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邊緣人物的高光時刻是比大人物更有人性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苦難才能讓人成長,邊緣人物也能爆發出人性的光輝,而很多大人物,反倒是缺乏人性。
邊緣人物也有活得渾渾噩噩的,有天天底層相害的,有混吃等死心如死灰的,也有活了一輩子都一無是處的,所以最容易被忽略和遺忘的,就是邊緣人物。
但是這類人也有其高光時刻,不是某一方麵是廢物,就要完全否定掉這個人,因為這類人單純,沒那麽多心眼兒,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抉擇,反倒更符合人性。
而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很多時候是極其冷靜理智沒有人性的,他們所做的決定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都是基於利益出發,而利益和人性,有時候是相悖的。
對於糜夫人,我們所有人都無感,連糜竺糜芳都逐漸忽略她了,一是因為她不會生孩子,對糜家沒有用處,二是常年被劉備冷淡,她早已心死如灰、自暴自棄。
但是劉禪的出生,讓她重燃的希望,因為甘夫人纏綿病榻,不能親自撫養,所以養育劉禪的任務就落到了她肩上,讓她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成了她生命的支點。
趙雲殺進殺出,隻剩了孤身一人,終於一處被火燒過的土牆下找到了中了一槍的糜夫人和不斷啼哭的阿鬥。
糜夫人一見趙雲,絕口不提自己的傷,求趙雲一定要救劉禪。這種反應,她比甘夫人更像當母親的。
趙雲哪裏肯,請糜夫人上馬,糜夫人說的這一番話才真正讓人動容:“決然不可!將軍豈能無馬!此子全然仰仗將軍護佑。妾身已然身負重傷,死不足惜!還望將軍速速懷抱此子離去,切莫因妾身而有所拖累。”
糜夫人這時候已存死誌了,假如趙雲身邊還剩一名隨從,還有另一匹馬,相信她會上馬的,有活的機會,誰不願意呢?可眼下的情形是,趙雲絕無可能同時帶她和劉禪一起走,若她上馬,三個人可能都會死,或是被曹軍俘虜。
所以糜夫人咬死了不上馬,而趙雲也是個執拗性子,非要糜夫人上馬,否則他無法向劉備交代,糜夫人當機立斷,放下劉禪,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這一段事情我們說得簡單,但是成就了糜夫人的千古佳話,要是沒有這件事,她會在曆史上被人遺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的女人大都不是正麵的,哪怕是對貂蟬也是批判態度,對糜夫人卻高度讚揚,超過了甘夫人:
第一,劉備長期忽略糜夫人,糜夫人到死都在為他著想,要保住他的子嗣,但是在死後也沒得到劉備承認。
劉禪在登基以後才能追封糜夫人為“皇太後”,那時候已經是公元223年,距離糜夫人死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劉備一直到死都沒管過糜夫人。
而劉備在稱帝之時就追諡甘夫人為“皇思夫人”,並在死後跟甘夫人合葬,其厚此薄彼,實在讓人替糜夫人不值。
第二,糜夫人的風骨令人折服,其品行要讓眾多大人物汗顏。
糜夫人抱著劉禪逃難,左腿上還中的一槍,若是換成文聘和荊州那群賣了劉琮的官員,恐怕早就把劉禪獻給曹操以求活命了吧?堂堂一群有頭有臉的官員,還不如一個女子能以死來維護氣節。
第三,糜夫人無貌無才無子,被安排政治婚姻後長期受冷落,跟劉備有關的女子,大都沒有好下場。
或者應該說,跟政治扯上關係的女子,大都身如浮萍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為了男人的宏圖霸業,葬送了多少女子的生命和青春。
趁著劉備吸引了大部分曹軍的注意,我準備去營救我媳婦和兒子。
我拉了簡雍做幫手,因為糜竺在協助劉備,準備見勢不妙就放火燒了長阪橋,以阻斷曹軍,現在就簡雍閑著。
萬幸的是,那條河是彎的,不是直的,而長阪橋恰巧建在河流拐彎處,有些地方以曹軍的角度是看不到的。
在河的僻靜處,我深吸一口氣,一個猛子紮下去,從水下直接遊到了對岸,沒在水麵露頭,引起曹軍的注意。
見到藏在草叢裏的媳婦和三個孩子,我眼淚噴薄而出,蒼天待我不薄啊,人沒事就好!
