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母弱走技術,父強做管理,貌醜學手藝,姿美統四方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一崗位、同一性質的工作,出身、外貌對人的發展前景影響有多大?
就我不太成熟的看法,若是技術性的工作,影響不算太大;但若是管理型的工作,直接決定成敗。謹記要同維度、同層次相比,你可別把差距大到皇帝和乞丐的兩個人相比。
別說我走極端,我是有事實依據的。
第一,技術性崗位和管理型崗位的評判標準不同。
曆史上技術型的標準是什麽?是武力值。那麽在三國時期,武力值最高的關羽和呂布,出身決定他們前期是否過得艱難,不影響後期他們事業的高度。至於外貌,對他們有影響嗎?雖然呂布的臉長得比關羽強多了。
但是管理型的標準,是要看的權力的大小和掌握權力的時間。三國時期權力最大的,並且是掌權時間最長的,唯有曹操,沒有之一。劉備大多數時間都很落魄,連劉表掌權時間都比劉備長。能數得著的還有孫權、袁紹。
所以我們有一個不太準確的結論,能掌權時間長的,除了需要活得久,出身很重要,有家族支撐最好,那些有權人,哪一個出身都不低,明朝朱元璋是個例,是小概率事件。
而外貌上,除了曹操其貌不揚,其他人大多數長相都不錯,比方說劉備、劉表、孫權,哪怕是袁紹也儀表堂堂,《三國誌·袁紹傳》說“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英雄記》說袁紹“容貌端正,威儀進止,動見仿效”。
所以你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先想清楚你走技術型和管理型哪一條發展路徑。
“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我給改成“母弱走技術,父強做管理,貌醜學手藝,姿美統四方。”
我是不是很有才,我先自我陶醉一番。
諸葛亮和周瑜鬥了這麽久,一個重要人物出場了。其實他一直都在,隻不過被人忽視,從來都是小透明。
是跟“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周瑜生於公元175年,龐統生於公元179年,龐統比諸葛亮大兩歲,比周瑜小四歲,按說都是同齡人,但是周瑜大權在握春風得意,諸葛亮後起之秀發展勢頭強勁,隻有龐統鬱鬱不得誌一事無成。
說龐統命不好,不走運太籠統了,我給你們詳細解析一下龐統為什麽倒黴:
第一,出身太低,無家族助力。龐統出身於荊州一個不太有名的龐氏家族的旁係,父母都是普通人,他頂多算是餓不死有書讀那種,二十歲才得貴人水鏡先生司馬徽賞識,但也僅僅是出名了,沒撈到什麽好處。
曹操攻打荊州,他在荊州待不下去了,投奔東吳,眼下隻能給周瑜當客卿。
第二,長相醜陋,五短身材。據不太準確的傳說,龐統長相古怪,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奇特。而諸葛亮因為一表人才,早早就成了黃承彥的女婿,得到了妻家的大力栽培。
第三,運氣不好,不善社交。當初劉備三顧茅廬,死心眼地隻盯著諸葛亮,明明臥龍鳳雛齊名,龐統也在荊州,怎麽就不換個思路找龐統呢?那是活該龐統運氣不好,因為劉備是“顏控”。
同樣劉表統治荊州那麽多年,龐統就是他治下百姓,劉表為什麽也不用龐統?因為劉表自己就是個身高腿長的大帥哥,也是“顏控”。
同時龐統不善交際,諸葛亮知道找三五好友互相唱和,替自己抬抬轎子吹吹名氣,龐統是孤家寡人一個,沒人跟他交好。
所以諸葛亮和周瑜鬥得不可開交,卻都不針對龐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把龐統看成是自己的威脅,龐統這個倒黴蛋走管理路線,不走技術路線,實在不明智啊!
但也有好處,龐統投奔周瑜,周瑜二話不說就收留他了,也很看重他,從來不害他,這不如何對付曹操,周瑜就向龐統問計,是龐統獻上了“連環計”,就是把曹軍的戰船用鐵鏈都連在一起。
而諸葛亮隻想到了“火攻”,後世把“連環計”也算在了諸葛亮頭上,成了諸葛亮的功勞,不知道龐統會不會氣得從棺材裏跳起來詐屍。
把江夏的權力都收歸到劉備手裏,主要分兩個方麵——軍權和財權。
至於那幫文官,都是牆頭草、怕死鬼,隻要把兵和糧都掌握在手裏,不怕他們不屈服。
雖然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還沒到,但我和關羽就急吼吼地開始行動了,放著那麽大塊兒蛋糕在眼前,不動實在心癢難耐啊!
