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官二代的權力之爭是你死我活的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官二代不是好當的,如果你不是獨生子的話。
官二代已經被中國人罵成貶義詞了,應該說是一邊羨慕一邊咒罵,主打一個雙標和分裂。
相信無數人都幻想過官二代的生活,就像百姓會在茶餘飯後議論皇帝是不是拿金鋤頭下地幹活。
官二代和富二代不一樣的是,權力傳承和財富傳承的底層邏輯不一樣。
財富傳承很多是實物,比方說房產、土地、金銀財寶等,能夠以房契地契等方式固定下來。
而權力傳承並不是都靠血緣的,而是看別人是否認同你,擁護你,聽你的話,也就是說權力傳的是人心向背,是虛的,不是一紙詔書或任命書就能代代相傳的。
尤其是官二代有幾個兄弟的時候,並不是立長立嫡就能簡單解決傳承問題的,這時候拚的就是兄弟之間的綜合實力。
比方說為什麽是排行老二的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他的大哥和三弟和曆史上其他昏庸的皇帝比起來,也沒有那麽無能和不堪,完全是跟李世民對比的了。
官二代的權力之爭很多都是你死我活的,因為權力不像財富能分家,權力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你不能把一個人的心劈成兩半一樣,你敗了,隻有死或永世不得翻身。
隻有獨生子的官二代才是很幸福的,凡是兄弟多的官二代往往都活不長,還不如普通百姓過得心裏踏實。
所以劉表可憐他的長子劉琦,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太老了,快死了,而妻族蔡家勢力太過龐大。
劉琦這個人,善良、懦弱、沒有本事,但是他不笨,還知道找劉備當靠山。
但是這孩子不懂的是,人和人之間是利益交換的關係,他拿不出劉備能看得上的利益,劉備憑什麽幫他?
劉琦就那麽明晃晃地去找劉備,沒有想著避開蔡瑁的眼線,直接跪下大哭:“繼母容不下我,我的性命危在旦夕,望叔父救我!”
劉備心說這孩子怎麽這麽幼稚呢,這怎麽可能是蔡家的對手,也不想想我現在的處境,所以推脫說:“這是你們的家事,我不好插手。”
這話是故意大聲給眼線說的,劉備低聲耳語劉琦:“我這裏被盯得緊,明天我讓諸葛亮去拜訪你,給你出謀劃策。”
第二天,諸葛亮迴訪劉琦,這孩子又單刀直入了,完全沒有避著下人:“繼母容不下劉琦,請先生救我。”
諸葛亮算是見識到這孩子的不諳世事了,一麵大聲推脫,一麵使眼色:“我是外人,怎麽敢摻和你們家的事,若是泄露,我就死定了。”
這孩子總算反應過來,邀諸葛亮密室飲酒,但是諸葛亮懷疑隔牆有耳,仍不肯吐口。
最後這孩子放大招了,把諸葛亮邀請到一座小樓看古書,命人撤去樓梯,並拔劍自刎欲以死相逼,這下諸葛亮總算相信沒人偷聽了,才獻計:“
公子難道不曾聽聞過申生、重耳的事嗎?申生居於內而亡,重耳處身外而安。現今你父親的手下黃祖死了,江夏無人鎮守防禦,公子為什麽不向您父親請求屯兵鎮守江夏,如此便可避免災禍了。”
諸葛亮這樣說是有私心的,因為劉表讓劉備為黃祖報仇,去攻打東吳孫權,若是劉琦去守江夏,該攻打孫權的就是劉琦了,而劉表是絕舍不得讓親生兒子冒險的,何況劉琦也沒這本事。
劉琦歡天喜地地謝過諸葛亮,懵懂無知地去當槍使了。
所以說太單純孱弱的人,不適合在官宦世家混,當官二代就是催命的。
公元209年,也就是第二年,劉琦就病死了,很難說沒有天天擔驚受怕、心理負擔太重的原因。
我在城外帶五百人馬駐紮,不是閑著的,我要找糜竺。
拿公家的錢去放高利貸,這做法如同後世《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我是真的不敢相信,糜竺是王熙鳳那樣的人。
諸葛亮解開了糜竺的密碼,列出了糜竺放高利貸的名單,我就照著名單一家一家找過去。
荊州有八大世家:山陽劉氏、 山陽王氏、琅琊諸葛氏、荊州本土的蔡氏、蒯氏、黃氏、龐氏和習氏。
蔡氏是最顯赫的家族,諸葛亮的嶽父出身於黃家,嶽母出身於蔡家,是劉表妻子蔡氏的親姐姐,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親舅舅。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良、蒯越的兄弟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家的龐山民,龐山民的堂兄弟就是龐統,諸葛亮和龐統是表兄弟。
這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看得我頭疼,我生怕一個處理不好就惹了諸葛亮,大水衝了龍王廟嘛!所以我不找劉氏、蔡氏、龐氏、蒯氏、黃氏,專挑沒有勢力的小門小戶,柿子也先挑軟得捏嘛!
