樣,甚至親自上前。
帶二人解綁,一臉歉疚抱拳道:“多有得罪,讓二位兄弟受苦了。”
項充抱拳迴禮道:“是我們技不如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唉,兄弟說的哪裏話。一場比試而已,兩位現在就可以帶著俘虜迴去。”
“你說什麽?這樣就放了我們?”
李袞驚唿道。
宋江笑道:“嗬嗬嗬,不然呢?”
雙方又說了些恭維話,項充二人便迴到了芒碭山。
正布置防禦的樊瑞,見他們迴來,大為驚奇。
一番詢問,得知事情經過,點頭道:“這宋江倒是真豪傑,哎,妄我還擔心人家會來攻山。對了,你們知道是何人破的我方陣法?”
項充道:“乃是一個道士所破,別人都叫他一清道長。而且還是梁山第四把交椅,道法高深。”
“嗯,難怪。看來這都是天意啊,哎,我們不能逆天而行。兩位兄弟怎麽看?”
兩人看了看,都抱拳道:“都聽哥哥的!”
樊瑞沉思片刻,看著滿天星鬥,不知想了些什麽,嚴肅的點頭道:“既然我們輸了,那就認吧。”
當日,樊瑞率芒碭山數千人馬,全部加入梁山。
尤其見到公孫勝,知道其乃是羅真人弟子,便欲拜其為師。
公孫勝在了解其為人,且一心求道後,欣然接受,並當場傳授道法。
再往南就離梁山越來越遠,宋江擔心出現意外,便向東而行,打算繞一圈迴到梁山。
吳用離開二龍山後,曹正便帶了幾個人,親自來到白雲山莊。
他擔心書信說不清楚,或者沈潮還會有其他安排。
聽完其匯報後,沈潮表情有些怪異,心中嘀咕著事情的軌跡開始變了嗎。
沉思片刻後,笑道:“他們還真是閑輸的慢,哎,這天下就沒一個能打的。”
“哈哈哈,官人算無遺策,那吳用也敢稱智多星。”
“既然送上門來,不吃一口怪可惜的。給梁山傳信,就說你們和桃花山都願意參與。雙方各出一些人馬,由魯大師帶領。楊誌的騎兵到時也來,在附近埋伏,等候時機。”
“好嘞,那俺就迴去準備了。”
“嗯,迴去後加緊訓練。另外那幾座礦山也要守好了,鐵礦需求越來越大了。”
“放心官人,那裏的弟兄平日都不怎麽下山,沒人注意的。就算官兵來了,沒有兩三萬也是攻不破的。”
“那就好。”
吳用迴到梁山後,就將其欲聯合青州二龍山等山寨的計劃,說與了晁蓋。
今日收到曹正信後,兩人心情立刻好了起來。
晁蓋讚賞道:“學究果然智謀超凡,有你在,我梁山無憂矣。”
“哥哥說的哪裏話,您才是主心骨啊。”
晁蓋想到寨中現狀,無奈揮揮手。
自打宋江上山,梁山逐漸分成兩派。一派自是晁蓋為首老人,一派是仰慕宋江之名投靠的。
晁蓋等人因宋江有救命之恩,又害的對方丟了官職。一直深感愧疚,所以也就任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