看到我哭了,孩子張嘴也要哭,我媳婦趕緊捂住他們的嘴:“都住嘴,你們想把曹軍引來嗎?”
還是我媳婦冷靜,我自愧不如,當下抱起兒子:“我馱他們過河!”
但一個突發情況讓我措手不及,我大兒子張苞六歲了,是一個很結實的大胖小子,體重快八十斤了。8月梅雨季節下過雨,河水漲滿了,我起先要抱他遊,一看抱著他在水裏真遊不起來了。
萬般無奈,我讓他騎在我脖子上,扛著他從水底走過去,他的頭是露在水麵上沒事,但河水已經淹沒了我的頭頂,憋著氣從這頭走到那頭,我的肺都快炸了。
簡雍急忙把張苞從我脖子上抱下來,我累癱在地上,脖子疼得跟肩膀都快分家了,把兒子養這麽胖,真是我自作自受!
但是我媳婦和兩個孩子還在對岸,我咬牙又來了一遍,張紹五歲,也有六十多斤了,打仗都沒這麽累過。
第三遍是關興,關興四歲,幸虧關羽不擅長養孩子,關興不胖,才三十多斤,而我媳婦自己能遊過去,我總算能喘口氣了。
但是這口氣才喘一半,我愣生生給嚇迴去了——關興怕水,到河中央的時候就放聲大哭!
哭聲引起了曹軍的注意,開始向我靠近。
我大急,就算曹軍不會遊泳,要是放箭,我們都會死!
關鍵時刻,還是簡雍聰明,他給我兩個兒子耳語幾句,拉著我兩個兒子就往長阪橋劉備的方向跑:“劉備兒子在此!主公,你的兒子來找你了!”
兩個兒子已經五六歲了,懂點兒事情了,很配合地邊跑邊衝劉備喊爹,反正和劉備天天見,他們對劉備一點兒也不陌生,喊起來沒一點兒心理負擔。
反倒是劉備愣了,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停下了演講,但因為他在橋上,站得高看得遠,看到河中間的我馱著關興和我媳婦一起遊,恍然大悟,急忙對曹軍說:“我劉備攜兒子在此發誓,我們一家都在這裏,絕不跑,讓不把你們當人看的曹丞相看看……”
果然曹軍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我順利馱著關興和媳婦遊到了對岸。
我如一攤爛泥一樣躺在地上,發狠說:“要是安頓下來,我一定給兒子減肥,累死老子了!”
我媳婦怒氣衝衝地踢了我一腳:“敢讓我兒子減肥,我跟你沒完!你不知道逃難期間,胖子抗餓嗎?從昨天被曹軍衝散,但現在粒米未進,你看兩個兒子是不是生龍活虎?反倒是關興餓得走不動了,一路上都是我背著他的。”
我立馬醒悟,嬉皮笑臉地求饒:“夫人息怒,夫人立了大功了,我錯了,迴頭我一定把兒子養得更胖!”
提到關興,我這才反應過來,這孩子剛才在河裏大哭,現在怎麽一聲不吭了?
一看關興蜷縮在地上打冷戰,雙目緊閉咬著牙關,怎麽叫都不醒,我一摸額頭,壞了,發高燒了,肯定是連嚇帶凍餓的,這兵荒馬亂的,沒郎中也沒草藥,要是發展成肺炎可怎麽辦呢?
我慌忙抱起關興就去找糜竺,劉備正在演講,不能打攪,糜竺沒養過孩子,也慌了手腳。
曆史上關興體弱多病,僅活了二十多歲,還沒留下子嗣,不知道是不是兒時逃難所致。
我急得團團轉,三國時期兒童夭折率太高,要是關興出點兒什麽事,我怎麽跟關羽交代?