照著名單,我先找到一家米糧店,進門一看,裏麵空蕩蕩的,張口就喊:“掌櫃的在嗎?我要買糧。”
出來一個小老頭:“這位客官,小老兒因為借了高利貸,還不上了,所以把米糧店抵出去了,所有的大米都被運走了,請客官去別家看看吧。”
我心裏大喜,看來找對地方了:“放你高利貸的人,是不是姓糜?”
那老頭一臉迷惑:“不是姓糜,是姓劉啊!我這裏有店鋪轉讓的文書。”
拿到文書一看,雖然我不識幾個字,但是“劉備”那兩個字我是認識的,劉備居然買下了一家米糧店,這事我怎麽不知道?
我又問那老頭:“那你們的大米都運到哪裏去了?”
老頭迴答:“放貸的人要求都運到新野,還下了定錢,要求明年本店收的大米全部運到新野。”
這是劉備無疑了,我一臉懵地走了。
第二家店是一家賣牲口的,我換了個思路,裝成討債的上門,反正我長得兇神惡煞的,由不得人家不信。
賣牲口的老板也不是善茬,操起一把耙子就打:“我就借了一家高利貸,哪裏來的第二家?你們是想訛我不成?反正我的店鋪已經抵給高利貸的了,我一無所有了,我跟你拚了!”
我聽出音了:“你借了誰的高利貸?你告訴我,我就不向你要錢了。”
老板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說前些日子,一位穿得挺貴氣的公子,上門來收債,還不上就拿店鋪來抵。
而且收了店鋪以後,那位公子還要求,以後牲口鋪隻收戰馬,收了以後都送到新野。
老板嚇壞了,普通百姓要收戰馬,可是會殺頭的,可是那位貴公子說以後他是老板,就照他說的話做。
我問那位貴公子的名字,老板拿出店鋪轉讓文書,我一看——又是劉備。
現在情況是明白了,糜竺是打著劉備的旗號放高利貸,還收人家的店鋪。
我迴去跟劉備一說,劉備頓足捶胸唿天搶地:“天地良心啊,我是真的一無所知啊!一文錢都沒落到我口袋裏啊!這糜竺放高利貸居然用我的名字,其心可誅啊!”
我陪著劉備一塊而數落糜竺:“他這是拿你當白手套來中飽私囊,荊州誰不知道你劉備的大名啊,拉大旗作虎皮,錢他得了,惡名你擔!”
諸葛亮慢悠悠地說::“糜竺到荊州隻是為了收賬嗎?”
劉備猛然想起:“我是要他代表我去找劉表要錢要糧的,當初隻不過是為了把他支開。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明天我就找劉表問問。”
我陪著笑臉問諸葛亮:“那糜竺借給蔡家、黃家、龐家、蒯家的高利貸怎麽辦?”
諸葛亮一臉雲淡風輕:“關我什麽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氣結:要不是怕得罪你,我早就打上門去了。現在你不管正好,看我怎麽去鬧!
