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傲氣的人碰到一塊兒,結局可不一定美好
看透領導內心的齷齪,三國職場術 作者:官場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都很傲氣的人碰到一塊兒,會有什麽樣的結局?
強強聯手,共創輝煌美好未來?你小說看多了吧?
惺惺相惜,結下深厚情誼?異性之間有可能,同性之間,不要把事情想歪了。
東風壓倒西風,或西風壓倒東風?這是不管同性異性,都是最符合人性的發展方向,雖然不符合人們的美好願望。
相看兩厭,老死不相往來?雖然不願承認,不少傲氣的能人都選擇這條路。因為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眠,在他們自己的地盤裏,他們隻想唯我獨尊。
嫉賢妒能,打壓其他人才,最後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幹淨?有些帝王喜歡幹這樣的事,源於內心的極度不安全感。
一個人的傲氣,看他是深埋在心裏,還是表現在言談舉止,會有不同的結局。我們傳統的道德思想,總是要求我們謙虛謹慎,把傲氣深埋在心底,很多時候這確實很有用,特別是在職場上。
但是你要明白,人是形形色色,事是千變萬化,深埋在心底不是萬能的,不是在所有的場景都適用。你別把傲氣當成一種性格,而當做是一種處事手段,很多難題就會柳暗花明。
至於你想要在別人眼裏,把你當做是一個傲氣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看那個別人是什麽樣的人。
如果別人是欺軟怕硬,媚上欺下,想占你便宜的人,那傲氣就是你的保護色,因為那種人很善於察言觀色,知道傲氣的人不好惹。
如果別人是胸懷寬廣,使人善用,品行高潔的人,注意不要用你的傲氣刺傷了別人,你要像個刺蝟一樣見人就紮,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關羽是個很傲氣的人,畢竟他有傲氣的資本——他武功天下第一。
但關羽並不是一直傲氣的人,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在我們桃園三結義之前,在他極其落魄逃難江湖的時候,他還是很能屈能伸的。
這幾十年的種種磨難,讓關羽看清了世間百態,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逐漸把傲氣當成了自己的保護色。他也不是見誰都傲,對我和劉備,他是掏心掏肺情真意切。
對於諸葛亮,關羽不由自主地以傲氣武裝自己,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相處時間太短,沒有同生死共患難過,情誼不深。劉備對諸葛亮好,是劉備想用諸葛亮成就霸業,關羽可沒有野心,也就用不上諸葛亮,因此無欲則剛。
第二,關羽其實有點兒妒忌諸葛亮。二十多歲的時候,關羽過得極其淒慘,諸葛亮現在卻前途無量,人比人的差距,真是氣死人啊!
第三,關羽是武將,諸葛亮是謀士,他們專業領域不同,關羽其實對諸葛亮的本事了解不深,因此輕視。
而諸葛亮其實也是個傲氣的人,隻不過深藏在心裏,雖然他表麵總是笑臉迎人,但是內心總不服輸,總想和別人一較高下。
因此後世評價,給諸葛亮當下屬,難有出頭之日,除了因為諸葛亮對別人不放心,總是事必躬親,還因為諸葛亮總是對有本事的人起比較之心,不自覺就把別人擠走了。
關羽看我和趙雲、糜竺他們都領了任務,連劉琦都有事可做,諸葛亮唯獨對他不理不睬,心裏有氣,高聲叫道:“我關羽從來不曾落於人後,現在要打仗,軍師卻不用我,是什麽意思?”
劉備慌忙打圓場,怕諸葛亮年輕,臉上下不來,諸葛亮卻不慌不忙地說,是有最難的事要交給關羽辦,但是說不出口。
這是在激關羽,但是關羽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就算看出來了,也要往圈套裏跳,讓諸葛亮劃出道道兒。
諸葛亮就說可能會從華容道逃跑,要關羽去埋伏,但是又怕關羽徇私,放了曹操。
華容道在後世的湖北監利市,距離赤壁戰場七八十公裏,這是想把關羽支開,不讓他直接參與赤壁之戰了,連我都帶三千兵馬上戰場了。
不管諸葛亮到底存了什麽心思,起碼在我們武將看來,他就是這個意思,關羽哪裏會受得了這個氣,大叫他絕不會放過曹操,情願立軍令狀。
但關羽也不傻,說曹操萬一沒從華容道走呢?因為諸葛亮想把關羽支出赤壁戰場的表現太明顯了。
諸葛亮就說他也立軍令狀,關羽賭氣去了。
劉備看不過去,有心替關羽說情,諸葛亮表麵上說他夜觀天象,曹操命不該絕,因此放了曹操,這個人情讓關羽做了。
其實先不說關羽放不放曹操,像關羽一直這樣不服諸葛亮管束,要是不打掉關羽的傲氣,以後別人也有樣學樣怎麽辦,恐怕這是諸葛亮深藏的心思之一。
把甘夫人、我媳婦、張苞、張紹、關興、劉禪都送到江夏以後,我才知道劉備他們全去夏口戰場了,他們走的是陸路,我怕孩子們顛簸,走得是水路,跟他們錯過了。
我急吼吼地也要趕赴戰場,媳婦眼一瞪,我馬上反應過來:不把婦孺家眷們安排妥當,恐怕連劉備都饒不了我。
劉琦也跑到夏口了,他的公子府不能住,因為他是單身漢,下人們也全都是男的。況且那些下人們也不是很聽劉琦的,經常上演惡奴欺主,我怎麽敢把家眷們送過去?