邊緣人物也有活得渾渾噩噩的,有天天底層相害的,有混吃等死心如死灰的,也有活了一輩子都一無是處的,所以最容易被忽略和遺忘的,就是邊緣人物。
但是這類人也有其高光時刻,不是某一方麵是廢物,就要完全否定掉這個人,因為這類人單純,沒那麽多心眼兒,他們在關鍵時刻做出的抉擇,反倒更符合人性。
而那些位高權重的大人物,很多時候是極其冷靜理智沒有人性的,他們所做的決定都是深思熟慮的結果,都是基於利益出發,而利益和人性,有時候是相悖的。
對於糜夫人,我們所有人都無感,連糜竺糜芳都逐漸忽略她了,一是因為她不會生孩子,對糜家沒有用處,二是常年被劉備冷淡,她早已心死如灰、自暴自棄。
但是劉禪的出生,讓她重燃的希望,因為甘夫人纏綿病榻,不能親自撫養,所以養育劉禪的任務就落到了她肩上,讓她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成了她生命的支點。
趙雲殺進殺出,隻剩了孤身一人,終於一處被火燒過的土牆下找到了中了一槍的糜夫人和不斷啼哭的阿鬥。
糜夫人一見趙雲,絕口不提自己的傷,求趙雲一定要救劉禪。這種反應,她比甘夫人更像當母親的。
趙雲哪裏肯,請糜夫人上馬,糜夫人說的這一番話才真正讓人動容:“決然不可!將軍豈能無馬!此子全然仰仗將軍護佑。妾身已然身負重傷,死不足惜!還望將軍速速懷抱此子離去,切莫因妾身而有所拖累。”
糜夫人這時候已存死誌了,假如趙雲身邊還剩一名隨從,還有另一匹馬,相信她會上馬的,有活的機會,誰不願意呢?可眼下的情形是,趙雲絕無可能同時帶她和劉禪一起走,若她上馬,三個人可能都會死,或是被曹軍俘虜。
所以糜夫人咬死了不上馬,而趙雲也是個執拗性子,非要糜夫人上馬,否則他無法向劉備交代,糜夫人當機立斷,放下劉禪,翻身投入枯井而死!
這一段事情我們說得簡單,但是成就了糜夫人的千古佳話,要是沒有這件事,她會在曆史上被人遺忘,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的女人大都不是正麵的,哪怕是對貂蟬也是批判態度,對糜夫人卻高度讚揚,超過了甘夫人:
第一,劉備長期忽略糜夫人,糜夫人到死都在為他著想,要保住他的子嗣,但是在死後也沒得到劉備承認。
劉禪在登基以後才能追封糜夫人為“皇太後”,那時候已經是公元223年,距離糜夫人死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劉備一直到死都沒管過糜夫人。
而劉備在稱帝之時就追諡甘夫人為“皇思夫人”,並在死後跟甘夫人合葬,其厚此薄彼,實在讓人替糜夫人不值。
第二,糜夫人的風骨令人折服,其品行要讓眾多大人物汗顏。
糜夫人抱著劉禪逃難,左腿上還中的一槍,若是換成文聘和荊州那群賣了劉琮的官員,恐怕早就把劉禪獻給曹操以求活命了吧?堂堂一群有頭有臉的官員,還不如一個女子能以死來維護氣節。
第三,糜夫人無貌無才無子,被安排政治婚姻後長期受冷落,跟劉備有關的女子,大都沒有好下場。
或者應該說,跟政治扯上關係的女子,大都身如浮萍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為了男人的宏圖霸業,葬送了多少女子的生命和青春。
趁著劉備吸引了大部分曹軍的注意,我準備去營救我媳婦和兒子。
我拉了簡雍做幫手,因為糜竺在協助劉備,準備見勢不妙就放火燒了長阪橋,以阻斷曹軍,現在就簡雍閑著。
萬幸的是,那條河是彎的,不是直的,而長阪橋恰巧建在河流拐彎處,有些地方以曹軍的角度是看不到的。
在河的僻靜處,我深吸一口氣,一個猛子紮下去,從水下直接遊到了對岸,沒在水麵露頭,引起曹軍的注意。
見到藏在草叢裏的媳婦和三個孩子,我眼淚噴薄而出,蒼天待我不薄啊,人沒事就好!