官二代已經被中國人罵成貶義詞了,應該說是一邊羨慕一邊咒罵,主打一個雙標和分裂。
相信無數人都幻想過官二代的生活,就像百姓會在茶餘飯後議論皇帝是不是拿金鋤頭下地幹活。
官二代和富二代不一樣的是,權力傳承和財富傳承的底層邏輯不一樣。
財富傳承很多是實物,比方說房產、土地、金銀財寶等,能夠以房契地契等方式固定下來。
而權力傳承並不是都靠血緣的,而是看別人是否認同你,擁護你,聽你的話,也就是說權力傳的是人心向背,是虛的,不是一紙詔書或任命書就能代代相傳的。
尤其是官二代有幾個兄弟的時候,並不是立長立嫡就能簡單解決傳承問題的,這時候拚的就是兄弟之間的綜合實力。
比方說為什麽是排行老二的李世民當上了皇帝,他的大哥和三弟和曆史上其他昏庸的皇帝比起來,也沒有那麽無能和不堪,完全是跟李世民對比的了。
官二代的權力之爭很多都是你死我活的,因為權力不像財富能分家,權力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你不能把一個人的心劈成兩半一樣,你敗了,隻有死或永世不得翻身。
隻有獨生子的官二代才是很幸福的,凡是兄弟多的官二代往往都活不長,還不如普通百姓過得心裏踏實。
所以劉表可憐他的長子劉琦,也沒有辦法,因為他太老了,快死了,而妻族蔡家勢力太過龐大。
劉琦這個人,善良、懦弱、沒有本事,但是他不笨,還知道找劉備當靠山。
但是這孩子不懂的是,人和人之間是利益交換的關係,他拿不出劉備能看得上的利益,劉備憑什麽幫他?
劉琦就那麽明晃晃地去找劉備,沒有想著避開蔡瑁的眼線,直接跪下大哭:“繼母容不下我,我的性命危在旦夕,望叔父救我!”
劉備心說這孩子怎麽這麽幼稚呢,這怎麽可能是蔡家的對手,也不想想我現在的處境,所以推脫說:“這是你們的家事,我不好插手。”
這話是故意大聲給眼線說的,劉備低聲耳語劉琦:“我這裏被盯得緊,明天我讓諸葛亮去拜訪你,給你出謀劃策。”
第二天,諸葛亮迴訪劉琦,這孩子又單刀直入了,完全沒有避著下人:“繼母容不下劉琦,請先生救我。”
諸葛亮算是見識到這孩子的不諳世事了,一麵大聲推脫,一麵使眼色:“我是外人,怎麽敢摻和你們家的事,若是泄露,我就死定了。”
這孩子總算反應過來,邀諸葛亮密室飲酒,但是諸葛亮懷疑隔牆有耳,仍不肯吐口。
最後這孩子放大招了,把諸葛亮邀請到一座小樓看古書,命人撤去樓梯,並拔劍自刎欲以死相逼,這下諸葛亮總算相信沒人偷聽了,才獻計:“
公子難道不曾聽聞過申生、重耳的事嗎?申生居於內而亡,重耳處身外而安。現今你父親的手下黃祖死了,江夏無人鎮守防禦,公子為什麽不向您父親請求屯兵鎮守江夏,如此便可避免災禍了。”
諸葛亮這樣說是有私心的,因為劉表讓劉備為黃祖報仇,去攻打東吳孫權,若是劉琦去守江夏,該攻打孫權的就是劉琦了,而劉表是絕舍不得讓親生兒子冒險的,何況劉琦也沒這本事。
劉琦歡天喜地地謝過諸葛亮,懵懂無知地去當槍使了。
所以說太單純孱弱的人,不適合在官宦世家混,當官二代就是催命的。
公元209年,也就是第二年,劉琦就病死了,很難說沒有天天擔驚受怕、心理負擔太重的原因。
我在城外帶五百人馬駐紮,不是閑著的,我要找糜竺。
拿公家的錢去放高利貸,這做法如同後世《紅樓夢》裏的王熙鳳,我是真的不敢相信,糜竺是王熙鳳那樣的人。
諸葛亮解開了糜竺的密碼,列出了糜竺放高利貸的名單,我就照著名單一家一家找過去。
荊州有八大世家:山陽劉氏、 山陽王氏、琅琊諸葛氏、荊州本土的蔡氏、蒯氏、黃氏、龐氏和習氏。
蔡氏是最顯赫的家族,諸葛亮的嶽父出身於黃家,嶽母出身於蔡家,是劉表妻子蔡氏的親姐姐,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親舅舅。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良、蒯越的兄弟蒯祺,二姐嫁給了龐家的龐山民,龐山民的堂兄弟就是龐統,諸葛亮和龐統是表兄弟。
這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看得我頭疼,我生怕一個處理不好就惹了諸葛亮,大水衝了龍王廟嘛!所以我不找劉氏、蔡氏、龐氏、蒯氏、黃氏,專挑沒有勢力的小門小戶,柿子也先挑軟得捏嘛!