關羽本想直接去砍人立威,我拉住他,要先調查清楚現狀,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花了點兒小錢,喝了幾頓酒,我就從江夏的軍曹手裏搞到了駐軍的花名冊,拿給劉備一看——好家夥,高級將領中蔡家人占了快一半,怪不得不聽劉琦公子的呢!
關羽拍桌而起:“我去把這些蔡家人全砍了!”
我不同意:“不,隻砍幾個帶頭的。剩下的天天提溜一圈,連嚇唬帶利誘,殺雞儆猴,也不能把雞全殺了,把猴都嚇死了。”
劉備衝我豎大拇指:“還是三弟有見識。我去把劉琦公子也叫上,讓他看看我們的威風,好讓他以後更死心塌地的聽我們的話!”
於是第二天我們就領著劉琦闖進了江夏大營,不是沒人攔,是關羽掄起青龍偃月刀一下子就把營門砍倒了,守門的士兵嚇得一溜煙兒全跑了。
蔡家人當頭,一眾將領堵住我們大喝:“你們想造反不成?”
劉備把劉琦拉到最前麵:“看看這是誰?你們還不行禮?是你們想造反嗎?”
為首的蔡家人是蔡瑁的堂弟吧,我隻臉熟,叫不上名字,態度倨傲地說:“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姓劉的孽種啊?劉家人還沒死絕呢?這是我們蔡家人的地盤,看誰敢撒野?”
我怒目圓睜,獅子吼響徹天際:“蔡瑁都被曹操砍了,你算哪根蔥?還敢大放厥詞?信不信我們砍了你,讓你下去和蔡瑁作伴?”
還沒說完,關羽青龍偃月刀就上了,那個蔡家人大好的腦袋飛上了天,血噴湧而出,剩下的關羽一腳一個都踹倒在地。
關羽就有這點好處,能動手絕不瞎嗶嗶!
劉備一看關羽鎮住了場麵,意氣風發:“投降者免死!隻要你們忠於劉琦公子,我劉備既往不咎。下麵,我們請劉琦公子訓示!公子,你怎麽了?”
我們迴頭一看,劉琦被蔡家人的腦袋和滿地鮮血嚇暈了,早就癱倒在了地上!
就我不太成熟的看法,若是技術性的工作,影響不算太大;但若是管理型的工作,直接決定成敗。謹記要同維度、同層次相比,你可別把差距大到皇帝和乞丐的兩個人相比。
別說我走極端,我是有事實依據的。
第一,技術性崗位和管理型崗位的評判標準不同。
曆史上技術型的標準是什麽?是武力值。那麽在三國時期,武力值最高的關羽和呂布,出身決定他們前期是否過得艱難,不影響後期他們事業的高度。至於外貌,對他們有影響嗎?雖然呂布的臉長得比關羽強多了。
但是管理型的標準,是要看的權力的大小和掌握權力的時間。三國時期權力最大的,並且是掌權時間最長的,唯有曹操,沒有之一。劉備大多數時間都很落魄,連劉表掌權時間都比劉備長。能數得著的還有孫權、袁紹。
所以我們有一個不太準確的結論,能掌權時間長的,除了需要活得久,出身很重要,有家族支撐最好,那些有權人,哪一個出身都不低,明朝朱元璋是個例,是小概率事件。
而外貌上,除了曹操其貌不揚,其他人大多數長相都不錯,比方說劉備、劉表、孫權,哪怕是袁紹也儀表堂堂,《三國誌·袁紹傳》說“紹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英雄記》說袁紹“容貌端正,威儀進止,動見仿效”。
所以你要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先想清楚你走技術型和管理型哪一條發展路徑。
“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我給改成“母弱走技術,父強做管理,貌醜學手藝,姿美統四方。”
我是不是很有才,我先自我陶醉一番。
諸葛亮和周瑜鬥了這麽久,一個重要人物出場了。其實他一直都在,隻不過被人忽視,從來都是小透明。
是跟“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周瑜生於公元175年,龐統生於公元179年,龐統比諸葛亮大兩歲,比周瑜小四歲,按說都是同齡人,但是周瑜大權在握春風得意,諸葛亮後起之秀發展勢頭強勁,隻有龐統鬱鬱不得誌一事無成。