看到我哭了,孩子張嘴也要哭,我媳婦趕緊捂住他們的嘴:“都住嘴,你們想把曹軍引來嗎?”
還是我媳婦冷靜,我自愧不如,當下抱起兒子:“我馱他們過河!”
但一個突發情況讓我措手不及,我大兒子張苞六歲了,是一個很結實的大胖小子,體重快八十斤了。8月梅雨季節下過雨,河水漲滿了,我起先要抱他遊,一看抱著他在水裏真遊不起來了。
萬般無奈,我讓他騎在我脖子上,扛著他從水底走過去,他的頭是露在水麵上沒事,但河水已經淹沒了我的頭頂,憋著氣從這頭走到那頭,我的肺都快炸了。
簡雍急忙把張苞從我脖子上抱下來,我累癱在地上,脖子疼得跟肩膀都快分家了,把兒子養這麽胖,真是我自作自受!
但是我媳婦和兩個孩子還在對岸,我咬牙又來了一遍,張紹五歲,也有六十多斤了,打仗都沒這麽累過。
第三遍是關興,關興四歲,幸虧關羽不擅長養孩子,關興不胖,才三十多斤,而我媳婦自己能遊過去,我總算能喘口氣了。
但是這口氣才喘一半,我愣生生給嚇迴去了——關興怕水,到河中央的時候就放聲大哭!
哭聲引起了曹軍的注意,開始向我靠近。
我大急,就算曹軍不會遊泳,要是放箭,我們都會死!
關鍵時刻,還是簡雍聰明,他給我兩個兒子耳語幾句,拉著我兩個兒子就往長阪橋劉備的方向跑:“劉備兒子在此!主公,你的兒子來找你了!”
兩個兒子已經五六歲了,懂點兒事情了,很配合地邊跑邊衝劉備喊爹,反正和劉備天天見,他們對劉備一點兒也不陌生,喊起來沒一點兒心理負擔。
反倒是劉備愣了,不知道是怎麽迴事,停下了演講,但因為他在橋上,站得高看得遠,看到河中間的我馱著關興和我媳婦一起遊,恍然大悟,急忙對曹軍說:“我劉備攜兒子在此發誓,我們一家都在這裏,絕不跑,讓不把你們當人看的曹丞相看看……”
果然曹軍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去了,我順利馱著關興和媳婦遊到了對岸。
我如一攤爛泥一樣躺在地上,發狠說:“要是安頓下來,我一定給兒子減肥,累死老子了!”
我媳婦怒氣衝衝地踢了我一腳:“敢讓我兒子減肥,我跟你沒完!你不知道逃難期間,胖子抗餓嗎?從昨天被曹軍衝散,但現在粒米未進,你看兩個兒子是不是生龍活虎?反倒是關興餓得走不動了,一路上都是我背著他的。”
我立馬醒悟,嬉皮笑臉地求饒:“夫人息怒,夫人立了大功了,我錯了,迴頭我一定把兒子養得更胖!”
提到關興,我這才反應過來,這孩子剛才在河裏大哭,現在怎麽一聲不吭了?
一看關興蜷縮在地上打冷戰,雙目緊閉咬著牙關,怎麽叫都不醒,我一摸額頭,壞了,發高燒了,肯定是連嚇帶凍餓的,這兵荒馬亂的,沒郎中也沒草藥,要是發展成肺炎可怎麽辦呢?
我慌忙抱起關興就去找糜竺,劉備正在演講,不能打攪,糜竺沒養過孩子,也慌了手腳。
曆史上關興體弱多病,僅活了二十多歲,還沒留下子嗣,不知道是不是兒時逃難所致。
我急得團團轉,三國時期兒童夭折率太高,要是關興出點兒什麽事,我怎麽跟關羽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