照著名單,我先找到一家米糧店,進門一看,裏麵空蕩蕩的,張口就喊:“掌櫃的在嗎?我要買糧。”
出來一個小老頭:“這位客官,小老兒因為借了高利貸,還不上了,所以把米糧店抵出去了,所有的大米都被運走了,請客官去別家看看吧。”
我心裏大喜,看來找對地方了:“放你高利貸的人,是不是姓糜?”
那老頭一臉迷惑:“不是姓糜,是姓劉啊!我這裏有店鋪轉讓的文書。”
拿到文書一看,雖然我不識幾個字,但是“劉備”那兩個字我是認識的,劉備居然買下了一家米糧店,這事我怎麽不知道?
我又問那老頭:“那你們的大米都運到哪裏去了?”
老頭迴答:“放貸的人要求都運到新野,還下了定錢,要求明年本店收的大米全部運到新野。”
這是劉備無疑了,我一臉懵地走了。
第二家店是一家賣牲口的,我換了個思路,裝成討債的上門,反正我長得兇神惡煞的,由不得人家不信。
賣牲口的老板也不是善茬,操起一把耙子就打:“我就借了一家高利貸,哪裏來的第二家?你們是想訛我不成?反正我的店鋪已經抵給高利貸的了,我一無所有了,我跟你拚了!”
我聽出音了:“你借了誰的高利貸?你告訴我,我就不向你要錢了。”
老板一屁股坐在地上痛哭流涕,說前些日子,一位穿得挺貴氣的公子,上門來收債,還不上就拿店鋪來抵。
而且收了店鋪以後,那位公子還要求,以後牲口鋪隻收戰馬,收了以後都送到新野。
老板嚇壞了,普通百姓要收戰馬,可是會殺頭的,可是那位貴公子說以後他是老板,就照他說的話做。
我問那位貴公子的名字,老板拿出店鋪轉讓文書,我一看——又是劉備。
現在情況是明白了,糜竺是打著劉備的旗號放高利貸,還收人家的店鋪。
我迴去跟劉備一說,劉備頓足捶胸唿天搶地:“天地良心啊,我是真的一無所知啊!一文錢都沒落到我口袋裏啊!這糜竺放高利貸居然用我的名字,其心可誅啊!”
我陪著劉備一塊而數落糜竺:“他這是拿你當白手套來中飽私囊,荊州誰不知道你劉備的大名啊,拉大旗作虎皮,錢他得了,惡名你擔!”
諸葛亮慢悠悠地說::“糜竺到荊州隻是為了收賬嗎?”
劉備猛然想起:“我是要他代表我去找劉表要錢要糧的,當初隻不過是為了把他支開。我怎麽把這事給忘了,明天我就找劉表問問。”
我陪著笑臉問諸葛亮:“那糜竺借給蔡家、黃家、龐家、蒯家的高利貸怎麽辦?”
諸葛亮一臉雲淡風輕:“關我什麽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我氣結:要不是怕得罪你,我早就打上門去了。現在你不管正好,看我怎麽去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