住客棧,價錢可不便宜,我腆著臉向媳婦要金子付賬,媳婦一聽花費,死死把住金子不放,這隻進不出的貔貅媳婦,我算是服了!
為了省錢,隻好租民宅,我媳婦又提出要求:不跟甘夫人住一塊兒!
我心裏門清兒,我媳婦怕被甘夫人連累。但是一想我媳婦懷著孕,還要照顧張苞、張紹、關興三個男孩子,想起這一路上三個臭小子如大鬧花果山的猴子一般的行徑,快要了我的老命了,我就知道我媳婦的擔子不輕,也無話可說。
最後我總算從媳婦手裏要出了幾個金瓜子,給甘夫人另租了一處民宅,替她備齊了生活用品。
因為甘夫人不會做飯,又提前給附近的小吃攤預付飯錢,讓他們給甘夫人天天送飯。
不是我不想給甘夫人雇下人,萬一下人欺負甘夫人呢?
我沒有給甘夫人留金子,因為甘夫人美貌,體弱多病無自保之力,再手裏有金子,一個單身女人會招來多少覬覦之徒?我是忘不了三歲孩童持金行於鬧市,別人不搶他,還搶誰那個典故。
我自以為我把一切都考慮周到了,卻忘了沒給甘夫人錢,她連看病都看不了。早知道甘夫人生活自理能力這麽差,就算我媳婦再鬧,我也會逼著媳婦跟甘夫人住一塊兒。
生活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卻關上了一扇門。甘夫人的美貌是上天給她的饋贈,卻讓她倚仗美貌退化了生存能力,成了隻能依附別人的淩霄花。
將來我若有女兒,我非要狠心逼女兒自食其力,鍛煉出一身本領,當個美貌的廢物,看看是什麽下場!
強強聯手,共創輝煌美好未來?你小說看多了吧?
惺惺相惜,結下深厚情誼?異性之間有可能,同性之間,不要把事情想歪了。
東風壓倒西風,或西風壓倒東風?這是不管同性異性,都是最符合人性的發展方向,雖然不符合人們的美好願望。
相看兩厭,老死不相往來?雖然不願承認,不少傲氣的能人都選擇這條路。因為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眠,在他們自己的地盤裏,他們隻想唯我獨尊。
嫉賢妒能,打壓其他人才,最後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幹淨?有些帝王喜歡幹這樣的事,源於內心的極度不安全感。
一個人的傲氣,看他是深埋在心裏,還是表現在言談舉止,會有不同的結局。我們傳統的道德思想,總是要求我們謙虛謹慎,把傲氣深埋在心底,很多時候這確實很有用,特別是在職場上。
但是你要明白,人是形形色色,事是千變萬化,深埋在心底不是萬能的,不是在所有的場景都適用。你別把傲氣當成一種性格,而當做是一種處事手段,很多難題就會柳暗花明。
至於你想要在別人眼裏,把你當做是一個傲氣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看那個別人是什麽樣的人。
如果別人是欺軟怕硬,媚上欺下,想占你便宜的人,那傲氣就是你的保護色,因為那種人很善於察言觀色,知道傲氣的人不好惹。
如果別人是胸懷寬廣,使人善用,品行高潔的人,注意不要用你的傲氣刺傷了別人,你要像個刺蝟一樣見人就紮,最後倒黴的是你自己。
關羽是個很傲氣的人,畢竟他有傲氣的資本——他武功天下第一。
但關羽並不是一直傲氣的人,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在我們桃園三結義之前,在他極其落魄逃難江湖的時候,他還是很能屈能伸的。
這幾十年的種種磨難,讓關羽看清了世間百態,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逐漸把傲氣當成了自己的保護色。他也不是見誰都傲,對我和劉備,他是掏心掏肺情真意切。
對於諸葛亮,關羽不由自主地以傲氣武裝自己,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相處時間太短,沒有同生死共患難過,情誼不深。劉備對諸葛亮好,是劉備想用諸葛亮成就霸業,關羽可沒有野心,也就用不上諸葛亮,因此無欲則剛。
第二,關羽其實有點兒妒忌諸葛亮。二十多歲的時候,關羽過得極其淒慘,諸葛亮現在卻前途無量,人比人的差距,真是氣死人啊!