說龐統命不好,不走運太籠統了,我給你們詳細解析一下龐統為什麽倒黴:
第一,出身太低,無家族助力。龐統出身於荊州一個不太有名的龐氏家族的旁係,父母都是普通人,他頂多算是餓不死有書讀那種,二十歲才得貴人水鏡先生司馬徽賞識,但也僅僅是出名了,沒撈到什麽好處。
曹操攻打荊州,他在荊州待不下去了,投奔東吳,眼下隻能給周瑜當客卿。
第二,長相醜陋,五短身材。據不太準確的傳說,龐統長相古怪,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奇特。而諸葛亮因為一表人才,早早就成了黃承彥的女婿,得到了妻家的大力栽培。
第三,運氣不好,不善社交。當初劉備三顧茅廬,死心眼地隻盯著諸葛亮,明明臥龍鳳雛齊名,龐統也在荊州,怎麽就不換個思路找龐統呢?那是活該龐統運氣不好,因為劉備是“顏控”。
同樣劉表統治荊州那麽多年,龐統就是他治下百姓,劉表為什麽也不用龐統?因為劉表自己就是個身高腿長的大帥哥,也是“顏控”。
同時龐統不善交際,諸葛亮知道找三五好友互相唱和,替自己抬抬轎子吹吹名氣,龐統是孤家寡人一個,沒人跟他交好。
所以諸葛亮和周瑜鬥得不可開交,卻都不針對龐統,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把龐統看成是自己的威脅,龐統這個倒黴蛋走管理路線,不走技術路線,實在不明智啊!
但也有好處,龐統投奔周瑜,周瑜二話不說就收留他了,也很看重他,從來不害他,這不如何對付曹操,周瑜就向龐統問計,是龐統獻上了“連環計”,就是把曹軍的戰船用鐵鏈都連在一起。
而諸葛亮隻想到了“火攻”,後世把“連環計”也算在了諸葛亮頭上,成了諸葛亮的功勞,不知道龐統會不會氣得從棺材裏跳起來詐屍。
把江夏的權力都收歸到劉備手裏,主要分兩個方麵——軍權和財權。
至於那幫文官,都是牆頭草、怕死鬼,隻要把兵和糧都掌握在手裏,不怕他們不屈服。
雖然糜竺、糜芳、簡雍、孫乾都還沒到,但我和關羽就急吼吼地開始行動了,放著那麽大塊兒蛋糕在眼前,不動實在心癢難耐啊!
關羽本想直接去砍人立威,我拉住他,要先調查清楚現狀,畢竟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嘛!
花了點兒小錢,喝了幾頓酒,我就從江夏的軍曹手裏搞到了駐軍的花名冊,拿給劉備一看——好家夥,高級將領中蔡家人占了快一半,怪不得不聽劉琦公子的呢!
關羽拍桌而起:“我去把這些蔡家人全砍了!”
我不同意:“不,隻砍幾個帶頭的。剩下的天天提溜一圈,連嚇唬帶利誘,殺雞儆猴,也不能把雞全殺了,把猴都嚇死了。”
劉備衝我豎大拇指:“還是三弟有見識。我去把劉琦公子也叫上,讓他看看我們的威風,好讓他以後更死心塌地的聽我們的話!”
於是第二天我們就領著劉琦闖進了江夏大營,不是沒人攔,是關羽掄起青龍偃月刀一下子就把營門砍倒了,守門的士兵嚇得一溜煙兒全跑了。
蔡家人當頭,一眾將領堵住我們大喝:“你們想造反不成?”
劉備把劉琦拉到最前麵:“看看這是誰?你們還不行禮?是你們想造反嗎?”
為首的蔡家人是蔡瑁的堂弟吧,我隻臉熟,叫不上名字,態度倨傲地說:“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姓劉的孽種啊?劉家人還沒死絕呢?這是我們蔡家人的地盤,看誰敢撒野?”
我怒目圓睜,獅子吼響徹天際:“蔡瑁都被曹操砍了,你算哪根蔥?還敢大放厥詞?信不信我們砍了你,讓你下去和蔡瑁作伴?”
還沒說完,關羽青龍偃月刀就上了,那個蔡家人大好的腦袋飛上了天,血噴湧而出,剩下的關羽一腳一個都踹倒在地。
關羽就有這點好處,能動手絕不瞎嗶嗶!
劉備一看關羽鎮住了場麵,意氣風發:“投降者免死!隻要你們忠於劉琦公子,我劉備既往不咎。下麵,我們請劉琦公子訓示!公子,你怎麽了?”
我們迴頭一看,劉琦被蔡家人的腦袋和滿地鮮血嚇暈了,早就癱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