第三,關羽是武將,諸葛亮是謀士,他們專業領域不同,關羽其實對諸葛亮的本事了解不深,因此輕視。
而諸葛亮其實也是個傲氣的人,隻不過深藏在心裏,雖然他表麵總是笑臉迎人,但是內心總不服輸,總想和別人一較高下。
因此後世評價,給諸葛亮當下屬,難有出頭之日,除了因為諸葛亮對別人不放心,總是事必躬親,還因為諸葛亮總是對有本事的人起比較之心,不自覺就把別人擠走了。
關羽看我和趙雲、糜竺他們都領了任務,連劉琦都有事可做,諸葛亮唯獨對他不理不睬,心裏有氣,高聲叫道:“我關羽從來不曾落於人後,現在要打仗,軍師卻不用我,是什麽意思?”
劉備慌忙打圓場,怕諸葛亮年輕,臉上下不來,諸葛亮卻不慌不忙地說,是有最難的事要交給關羽辦,但是說不出口。
這是在激關羽,但是關羽就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就算看出來了,也要往圈套裏跳,讓諸葛亮劃出道道兒。
諸葛亮就說可能會從華容道逃跑,要關羽去埋伏,但是又怕關羽徇私,放了曹操。
華容道在後世的湖北監利市,距離赤壁戰場七八十公裏,這是想把關羽支開,不讓他直接參與赤壁之戰了,連我都帶三千兵馬上戰場了。
不管諸葛亮到底存了什麽心思,起碼在我們武將看來,他就是這個意思,關羽哪裏會受得了這個氣,大叫他絕不會放過曹操,情願立軍令狀。
但關羽也不傻,說曹操萬一沒從華容道走呢?因為諸葛亮想把關羽支出赤壁戰場的表現太明顯了。
諸葛亮就說他也立軍令狀,關羽賭氣去了。
劉備看不過去,有心替關羽說情,諸葛亮表麵上說他夜觀天象,曹操命不該絕,因此放了曹操,這個人情讓關羽做了。
其實先不說關羽放不放曹操,像關羽一直這樣不服諸葛亮管束,要是不打掉關羽的傲氣,以後別人也有樣學樣怎麽辦,恐怕這是諸葛亮深藏的心思之一。
把甘夫人、我媳婦、張苞、張紹、關興、劉禪都送到江夏以後,我才知道劉備他們全去夏口戰場了,他們走的是陸路,我怕孩子們顛簸,走得是水路,跟他們錯過了。
我急吼吼地也要趕赴戰場,媳婦眼一瞪,我馬上反應過來:不把婦孺家眷們安排妥當,恐怕連劉備都饒不了我。
劉琦也跑到夏口了,他的公子府不能住,因為他是單身漢,下人們也全都是男的。況且那些下人們也不是很聽劉琦的,經常上演惡奴欺主,我怎麽敢把家眷們送過去?
住客棧,價錢可不便宜,我腆著臉向媳婦要金子付賬,媳婦一聽花費,死死把住金子不放,這隻進不出的貔貅媳婦,我算是服了!
為了省錢,隻好租民宅,我媳婦又提出要求:不跟甘夫人住一塊兒!
我心裏門清兒,我媳婦怕被甘夫人連累。但是一想我媳婦懷著孕,還要照顧張苞、張紹、關興三個男孩子,想起這一路上三個臭小子如大鬧花果山的猴子一般的行徑,快要了我的老命了,我就知道我媳婦的擔子不輕,也無話可說。
最後我總算從媳婦手裏要出了幾個金瓜子,給甘夫人另租了一處民宅,替她備齊了生活用品。
因為甘夫人不會做飯,又提前給附近的小吃攤預付飯錢,讓他們給甘夫人天天送飯。
不是我不想給甘夫人雇下人,萬一下人欺負甘夫人呢?
我沒有給甘夫人留金子,因為甘夫人美貌,體弱多病無自保之力,再手裏有金子,一個單身女人會招來多少覬覦之徒?我是忘不了三歲孩童持金行於鬧市,別人不搶他,還搶誰那個典故。
我自以為我把一切都考慮周到了,卻忘了沒給甘夫人錢,她連看病都看不了。早知道甘夫人生活自理能力這麽差,就算我媳婦再鬧,我也會逼著媳婦跟甘夫人住一塊兒。
生活為你打開了一扇窗,卻關上了一扇門。甘夫人的美貌是上天給她的饋贈,卻讓她倚仗美貌退化了生存能力,成了隻能依附別人的淩霄花。
將來我若有女兒,我非要狠心逼女兒自食其力,鍛煉出一身本領,當個美貌的廢物,看看是什麽下場!